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蕩淮海路10 | 新地標:上音歌劇院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袁念琪 上海人家AB面

2019年12月15日,我走進淮海中路汾陽路拐角的上音歌劇院,參加《媽媽留給我一首歌——徐景新影視音樂作品音樂會》。

圖說:淮海中路又添新地標——上音歌劇院。

那晚,上演了著名音樂家徐景新創作並全新改編的20多首影視音樂作品,主持人是著名歌唱家龔琳娜。

圖說:著名音樂家徐景新在母校新落成的歌劇院舉辦音樂會。

徐景新1966年畢業上海音樂學院理論作曲系,迄今已為80多部故事片和120多部(集)電視劇譜寫音樂;他作曲的第一部大故事片《難忘的戰鬥》,為毛主席生前所看的最後一部電影,並為之潸然淚下。

圖說:還記得《難忘的戰鬥》的插曲《迎著風雨去戰鬥》麼。

《小街》主題曲《媽媽留給我一首歌》名列「中國百年電影音樂金曲」,另有6首入選中唱總公司《歌聲跨越60年》,並獲「中國電影百年」特別貢獻獎。

圖說:只有四句歌詞的《媽媽留給我一首歌》,傳唱了幾代人。

此外,舞劇《閃閃的紅星》和交響合唱《鐵軍之歌》分獲第10、14屆文華音樂作曲獎,《飛天》獲全國第三屆音樂作品二等獎和首屆上海市文學藝術獎、《大江東去》獲全國第三屆音樂作品三等獎、《春江花月夜》獲第二屆中國廣播新歌優秀作品金獎等。

圖說:「我的創作宗旨是堅持時代性、民族性、可聽性。作品要站在時代性和民族性交叉點上,還要考慮可聽性,要曲高和眾。」——徐景新

音樂會舉辦三個月前的9月15日,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的上音歌劇院啟用。

圖說:上音歌劇院舞臺。

其歌劇廳1200座,舞臺由1主、2側和1後構成「品」字形;另有4個排演教室和1個學術報告廳;具有多種演出與教學功能,堪稱國際一流。

圖說:上音歌劇院一瞥。

參與設計的法國包贊巴克建築事務所認為:「上音歌劇院無論從功能,聲學,技術,建築美學上都會體現出國際一流水平,成為上海文化地圖上的新地標。建築整體在周圍環境中不是一躍而出,跳出環境,而是與自然結合,充滿內涵,顯出內斂而謙虛的態度。」

這一上海「十三五」重要文化建設項目浮現淮海中路,不僅增添了這條著名馬路自1949年以來的文化新地標,並將文脈向西拓展延伸。

圖說:上音歌劇院俯瞰。

上海音樂學院建於1927年,九十多年來幾度改名。成立時叫國立音樂院,兩年後改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又稱上海音樂專科學校。抗戰期間,易名國立上海音樂學院;勝利後,重新改回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1949年,又改稱國立音樂學院上海分院。

圖說:上海音樂學院前身——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1978年,我考入桂林路10號的上海師範學院(今上海師大)。學校東部之北,有個音樂新村,說裡面住的是上海音樂學院的老師。

音樂學院不是在市區麼?怎會出現在這當時屬上海縣的土地上。後才知道,音樂學院來過這。1954年,它遷入漕河涇新校舍。那一年,上海師院也在此建校,由此為鄰。上音搬漕河涇時,校名為: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直到1956年,才定為上海音樂學院。

圖說:為老鄰居慶生。

這個音樂學校的校址,如同改來換去的校名是一搬再搬。從南昌路到汾陽路,再到復興中路桃園邨。1935年,按當時「大上海計劃」,遷江灣的市京路918號。新中國成立後,先搬漕河涇,1958年再到住過的汾陽路,不過是在20號,不是三十年前的19號了。

圖說:坐落淮海中路一條支路汾陽路上的音樂高等學府。

校(院)長多為中國著名教育家和音樂家,相比之下變化小。開辦時,院長蔡元培。改音專後,由創辦者之一蕭友梅為校長。歷任校領導中,任職最長賀綠汀;自1949年至1984年,當院長三十五年後,又為名譽院長。

