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這位八旬老人腫瘤微創術後玩起了「摜蛋」

2020-12-18 南報網

2020-12-10 17:07圖文來源:金陵名醫堂微信

生活中有不少人是談「癌」色變,但江北新區有這樣的一位八旬老人,他做完腫瘤微創手術後不久,自己在家裡平板電腦上開心的打起了摜蛋,如今還能自己騎著電動車到醫院拿藥、到原單位報銷醫藥費。

(李大爺在家裡的平板電腦上打摜蛋)

胃出血被查出「賁門癌」,血色素偏低暫緩開刀

現年82歲的李大爺,平時性格開朗,好結交朋友,隔三差五就和好朋友們小酌幾杯,但在兩年前參加一次朋友聚會,飯局結束後就出現胃部出血,到江北人民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賁門癌」,當時對全家猶如「晴天霹靂」,子女們一時間不能接受,平時他們健健康康的老父親得了「癌症」,經過三甲醫院專家會診後確認是腫瘤。

而且因李大爺的「賁門癌」腫瘤較大、出血較多,檢查血色素比較低,會診專家們一致認為手術難度係數較高,不建議手術治療。與此同時,李大爺家人還通過熟人找到了江蘇省腫瘤醫院腫瘤外科主任醫師陳仕林教授,陳教授發現李大爺確實血色素較低,再加上患者年歲已高,子女們意見不統一,所以一年多時間一直採用口服抗腫瘤藥物保守治療。

再次出血選擇微創手術,7小時成功摘除腫瘤

直到2019年5月的一天,李大爺再次發生胃出血,子女們意見統一後,立即找到陳仕林教授,邀請他運用微創手術方法摘除胃部腫瘤,儘量減少手術帶來的創傷。

(陳仕林教授及其團隊正在手術中)

陳教授及其團隊通過再次查看李大爺病情,確定了手術方案,採用在胸腹腔鏡下實施「賁門癌根治術」,在李大爺胸腹部打上幾個小小的孔,分步驟切除直徑6CM的腫瘤,前後經過近7個小時的時間,陳教授團隊將李大爺的腫瘤及其周圍相關組織全部切除,並進行了高難度的胸腔鏡下食管胃弓下吻合手術,手術時間雖然不短,但還比較順利。

陳仕林教授說:

考慮到李大爺今年已有80歲高齡,所以儘量避免創傷性大的手術,減少大出血及開胸開腹等損傷大帶來的危害。胸腹腔鏡下的微創手術能使患者的皮膚神經肌肉及骨骼所受的創傷小、出血量也少、對肺組織的損傷也特別輕,有利於術後康復,是非常適合李大爺這樣的老年人,手術後能快速恢復。

