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季進入尾聲,不管是成長風格還是價值風格,大家都會瞄一眼業績,而真正賺錢與否並非完全體現在淨利潤上,因為應計利潤可以用來調節和粉飾報表,但最終都會指向一個終極目標--自由現金流的積累上。關於公司是否在創造價值還是在消耗價值,就要看它的投入資本回報率是否大於資本成本,這是投資的前提。盈利能力是創造價值的前提之一,包括瘋狂創新的特斯拉也都連續5個季度盈利了。
賺到真金白銀的結果之一無非是自由現金流增長,長期自由現金流決定企業的投資價值。對於成長質量較好的公司而言,自由現金流增長與淨利潤增長會比較匹配。對於一些具有行業絕對競爭優勢的公司尤其是硬核科技可能在成長期存在現金流較差的情況,但長期最終能否真正成為巨頭還是要回歸到現金流上。對於傳統或夕陽產業中的那些通過ROE或PB來看貌似很好的,不要隨便碰,不光是看它的增長能力和成長空間,你要看它自由現金流是否相匹配,尤其是那些強周期並處於行業景氣高漲的的個股進行高槓桿擴張的,比如某養豬的。任何財務數據都是後視鏡,都是用來驗證公司的競爭優勢的,競爭優勢或護城河才是提綱挈領直指要害之處。在創造價值的基礎上,而只有增長,才能實現複利效應。盈利和增長是用來擇股的,估值是用來擇時的。
在四季度以及市場風險偏好低的市場周期中,往往是高盈利能力的行業及個股走勢相對強,這體現為高ROE行業及個股可能會有相對收益,比如近期的醫療保健和白酒,尤其是景氣行業和優質賽道中盈利能力處於高分位並且盈利質量較好的,做起來會比較舒服,相對比較容易抓到一些牛股。
尤其是若能找到雙擊股,那就會有乘數效應。關於盈利質量,需要從盈利波動性、持續性和資本結構等方面來考量。還有一點比較重要,從確定性和效率的均衡來講,要把基本面和技術面結合起來,在主要趨勢開始向下的時候,也許是殺估值,這算好的,如果雙殺或三殺就麻煩了。我今天大概篩了一下,回測發現近期的強勢股健帆生物、美迪西(以前《邊學邊做》分析過)、傳音控股、錦浪科技以及分眾傳媒等都是在一定盈利能力和盈利質量以及現金流基礎上,通過三季報大幅增長(包括財報前的增長預期)來實現這波盈利驅動行情的。但對於一些快速滲透的高景氣高成長空間及趨勢的行業比如服務機器人、雲視頻等,要重點看近3-4個季度的增長態勢,尤其是邊際增長情況,石頭科技、科沃斯以及會暢通訊這些都比較典型。比如,會暢通訊的雲視頻相關業務快速滲透,同比增長超130%,環比增長都超50%。對於近期累積漲幅較大的至少已經對三季報進行了相對充分定價,所以最好是在回撤中找機會。並且,如果從盈利驅動彈性的來講,可以關注三季度機構處於低配的方向和相應標的,近期最強的就是汽車鏈,今天最典型的就是家電,因為三季度機構在這些行業的配置處於歷史低位水平。
邊惠宗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筆者(老師)個人觀點,供交流學習,請不要作為投資決策所用。紅學堂不對任何人的投資行為負責。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