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而是教養

2020-08-19 涵哥談家教

育兒知識、早教方法、教養智慧、親子閱讀,父母掌握一點,孩子受益一生。教子探討無止境,讓涵哥和您一路同行...

「涵哥談家教」孩子成長的特級老師、 母親進階的無牆大學 、 家庭幸福的全科顧問!

看到一個小故事:

一位家長去孩子學校,特別留意觀察,他給後面的小學生扶門,發現沒一個不說「謝謝」的。

無論在學校還是商店門口,很少有人進去後一甩門揚長而去的。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類人比比皆是。

為走在後面的人扶一下門,雖然只是一個細節,卻彰顯了一個人給他人方便、讓他人舒服的教養。

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臉,就是外在的皮囊。

而真正決定一個人形象的則是另一張臉:教養。」

教養不是在人前裝出來的,也不是現學了禮儀課就能夠「端」著演出來的,它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自然流露。

展現教養,就等於展現一個人靈魂的模樣。

要從表面上真正了解一個人是很難的,但我們可以從生活的細節中,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和真心。

因為,教養是細節藏不住的東西。

作者南山講過他的一次親身經歷。

有一年,他到西安參加業務培訓,與一位叫阮青的中年人分到一個房間。

交談中,他得知阮青常年在單位寫材料,菸癮很大,每天抽一到兩包是常有的事。

但他們倆住一屋時,阮青從來沒有抽過煙,他對南山說:「讓你吸二手菸不好,要是我一個人還行。」

就這樣,當菸癮犯了,他就下樓,在院子裡抽上幾支。

臨走那天,南山因為有任務,得晚點走。

阮青把自己的床鋪清理得如剛入住時一樣,拖鞋、椅子、桌上的用品擺得整整齊齊。那認真勁兒,讓南山很感動。

雖然,他與阮青只相處了十幾天的時間,但對方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覺得對方身上有一種高貴的氣質。

此後,兩人一直保持著聯繫。

何謂教養?

有人說,教養就是一種文化和品德修養。

有人說,教養是由內而外,在人生修行中積澱出的德性。

有人說,教養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其實,教養並不高大上,直白地說就是:心中有他人。

不讓別人吸二手菸、自覺整理好床鋪,這些都只是不起眼的細節,但卻體現了阮青善於體諒他人、注重從方便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的教養。

只為自己著想的人,無論受過什麼樣的教育,也還是沒有教養的人。

一個有教養的人,懂得換位思考,心懷善意,從不去給別人添不必要的麻煩。

就像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的:「我們考慮自己何其多,考慮別人卻何其少。良好教養表現在我們能把這一事實隱藏起來。」

教養不是方法論,而是生活本身,它蘊藏在生活中的一個個細節裡。

人際交往中,如果每個人懂得在細節處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就會給別人的生活和工作減少一些困擾和不便,而你的魅力也會深深地種在別人的心裡。

禮儀專家金正昆曾說:「教養體現於細節,細節展現素質,細節決定成敗。」

很多時候,細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清一個人。

比如,吃飯。

網友之秋有位同事,是家裡的獨生子,從小被嬌生慣養,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

有一次聚餐,他搶著點菜,點的大多都是他自己愛吃的,全然不顧其他人的口味。

他喜歡吃生蒜、麻辣,結果桌上十幾盤裡全有蒜和辣椒。

他們幾位男同事還能勉強接受,可有位女同事腸胃不好,不敢吃辣的,她拿著筷子不知所措地滿桌子轉悠。

最後,經理不得不讓服務生加了兩盤清炒蔬菜,那位女同事這才吃到一點兒飯菜。

而他似乎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妥,從開席到收桌,一直埋頭海吃海喝。

相處久了,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剛開始大家還能容忍,可漸漸地就不愛搭理他了。

每逢出遊聚會,同事們都不願意與他一起,他就一個人獨來獨往。

很贊同這樣一句話:「有沒有教養,吃一頓飯就知道了。」

小飯桌,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真實的品性。

有教養的人,點菜時不會只考慮自己的口味,更會考慮其他人的飲食習慣;

有教養的人,不會把喜歡吃的菜總是往自己這邊轉,不會在盤子裡來回翻騰,不會吃東西時嘖嘖有聲;

有教養的人,不會在服務員面前高高在上,吆五喝六,頤指氣使;

