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全球著名的地震帶,2011年3月,東北地區近海更是發生過9級大地震和大海嘯,其造成的人員傷亡數量,只有汶川地震的七分之一,且人員傷亡主要因為海嘯,而非建築物本身坍塌。不少人對日本建築物的抗震能力多有耳聞,但當看到那些高層建築物在強震中完整屹立,資料顯示,被毀的1.3萬房屋建築中95%以上是被海嘯摧毀的。
日本建築的抗震要求是7級,日本寸土寸金,不少建築被設計成高層,為了有效抗震,這些建築普遍採用一種名為「地基地震隔絕」技術,在建築物底部安裝橡膠彈性墊,或者摩擦滑動承重座等抗震緩衝裝置。而在選材方面,常年「與地震為伴」也讓日本人小心翼翼:在歐洲和中國常被當作主要建築材料的磚瓦,如今在日本建築上已幾乎消失不見。據有關專家介紹,1923年關東大地震證明,磚結構房屋不抗震,從那之後,逐漸取而代之的是輔以輕型牆面材料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其不但安全,還節省能源。
在日本,「建物構造」是建築物的建築材料的術語。下面小楊帶大家分析一下日本房產中木製,RC,S,SRC等七種建築結構以及他們的抗震性差異。
1.木 【抗震指數3顆星】
與其他工業產品相比,木材是天然材料。換句話說,它是一種生物材料。樹吸收水分時會膨脹,乾燥時會發散和收縮。另外,即使是一塊木頭,也存在明顯的結節和不同的密度等方面問題,從抗震性的角度來看,這些方面很難處理。
不過,如果您看看1300年的法隆寺,您就會感受到木結構的巨大潛力。
木材輕而堅固,僅次於鋼鐵。地震時的震動比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重型鋼結構的震動大,但如果設計得當,可以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
2.輕鋼結構(S結構) 【抗震指數3顆星】
輕鋼結構被廣泛用作房屋製造商的公寓,但是其抗震性尚不清楚。因為鋼板很薄,所以不能承受很大的力,並且震動會更大。
另外,輕鋼框架本身在性能和質量上均不如用於重型鋼框架的鋼材。裝配和焊接接頭也很困難。最好將相同的鋼結構視為與重鋼結構完全不同的結構。抗震能力從來都不高。
3.鋁結構(AL結構) 【抗震性6顆星】
儘管數量仍然很少,但是鋁結構正在增加。從字面上看,它是一種使用鋁作為建築材料的建築結構。鋁的最大特點是輕便。由於與鋼框架相比約為1/3,因此即使在發生地震時也是有利的(因為地震力取決於建築物的重量)。
另外,鋁的獨特特性,例如高耐腐蝕性(難腐爛),被用在鋁結構中。如果您認為它等效於鋼結構的抗震能力,那就可以了。
4.鋼筋混凝土(RC) 【抗震指數6顆星】
鋼筋混凝土是將鋼和混凝土結合在一起的材料。混凝土具有類似於石頭的特性,鋼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壓力。因此,通過組合拉伸力強的鋼筋混凝土成為非常優異的材料。
鋼筋混凝土被認為是具有較高抗震性的建築材料。這是因為現行的《建築標準法》所設計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並未被大地震破壞。
此外,RC結構在地震發生時震動較小。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難聽到聲音,非常適合居住,所以經常在公寓中使用它。
5.重鋼結構(S結構)抗震指數6顆星
重型鋼結構是一種鋼結構。與輕質鋼結構的不同之處在於「板的厚度」。厚度為4.5mm或更小的鋼製框架是輕質鋼製框架。而6.0mm以上就變成了重型鋼結構。
重型鋼結構的厚板可以承受很大的力。即便與與輕質鋼結構相比,也絲毫不遜色, 顯然也是具有高抗震性的材料。鋼製結構框架輕巧,堅固且堅固。因此,具有的優點是,RC構造需要許多支柱,而S構造需要的支柱較少。
但是,S結構地震時的晃動太大了。這是由於鋼框架的「軟」性質。您可能會認為:「嗯,鋼筋混凝土結構更抗震。
但這是錯誤的。因為軟質材料具有承受地震力的特性,從技術上講,它是具有吸收地震能量的堅固結構,並且具有很高的抗震性。
6.鋼框架鋼筋混凝土(SRC)抗震性7顆星
SRC是將鋼筋混凝土與鋼結合在一起的材料。以SRC柱為例,柱的中心有一個鋼框架,周圍包裹著RC。它結合了鋼的柔韌性和鋼筋混凝土的強度。
在上述建築結構中,它具有最高的抗震性。將其視為繼承鋼和鋼筋混凝土優點的建築結構。由於具有很高的抗震性,SRC建築被用於高度重要的複雜設施,建築物,海嘯疏散設施等。
7.鋼管混凝土結構(CFT結構)【抗震性7顆星】
在家居建築中很少見到CFT建設。CFT結構是一種通過將混凝土填充到鋼管中來為柔性鋼結構提供強度的材料。與SRC的施工類似,不同之處在於CFT將混凝土放入鋼管中。
鋼結構易於彎曲(在施加壓縮力時屈服應力突然降低的現象),但是將混凝土填充在鋼管中的CFT結構也增加了其難度。
因此,可以製造出比鋼結構更窄的柱子。它是一種經常在商業設施中使用的建築結。
以上是這次解釋的建築結構的抗震性清單。星星數量越多,抗震性越好。但是,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建築結構的類型和抗震性不是直接相連的。不能說它是抗震性弱,是因為是木製的。
以公寓的建築結構為例,木製結構與輕質鋼架一樣抗震,但如果設計正確,它將與SRC結構一樣好。木質結構是具有潛力的建築結構。
以上就是日本的建築結構以及相對應的抗震性。希望對正在尋找物業或計劃購買房產的人有所幫助。了解大阪租房買房資訊記得關注或私信小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