如今,李大爺每天都在家裡的平板電腦上打上一段時間摜蛋,還時不時的發出笑聲,老伴兒還經常提醒李大爺注意休息,李大爺笑著說打牌就是最好的「放鬆、休息」。

作者:南報融媒體記者 耿海華

相關焦點

  • 第903醫院微創新技術精準切除「古稀」老人椎管內腫瘤
    微創新技術精準切除「古稀」老人椎管內腫瘤第903醫院神經外科堅持科研創新讓軍地患者受益前段時間,神經外科通過微創新技術,成功為一名「古稀」老人切除椎管內腫瘤,並康復出院。
  • 拖著導尿管洗澡睡覺都不方便,微創手術助八旬老人成功「脫管」
    楚天都市報12月8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八旬爹爹因前列腺增生導致小便困難,加上年紀大、基礎病多,手術風險高,他只得留置導尿管,身上拖著根管子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質量。近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醫生為他採用新一代等離子電切技術,成功讓他擺脫了導尿管,術後第二天老人出院。
  • 90歲老人患癌還能做手術?湖南醫生勇闖高齡手術禁區,摘除結腸腫瘤
    近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微創外科醫生辦公室,九旬患者陳爺爺(化名)一家人將一塊寫有「醫精德厚,杏林典範」的牌匾送到科主任何恆正教授手中,感謝何恆正教授和他帶領的微創外科醫護團隊對老人的全力救治,讓老人重獲新生。今年90歲高齡的陳爺爺是湖南永州一名離休老幹部,近半年來,陳爺爺反覆出現腹痛腹脹不適,伴噁心嘔吐,在當地醫院就診治療後,症狀時好時壞,效果不明顯。
  • 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在全市率先開展胃腫瘤內鏡下微創切除術
    7月26日下午,天水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市二院)消化內科成功實施了「內鏡黏膜下病變剝離術(ESD)和胃底巨大腫瘤挖除術(ESE)」。該術式在全市尚屬首例,在省內也是少數醫院開展,這標誌著市二院消化內科的技術水平逐步邁入了省內先進行列。
  • 心臟不會得癌,但仍可能長腫瘤,即使良性也致命,脫落會造成腦梗
    但是,可別掉以輕心,心臟也會長腫瘤,而且一旦患上就異常高危。今年85歲的朱奶奶,就罹患了這個疾病,經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外科專家悉心的手術,終於成功摘除了這一不定時炸彈。 心臟腫瘤 即便良性也非常致命 據暨大附一院心外科主任張曉慎教授介紹,心臟腫瘤主要為粘液瘤,瘤體如同果凍狀,本身是一個發病率極低的罕見病種。根據國際、國內同行的調查數據顯示,原發的心臟腫瘤在隨機屍檢中的發病率為0.17%~0.19%,75%的原發腫瘤是良性的,其中50%的良性腫瘤是粘液瘤。
  • 專家勇闖手術「禁區」,讓九旬結腸癌老人重獲新生
    近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微創外科醫生辦公室,九旬患者陳爺爺(化名)一家人將一塊寫有「醫精德厚,杏林典範」的牌匾送到科主任何恆正教授手中,感謝何恆正教授和他帶領的微創外科醫護團隊對老人的全力救治,讓老人重獲新生。
  • 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為92歲老人成功實施直腸癌微創...
    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為92歲老人成功實施直腸癌微創根治術 2020-12-21 1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勇闖禁區」為92歲老人成功實施直腸癌微創根治術
    近日,侯奶奶頻繁出現大便帶血,這引起了家人的注意,立即帶老人來到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消化病院就診。樊英華醫生憑藉多年臨床經驗懷疑侯奶奶可能患上了直腸癌,隨即為其辦理住院並安排了腸鏡檢查。入院後,根據腸鏡及病理檢查最終確診為直腸腺癌,需要儘早手術。92歲老人接受直腸癌根治手術風險極高,隨時有突發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
  • 【婦科前沿②】婦科腫瘤手術中的明珠:微創盆腔廓清術
    圖1:術前盆腔MRI評估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婦科腫瘤微創團隊(劉潔治療組)收治了一名復發宮頸癌局部晚期患者,48歲,宮頸癌術後2年,術後接受放、化療治療,術後1年復發。患者骶骨及下肢疼痛1年餘,飽受癌痛折磨,每日靠多種止痛藥聯合治療緩解症狀。
  • 92歲老奶奶患上直腸癌 醫生施微創根治獲成功
