酒體明,香氣雅,入喉潤,淨飲爽,回味醇
醬香突出、陳香舒適、
圓潤細膩、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
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淨爽、
各味諧調、恰到好處,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稱
……
在白酒產品的發布會、品鑑會上,我們總能感受到各品牌的「凡爾賽」式發聲,其實這倒真不是白酒品牌愛裝酷,實則是中國白酒的風味異常豐富,簡單的酸甜苦辣早已經無法形容我們對白酒的認知,我們需要用更細緻、更準備的描述,表現白酒的豐富內涵,白酒的專業術語,也因此變得十分龐大。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但是其中有1%~2%的香味物質,包括有機酸、酯類、醇類、醛類等風味物質,這對酒體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賦予了白酒複雜的風味。
這種複雜,因為白酒的十二種香型分類而更加豐富,即便是同一種香型的白酒,也因為產區、水源、原料、釀造工藝、窖池年齡、儲藏時間等因素的不同,誕生了更複雜的味覺感官呈現,使得酒體風格有明顯的差異。
以濃香型白酒為例,己酸乙酯是形成其複合香氣的主體成分,整體具有窖香濃鬱,綿甜醇厚,香味諧調,尾淨味長的特定。
濃香型白酒又因為產地的不同,大體分為以瀘州老窖、五糧液、劍南春為代表的川派濃香,以及以古井貢酒、洋河、今世緣為代表的江淮派濃香。川派濃香突出濃鬱、醇厚,香氣中帶陳味,江淮派濃香突出以己酸乙酯為主體的複合香氣,口味純正,以醇甜爽淨著稱,兩者已有相對明顯的差異。
如何從主講人的介紹中讀出酒體的特點?自己手中的這杯酒,是什麼香型?酒體什麼風格?是純釀釀造的好酒,還是勾兌而成的產品……無論是要聽懂產品的品質,抑或是表現自己舌尖的自信,高雅的點評用酒,都需要我們對白酒品評有基礎的了解,才能表現出自己的「內行」氣質。
今天九院長就帶領大家認識部分專業的白酒術語,強化感知,在資深白酒人的路上,走得更遠。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白酒品評的大致步驟:觀其色→鼻聞香→口嘗味。
觀其色:以肉眼觀察白酒的透明度,色澤深淺,與杯壁的附著情況等;
鼻聞香:在距離酒杯1~3釐米(或將酒液滴在手心/手背),屏氣寧神後,輕輕吸氣,感受其中的香味特點。
口嘗味:飲少量酒(以0.5~2毫升為宜),讓其遍布舌面,仔細辨別其味,緩緩咽下後,張口吸氣,閉口呼氣,辨別酒的後味。
至於那些「逼格」滿分的白酒專業術語,九院長馬上帶你認識一下
01、把白酒看明白
正色:白酒一般無色,醬香型白酒呈現微黃色
光澤:在正常光線下有光亮
透明:光線從酒體透過,酒液明亮
晶亮:酒體如水晶一般高度透明
清涼:酒體中看不出細小微粒
02、懂得香型的基本類別
醬香:茅臺酒固有的香氣,也稱茅香
清香:清秀而細膩的香,主要指清香型白酒的香氣
濃香:濃鬱而芬芳,主要指濃香型白酒的香氣
03、了解源頭物質誕生的香味
曲香:釀造白酒的專屬酒麴形成的特殊香氣
糧香:蒸酒時帶入的糧食特殊香氣
糟香:帶有清香、純正氣味的特殊糟香味
04、了解酒體品質特點和微妙感受
醇香:一般白酒的正常香氣
噴香:香氣濃鬱,入口後有香氣撲鼻之感
餘香:飲酒後閉嘴呼氣,氣流從鼻腔所感到的香
陳香:長期儲存後,酒體氧化、酯化的老熟香氣
焦香:輕微的令人愉快的焦煳味道
細膩:香氣純淨而細緻、柔和
濃鬱:香氣濃厚馥鬱
悠長:香氣持久不息
落口:酒液下咽時,酒液通過舌根、軟顎、喉頭等部位的感受
後味:飲酒後口中餘留的味感
醇厚:入口和順,味長,無強烈刺激,酒體有厚實感
回甜:回味時有甜的感覺
甘洌:甜潤而爽淨,有愉快、舒適、流動感
甘美:舒適而美好的甜
成熟酒氣:經過一定時間貯存後產生的陳年香氣
諸味協調:飲酒後各種口感相互配合,恰到好處,酒味全面,給人一種渾然一體的愉快感覺,有酒質豐滿、酒體柔美的快感
空杯留香:盛過酒的空杯,放置一段時間後所聞到的殘留香氣
酒類品鑑知識浩若煙海,今天所講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慢慢積累,必有增長。對於初入酒圈的朋友而言,入口順,落口滑,回甜好的酒品更容易接受,對於有一定酒齡的朋友而言,對於白酒的適應度增強,更容易品味出其中的多種風味,則可以嘗試酒體風格更強的酒品。
寒風蕭瑟,天地清冷,正是與朋友圍爐歡酌,暖情增誼的好時節。不妨借著歡聚時刻,試試自己的舌尖功力,九院長在此附上三大主要白酒香型的感官評語,看看你是否能品出其中風味,成為朋友圈的「白酒達人」。
三大香型感官評語
濃香型白酒:窖香濃鬱,綿甜爽洌,香味諧調,尾淨味長
醬香型白酒: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
清香型白酒:清香純正,醇甜柔和,自然諧調,餘味爽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