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教養的人,都懂得「熟不逾矩」

2020-12-22 優創視角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衡量事物的一道鴻溝,不得侵犯,跟逾越。如若越過了這條線,就必然會受到懲罰跟制裁。

規矩跟尊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對長輩的稱呼,學校的制度實行,公司的管理等等,可能在不太熟悉的人面前我們就會表現的比較規規矩矩,不那麼釋放天性。但是總有一些人是臉皮比較厚,就是所謂的自來熟。

總把別人的當自己的

朋友彬彬在這方面就深有體會,他有一個宿友,性格開朗又十分地熱情。說起話來聲音響亮。

本來這樣的性格應該是跟周圍的人相處的十分融洽的,但結果並不是的

他在紙巾用完的情況下,自己也不去超市買。每一次上廁所,或需要用到紙的時候就順手拿別人的,也不問別人。這也就算了。再多次之後,彬彬就叫問他去吃飯的時候怎麼不去買呢?沒想到的是,他的回答卻是驚呆了他,說:「你不是還有嗎,都是自己人,等你的用完了再買嘛」。彬彬表示很無奈,就不做回答了,這也僅僅只是只是其中的一點

每次,當宿舍其他人叫外賣或是打包回宿舍的時候,他總會是第一時間問道,這是什麼啊,怎麼看起來不錯的樣子,然後就會拿著筷子「伸出援手」似的,來到飯盒的面前說,我嘗一口試試,但是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筷子上已經夾好了。而他,就開心且滿意的笑著說:味道還可以哈。

可能別人也不是那麼小氣的人,但人難免有一些小怪癖的,就好像有些人不吃別人吃過的東西,一丁點都不行的那種,又或者對一些事很反感的,不喜歡自己跟不熟悉的人有過多的肢體接觸,但就是有一些人,明明跟你也不熟,但是一走路就對你勾肩搭背的。

其實我們也要學會保持一定的距離,要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別人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很多時候你以為的僅僅只是你以為。

矛盾到爆發,從來都不是突然,或只是因為一件事那麼簡單,而是長期一件件小事的積累,從而堆積到一定的程度,最終就可能再因一件小小的事,從而爆發。

別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日常生活中總有某些人喜歡開別人的玩笑,戳別人的短處。

這幾天天氣轉涼了,雯雯從網上買的一件外套到了,所以興高採烈的下樓去取快遞,拿完之後就,飛快的跑回宿舍,打開快遞,穿上外套對著鏡子360度的看著,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此時跟雯雯合租的宿友回來了,見道就說:「這件衣服不好看」,雯雯就只能硬著頭皮說:「沒事的,畢竟人也不好看」。但宿友還是不依不饒的追問,這件衣服多少錢呀?雯雯也就如實的說了價錢,然而宿友還是說道,買貴了吧,這種料子,這種質感不值怎麼多錢的本來在雯雯看來還是挺喜歡的,最後被宿友說的,自己內心一點開心的勁都沒了。

往往在我們生活中並不缺少這些現象,當你滿心歡喜的買一件衣服,買一雙鞋子,在自己看來十分的喜歡,但是總有一些人,會說哪哪不好啊,什麼顏色不好啊,或是款式不好啊等等

以致於,就算你不那麼在意他人的言語,但還是會受到影響。

熟不逾矩是一種教養

每次學校放假回老家,總有那麼幾人看見你回去,就湊上來。而我也很熱情的向他們問好,畢竟是長輩,但每次他們都會半笑著說:「回來幹嘛呢,待在城市不好嗎?找個工作做不好嗎?」。此刻的我就會略顯得尷尬的說,嗯,都半年沒回來了,先回來幾天再說。

我也知道,這些人都是看著我長大的,他們所說的也可能就是幾句話的玩笑,但是人非聖人,並不能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內心還是會有些許的失落。畢竟自己所所熟悉的地方,所熟悉的人,沒表示開心的問候自己回來了嗎,還表現得像自己不應該回來似的。心裡還是有很大的落差感。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既要對自己負責,也不要過度的侵犯別人,過度的幹涉他人的生活,要懂得尊重別人,給別人留一個餘地,畢竟人際關係是很微妙的,可能僅僅因為一件小小的事,就造成關係的破裂。

記得有人對我說過「不要擋著地球轉」。這樣不僅自己討不到一丁點好處,可能還會使自己陷入一個左右為難的地步。確實也是啊,有些固然存在的東西,人人都懂得的道理,但是一解釋,或者解釋不清了,結果可能就會適得其反。

