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詞鑑賞 | 《詩經木瓜》
關於《木瓜》,古來對其主旨的解析有七種之多(據張樹波《國風集說》統計)。因此詩主旨說法多不同,而「木瓜」作為文學意象也就被賦予了多種不同的象徵意義。其中「臣子思報忠於君主」「愛人定情堅於金玉」「友人饋贈禮輕情重」三種意象逐漸成為「木瓜」意象的主流內涵。《木瓜》一詩,從章句結構上看,很有特色。
-
詩經《國風·衛風·木瓜》賞析
比較起來,《衛風·木瓜》這一篇儘管也有從「投之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琚 (瑤、玖)」生發出的成語「投木報瓊」(如託名宋尤袤《全唐詩話》就有「投木報瓊,義將安在」的記載),但「投木報瓊」的運用頻率卻底子沒法與「禮尚往來」相提並論。但是論傳誦程度還是 《木瓜》更高,它是現在傳誦最廣的《詩經》名篇之一。
-
「瓊瑤」與詩經《木瓜》的不解之緣
原來「瓊瑤」的筆名就出自詩經的這首《木瓜》。詩經女孩高中的時候,最喜歡讀的就是瓊瑤阿姨的作品,一個暑假將瓊瑤作品讀了個遍。如今再看瓊瑤作品和為人,她的一生,可謂是踐行《木瓜》這首詩的「典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木瓜》說的什麼意思?《木瓜》算是詩經裡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它的主題很明確,即以相互贈答表達深情厚意。
-
詩經名句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表示相互贈答...
12月1日每日的螞蟻莊園答題環節開課了,今天的問題你答對嗎?2020年12月1日的問題是詩經名句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表示相互贈答,瓊琚指什麼?選項1是一種珍貴的水果,選項2是美玉。下面就來為大家揭曉正確的答案。
-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詩經 衛風 木瓜》賞讀
作品簡介】《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大師教六詩,曰賦曰比曰興曰風曰雅曰頌。」(《周禮春官大師》)六詩即六義,是前人對《詩經》內容分類及表現手法的樸素概括。《木瓜》是現今傳誦最廣的《詩經》名篇之一,是通過贈答表達深厚情意的詩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你贈送給我木瓜,我回贈給你「瓊琚」。回報的東西價值總比受贈的東西昂貴得多,以此來表達對雙方之間情意的珍視,和表露對對方的愛慕之情。因而回贈的東西及其價值的高低,在此看重的是它的象徵意義。所以說「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
【詩經】《詩經》中的戰爭徭役詩
點擊標題下的詩經情話一鍵快速關注❤美文怡心,美圖怡情,詩經情話,不見不散 《詩經》戰爭詩所表現的思想情感:(1)周民族作為核心文明 《詩經》戰爭詩代表作品:《小雅•六月》、《採薇》、《秦風•無衣》、《豳風•東山》 我們需要重點掌握的《詩經》徭役詩所表現的情感內容。《詩經》中反映徭役的詩很多,這些詩的內容紛繁複雜,背景也各不相同,但其中所表現的感情卻有共同性,概括起來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深切的思鄉、念親之情。
-
《詩經》這首詩,不但給了瓊瑤筆名的靈感,更帶來了一個絕妙成語
又比如詩經這首古詩,不但給了瓊瑤筆名的靈感,更帶來了一個絕妙成語。且看: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
《詩經》:這首詩的主題爭論了千百年,到底是什麼,你怎麼理解?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311首詩。《詩經》的文化意義是難以估計的,到了現代,我們每每談論到《詩經》還是會非常激動。仿佛回到那個時代,看到了詩中的人們的身影。《詩經》中,不僅有「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還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還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情感,好像是不變的主題。
-
我們常見的木瓜,在中國古代還有這樣的用途,可作為男女定情信物
這是詩經裡的一首《木瓜》,其首段的意思是,你將木瓜投給我,我將回報你珍貴的佩玉。這不是為了答謝你,是求永久相好呀!先秦時期,大傅蒙武看中了樊於期,欲招他為媚,其女蒙嫣想試一試樊於期的文採,故意派人送了一個木瓜給他,樊於期看出蒙嫣之意乃引自《詩經》中的《木瓜》,於是派人把身上的玉佩送去給蒙嫣,終於二人心心相映,互託終身。
-
詩河淇河邊有一部五六十米長的石頭《詩經》,長卷舒展,古味十足
今天來到淇河邊,看到了一部長長的石頭書《詩經》,足有五六十米長,上面密密麻麻刻滿了字,來看看上面刻的什麼?我從開頭看起,感覺前幾個字是「詩經、什麼、木瓜」,還好,下面石頭上刻的是上面的古文字的翻譯,哈,還真猜對了幾個字,就是「詩經、衛風、木瓜」,哦,我知道《木瓜》是《詩經》裡的一首詩歌。我們再往後邊看,雕刻的是《有狐》、《伯兮》、《芄蘭》、《氓》等這些膾炙人口的詩歌。
-
《詩經》的第一首詩,你還記得是哪一首嗎?當初我們都背過
雖然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是以唐詩和宋詞為主,但是像《詩經》、《楚辭》、漢樂府詩等,當中的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作品,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像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便在《詩經》中,甚至是在我國古典詩歌史上也佔據著特殊的位置。因為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第一首詩。其特殊意義可想而知。那麼,當初在課堂上我們都背過的《詩經》中的第一首詩,你還記得是哪一首嗎?
