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沛)12月25日上午,洛陽都市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舉行,會上正式發布《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2020-2035)》。
會上,洛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宛康就洛陽如何圍繞提升副中心城市能級進行了解答。
劉宛康表示,省直各部門為洛陽配套了34項321條支持政策,加上這次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的發布實施,都為洛陽提升能級帶來了重大機遇、注入了強勁動力。
據介紹,洛陽市目前組建了11個專班,研究制定總體方案、專項方案,謀劃了近1500個、總投資2.87萬億元的重大項目,其中有420多個項目已經啟動實施。
劉宛康介紹,下一步洛陽市將聚焦建設區域經濟中心、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國際人文交往中心等4個功能定位,以全方位開放為引領,以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基礎,以文化繁榮興盛為特色,以優美生態環境為底色,全面提升城市能級。
一是著力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加快構築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加快實施洛陽石化煉油結構調整、格力智能製造、銀隆新能源汽車和「新洛玻」「新洛耐」等一批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用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基金,全面提速「6+3+X」先進位造業園區建設,推動電子信息邁向千億級,高端石化、有色金屬達到2000億,先進裝備製造攀升到萬億級,到2025年製造業增加值佔經濟總量的比重超過1/3,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製造產業集群。
二是著力完善提昇平臺通道,打造內陸地區雙向開放新高地。擴大開放是洛陽補齊短板、提升能級的主要努力方向,加快自貿區、自創區、高新區「三區融合」,建好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提升航空口岸、中亞班列等開放通道能力,推動洛陽布哈拉農業示範區升級為國家級示範區,與都市圈兄弟市一道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三是著力匯聚高端創新資源,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目前洛陽已建成了94個國家級創新平臺(載體),啟動實施新一輪創新主體、創新平臺「雙倍增」行動和「河洛英才」「河洛工匠」等人才計劃,發揮大院大所大企業在洛陽富集的優勢,推動「政產學研金用介」各類創新要素高效有序配置,打通「四個通道」,促進「四鏈融合」,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爭取到2025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原產業創新中心。
四是著力深化文旅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國際人文交往中心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發揮豐富的文化旅遊生態資源優勢,加快實施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黃河非遺展示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積極推動二里頭遺址申遺,叫響「東方博物館之都」品牌,提升「兩節一會一論壇」影響力,放大央視中秋晚會效應,打造黃河歷史文化地標城市,高質量建設河洛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力爭2025年旅遊收入佔全省20%以上。
五是著力推進全流域生態治理,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先行區。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堅持生態保護為先、確保安瀾為底、統籌治理為要、傳承文化為魂、高質量發展為本的總體思路,以黃河幹支流為牽引,以深化拓展「四河五渠」為抓手,一體推進全市域、全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高標準建設沿黃生態廊道,抓好小浪底南岸灌區、黃河國家溼地公園等項目,積極創建國際溼地城市。
六是著力增強基礎能力,建設全國重要綜合交流樞紐。加快推進洛陽機場三期和萬安通用航空機場建設,推動呼南高鐵豫西通道、洛平漯周高鐵等重大項目及早落地,打造豫西高鐵樞紐,完善普鐵路網,加快澠欒、欒盧等高速公路建設,實現洛陽由全國重要交通節點城市向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轉變。
實習編輯:楊志瑩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大河財立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