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貺節與曬書節

2020-12-22 中國環境

  宋人許月卿有一首《天貺》詩:「天貺逢佳節,地靈鍾異人。今朝書上考,同日是生辰。部使星留次,臨川月半輪。明年當此日,五馬列朝紳。」「天貺」即上天恩賜的意思,在宋朝,它是一個節日。《宋史》「本紀第八·真宗三」記載:大中祥符四年正月「丙申,詔以六月六日天書再降日為天貺節」。

  宋真宗就是那個籤訂「澶淵之盟」的皇帝趙恆。1004年秋,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侵入宋境,在宰相寇準的力勸下,畏敵如虎的趙恆被迫親徵,一番徵戰後,宋遼雙方在澶州議和,籤訂了「澶淵之盟」: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朝每年送給遼國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兩國以白溝河為邊界。趙恆把「澶淵之盟」作為一件「豐功偉業」而沾沾自喜。不料,有一天,寵臣王欽若對他說:「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是城下之盟也。以萬乘之貴而為城下之盟,其何恥如之!」(宋史·寇準傳)王欽若的本意是想構陷寇準,沒想到卻刺疼了趙恆的虛榮心,趙恆為此悶悶不樂。善於察言觀色的王欽若為了迎合好大喜功的趙恆,便策劃了天降詔書、泰山封禪的鬧劇。於是,趙恆煞有介事,編造「天降昭書」的騙局,他率領群臣,車載「天書」來到泰山,舉行了隆重的答謝天恩告祭大禮,並定於每年六月初六為「天貺節」,官員放假一天,到道觀行香,京城上清宮等處還要建道場,全國禁屠九天,停刑一天。趙恆還下詔擴建岱廟,建造了一座氣勢恢宏的天貺殿。

  趙恆設立天貺節的本意是想利用天神道教愚弄民眾,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註定行之不遠,隨著時間的推移,天貺節原來的含義逐漸被遺忘了,而衍生出晾曬衣物、書籍等習俗,民間有「六月六,曬紅綠」之說。關於曬書,民間有玄奘曬經書的傳說。相傳,玄奘法師赴印度取經,歸來途中,經書不慎落入水中,他撈起後將經書放到高崖大石之上,一一晾曬,而這天正是六月初六。對此,《西遊記》第99回亦有描寫。此後寺廟就在六月六這一天翻動、曝曬所藏經書,故稱「翻經節」。明代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記載:「六月六日,曬鑾駕,民間亦曬其衣物,老儒破書,貧女敝縕,反覆勤日光,晡乃收。」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說:「京師於六月六日抖晾衣服書籍,謂可不生蟲蠹。」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云:「六月六日內府鸞駕庫、皇史宬等處,曬晾鸞輿儀仗及歷朝御製詩文書集經史。」清代文人顧祿在《清嘉錄》中記載,一些信佛的婦女,每年此日(六月六)便到寺廟中去翻經念佛。

  歷史上的曬書興起於何時?東漢崔寔《四民月令》有記載:「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這說明,早在東漢時期就有了曬書的習俗,但時間不是六月六,而是在七月七。唐·杜牧《西山草堂》云:「曬書秋日晚,洗藥石泉香。」也應是七月之後。南北朝時期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排調》講述了一個和曬書有關的有趣故事,七月七這天,東晉名士郝隆見富裕人家紛紛曬出綾羅綢緞炫富,於是,他就仰躺在太陽下,露出腹部。人家十分好奇,問他在幹什麼,他回答:「我曬書」。既顯示他對富家炫富的不屑,又誇耀了自己滿腹經綸、才學橫溢。這故事後來衍化為「仰臥曝日」之典。《漳州四時竹枝詞》就有「曬衣六月蠹能除,酷熱金烏燎太虛。此日天門開好曬,郝隆惟曬腹中書」的詩句。

  不過,為什麼宋明清時期,曬書節又定在了六月六呢?我想這與趙恆的六月六「天降詔書」的故事和玄奘六月六曬經的傳說有關。再者,北方在六月進入了陰雨季節,江南地區更是梅雨天氣,書籍極容易受潮黴變,於是,文人士子們一遇到晴日便將書籍拿出晾曬,而六月六又多值晴天朗日,陽光充足卻不甚毒烈,此時曬書,既能起到乾燥去黴的作用,又可驅除藏匿於書卷中的書蠹。康熙年間,浙江嘉興飽學之士朱彝尊,滿腹學問,但懷才不遇,屢試不第。有一年的六月六日,他得知康熙皇帝微服南巡浙江,便在康熙必經之地袒胸露肚地躺在烈日下暴曬,康熙看見後奇怪地問道:「你這是做什麼啊?」朱彝尊回答說:「我一肚子學問派不上用場,快發黴了,今天曬一曬。」他的怪誕行為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注意,恰巧在這一年,50歲的朱彝尊高中博學鴻詞科,被朝廷封為翰林院檢討,負責撰修明史。清人潘平雋有《六月六日曬書詩》:「三伏乘朝爽,閒庭散舊編。如遊千載上,與結半生緣。讀喜年非耋,題驚歲又遷。呼兒勤檢點,家世只青氈。」