-
小娃每日背詩的意義,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背詩之意不在詩,我是踐行者,帶著娃每日讀詩,結果怎麼樣了?我已經帶幼兒園的小娃們每日讀詩兩個月。背誦詩詞50首。現在開始複習階段,每日兩首。很多人認為死記硬背古詩有什麼意義?不理解詩的意思又有什麼意義?
-
轉基因博士解讀轉基因木瓜
《詩經》中的 木瓜 農業部發放生產許可證的轉基因作物有:轉基因抗蟲棉花,轉基因抗病甜椒,轉基因延熟西紅柿(久放不易爛掉),轉基因變色牽牛花,轉基因抗病番木瓜。發放了安全證書但尚未發放生產許可證的還有轉基因水稻、轉基因玉米。 如今在河南、在全國,超市裡都可買到番木瓜,飯店的菜譜上也都有番木瓜這道菜。番木瓜常被消費者簡稱為木瓜。
-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裡的成語
「投桃報李」是一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成語,但可能許多人不知道這個成語出自《詩經》。《詩經 大雅 抑》中有一句:「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便是「投桃報李」這個成語的原始面貌。在《詩經》中,《抑》是一首比較長的詩,這首詩講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多是些「規誡之言」。不是專門研究《詩經》的人,恐怕很少有人注意到這首詩。對於兒童來說,閱讀這首詩有不小的難度。
-
詩經中的荇菜、蒹葭到底是什麼菜?在我們現在菜市場有賣嗎?
相信很多朋友都背過,這首詩是我中學記憶中不可磨滅的一首詩,每當早讀時,老師一來,全班都會不約而同的一起開始背這首詩。那時,老師解釋意思時,說到蒹葭、荇菜等都是一種植物,可食用,就跟我們現在菜市場上的生菜、大白菜等是差不多的。但不管老師解釋的如何詳細,我還是疑惑它到底是何方神聖,長什麼樣?
-
《詩經》的意義和開篇詩——讀《詩經》有感
《詩經》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詩歌總集,一共有305篇。在先秦時期人們習慣上把《詩經》叫《詩》或者直言為「詩三百」,《詩經》中大部分詩歌寫成於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通過歷代學者關於《詩經》的收集和編選的研究得出了大致有「王官採詩」,「孔子刪詩」和「獻詩說」三種說法。一,王官採詩說:《孔叢子.巡狩篇》載:「古者天子命史官採歌謠,以觀民風。」。
-
跟著古人學表白,看看《詩經》中的經典詩句!
但擅長以酒會友,以詩傳情。遇到心動的情人,表達的情感比我們還熱烈。來看看《詩經》中的經典情詩吧,想表白的可以開始背了。不需要表白的,多讀讀,記下了,關鍵時候吟誦幾句,也是一種自我升華。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詩經》的早期形態與「四詩」
一般認為,《詩經》的產生及流傳與周代的禮樂制度密不可分,因此上述所謂「核心」必然與禮樂制度的建立及其功用有密切關聯。可以想見,當周初禮制建立之時,與禮樂配合的「詩」便成為一種需求,當時被納入禮樂系統的那些作品,便可視為《詩經》最早的核心,它們的功用與分類也就構成了《詩經》的「早期形態」。
-
敞開心扉,摘掉人心的面具——《詩經》
《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這可能是「投桃報李」這個成語最早的出處了。—個長途跋涉的行者,在饑渴難耐之時,受到別人的惠贈,可能是贈予他木瓜或者桃李之類的鮮果以解渴或者止飢。但受惠之人並非就此忘記了這滴水之恩,而是以湧泉報之——拿出隨身攜帶的貴重的美玉相贈。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成語都來源於《詩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所以又稱「詩三百」。
-
詩經中收錄進新版高中語文教材的一首詩,不妨先睹為快
說回到今天的這首詩,說起來它在《國風》名篇中不是廣為人知的那一類,但又屬於好讀又易記的那一類。先來看看全文。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貽」,意為贈、送,這在古時是常用的,與「投」或「遺」一般,常在互贈禮物時使用,比如樂府詩《羽林郎》中就有「貽我青銅鏡,結我紅羅裾」;《詩經·衛風·木瓜》中有「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古詩十九首》之《客從遠方來》有「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