有教養的男人,不會只顧自己嘴上爽,與在場的女士說些不雅的段子。

英國作家波伊斯說:

「任何人,不論多麼博學,只要他的學問和生活之間還存在著一段尚可估量的距離,就都稱不上是有教養的人。」

真正決定一個人層次高低的,不是物質上的富足和身份上的高貴,而是一個人的教養。

真正的教養,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隨時隨地自我約束的準則。

朋友的女兒到外地參加工作後,和隔壁公司的一位小姐姐合租了一套房。

房東在樓下開了一家小超市,她們經常去他店裡買東西,大家相處得很融洽。

一次周末,兩人去逛街,碰巧有家大超市搞活動,她們便採買了很多物品。

到了小區門口,小姐姐突然對她說,咱們從西門走吧。朋友的女兒不明就裡,小姐姐便解釋說:

「你看,從這走進去,一會兒經過房東超市,我們提的大包小包,他看見多不好意思。

我們在房東店裡買慣了東西,就算突然一次不在他那買了,他也一定會心裡不舒服,興許還會冒出許多想法。

與其大家面子上都過不去,避免下次買東西尷尬,倒不如不讓他看見和知道。」

朋友的女兒這才恍然大悟,禁不住為小姐姐的做法豎起大拇指。

朋友說,女兒一向是個大大咧咧不拘小節的人,這位小姐姐在細節上表現出的教養,令她受益匪淺。女兒跟這樣的人交朋友,他很放心。

有人說:

「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有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與誰相伴。」

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真正聰明的人,都會選擇和有教養的人在一起。

有教養的人不做作、不賣弄,而是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和處理問題,總是在細微處避免彼此尷尬,讓對方舒服。

和有教養的人交往,安心踏實,不用擔心被算計、被中傷,相處起來不僅輕鬆自在,而且自己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學到為人處世之道。

當一個人不由自主地用身上的教養去影響著他人,這或許就是他最迷人的時候。

契訶夫說過:

「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養最要緊,漂亮不漂亮,對他來說倒算不了什麼。要是你頭腦裡沒有教養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還是一錢不值。」

教養是一個人無聲的名片,於細微處為自己的形象加分。

前幾天,和一位老鄉喝茶聊天,談起90後的話題他很有感慨,說他部門新來的一位97年出生的男孩教養真是不錯,自己準備重點培養。

我問,他剛來時間不長,你從哪裡看出他有教養?

他說,就是從小事中看出來的。

有一次,一位朋友來單位找他,正好這位男孩過來送材料,就過去給客人倒了一杯茶。

男孩把茶杯放在客人面前後並沒有立即走開,而是又把茶杯轉了轉,使茶杯把手正對著客人右手的方向。

看到男孩的這個動作,客人微笑著點點頭。

等男孩走後,朋友對老鄉說:

「你這位下屬辦事很周到呀,從給我端茶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來。茶杯把手正對著我的右手方向,這樣我伸手就能端起來喝,不用再把右手繞過去,也不至於碰倒茶杯。」

聽朋友這麼一說,老鄉也笑了,覺得男孩真是表現得很周到。

後來,老鄉便有意觀察男孩,發現他平時很注重細節:

比如在陪領導下鄉乘車、上下電梯、對同事的關心等方面,都表現得很自然得體,在一言一行中體現出對他人的尊重。

老鄉感慨地說: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在為人處世上,我的孩子走上社會後能像這位男孩這麼重視細節我就滿意了。」

很贊同這樣一句話:「生死見交情,細節見教養。」

生活都是一個個細節組成的,識人要通過小事,看人要通過細節。

有時,不經意的反應和行為,恰恰體現出一個人最真實的教養。

教養無論富貴貧賤,再卑微的人,因為細節流露的教養,也有一種令人敬佩的光芒。

李瑛在《你的教養價值千萬》 這本書中寫道:「有教養的人讓人如沐春風,沒教養的人讓人如鯁在喉。」

真正的教養,從來不會刻意區分事情的大小粗細,更不會在意對方的年齡大小、身份高低。

真正的教養,是人前的約束,更是人後的自律,生活裡的每一處細節都是一次教養的折射。

重視修飾自己的「第二張臉」,做一個有教養的人吧。

在細微處體諒他人、溫柔以待,給人一個方便,傳遞一份溫暖,我們生活的社會將更加美好;

而你也會受到更多人的尊重和欣賞,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遠。

涵哥分享這篇文章,希望能對父母教育孩子有所幫助,涵哥每天都會為家長帶來專業的孩子成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可以關注涵哥的今日頭條!孩子教育問題私信涵哥必回!

