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報警臺堅定有力的聲音,刑偵警營風雨兼程的警犬訓導,科技前沿核心技術的系統分析師,辦證窗口熱情服務的笑臉相迎……日前,上海市公安局舉行了「十佳輔警」評選活動,市局指揮中心接警員呂榮嬪、松江分局出入境辦證窗口文職輔警嵇照君等共計10人獲評全市「十佳輔警」。
記者獲悉,目前上海市公安局共有4000多名文職輔警,「十佳輔警」評選活動,每三年組織評選一次,今年已是第四屆。值得注意的是,十佳當選者可不用滿足三年考核優秀的前置條件,可在35歲之前直接報考轉為民警的考試,這也帶給他們更多的機會與可能,打通他們職業發展的通道。
作為公安輔警制度的先行者,上海公安在探索與卓越全球城市發展定位相契合的警務輔助力量過程中,走出了規範化管理的開創性道路。上海公安輔警隊伍走過了十幾年的發展道路,管理日益完善、保障益發健全、發展更加多元,特別是從特別優秀輔警中定向招錄人民警察制度,更是開啟了輔警新的職業發展通道。
求新90後:真誠熱愛,對待工作總有新點子
「你好,這裡是110報警服務臺,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
「90後」的呂榮嬪14年大學畢業就加入了公安文職輔警隊伍,成為指揮中心110報警服務臺的一名接警員。12個小時的長時間坐班,平均每天要接四五百個電話,在你在電話那頭的他,他們用聲音守護著這座城市的平安。
談到為何選擇這份工所,她脫口而出:「因為愛!」從小就對為民服務的警察十分之敬佩的她,畢業後直接選擇了加入文職輔警的隊伍。也正是因為愛,入職短短6年,她做到了連續三年輔警考評優秀,僅用時四年半從接警員競聘為考評員。
考評員的工作,既參與對接警員的考核,也為接警員提供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其實,在呂榮嬪剛成為考評員時,她也曾迷茫,這考評員顧名思義就是考核接警員警情的,可老是扣人分,不就等於得罪人嗎?
直到有一天,她抽驗到了這樣一起警情:電話是一位媽媽打來的,她焦急地,甚至帶著一絲哭腔地求助說「110,我出門倒垃圾時,門被風碰上了,我的孩子在裡面,我進不去了!」,接警員卻不假思索地回答「那你聯繫社區服務熱線或者開鎖公司吧!」就這樣,這位媽媽被拒絕了。
看著這個被考核的警情,呂榮嬪的心裡不免划過一絲憂慮,是這個接警員冷漠不處理嗎?並非如此!接這個電話的接警員剛從學校畢業沒多久,自己還是個孩子的他,對於警情背後所隱藏的安全隱患根本沒有概念,如果在接警的過程中,她能多一些畫面感,看見孩子的手正伸向牆上的電源插座,看見孩子的眼光正投向桌上的水果刀,看見孩子的腳正移向未關的飄窗,也許他就會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了。
通過這件事,呂榮嬪找到了自己身為考評員的價值,考評員不是接警員的敵人,他們的最終目的不是扣分,而是幫助接警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通過電話回訪,她了解到後來那位媽媽及時通知了家人送來了備用鑰匙,孩子所幸也沒有發生意外,她懸著的心,也落了下來。
考評完這個警情,她開始琢磨著如何將「預見性」這個理念貫穿到培訓中,她搜集了大量重大警情的錄音,分門別類的逐一研究。通過不斷積累,很多警情,她只要聽過前面半段,就能結合報警人報警時的語氣語勢、背景聲音等情況,推斷出警情的後續發展。再培訓時,將相關經驗有的放矢地教授給班組接警員。結合自己在考評和培訓中產生的疑問,呂榮嬪又提出了對「110接處警」軟體工具的初步設想,相信未來110報警服務臺將更加智能、周到。