    92歲的老奶奶患上直腸癌危及生命,面對這位高齡且隨時有突發心腦血管意外風險的患者,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醫護人員「藝高人膽大」,多學科協作成功實施了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成功救治老人。近日,侯奶奶頻繁出現大便帶血,這引起了家人的注意,立即帶老人來到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消化病院就診。樊英華醫生憑藉多年臨床經驗,初步判斷侯奶奶可能患上了直腸癌,隨即為其辦理住院。入院後,根據腸鏡及病理檢查最終確診為直腸腺癌,需要儘早手術。92歲老人接受直腸癌根治手術,風險極高,隨時有突發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
  • 八旬老人漫漫「止痛路」,濰坊市中醫院東院區關節骨科讓老人告別...
    八旬老人膝蓋「磨損」,踏上漫漫「止痛路」  88歲的韓大爺,既往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腰椎管狹窄症、2008年行心臟支架植入術,長期服用藥物治療,但手腳還算利索。  2014年,韓大爺的右腿膝關節開始腫痛,活動後加重,不能走遠路。由此便走上了漫長的求醫問藥路。
  • 腦梗、骨折術後又查出子宮癌,腹腔鏡微創手術幫75歲婆婆解難題
    高齡老人合併糖尿病、腦梗塞、骨折術後、惡性腫瘤,如何破局?腹腔鏡微創手術解難題!祈福醫院婦科專家團隊沉著應對,逐一破解難點,成功完成手術,婆婆恢復迅速,目前已順利出院。祈福醫院婦科曹培勇主任提醒:女性絕經後不可大意,應定期婦科檢查。
  • 衡陽一姑娘腹膜後腫瘤巨大 微創切除後獲得「意外驚喜」
    「你腹部腫瘤太大,手術風險太高,我們做不了。」這是家住衡南縣23歲的姑娘郭某在當地醫院初診為腹膜後腫瘤時得到的答覆。為此,她懷著沉重的憂心,輾轉省內多家醫院求醫,均被告知適用於開放性手術切除腫瘤,且有手術風險,還會留下長長的傷疤。年輕愛美的她一直沒有答應剖腹手術治療,後來,多方打聽慕名來到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陽君武接診了這位患者。
  • 4個月寶寶患腫瘤,術後複查腹部竟不見傷口
    新湖南客戶端2月15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周蓉榮)4個月寶寶患肝臟腫瘤,這麼小的孩子全身血液僅400ml左右,不到一瓶礦泉水的量,手術中一旦失血達10毫升就可能危及生命。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外科團隊選擇進行微創手術更是面臨又難又險等多重困難。據了解,這是世界上最小的接受腹腔鏡肝葉切除微創手術的患者,為全球首例。 2月15日,術後1個月,寶寶回湖南省人民醫院複查,腹部竟然已經看不到傷口。醫生檢查後各項指標正常,與正常孩子無異。
  • 九旬老人膽囊及膽總管結石,日照市中心醫院微創手術成功治癒
    但老人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種病史,給手術帶來極大風險。日照市中心醫院肝膽胰脾外科在北京朝陽醫院孫文兵教授指導下進行多學科會診,改變傳統手術方式,採用腹腔鏡、膽道鏡雙鏡聯合膽總管切開取石、免T管引流微創技術,住院幾天即可康復出院。
  • 患癌8年微創手術10次 68歲老人的腫瘤竟然全部消失了
    患癌8年微創手術10次,68歲老人的腫瘤竟全部消失了!在解放軍第401醫院每年3000餘位的腫瘤病人中,比劉女士生存期長的癌症患者不在少數。68歲的崔先生(化名)8年前發現有肝佔位性病變,因為有B肝肝硬化病史,醫生建議微波消融術介入治療。之後每3個月複查一次,複查期間多次發現新的結節,先後又進行了微波消融術、冷凍消融術等治療。
  • 西北首例微創小切口手術除「心病」在西安交大一附院完成
    西部網訊(記者 王輝 通訊員 趙文靜 楊靜)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為一例升主動脈瘤+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的患者成功實施西北首例「微創Bentall術」,填補了該地區大血管微創手術治療的空白,開啟了心外微創手術新紀元。
  • 八旬老人親自上門致謝「暖男」司機
    揚子晚報網12月4日訊(通訊員 戴燕 徐若男 記者 徐媛園)12月2日15:00左右,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來到46路公交線所在的景明佳園公交站房。老人一進門就掏出一張字跡工整的感謝信遞給車隊管理,希望幫助查詢那位熱心有愛的「暖男」司機。
  • 骨科微創手術+快速康復理念 更多患者在市人民醫院獲益
    術後當天可以正常進食,第2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動?術後也不用插引流管、尿管,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移除支具?……不要以為這是美好的幻想,近年來,重慶市人民醫院骨傷骨病研究中心(簡稱「骨科中心」)推行的先進的微創技術和快速康復理念,已讓許多的骨傷骨病患者受益。
  • 3 mm 切口拿下 3 cm 大小乳腺腫瘤,麥默通微創手術了解...
    近年來,乳腺疾病發病率逐年攀升,多數情況下,手術治療不可避免,而面對傳統切除手術大於 2 cm 的切口,以及術後顯眼瘢痕,愛美女性患者心裡犯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