圖說:當代著名音樂家、教育家賀綠汀。

創辦時,學校宗旨定為「輸入世界音樂,整理我國音樂」。教學體制借鑑西歐現代專業音樂並結合國情,既有雄厚根基的傳統專業,也有新興學科與交叉學科;並形成大、中、小學一體化的完整音樂教學體制。此外,一直加強對外交流。抗戰時,就因教授多為外籍等原因,學校未能內遷。現與美、俄、德、荷、澳、日等國音樂院校建立聯繫,雙方師生互訪、講學、演出。斯特恩、羅斯特洛波維奇、小澤徵爾、帕爾曼、馬友友、傅聰等國際著名音樂家被聘為名譽或客座教授。

在發展中國音樂上,學院的創作和研究頗豐:鋼琴曲《牧童短笛》、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大合唱《幸福河》和交響曲《長徵》等具有廣泛影響,破譯敦煌唐代古樂譜對中國古代音樂研究起到劃時代作用。

原標題:《蕩蕩淮海路10:新地標:上音歌劇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雍熙牽手上音歌劇院 為文化地標打造線上新體驗
    近期,雍熙正式與上音歌劇院籤訂了關於上音歌劇院新官網建設的合作協議。這是繼上海文化廣場後,雍熙再一次為上海地標性歌劇院提供線上官網建設服務;經過多輪良好的溝通,雙方對於項目的方案達成一致,並決定正式開始官網項目的設計製作。
  • 上海又一文化地標——上音歌劇院
    這座位於汾陽路和淮海路的新歌劇院在前法租界這兩條主要街道的拐角處設有一個大型公共入口。為了與周圍建築的節奏和高度相協調,特別是汾陽路的新音樂學院,歌劇院被設計成一系列展館,打破了單體建築大規模施工的傳統模式。
  • 經典歌劇選萃之夜唱響「上音品牌」 | 上音歌劇院一周歲生快
    》……今晚,一個個經典歌劇作品中的著名唱段,在上音歌劇院舞臺上響起,帶領觀眾領略歌劇藝術的無窮魅力。首演今天,恰逢上音歌劇院試運營一周年,上音歌劇院邀請了與歌劇院同一天生日的會員前來觀看演出,還為到場的觀眾精心準備了鮮花和極富紀念意義的一周年紀念票,共度一個難忘的生日。2019年9月15日,上音原創歌劇《賀綠汀》成功上演,拉開上音歌劇院精彩面世的序幕。
  • 「音」為有你,「藝」猶未盡,上音歌劇院試運營一周年
    2019年9月15日,一座上海的文化新地標——坐落於汾陽路淮海中路,衡複音樂街區的上音歌劇院,由上音原創歌劇《賀綠汀》成功上演,拉開了上音歌劇院精彩面世的序幕。
  • 帶著250人和22個貨櫃,「義大利斯卡拉」兩部佳作將亮相上音歌劇院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是公認的全球音樂藝術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已有250人以及22個貨櫃於近日陸續抵達上音歌劇院,為10月18日至24日在這一上海文藝新地標裡,上演《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厲兵秣馬。今晚,先將舉行《假扮園丁的姑娘》的彩排。
  • 將藝術送到居民面前,上音歌劇院聯手湖南街道讓藝術接了地氣
    上音歌劇院是「文化湖南共同體」的新晉成員單位。最近,雙方共同策劃了「藝術Talk」「歌劇Salon」「音樂Workshop」,旨在通過三個板塊的音樂普及系列活動,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引領大眾敲開高雅藝術,尤其是歌劇藝術的大門。韓斌的系列講座打響頭炮,隸屬「藝術Talk」板塊。
  • 新時代版《長徵組歌》首演上音歌劇院 主創團隊:在新時代繼續播種...
    >日)在上音歌劇院隆重首演。 10月15日,新時代版紅色經典史詩《長徵組歌》在上音歌劇院首演(央廣網發 上海音樂學院供圖) 《長徵組歌這也算是我們自己應該繼承的新時代長徵精神吧!」  據介紹,15日至17日連續三場的「首演系列」,廖昌永領銜的「群星版」將在最後一天壓軸登場。長徵精神的傳承,和上音薪火相傳的傳統,將在這三天的上音歌劇院,完成一次跨越幾個時代的握手。
  • 蕩蕩淮海路8:人民照相館
    蕩蕩淮海路8:人民照相館 2020-12-10 1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音歌劇院試運營一周年 「經典歌劇選萃之夜」唱響
    9月15日晚,「經典歌劇選萃之夜」音樂會在上音歌劇院唱響。音樂會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上海周小燕歌劇中心製作,集合上音聲歌系優秀的師生聯袂登臺,不僅是上音「雲上音」系列的重要演出之一,也是集合上音各方資源聯合推出的「上音製造」品牌演出。
  • 「文化」@樂迷們,上音歌劇院今晚正式啟用啦!
    大家期待已久的上音歌劇院今天晚上正式啟用啦!這棟約32000平方米的建築,卻擁有一個1200座的中型歌劇廳和歌劇、管弦樂、合唱和民樂4個排演廳……上音歌劇院是如何「螺螄殼裡做道場」的?趕緊和小布一起去了解↓文化新地標上音歌劇院坐落於上海音樂學院東北角、淮海中路和汾陽路的交界處,是中外團隊聯合設計的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上音歌劇院為8層綜合體,地下3層,地上5層,最高處建築高度為34米。