「我還是想穿上警察制服,繼續服務市民群眾!」呂榮嬪告訴記者,今年已經參加了民警的招考,筆試只差一分。明年她將繼續報考,而她對成功考上也是信心滿滿。
同樣是「90後」的嵇照君,畢業後就加入了文職輔警隊伍。她的選擇,同樣也與熱愛離不開關係,同樣,她還將這份愛踐行在行動中,在工作中不斷鑽研進取。
作為松江分局出入境辦證窗口的一名文職輔警,她的工作就是辦理入境手續。松江大學城內有著諸多高校,因此每到九、十月份嵇照君會迎來工作的一個小高潮,大廳裡站滿了前來辦理出入境業務的外籍留學生。去年9月中旬,嵇照君為一名俄羅斯留學生辦理業務,雙方用英語交流並不通暢,在各個窗口與部門之間,這名俄羅斯留學生至少跑了七八趟,花了一個多小時。而這還是發生在嵇照君已經將所有的流程與對方講解清楚的情況下。在開學期間,這樣的情況時常出現。
一個想法湧上了嵇照君心頭:能不能主動和高校對接,向他們有針對性的講解需辦理出入境業務需要什麼材料,幫助他們羅列大致的框架列表,讓需要前來辦理業務的留學生們提前準備好,再根據不同的高校分批前來錯峰辦理,不僅節省了辦證的時間,提升了辦證的效率,也省去了留學生們來回奔波之苦。
於是乎,聯絡員制度建立起來了,每當開學季來臨,嵇照君就提前與各個高校的輔導員溝通。將留學生辦理手續需要的材料提前一周告知,並抽出兩三天的時間,特地為留學生辦理業務開闢專門的窗口,既減少了他們排隊的時間,又讓窗口能夠為接待其他人員留出空間。
今年的疫情,同樣也給嵇照君的工作帶來了不小的考驗。松江區內有不少的外企,在疫情期間辦理外籍員工的籤證延期手續,卻往往面對著入境人員需要隔離14天,然而14天之後這些員工籤證很可能又要過期。因為籤證一旦超期,在中國境內逗留都將受到處罰,為此他們的籤證辦理只能選擇由所在企業進行代辦,由企業將所有員工的材料收集後,統一交由出入境辦理人員,嵇照君的工作也由「一對一」的面對面進行辦理變成了「一對多」。這聽起來似乎省去了與不同辦理人進行溝通的成本,但嵇照君的工作從一開始反而增加了。「個人辦個人的,我能迅速整理好他所有的材料,然而企業進行集體代辦,他們就會把文件歸文件,表格歸表格。」嵇照君告訴記者,「但我們辦理業務實際上是按個人來進行分類的,因此我要花很多的時間去幫他們把所有材料再重新整理一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嵇照君再一次主動出擊,她找到不同企業代辦人,提前告訴他們代理籤證辦理籤證延期所需的材料,「相比個人親自辦理,企業代辦需要多加一份代辦人企業的資質、代辦人的委託書和企業的推薦信。」 嵇照君將所需材料列好單子排好順序交給代辦人,同時強調材料需要按個人為單位進行整理,這樣既節省他們的時間,又方便了自己的工作,大大提升了辦理的效率。
「每次遇到有新的政策或者新的情境需要我們更新自己知識時,我就會把這些對應的辦證流程全部記錄在我這本筆記本上。」從入職到現在已經有五個年頭,嵇照君每天的工作都會遇見大大小小各種問題,業務流程也在不斷的更新,如何快速學習並掌握這些技能顯得尤為重要。嵇照君對此早有妙招:一本歷時五年的法寶。
「將來我們夫妻倆都能穿上警察的制服,一起並肩作戰。」 嵇照君笑著說道,因為家中另一半也是警察,所以也對考警察躍躍欲試。
老炮兒:一個警察夢,警犬是我最好的搭檔
