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智慧膠園 提升橡膠產業能級

2020-12-20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建設智慧膠園 提升橡膠產業能級
——海膠集團聯合研發智能割膠機調研報告

陳勇 郭志東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要求「聚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升產業能級。」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膠集團)積極踐行該部署要求,聯合相關科技公司、通信公司,共同研發以智能割膠機為基礎的智慧膠園系統,促進橡膠產業升級換代,助力智慧海南建設。

2019年10月,海膠集團在澄邁縣境內的紅光分公司東建隊投建了2.5代智能割膠機試點膠園,該膠園300畝,7000多株膠樹,實行兩天一割制。時逢割膠當晚,凌晨一兩點鐘左右,300多畝7000多臺割膠機同時開啟,一片嗡嗡聲之後,割膠同步結束,滴滴膠乳順著割痕流入膠杯。

2020年11月中旬,海南省社會科學院調研小組在該試點膠園看到:每棵膠樹樹身都圍掛著一個由圓形鐵箍等部件組成的智能割膠機,距此上方是一頂小藍傘防雨帽,膠園內還安裝有幾個360度全方位監控攝像頭,膠園狀況盡收「眼」底。

智能割膠機兼具五項功能

2.5代智能割膠機器已具備基本的割膠功能、仿形功能、app控制、遠程操控功能、視頻顯示功能等。後期還預留幹含檢測、產量測量等功能。具體介紹如下:

割膠功能:採用鋒利的割膠刀片,通過手動調節刀片的長度,以此控制割膠深度,利用機械動力推動刀片切削樹皮,通過配合物理施壓仿形,可輕鬆應對樹皮表面凹凸不平、軟硬不一問題,最後完成收刀動作。

仿形功能:在刀頭部位安裝一個彈簧裝置,當遇到樹皮表面凸處,彈簧受到擠壓,刀頭回縮;當遇到樹皮表面凹處,彈簧處於鬆弛狀態,刀頭張開,以此形成物理施壓仿形。

app控制:通過app控制界面顯示機器是在線,還是維修,抑或不在線、斷電狀態等;利用雲端控制,通過二級基站收發數據信號,再由田間基站傳播指令,同步控制數萬臺割膠機。

遠程操控功能:通過採用串聯信號控制,實現單機或指定部分機臺精準割膠,且無需使用wifi信號,由主控制器發射特定頻率無線電信號,控制距離遠且成本低;電控部分可收集包括割膠狀態及故障信息、信號強度等信息。

視頻顯示功能:通過控制主機,操作人員可發出指令,可對割膠情況實時查看,對圖像進行錄入、回放、處理等實時顯示。

智能割膠機試點效果明顯

通過一年多的大田試驗綜合比對,機器換人極大促進了橡膠產業的升級換代,取得了明顯的綜合效益,體現了諸多優勢。

(一)2.5代智能割膠機取代人工割膠,膠工通過培訓後從管理幾百棵膠樹,可轉型操控、維護成千上萬臺智能割膠機,既極大提高了勞動效率,也顯著改善了工作環境、條件,大幅降低了膠工勞動強度,有效解決日趨嚴重的膠工短缺問題。

(二)可以在最佳採膠時間點一次性完成割膠工作,實現樹身排膠的一致性,這是人工割膠無法實現的;由於樹身安裝了小藍傘防雨帽,小雨天也能正常開割;同時,由於勞動強度降低、效率提高,棄管棄割膠園可以得到充分開發利用,有望大幅提高產業產量。

(三)通過對智能割膠機物聯網系統採集的產量數據,以及溼度、溫度、割膠時間等信息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為推進膠園自動化、智能化、機械化科學管理奠定基礎。

(四)安全風險係數低。從一年多的試驗來看,沒有發生智能割膠機器被偷盜和人為破壞的現象。膠園內裝有360度全方位監控攝像頭,大大提高了膠園的安全係數,而且,割膠機器啟動主要採用特定頻率無線電信號進行控制,其他信號源及控制器無法控制,發射信號需要登錄app帳號密碼。即使機器被盜,無app帳戶密碼登錄,也無法使用。

(五)成本較低。東建隊2.5代智能割膠機器成本350多元/臺,使用期限在5年以上、7年以內,平均可使用6年左右;需要更換的僅是刀片,8個月割季時間內換一次,電池無需更換,充電即可使用,綜合計算年維護成本10元/臺/年。