人總是嚮往自由的,但卻又無時不刻不身處規矩之中。我們也許在冥冥之中就有了定律,從個人言行,到人際交往。

但一旦越過原則的尺度,也許就會造成一些禍端。

在我們求學的路上,老師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一個好的老師,在學生成績不佳,內心有挫敗感的時候,會懂得了解情況,從而適當的安慰,並給予信心。但一個只看成績不佳而就當機立斷在課堂上批評並罵道,這種人以後不會有出息的。

這種對比,後者根本就稱不上是老師,這只是借著老師的名義,對學生的身心加以傷害而已。

就像是是一些父母,打著對孩子好的名義,根本不管孩子有沒有興趣,就讓孩子學習各種課程一樣。

教養是一個人的良好品質,原則是一個人心靈的保護。不要過度地用語言,甚至行為等傷害一個人就是一種「教養」。

本文來自投稿,作者:朱周

相關焦點

  • 熟不逾矩,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
    曾經我們單純地以為所有關係最好的狀態就是親密無間;直到在人生路途中很多人漸行漸遠、慢慢走散,才明白無論什麼關係,最合適的距離其實是適可而止、熟不逾矩!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門學問,關係再怎麼親密,但都會有著不可逾越的最後界限和底線。什麼是最好的關係?
  • 三毛:最好的關係,不是不分你我,而是熟不逾矩
    相熟卻不逾矩,是一種最高級的教養,亦是一種人生智慧。與人交往的時候,能夠把握合適的距離,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這樣才會讓雙方都過得舒服。熱情過頭是一種病,它只會無節制的幹涉他人生活,逼著他人與你劃清界限。
  •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熟不逾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生如尺,要有度;感情如面,別越界。人與人相處,是一門大學問,要想做好一點,真的很不容易!其實,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熟不逾矩!
  • 【文明從我做起】最好的修養,是熟不逾矩
    【文明從我做起】最好的修養,是熟不逾矩 2020-12-29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熟不逾矩」
    宇宙遼闊神秘,星空深邃廣遠,種種未知和遼闊都在昭示我們,這個物理世界並非你眼中所見那麼單純,它的背後隱藏著無數的奧秘,比如生命的起源,比如人類的誕生,比如宇宙的產生、時間有無盡頭、宇宙之外有什麼……
  • 真正有教養的家庭,都懂得這四句家訓,子女會有大出息
    真正有教養的家庭,都懂得這四句家訓,子女會有大出息。家風是看一個家庭素養的關鍵,且可能直接決定這個家庭的未來走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風能夠讓父母真正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地接受薰陶,並指導他們擁有良好的教育,進而影響他們的一生。
  •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把握分寸,熟不逾矩
    作者:洞見muye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把握分寸,熟不逾矩。 網上有句話:「那些擁有頂級魅力的人,都有著恰到好處的分寸感。」 每個人都喜歡和有分寸的人交往、共事。 有分寸感的人,總讓人感覺如沐春風,心情愉悅。 01 說話有分寸,不揭人短。
  • 真正有教養的人,大都有這四個表現,讓人舒服
    和沒教養的人共處,如坐針氈;和有教養的人一起,如沐春風。真正有教養的人,大都有這四個表現,讓人舒服。1不揭人短。真正有教養的人,從來不揭別人的短,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處,雖然他們時刻都能看到,但是他們想儘量把短處隱藏起來,因為這是他們最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情。自己怕被人揭短,別人也怕被揭短。《韓非子》裡有這麼一個典故。
  • 真正有教養的人,都把這三件事做得體了
    深有感觸。我們會對一個衣著普通但行為舉止優雅的人心生稱讚,也會對一個滿身名牌但言語粗俗的人滿眼鄙夷。教養不是一個空洞的詞,它有很多種表現方式,對服務人員提供的服務道謝是教養,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是教養,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也是教養。
  • 熟不逾矩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
    其實,人與人之間相處也是一樣的道理,關係再好,也要把握度。不該談的話,不談,不該求的事,不求,不該有的幹預,不要超過和逾越。 如今愛熱鬧、攀交情的人有很多;但懂分寸,知進退的人卻很少。人與人相處,無論親疏,以禮相待都是最基本的素養。真正有教養的人,心裡都標有屬於自己的人際關係尺度。而這個尺度,就是對分寸感和界限感的把握。
  • 真正優秀的人事事都有教養,這三方面越有教養,人緣也就越好
