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好文)

2021-01-15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也不是擁有多少財富,而是教養。

胡適說:「教養是一個人生命的層次,更是一個人靈魂的模樣。」

一個人,可以假裝有禮貌,可以假裝老實善良,但不能假裝有教養,因為教養是藏不住的。

教養,是立足之本。如今,有知識的人很多,但有教養的人卻沒多少。有知識和有教養是兩碼事,有知識並不代表有教養,沒知識也並不代表無教養。知識,可以通過學習或實踐來獲得,但教養卻是一種天生發自內心的行為,很難輕易改變。

教養都藏在細節裡。有教養的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讓人感到舒服,處處都是溫暖的光芒;有教養的人,往往謙虛低調,懂得尊重對方的感受,更能贏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

真正的教養,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天生對自己的約束。越是不被關注的地方,越是能體現教養。

在公共場合打電話,自覺佩戴耳機,往往輕聲細語,避免影響他人;排隊買票時,自覺排隊,不催促他人;隨手將自己製造的垃圾放在口袋裡,不隨地扔東西;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亂跑,不抄近道......

這些細小的行為表現,都是細微處的教養,都代表著一個人的做人態度和行事準則。

有教養的人,都懂得克制自己的脾氣,保持穩定的情緒。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是教養。很多人都缺乏對情緒的掌控能力,遇到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常常很容易傷人傷己。

有教養的人,懂得為他人著想,儘量不麻煩別人。越能體諒別人的難處,越能受到大家的歡迎。

真正的教養,和學歷無關,和貧富無關,是一種自身的修養和美德。對於父母來說,良好的教養,才是孩子最好的財富。

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餘生,請從細節做起,做一個有教養的人吧!

本文首發格物讀書(gewuliangzhi),

閱讀是最美的姿態,每天我們相遇在格物讀書,用美文、聲音、故事和你說晚安。安然自若,格物相伴,讓我們一起學習,成長,進步!