(六)能最大程度減少對膠樹傷害。智能割膠機器試點膠園的兩天一割制,由於割膠頻率較高,不採用乙烯利等藥物刺激,很大程度減輕了對膠樹的藥物傷害。從試點情況來看,割面平整,傷樹較少,達到了二級膠工割技水平。

推廣智能割膠機的重大意義和價值

海南是我國三大天然橡膠基地之一,天然橡膠是省委力推「三棵樹」戰略中的重要「一棵樹」,也是海南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膠林面積佔島域面積的17.5%,相關從業人員260餘萬人(佔海南總人口四分之一,其中僅膠工就有80萬人)。天然橡膠產業發展關係國家戰略物資保障、關係海南鄉村振興、關係精準脫貧及農民增收等系列重要決策部署的有效落實。

2017年4月10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把天然橡膠定位為重要農產品,從現有種植面積的1600多萬畝發展到1800萬畝,其中,國家劃定海南省天然橡膠保護區面積840萬畝,佔全國天然橡膠劃定面積的46.6%。截至2018年底,海南現有天然橡膠種植面積792.5萬畝,年產量35.1萬噸,分別佔全國的46.1%和42.9%。保質保量完成「兩區劃定」的政治任務,海南責無旁貸。

由於可植膠的土地資源已基本開發,未來發展空間有限,加之自然災害頻繁、區域發展不平衡、生產國市場控制等問題,我國天然橡膠供需缺口逐年擴大,進口依存度不斷攀升,供需失衡態勢日趨嚴峻。

綜上所述,橡膠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不容忽視!2.5代智能割膠機的諸多優越性能為促進橡膠產業升級換代、提升產業科技化開闢了道路,是促進橡膠產業健康發展的有效抓手。

廣闊市場前景和普及推廣可行性

從國內市場看,我國有三大產膠區,國家「兩區劃定」的橡膠產業面積有1800多萬畝;從國際看,世界最大產膠區在東南亞,面積1.6億畝,在自貿港建設的大背景下,東南亞是一塊廣闊的大市場。國內國際市場需求都相當龐大。更重要的是,智能割膠機屬於海南自貿港建設聚焦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

立足目前的市場調研情況,結合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現研發的2.5代智能割膠機具有較好的普及推廣可行性。波特五力分別是: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2.5代智能割膠機歷經8年時間不斷研製升級改造而成,其產權公司已公布了8項智能割膠設備相關專利等智慧財產權保護,目前國內外市場沒用同類型的競爭性產品。產品大批量生產後,成本仍有大幅下降的空間。由此可見,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較強、購買者討價還價能力一般、由於科技產品研發期相對較長,目前市場沒有同類型的競爭性產品,所以在可預見的5年時間裡,潛在競爭者、替代品、行業內競爭者的競爭能力相當弱。

基於上述調研,我們建議,通過融資租賃、割膠分成等方式推廣,促進天然橡膠產業升級換代,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推廣範圍先島內、再雲南廣東、後東南亞;島內先澄邁、白沙、儋州、昌江、瓊中,以此覆蓋全島,進而輻射雲南、廣東,同時,藉助「一帶一路」及剛籤約組建的RCEP等渠道橋梁,延展到東南亞市場。同時建議,研究制定政策鼓勵支持,研發以智能割膠機、人機防治「兩病」為基礎,涵蓋膠園管、養、割全鏈條的自動化、機械化、智能化的智慧膠園管理系統,提升產業能級,落實智慧海南建設任務。

(作者單位:海南省社會科學院)