文職輔警隊伍裡不僅有剛畢業就進入的大學生,也包含著擁有豐富社會經驗的老炮兒。喬斯侃原先的職業是一名婚禮策劃師,從小看著電視劇裡803的各種故事,他對警察這份職業充滿了憧憬。大學畢業後不少同學都加入了警察的隊伍,看著他們的一身制服,喬斯侃難免有些羨慕,於是喬斯侃參加了公安文職輔警的招考,成為了一名警犬訓導員。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心虛。」喬斯侃現在總結道,儘管自己也喜歡犬類,但是喜歡犬、養寵物與訓練警犬是兩回事。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冬臘月,上班時間,喬斯侃每天早上6點都會準時到隊開始訓犬,其中有一項非常重要卻又極具危險的練習:撲咬。這需要訓導員充當人肉靶手,誘導警犬對他們進行撲咬。一般而言,為了自我保護,靶手都會佩戴護具,然而喬斯侃為了鍛鍊警犬在沒有把袖刺激的情況下制服犯罪分子的能力,主動要求在訓練中使用暗護袖。護具分為兩種,一種為硬護具材質比較硬,對靶手的保護也更強,但狗咬起來不太舒服。另一種則是暗護袖,靶手佩戴在手上,材質比較軟。
「狗咬著舒服了它自然就會願意咬,訓練的效果也會更好。」喬斯侃說。不僅如此,在被犬咬住之後,他並沒有及時抽離,而是將護袖左右擺動與犬進行撕扯與爭奪。在這樣的訓練下警犬能力提高了,但喬斯侃的手臂上卻淨是淤青,還有幾個牙印。至今他已經成功訓練了史賓格犬4頭,馬犬2頭,德牧3頭,均已投入了實戰。
進入輔警隊伍4年多,每天和喜愛的狗相伴,做著以前夢想的職業,喬斯侃感到非常滿足。利用空餘時間他還學習視頻製作打造了一系列警犬短視頻。今年已經33歲的他,如若積累3年考核優秀,則只剩一次機會考試轉為民警,現在,由於當選十佳文職輔警,喬斯侃為自己多創造了一次機會,而他也表示要好好把握,抓緊趕上末班車。
專業人才:高級文職第一人,情懷信仰下的10年
和一般人主動報考不同,梁粉所加入文職輔警的隊伍是上海市公安局科技處的主動邀約。為了彌補警隊內技術人員不足的短板,實現科技強警,2010年世博期間,市局科技處同政治部探索實行了高級文職用人機制,從社會引進高級人才。在這樣的背景下,畢業於復旦大學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有著10年軟體公司從業經驗的梁粉所放棄了原本軟體公司的高薪待遇,加入上海公安高級文職隊伍,她也是這個隊伍裡的第1人。
談起這個選擇,梁粉所坦言接到邀約後自己幾乎沒有任何考慮就同意了。「接到公安局的電話後,我也沒有懷疑真實性,也沒有問具體待遇。」梁粉所說:「當時我都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走,但直接就答應了。」放棄了高薪的待遇,加入一個前無古人的隊伍並堅持了10年,唯有情懷與信仰才是她選擇的理由,也支撐著她這一路的不易的拼搏。「在公安的十年並不容易,前前後後也有同事離職,現在想想我就這麼堅持下來了,這不是情懷是什麼?」梁粉所笑著總結道:「但也感謝這份工作,給了我很多學習的機會。」
今年進博會上,國展中心的熱力圖就由梁粉所帶隊設計。哪個路口進國展中心更快,哪個展區比較擁擠,在熱力圖上都一目了然。系統架構、數據對接、日常運維,申城的平安與老百姓方便辦事的背後都有她的身影。
10年前就已經是一名架構師的梁粉所,為智慧公安奉獻了無數的心血。10年來,很少有能休息的日子,忙碌起來更是天天加班,不允許請假。言語中,梁粉所並不抱怨自己的忙碌,她最大的感受仍是時不我待,腦子裡充滿著目前工作中的問題與今後的方向。「我們需要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目前,科技處已啟動「梁粉所工作室」的建設,以她的名字命名,打造上海公安科技研發工作的技術分享平臺。
既是第一人,也是堅持時間最長的人,梁粉所在公安的這十年充滿著汗水與艱辛。上海目前有10名高級文職,專業人才的他們相較普通文職輔警,待遇更優,擔子也更重。他們用自己的專業技能,輔助公安民警共同守護上海這座城市的安全和有序。
作者:何易 周辰
圖片:上海警方供圖
編輯:周淵
責任編輯:顧一瓊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