相關焦點

  • 貧困村辦起「曬書節」
    7月26日,「曬書節」現場,「朱鋪村十佳耕讀之家」代表獲頒榮譽證書,同時領到購書獎金。姜慧鵬 攝本報訊 (記者湯廣花)六月六,是民間傳統的「曬書節」。7月26日正值農曆六月初六,早上不到8點,湖北省大治市殷祖鎮朱鋪村已有10多個孩子來到該村的閱讀文化空間「村讀」門口等待「曬書」。當天,殷祖鎮政府、朱鋪村村委會及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朱鋪第二屆「曬書節」活動。大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袁丁、大冶市新華書店相關工作人員,以及朱鋪村9個村民小組的300多人都早早來到現場。上午9點半,活動正式開始。
  • 六月初六「洗曬節」,有什麼有趣的習俗?
    為了防止東西發黴、蟲蛀,人們會在雨季到來之前將日常用品拿出來洗刷晾曬,每年農曆六月初六還被稱為「洗曬節」,不僅民間要洗洗曬曬,皇家在這一天也要大洗晾曬一番。「六月六」作為節日最早始於北宋年間。他偽託夢見神人,當降天書,果然在當年正月初三、六月初六,上天分別在京師和泰山兩次降下天書,宋真宗龍顏大悅,特意將第二次降下天書的六月六日定為「天貺節」,並在泰山腳下的岱廟修建一大殿,賜名「天貺殿」。次年五月「詔兗州長吏,以天書降泰山日詣天貺殿,建道場設醮,以其日為天貺節,令諸州皆設醮」。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記載:「祥符四年正月,以六月六日天書再降日為天貺節。在京禁屠宰九日,詔諸路並禁。」
  • 七夕為什麼要曬書?
    昨天七夕節,你是怎麼過的呢?逛街、看電影、吃大餐,還是發朋友圈秀恩愛?但你知道嗎?在古代,七夕節正確的打開方式,不是曬恩愛,而是曬書啊。「熔經鑄史,有典有冊。分子別集,維書維籍。流傳影響,賴諸護持。切磋琢磨,嘉會於斯。謹定於七夕之辰,舉行中華傳統曬書活動『己亥雅集』,恭請閣下撥冗蒞臨,烹茶度曲,燃香撫琴,山水佳處,可得清音。
  • 曬書、曬黴、洗垢齪、嘗新農曆六月,老溫州竟有這麼多的民俗活動
    溫州民俗中,曾把「六月六」視為太陽生日,曬書、曬黴、洗垢齪、嘗新……六月裡的民俗活動可謂非常豐富。本期,三十六坊君就帶你尋回這些舊日記憶。曬書《曬書》 近代 楊淡風節當天貺曬書宜,痴性由來一味痴。萬卷趨憛曬一月,誰家滿院曬狐皮。六月六,在宋代曾為「天貺(音況)節」。
  • 農曆有七月初七七夕節,那六月初六是什麼呢?
    農曆六月初六是天貺(kuang)節,天貺的意思就是賜予,又稱天貺節、六月六、姑姑節蟲王節、翻經節、回娘家之日等,另外還是滇黔等地兄弟民族歡樂的歌節。天貺節可以認為源於數字的崇拜。天貺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六月初六,他聲稱天上賜給他天書,遂定六月初六這一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天貺殿。此俗後流傳各地,便形成了一個民俗節日。
  • 「中國古代三大宮殿」之天貺殿的前後今生-泰山旅遊乾貨分享
    天貺殿-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廟。岱廟創建於漢代,至唐已是殿閣輝煌。"天貺"即天賜的意思,天貺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的大成殿一起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宮殿」。天貺殿外景天貺殿雄踞岱廟正中,是岱廟的主體建築,又名仁安殿、峻極殿。它採用的是「九五」之制及重簷廡殿頂的形式,雕梁彩棟,貼金繪垣,丹牆壁立,重簷疊角,為中國古建築的最高營造形制。
  • 出太陽的時候,讓我們相約來曬書吧!關於曬書還有這些有趣故事呢
    曬書在古代被稱為「曬肚皮」,是一種特有的讀書文化。古代讀書人為了防止書本受潮或者被蟲蛀,會在天氣好的時候,將書本搬出來曬太陽。曬書,也叫做「曝書」。曬書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西周,《穆天子傳》中就有「天子東遊,次於雀梁,曝蠹書於羽陵」的記載。後來到了東漢,有了關於曬書節的記錄。當時的作品《四民月令》對曬書節曬書做過具體的描述:「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因為那時候是線裝的書籍,紙張的成分天然不含添加劑,所以容易招蟲子惦記,存在被蟲蛀的高風險。因此需要時常將書搬出來,放在太陽底下曝曬。