相關焦點

  • 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而是教養
    為走在後面的人扶一下門,雖然只是一個細節,卻彰顯了一個人給他人方便、讓他人舒服的教養。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臉,就是外在的皮囊。而真正決定一個人形象的則是另一張臉:教養。」教養不是在人前裝出來的,也不是現學了禮儀課就能夠「端」著演出來的,它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自然流露。展現教養,就等於展現一個人靈魂的模樣。
  • 地鐵高顏值姐弟「坐姿」被稱讚,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而是教養
    現在的小學生、初中生基本上都是坐地鐵上學,所以在她們身上顯現出來的那份尊重,那份教養,更能代表一個家庭、一個社會的教育水平。其實啊,孩子的教養和父母的教養息息相關。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是教養當時有乘客發現了兩個小孩的暖心舉動
  • 如果你沒辦法給孩子高貴的出身,請給他高貴的教養
    展現出我們的教養,等於展現出我們的靈魂。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疑問,高貴究竟是什麼?有人覺得高貴就是腰纏萬貫,不會為了生計而奔波,活得優雅淡定且從容。亦有人認為高貴就是良好的教養,是你言行舉止中所透露的良好品性。當然每個人都有對高貴的看法,但並不是每個人的出生地就是羅馬。
  • 海明威:真正的高貴不是比別人優越,而是超越過去的自己
    今天與諸君分享的,是海明威的經典散文《真正的高貴》。作者說,「比他人優越並無任何高貴之處,真正的高貴在於超越過去的自我(There is nothing noble in being superior to some other man.
  • 教養,一個人最質樸的高貴
    什麼才是真正的有教養?作家梁曉聲做了最精闢的回答:教養,不是一個人讀了多少書,而是根植在內心的修養與底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一個人的教養,與讀書的多少,與接受教育的程度關係不大,正如一句話說的:「任何人,無論多麼博學,只要他的學問和生活之間還存在著一段尚可估量的距離,就都稱不上是有教養的人。」
  • 英語show: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而是教養
  • 教養(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也不是擁有多少財富,而是教養。胡適說:「教養是一個人生命的層次,更是一個人靈魂的模樣。」
  • 真正體現一個人教養的,不是學歷高低,不是家境貧富,而是……
    為人處事,教養決定一切。有人一介白身,卻心懷悲憫,有人光鮮亮麗,卻淨做些令人不恥之事。真正體現一個人教養的,不在於學歷,不在於貧富,而在於尊重,對不幸的尊重,對勞動的尊重,對生命平等的尊重,對不同人生的尊重。
  • 人最大的教養,不是禮貌,不是客氣,而是……
    理學家朱柏廬曾說過:「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善,欲人知,不是真善。」這位老師沒有明面上去施恩,而是用善意的理由保全了他學生時代脆弱的自尊。我們常說,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天賦是與生俱來的,無需過多的關懷,但善良不同,它是人性中所蘊藏的最柔軟,也是最有力量的情懷。
  • 【梅子閱讀】《錢鍾書》⑧ 真正的高貴,是細微處的教養
    今天的閱讀目標是原書的第12章,真正的高貴,是細微處的教養。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一九七八年,春風重新吹拂華夏,新的生機在每個角落煥然出現,一切動亂和不平終於畫上了句號,中國多年緊閉的國門也在舉國一片歡呼中緩緩打開。對外開放,並不僅僅指經濟上的開放,而是一種全方位開放,包括文化的交流。
  • 真正的教養,是自我約束,而非綁架他人
    有教養,不是你自己吃飯不灑湯,而是別人不小心灑湯時不去看他。 由於古代的尊卑等級禮俗制度,中國人的潛意識裡總覺得,教養和家庭出身有關,出身越好的人越有教養。 一個人被罵了「沒教養」,就是家庭出身不好,就是低人一等。 所以大家都十分討厭被人罵「沒教養」,也討厭生活中「沒教養」的人,經常可能因為」教養「二字引發一場惡戰。
