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艱苦的一年,不止是經濟領域,也包括我們公考領域,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景氣,大批的應屆生和社會考生湧入公考行列,使得全國各地的競爭變得異常激烈,大家都報名參加公考培訓,使得面試答題出現嚴重的同質化,行內也稱套路化。我們都知道,一種商品一旦出現同質化,在市場上就賣不上價,同樣考生的套路化答題也將面試成績大打折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做到反套路。
第一,放棄標準答案這個概念。面試之所以要用人來考核,就是因為面試題是主觀題,不能用標準答案來衡量考生的素質,面試過程是充分展現自身特質的最好機會,培訓時講的更主要是填補考生答題的死角,是以完善答題要素為目的,並非是背書念答案的過程。所以考生要清楚,培訓內容是學習的過程,不是面試時背書的答案,主觀題的最佳答案是考生的自身理解和自圓其說。
第二,表達的個性化。考生有沒有經過培訓其實在進門後的兩分鐘內就已經被考官察覺了,包括考生的體態、表情、開場白和答題的第一句話,因為教育機構的教材是統一的,帶出來的學生接受的也是統一課程,如果考生沒有自己的個性怎麼會不被發現?在考官眼裡,經過培訓的考生是沒有自己特色的,也不會表達出真正的素質,所以考官對套路化答題非常反感。為了能提高自己的特色,就要求考生按照自己的習慣去正常面試,當然培訓模擬時提到不良習慣一定要改正。個性化主要體現在答題思路和論證內容上,在答題要素齊全的前提下,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思維習慣去適當調整邏輯順序,避免出現統一的邏輯詞,並且引用事例以自身經歷為最佳,可以提高答題的真實性,也利於表達出自身觀點。
第三,提高答題深度。培訓痕跡明顯,除了答題方向雷同,還有一個特點是答題深度統一,答題深度這個詞雖然沒辦法量化,但是經過大量考生面試的面試官是可以輕鬆感覺到的,他們不但能知道你是否經受過培訓,甚至還能說出你在哪個培訓機構學習過。所以要想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擺脫同質化,就要比別人多想一點,想深一點。我認為,在平時答題的基礎上,再問一問自己「然後呢」、「還有別的嗎」,就一定程度上能鍛鍊自己的思考深度,有了新東西,就有利於面試成績的提高。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實現自己的個性化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