  • 七夕節到底是不是情人節?答案就在這裡
    在現代社會,一提到七夕節人們普遍會聯想到鵲橋和愛情,但是七夕節在古代是情人節嗎?其實,早在漢代,七夕這個詞就已經廣泛出現在了民間,所以,七夕最少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在古代的時候,七夕節被叫做「乞巧節」,是屬於女孩子們的大型祈福節日。
  • 七夕節是什麼節?七夕節是中國情人節嗎 七夕名稱有哪些
    七夕節是什麼節日為什麼七夕節是情人節嗎 七夕名稱有哪些  七夕是我國的情人節,那麼大家知道七夕是幾月幾日嗎?相信大家都知道七夕是在什麼時候吧,那麼什麼是七夕節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
  • 七夕傳統習俗:吃巧果、曬書、曬衣
    在福建地區,許多人在「七夕」節時都要準備節日食品,讓織女欣賞、品嘗,祈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大伙兒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人們有的乞巧,有的乞子、乞壽、祈求愛情,等等。古代,「七夕」節還有曬書、曬衣的習俗,據說是可以避免蟲蛀。民俗專家表示,種種趣味盎然的「七夕」習俗,體現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樸素情感,也給我國的民間節日增添了豐富多樣的色彩。
  • 中國三大宮殿之一的天貺殿,你去過麼?
    告訴您,這三大宮殿分別是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孔廟大成殿以及泰安岱廟天貺殿。您知道中國四大古建築群嗎?和前面的宮殿所在地差不多,他們是北京故宮、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和泰安岱廟,說了這麼多,我們現在就進入主題,聊聊這泰安岱廟,有人說來泰安旅遊除了要爬泰山,千萬別忘了逛逛岱廟。確實如此,岱廟不僅是一座賞心悅目的古典園林,還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
  • 趁晴光好「曬」書 省古籍保護中心舉行中華傳統曬書活動
    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中華古籍的深厚內涵,8月7日,浙江省古籍保護中心組織舉行「中華傳統曬書活動」。該活動由「文瀾菁華 四部縹緗——浙江圖書館珍貴古籍精品展」和「以書會友 以友輔仁——首屆浙江曝書節」組成。古籍展覽即日起至21日在浙江圖書館開放,內容分為文瀾重構、吳越遺經、名家翰墨、裝幀雅意、楮墨菁華、公心善舉六個板塊,擇館藏珍貴古籍進行亮曬。
  • 湯溪民俗:六月六,曬紅綠
    小荷貼水點橫塘,蝶衣曬粉忙」。每到換季之時,便無端生出許多惆悵。總有一些支離破碎的回憶,隨著生活的潮漲不知不覺地湧現出來,像一篇一板一眼的文章裡突然冒出的美麗句子,那樣令人驚訝,令人有淺淺的喜悅。湯溪有句民謠:「 六月六,曬紅綠 」,農曆六月初六,曬物成了這天的主打風俗,民間稱為 「 曬紅綠 」。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又正值雨季,氣候溼,萬物極易黴腐損壞。
  • 書之曬
    □ 本報記者 宋亞魯 盧昱    本報實習生 李睿嘉   8月25日,第二屆中華傳統曬書節啟動儀式在曲阜孔子博物館舉行。今年曬書節活動主題為「傳習經典 融古慧今」。
  • 曬書、芸草及老底子讀書人
    以前,在江南地區的書香門第,過了黃梅季節,擺在心頭上的一件事情,就是挑一個好太陽的日子——曬書。我的嶽父在書櫥裡藏有不少線裝書,就是那種木刻版、手工印刷,書邊上縫線的古籍書。我每年都會看到他在黃梅後的曬書過程,像是一種神聖的儀式。
  • 曬衣服
    六月六,這個節日,在我們漢族中,有洗曬節、洗象日、晾經節、蟲王節、回娘家節、天貺節、禾苗節、半年節、鬼挑瓜節等等。當然在一些少數民族的六月六也是特別的節日, 布依族稱六月六為「小年」。苗族「六月六」 是祭祀祖先的節日,同時也是「六月六山歌節」,哈尼語叫「苦渣渣」節,一般於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前後舉行,為期三至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