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聊聊報價。
無論你是買東西還是賣東西,知道生意人如何報價,絕對能讓你更清楚的認識生活的真相。
我將用大客戶銷售的實戰經驗來告訴你,報價背後的邏輯。
1
來,開始我們的套路與反套路之行。
如果你是買家,最理想的狀態是碰到一個笨蛋銷售員,你打電話告訴他:
「我近期就要上項目,你給我做個方案和報價,我們這幾天要上會討論下,合適的話就去考察,儘快定下來,不要玩虛的,報個實在價,儘量詳細點。」
笨蛋銷售員感覺天上掉餡餅了,立刻開始行動,因為他相信時間就是金錢,要快,這麼好的機會,怎麼能讓別人佔先機。
但現實是,報完價以後,這個生意也就結束了。
原因很簡單,被客戶套路了。
客戶的心理是:我買東西,你得聽我的,讓你發資料報價,你就趕緊的,不報價,我怎麼買?不報價,我怎麼去考察?
在客戶心理,你報價,發方案才符合常理。
在第一關的心理博弈中,30%以上的銷售會輸,如果遇到稍微強勢一點的客戶,就會乖乖送上方案和報價。
既然客戶有套路,銷售就有反套路。
核心只有一點:
不隨便報,清楚客戶是誰再報。
有沒有投資實力?計劃什麼時候投產?之前幹過沒有?你是專業的麼?你是不是決策人?你了解我們麼?
客戶也分三六九等,報價之前,這些問題要提前了解清楚。
你是行業專家,我報價就會很謹慎;你沒做過只是想簡單了解,我就會模糊報價,區間報價;你是國企很有投資實力,我就要考慮留足餘地,考慮你的其他需求;
如果以上都不是,根本就不用報價。
總之
第一次報價,休想在我這裡得到你最想要的答案:最低價。
2
客戶非常狡猾,總會千方百計的引你報低價。
因為,他要對比,他要利益最大化。
既然你不告訴客戶低價,好,客戶會繼續套路你。
換一個電話號碼,重新聯繫你們公司,把上面的話再說一遍,多重聯繫,讓你們內部競爭。
這一招,很多人防不勝防。
經常遇到同一個客戶,用不同的電話,同時諮詢公司要求報低價。
總會遇到心急的銷售不小心入坑。
於是出現同一個商品不同報價的情況。
客戶知道了,但嘴上不說,他只會給你貼上不實在的標籤,在最終的談判中以此來壓價。
既然有套路,就有反套路。
你怎麼就知道,我不知道你又諮詢了公司並且還在詢價這件事呢?
公司內部有詳細的客戶檔案系統,防的就是客戶這招。
銷售會跟他的搭檔配合好,進行雙重報價,並且兩個人的報價一定是有差異的。
所以你覺得客戶佔便宜了麼?
3
終於到了終場環節。
降價是必須要降的,關鍵是怎麼降。
客戶會先開始他的套路。
這個價格你得贈送我點東西;這肯定不是最低價,你去申請吧;這至少還有幾個點的優惠幅度;把這個零頭去掉;運費你得承擔等等。
這裡插一點:最終的價格談判,一定要先談好付款方式,供貨期和售後問題,然後再降價。
客戶的問題看起來非常難處理,但真實的情況是這樣麼?
沒錯,報價本來就留的有餘地,就是等著你來還價。
沒錯,申請只是形式,只是為了讓你獲得砍價的快樂。
沒錯,零頭也是故意加的,知道你會要求抹去。
沒錯,我不會給你談優惠比,只會給你談具體數字。
沒錯,贈品本來就可以加,只是為了讓你感覺佔了便宜。
甚至會告訴你,跟你的利潤比,平攤下來這是九牛一毛的價格;這是最近一段時間才有的價格;是戰略合作價;是史無前例的低價。
幾個回合的爭論之後,終於,客戶拿到了他想要的「最低價」。
成交以後,新客戶變成了老客戶,再次購買時,又是一場全新的套路與反套路遊戲……
如果文章讓你有所收穫,歡迎點擊「在看」,幫助更多人看到。
END
作者:歸海先生。深度思考者,10年商界實戰經驗,分享認知升級,社交關係和銷售乾貨。《社交圈掌控術》系列課程創作人。
價格要有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