相關焦點

  • 冬天的海南橡膠膠園裡,奏響春的序曲
    「早」海南橡膠龍江分公司把冬春管工作貫穿全年不局限於一時一地9月便開始精心組織,廣闢肥源確保不出現「肥荒」10月初,著手安排膠工參與膠園冬春管理選購農機、篩土備肥,結合膠園林帶疏通在海南橡膠其他各分公司也都掀起了冬春管的熱潮在金江分公司的膠園裡膠工們趁著難得的好天氣揮舞著鐮刀、鋤頭除草鬆土、砍芭控萌整齊堆放在膠林間隙
  • 聚「膠」產業 共謀未來:海南天然橡膠產業發展研討會海口召開
    目前,全國植膠面積超過1700萬畝,年產幹膠80餘萬噸,種植面積與產膠量均居世界第四位,成為世界天然橡膠生產大國。  中國熱科院李開綿副院長在大會致辭時稱,「天然橡膠作為海南省第一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之大、從業人員之廣、戰略地位之高無可替代!」然而,眼下市場低迷,膠價偏低等因素,嚴重影響到了天然橡膠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 華為雲IoT能力加持,天然橡膠產業迎來割膠自動化
    溫度過高,水分蒸發快,膠乳凝固快,排膠時間短,產量就低;溫度過低,乳膠流速會變慢,還會引起橡膠樹產生死皮等病症。因此,為了保證產膠量,割膠通常都在凌晨進行。  晝伏夜出的高強度勞作,加上比較惡劣的工作環境,使得各種職業病頻發,現代膠工不斷從膠園中流失,海南部分膠園甚至一度遭遇棄割、棄管的境況。然而,中國現在每年的自產橡膠為80萬噸,進口卻高達700萬噸。
  • 海南橡膠集團多路突圍破局產業寒冬
    科技賦能 打造新增長引擎一株株橡膠樹安裝著「一機一樹」割膠機,一鍵啟動後自動割膠刀精準開割,每刀都可與一級膠工的水平媲美;不遠處,自主移動式割膠機器人在膠林中穿梭,爬坡過坎來到指定橡膠樹前自動作業。在海南橡膠集團紅光基地分公司膠園裡,「割膠神器」各顯神通。
  • 全球橡膠產業「大咖」走進海南橡膠 點讚割膠「黑科技」
    12月14日,世界主要產膠國政府官員、產業集團負責人、專家學者等組成的全球橡膠大會考察團走進海南橡膠旗下瑞橡紅光分公司膠園、金橡金聯加工分公司等地,了解海南橡膠產業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交流產業發展經驗。當天,考察團實地考察了海南橡膠割膠機器人、自動化收膠系統等科研成果應用研發,以及橡膠加工情況,並參觀了海南農墾博物館,了解海南天然橡膠發展歷程。
  • 老產業煥發新活力 看浙江三門如何提升橡膠產業
    「目前我們正在努力提升資質,一旦拿高鐵招標的『通行證』,就能自主參與任何鐵路軌道橡膠配件的招投標。」該公司副經理俞堯奎介紹道,該行業門檻高,產品利潤也高,一旦進入,市場前景無限。 三門橡膠行業從最初的活絡帶加工、蒸缸生產,逐步發展成為門類比較齊全、生產技術較為成熟、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體系。1至9月,三門橡膠行業規上企業實現產值27.7億元。
  • 東風吹林花滿地 海南橡膠向產業鏈上遊攀升
    ,到乳膠枕頭、乳膠床墊等深加工產品;從「靠天吃飯」,到探索天然橡膠收入保險……中國證券報記者前往海南橡膠調研採訪發現,作為一家基於傳統產業的上市公司,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吹拂下,海南橡膠正藉助科技的力量,不斷做大做強做精天然橡膠主業,並抓住政策紅利,發力熱帶高效農業、文旅健康產業,向產業鏈上遊攀升。
  • 無錫智體園為智慧體育產業集眾智
    &nbsp&nbsp&nbsp&nbsp3月1日,無錫智慧體育企業沙龍在無錫智慧體育產業園(以下簡稱「智體園」)「智未來」智慧體育眾創空間舉行,智體園主管單位領導、入駐企業負責人、合作夥伴和投資機構負責人約70人參加了此次沙龍,共同為智慧體育產業出謀劃策。
  • 溫州市繼續發力建設小微園
    多個行業抱團急入園 與政府持續發力推進建設小微園相對應,溫州石材、皮革化工、橡膠等多個行業的骨幹龍頭企業相繼抱團,成立對應機構,申明入駐小微園的迫切心情。 石材行業:抱團投5億求建園 溫州石材行業協會在調查了主要骨幹企業的意向之後,起草了一份《關於建立溫州石材產業小微園區的報告》。
  • 加快融合發展 提升城市能級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馬衛光在參加柯橋區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柯橋區要加快融合發展,提升城市能級,推動柯橋區各項工作走在前列。市、區領導施淑汝、阮堅勇、徐國龍、沈志江、吳曉、孫彥、劉斌、駱學新,老領導陳禮安、車曉端等參加審議。
  • 徐州將提升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和水平
    省政府規劃,提升徐州發展能級和水平 小編在省委組織部網站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小康「先行者」江蘇奮力開啟現代化新徵程》。 「十四五」期間,江蘇將加快提升揚子江城市群、沿海城鎮帶、沿大運河城鎮帶、沿東隴海線城鎮軸、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發展能級和水平;系統謀劃海洋經濟,建設令人嚮往的沿海生態風光帶、濱海風貌城鎮帶和高質量發展經濟帶,打造「藍色新增長極」;加快建設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和徐州國際陸港、淮安空港、連運港海港「物流金三角」,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通道建成