  • 你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高貴的教育是什麼模樣?
    首先,教養不分年齡有人說,最貴不過教養。而教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處處對他人的尊重、體諒和周到。暴雨過後,幾個背書包的小孩,在一段滿是積水的路上停了下來。他們環顧四周,去附近找了一些磚頭,用心的為大家鋪了一段路。
  • 【新年小語】殷哥寄語 || 「真正的高貴,不是優於別人,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同學們,真正堅持到最後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處的喜歡和投入!這條道理,不僅適用於假期的學習,更適用與每個人的人生。劉震雲在《一句頂一萬句》裡說了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這個世界上本沒有任何一句話可以讓你醍醐灌頂。真正叫你醍醐灌頂的,只能是一段經歷。
  • 【英語美文】真正的高貴
    但只有陽光沒有陰影,只有快樂沒有痛苦,根本不是真正的生活.就拿最幸福的人來說,他的生活也是一團纏結在一起的亂麻。痛苦與幸福交替出現,使得我們一會悲傷一會高興。甚至死亡本身都使得生命更加可愛。在人生清醒的時刻,在悲傷與失落的陰影之下,人們與真實的自我最為接近。
  • 大秦賦:劇中最悲慘的女子,出身高貴卻遭一生算計,偏偏用情至深
    韓霓算得上是劇中令人心疼,但又氣憤的一個角色,明明有顏有貌有智慧,並且出身高貴,集天時地利於一體,並且在子楚太子期間為其生育一個兒子,本可以成為正妻,甚至成為下一任太后,但她的怯懦讓她沒有得到善終。韓霓出身高貴,卻成華陽太后手下棋子韓霓原本是韓國公主,作為出身高貴的王室之女,他嫁給子楚,對於雙方來講都是一個非常門當戶對的婚姻。華陽太后對於韓霓也是非常的認可,將她視為自己最好的一顆棋子,子楚是太子,那麼她就能夠成為真正的太子妃,子楚繼位秦王后,韓霓便可以稱為秦王后。
  • 真正的高貴,不是高人一等
    小時候讀海明威,也沒記住什麼,倒是對一句話印象特別深:真正的高貴,不是高人一等,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 紅樓夢裡晴雯的出身,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賤,比花襲人的出身高貴
    在晴雯的判詞中說「心比天高,身為下賤」,試問晴雯的出身真的下賤嗎?小說裡並沒有明寫晴雯的出身,倒是先寫出花襲人的出身,襲人的家也在京城裡,離賈府也不過半裡地,非常近,如果以這個距離來測量的話,寶玉和襲人算是「同一個村裡的人」但是當日因為襲人家實在貧窮,生存非常艱難,所以要把襲人給賣了。所以襲人家可以說是社會上最底層的人家,家庭稍有變故,就到了賣兒賣女的地步。
  • 真正有教養的人,都把這三件事做得體了
    來源 | 碧讀好書指南美國作家比徹曾說過:「衡量一個人是高貴還是低賤,要看他具有什麼樣的品質,而不是看他擁有多少財富」。深有感觸。對於一個潛心鑽研醫學的人,他的星辰大海從來都不是名與利,而是卯足了勁讓每一個備受「駝背」困擾的人,重新站起來。到底什麼才是成功?答案可謂五花八門,但一個人的成功,一定是努力超越個人的私慾,自我提升與超越,服務社會,利益他人,積累福德,此為真上流。
  • 論教養的重要
    教養不是在人前裝出來的,也不是現學了禮儀課就能夠「端」著演出來的,它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自然流露。展現教養,就等於展現一個人靈魂的模樣。要從表面上真正了解一個人是很難的,但我們可以從生活的細節中,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和真心。因為,教養是細節藏不住的東西。
  • 什麼是真正的教養
    一個人是不是真正有教養,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裡、在自己親屬之間的表現,看他和親人們之間的關係究竟怎麼樣。——哈利喬夫 第一次接觸《談教養》,反思自己,收穫知識。我還是希望把孩子們引到有無「教養」上去。「這個男人心不在家裡」那人孩子張口就來,其他孩子依然「前仰後合」。 有些尷尬……拋出兩個問題,本來是想和孩子們討論一下什麼是真正的「教養」,什麼是「教養的缺陷」,可是被孩子們這麼「一整」,我覺得有些離題了,可是話返回來說,我覺得那個孩子回答的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