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期待已久的上音歌劇院今天晚上正式啟用啦!
這棟約32000平方米的建築,卻擁有一個1200座的中型歌劇廳和歌劇、管弦樂、合唱和民樂4個排演廳……上音歌劇院是如何「螺螄殼裡做道場」的?趕緊和小布一起去了解↓
文化新地標
上音歌劇院坐落於上海音樂學院東北角、淮海中路和汾陽路的交界處,是中外團隊聯合設計的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
上音歌劇院為8層綜合體,地下3層,地上5層,最高處建築高度為34米。擁有1個1200座的中型歌劇院,4個排演廳分別為歌劇、管弦樂、聲樂和民樂服務,還有1個專業學術報告廳以及一些設備用房和近200個車位的地下車庫。是一個集音樂演出、音樂教育、音樂創作、國際交流的綜合體。
歌劇院外形猶如一艘揚帆起航的領航船頭,翹首引領。外部通過巨大的幾何體量的擺放和排列,使建築充滿了厚重的雕塑感。內部不同體塊之間通過走廊及天花板上的五彩色塊流線聯繫起來,具有各種功能房間的集合樓體依然有很多公共和通透的空間,整體具有極好的採光和流動感。繽紛色塊的天花板也塑造了空間的節奏感,給人以輕鬆、自由和愉悅感。
上音歌劇院內部也處處體現著藝術的品味,所有樓座的攔河不僅具有建築美感,同時具備聲學反聲功能,觀眾廳菱形穿孔板側牆內設有可變吸聲裝置,吊頂還設有升降天花,根據演出類型的不同,可調節升降天花高度從而得到不同的混響效果,以滿足不同的演出需求。
觀眾廳借鑑古典歌劇院的形式,呈現馬蹄形,所有樓座都略微向舞臺傾斜,層層疊落金色木質感的樓座形成有韻律的雕塑序列,使更多觀眾可以看到樂隊指揮和樂池,並更清楚地看到舞臺。池座背後都設置了字幕屏,最多有八種語言可供選擇。
極具專業性的自然聲場為歌劇、音樂劇、室內樂、民樂等演出提供了一個展現夢想的舞臺。
獻演兩臺原創歌劇
1、賀綠汀
中國著名的作曲家,音樂家,上音的老校長。他的一生,伴隨著新中國的解放、新中國的誕辰、發展和崛起。
2、春上海1949
以符合潮流的音樂劇的形式、上音音樂劇系的優秀學子,呈現上海解放戰爭時期,四行倉庫中共地下黨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堅持鬥爭的故事。
上音歌劇院舞臺技術知識點解密
1、在品字形舞臺靈活移動的車臺
品字形舞臺結構
在品字形的舞臺的主舞臺後舞臺和左舞臺,車臺可以在這三個舞臺上靈活移動。除了常規前後運行外,還可以在主升降臺實行90度拐彎前後運行,滿足各種形式的演出,也給藝術家們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
2、富有彈性的吊掛式芭蕾舞車臺
由於劇院的場地限制,芭蕾舞地板並沒有以傳統方式儲藏在地面,而是懸掛式儲藏,需使用時放在車臺上開出。
3、座椅背後的新媒體交互觸控螢幕
在池座與池座高區所有法國進口的座椅背後,可顯示8種語言字幕的新媒體交互觸控螢幕成為了關注的焦點。但是也有很多觀眾會擔心屏幕過亮會影響觀看演出的體驗。不用擔心!所有屏幕都設置和調試了屏幕的亮度,亮起時像罩上了防窺膜的效果,並不會影響演出的觀看。
4、從下往上的大幕儲藏升降機
同樣是由於場地的限制,大幕的儲藏充分利用了舞臺下的空間。而且,大幕儲藏升降機是自下而上往上輸送幕布的哦!這也是在其他的劇院極為少見的。
5、效果非凡的成像燈
位於舞臺兩側的耳光室
位於觀眾席樓頂的兩個追光室
位於歌劇廳頂部移動天花上方的兩排面光, 一排為32個5度成像燈,另一排為28個10度成像燈。燈具提供的切片可以呈現不同的幾何圖形,起到特殊的舞臺照明效果。
資料:上音歌劇院
編輯:張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