  • 臺中歌劇院號稱世界新九大地標 全年共300天空場
    臺中歌劇院號稱世界新九大地標 全年共300天空場 2018年07月28日 15:0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2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號稱世界新九大地標的臺中歌劇院2016年8月底重新開館,盼翻轉臺灣藝文活動偏重北高情形。
  •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首次在滬實現「一臺兩劇」式演出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與上海音樂學院合作推出的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將於10月18日至24日登陸上音歌劇院。斯卡拉歌劇院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被譽為「歌劇之麥加」。攝影:祖忠人本次演出,該劇現場樂隊由斯卡拉歌劇院巴洛克古樂團擔任,其單簧管、長笛等的形制與聲音和當代同類樂器不同,能夠還原莫扎特時代的音樂特色。斯卡拉歌劇院CEO佩雷拉表示,七年前,斯卡拉歌劇院的古樂團就來過上海演出。上音歌劇院的高配硬體設施也是吸引他們再度來滬的原因之一。
  • 臺中歌劇院開幕首演 被喻「世界9大新地標」(圖)
    原標題:臺中歌劇院開幕首演 被喻「世界9大新地標」(圖)   臺中歌劇院23日下午舉辦落成儀式,晚間大劇院內首演明華園的貓神,歌劇院外水舞一如往常,如期啟動。(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被喻為「世界9大新地標」之一的臺中歌劇院,歷經5年施工後。昨(23)天開幕,「美聲涵洞」與「曲牆」等建築特色不僅讓觀眾驚豔,明華園晚間也進行公益首演,演出經典巨作《貓神》,現場熱鬧滾滾。
  • 大膽實踐勇氣與創新,《芯上人》在上海上音歌劇院首演
    每一個人都對未來充滿著憧憬,幻想著10年、20年後的世界和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在上海上音歌劇院首演的原創超體驗影音劇《芯上人》將從科技發展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讓人類產生很多困惑的方面,深度演繹凱迪拉克品牌主張「所有的偉大,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為觀眾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多維視聽感官體驗。
  • 深圳歌劇院最新進展曝光,將成世界級文化地標
    作為「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之首的 深圳歌劇院 是很多深圳人關注的重點 最近,又有新進展傳來 ▼ 1月16日,
  • 從凱旋門到雪梨歌劇院,那些世界著名地標建築的駁回版本
    當我們提起一座城市時,首先想起的或許便是它的地標建築,譬如東京鐵塔、法國凱旋門或是雪梨歌劇院。而這些人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建築,在設計時也有另一個版本的方案。這些被駁回不予採納的設計,是否一定比現存的糟糕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 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地標建築之一,雪梨歌劇院!
    建在海港上的貝殼般的雕塑體,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地標建築之一。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機器之血》打出新花樣 首登雪梨歌劇院屋頂拍攝
    原標題:成龍新片《機器之血》打出新花樣   從《我是誰》中鹿特丹地標馬士基大廈的玻璃外牆,到《新警察故事》裡香港會展中心的屋頂,作為電影界最拼命的演員之一,成龍曾在全球多個地標建築上大展身手,現在又輪到了全球知名的雪梨歌劇院。在新片《機器之血》裡,他不光首次挑戰帶有科幻元素的動作片,還要登上雪梨歌劇院屋頂開打。該片由青年導演張立嘉執導,成龍、羅志祥、歐陽娜娜、夏侯雲姍等人主演,將於本周五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