  • 中心城區如何「強核提能級」?重慶七區黨政負責人暢談未來
    依託水土高新園「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優勢,以蔡家智慧新城、高新區歇馬拓展園為主陣地,強化中國四聯等骨幹企業示範帶動,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發揮京東方等骨幹企業引領作用,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產業;強化產業鏈招商,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提升產業質效和競爭力。打造產學研融合、校地企合作的協同創新高地。
  • 智慧明村 幸福家園 智慧城市
    項目帶動,新型工業化蓬勃發展    明村鎮高起點切入,圍繞重點產業招大引強,帶動配套企業集聚,促進相關產業快速成長。目前,該鎮已形成了橡膠輪胎、機械鑄造、石墨加工三大支柱產業,汽車輪轂、新型材料、糧食深加工、紡織、葡萄釀造等產業發展迅速。現在,全鎮共有規模以上企業35家。
  • 海南橡膠與海南移動「雲籤約」攜手開啟5G合作
    本次籤約,將進一步推動自貿港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貢獻了力量、作出了國企表率。 近年來,海南橡膠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推動企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重點致力於橡膠生產加工全流程的信息化建設。
  • 盛悠:激發潛能動力,提升能級實力,加快推動我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盛悠在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工作視頻會議上強調   激發潛能動力 提升能級實力   加快推動我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天下午,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盛悠在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工作視頻會議上強調,要鼓足幹勁、真抓實幹,激發潛能動力,提升能級實力,齊心協力加快推動我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創新活力之城美麗幸福慈谿作出新的貢獻。
  • 海南橡膠與華夏富邦座談 推動膠林下馬術與文旅農旅融合發展
    來源:中國證券報3月27日,海南橡膠(601118)與華夏富邦(北京)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簡稱「華夏富邦」)舉行座談會,共同探尋獨具海膠特色的膠林下馬術運動與文化旅遊、休閒農業旅遊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在橡膠林中開展馬術運動,這是一個充滿挑戰性的創意,海墾集團副總經理、海南橡膠董事長王任飛指出,海南橡膠要發展馬術運動,要依託老場部、生產隊、舊膠廠等地,植入相關文化要素,建設原生態的、復古的、有文化內涵的馬術文化小鎮;依託海膠遍布全島的旅遊資源優勢,設計一條環島的海膠驛站野乘路線圖;策劃獨特的膠林下馬術賽事;力爭成為舉辦國際馬聯場地障礙世界盃年度總決賽的第5個東道主
  • 海南日報數字報-膠林聚寶盆 飛出金鳳凰
    當前,在中國持續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新形勢下,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自由貿易港的新機遇下,海膠集團站在新起點上,又吹響了綜合改革號角。  「推進海膠集團綜合改革,就是要通過減員增效、產業調整、加強考核等措施,在海膠集團經營機制改革、產業發展上有新突破。」海墾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思濤表示。
  • 黃巖: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增強灣區城市向心力
    回顧過去一年,我區實施大拆建大整治,城市建設快速發展。連片推進78個村、760萬平方米改造,拆除違建302萬平方米,完成舊住宅區改造54萬平方米。儘管成績斐然,但仍存在城市集聚能力不夠強、主城區發展品質有待提高、「城村雙改」力度有所減弱等問題。如何把握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實現新跨越?《區委報告》已為我區提升城市發展能級作出了戰略性的總規劃。
  • 洛陽六大領域提升城市能級
    會上,洛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宛康就洛陽如何圍繞提升副中心城市能級進行了解答。劉宛康表示,省直各部門為洛陽配套了34項321條支持政策,加上這次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的發布實施,都為洛陽提升能級帶來了重大機遇、注入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