    其實在職場當中,能力的強弱與人間的好壞並無太大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可能需要借用彼此的能力,但大多數時候還是要看彼此的教養和特質。 也就是說,一個真正優秀、人緣很好的人其實是一個事事有教養的人,而且在這三個方面越有教養,他的人緣就越好。
  • 真正有教養的人,與人交往會有這3種表現,你知道嗎?
    真正有教養的人,與人交往會有這3種表現,你知道嗎?1、不輕易評價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世界,也有自己的環境和經歷,立場不同,不能輕易評價別人。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知道親近的人不會離開我們,被偏愛的有恃無恐,關係親近了難捨難分以後,對方也會變得有恃無恐,這種性格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但這個也特別值得我們深思,有教養的人,教養深到骨子裡以後,就沒有這個壞習慣,改正自己的錯誤,就會發現天下太平,世界美好了很多3、不彰顯自己優越感,也不嘲笑失落者
  • 讓人覺得有教養的幾個細節,聰明女人都在學著養成
    讓人覺得有教養的幾個細節,聰明女人都在學著養成,能改變自己的,除了環境之外,還有屬於你自己的自我覺醒。1.待人平等,不會諂媚也不會看不起任何人教養在於懂得自愛,也懂得尊重他人。有些女人,表面看起來光鮮靚麗,但骨子裡難以稱得上擁有教養。
  •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熟不逾矩
    什麼叫熟不逾矩?就是兩個人相處,遠近有度,保持距離,不過分幹涉,不總是糾纏。相處的時候,舒舒服服;離別的時候,偶有思念。人與人相處,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再親近的關係同樣,我們不能替別人走他人生的路,好的壞的,都是一個人的生活;錯了對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 真正有教養的人,不會去指責別人沒教養
    教養一詞,不僅涉及到個人的道德品質,還涉及到家教,如果隨便罵別人沒教養不僅僅是罵了當事人,還連他們的父母長輩都一起罵了。因此,真正有教養的人,是不會隨便說別人沒教養的。有教養的人,不會隨便貼「沒教養」的標籤有個上幼兒園小朋友回到家,一臉的不高興,媽媽問他怎麼了,他居然「哇」的一聲哭起來了,原來他在學校裡跟一個女孩兒吵架時,來接女孩兒的爸爸罵了他一句:「欺負女孩子,真是沒教養。」
  • 懂得控制情緒,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也是一個人人品的體現
    真正有教養的人,不管生不氣,都能保有根本的素養,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和心情。真正有教養的人,懂得善待別人,永遠對這個世界保持謙卑和敬意。生氣,最能看清一個人!那些平時看著紳士有禮,但一生氣就變臉,面對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就傲慢相待的人,我們一定要遠離!生氣,最能考驗一個人!有些人即便很氣憤,也懂得消解自己的情緒,冷靜面對問題。他們有著根本的道德和素養,不會放肆跋扈待人,更不會用武力損傷別人。
  • 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而是教養
    其實,教養並不高大上,直白地說就是:心中有他人。不讓別人吸二手菸、自覺整理好床鋪,這些都只是不起眼的細節,但卻體現了阮青善於體諒他人、注重從方便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的教養。只為自己著想的人,無論受過什麼樣的教育,也還是沒有教養的人。一個有教養的人,懂得換位思考,心懷善意,從不去給別人添不必要的麻煩。
  •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告別
    年齡越大,越懂得:你的智商決定下限,而情商卻能提高上限。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他有一位認識多年的哥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相親無數次,每次都是不歡而散。時間久了,與很多朋友也漸行漸遠,箇中緣由,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有他仿佛永遠置身事外,依舊口無遮攔。常說自己是真性情,作為一個男人,有啥就說啥,從不藏著掖著。
  • 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而是教養
    一個有教養的人,懂得換位思考,心懷善意,從不去給別人添不必要的麻煩。就像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的:「我們考慮自己何其多,考慮別人卻何其少。良好教養表現在我們能把這一事實隱藏起來。」教養不是方法論,而是生活本身,它蘊藏在生活中的一個個細節裡。
  • 什麼是真正的有教養
    用通俗的話來講,教養就是讓別人舒服,去年夏天,因為我舅舅不在家,我就帶這我表弟去食堂吃飯,那是他第一次在食堂吃飯,吃飯規矩,桌子上沒有一粒飯,吃完,我們把餐具交給洗碗工,鄭重其事的對洗碗工說:」阿姨,您辛苦了」 這位阿姨和我都愣了, 這孩子如此懂得感恩,尊重底層,勇於表達感受。此時我表弟才小學一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