相關焦點

  • 教養(深度好文)
    有一年,他到西安參加業務培訓,與一位叫阮青的中年人分到一個房間。交談中,他得知阮青常年在單位寫材料,菸癮很大,每天抽一到兩包是常有的事。但他們倆住一屋時,阮青從來沒有抽過煙,他對南山說:「讓你吸二手菸不好,要是我一個人還行。」就這樣,當菸癮犯了,他就下樓,在院子裡抽上幾支。
  • 什麼是教養?(深度好文)
    關於教養這個話題,梁文道曾經在一次演講中做了簡明的闡釋:某一社交場合,眾人閒聊,誇獎其中一人活得像陶淵明一樣,這時有人疑惑:「誰是陶淵明啊?」—— 這是第一層次的沒有教養。於是有人哈哈大笑:「你連陶淵明是誰都不知道!」
  • 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深度好文)
    「窮則獨善其身」,所以,你人窮可以,但別佔人便宜,這是你獨善其身的教養。「達則兼濟天下」,人情通達禮尚往來,這是你為人處世的修養。有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又佩服那種可以把事情做得很漂亮的人。這不是圓滑,而是善良。他懂得求人問路,也懂得投桃報李。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深度好文)
    一個人,可以佯裝一切,卻無法佯裝教養。教養,是一個人從骨子裡透出的氣質,藏不住,也裝不來。古人說,君子有九思,和顏悅色佔其三:「色思溫,貌思恭,忿思難。」所謂教養,就是言行得當,讓每個人都很舒服,如月之光華,明亮且柔和。和顏悅色待人,是人最大的教養。
  • Uncover inner secret 看不見的教養(深度好文)
    1  很多年前,餘世維在《管理思維》課中講過一個案例,他說他有一個習慣,每次要離開酒店,他都會把床鋪整理一下,把攤在桌面上的東西整理好,儘量把房間恢復成進來時的樣子。這樣進來清掃的阿姨會對住過的客人刮目相看。
  • 為什麼當今社會有教養的人反而受不到尊重?(深度好文)
    她說:「這個世界上,有教養的人,在沒有相同教養的社會裡,反而得不到尊重。一個橫蠻的人,反而可以建立威信,這真是黑白顛倒的怪現象。我的同胞們所謂沒有原則地跟人和平相處,在我看來,就是懦弱。」讀著三毛的文字,我也很生氣,什麼狗屁「吃虧是福」。一個有教養的人,絕不是一個沒有脾氣的人。
  • 深度好文 | 地鐵最暖偷拍照:你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因為大衛君相信,人一生中最大的「財富」源自於他的教養,而教養最直接的體現在於能夠處處為他人考慮,無時無刻不把尊重和體諒放在心中。正如歌德說的:正確的教育在於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禮和人的高尚的教養同時表現出來。
  •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日後的成功程度!(千萬父母受益的好文)
    毫不誇張地說:真正的教養在飯桌上。一個孩子餐桌上的行為,就是他素養的底色! 卓雅禮儀創始人賈惠女士觀點:看一個人餐桌上的表現,幾乎便可以洞悉其飲食習慣、生活...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來探討這個話題。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日後的成功程度!
  • 教養和文化無關|有教養的人感知世界的美好
    「陳道明說: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些人很有文化但沒教養;有些人沒有多高的學歷卻很有教養。」——題記「言為心聲,行為心表。」教養,是植根於心底的善良,深藏於內心的溫柔。「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是汪曾祺小說《雞毛》的結尾,既是無奈,也是憤恨。
  • 看不見的教養(深度好文章)
    研究生入學考試後等成績的那段時間,我在一家麥當勞參加見習經理培訓,培訓的第一課就是倒餐盤。餐盤上有餐盤紙,只要不是被打溼或者故意破壞的很嚴重,清理餐盤是很容易的。 有一次跟同事一起搭飛機出差,吃完飛機餐,看見他把餐盒、紙杯、廢棄物都一樣一樣整理好,鋪平,然後把擦過手的餐巾紙攤開,均勻的蓋在餐盤上,再交給空姐。我坐在鄰座,瞬間覺得自己之前是多麼的粗魯。垃圾本身不是美好的東西,但在丟棄時卻可以有教養。
  • 教養 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值得家長收藏的好文
    這篇文章有非常好的案例和建議,同樣的問題,不一樣的態度,效果天壤之別。體諒孩子的感受;用正面的語言表達憤怒和煩躁;有尊重的態度,有寬容,有不傳遞恐懼,我真的相信,這個孩子比另外一種教養方式所帶來的狀態好很多很多,孩子的心態、安全感、責任感、動機轉移都會非常好非常好。
  • 爸媽態度一致 才是教養的好方法
    圖、文/嬰兒與母親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提到,黑臉白臉這樣的模式,通常是用於警察在辦案時,一位用威嚇法,另一位說好聽話,希望嫌疑罪犯吐實就範,或是用於公司治理勞工如果爸媽教養態度不一致,對孩子可能會造成三種狀況:1.孩子接收的教養資訊不一致爸爸說不可以,媽媽卻說可以,這樣教養的差異,可能造成孩子為爸媽貼標籤,覺得說可以的是好媽媽,不可以的是壞爸爸,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疏離。
  • 細節,出賣了你的教養(夜讀)
    文|阿樂冬雨(富書專欄作者)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臉,就是外在的皮囊。而真正決定一個人形象的則是另一張臉:教養。」教養不是在人前裝出來的,也不是現學了禮儀課就能夠「端」著演出來的,它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自然流露。
  • 孩子有教養才會受歡迎,這些關於教養的誤區,很多家長都中過招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教養是指一個人在他日常的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道德水平狀況。有教養的人會讓別人如沐春風,很受歡迎。而缺乏教養的人常常會被別人嗤之以鼻,也會因此喪失很多良好的人生機會。教養不是生來就具備的,也不是靠自己逐漸摸索就能有的,而是與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緊密相連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自己的孩子有沒有教養是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關鍵指標。
  •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好教養
    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性格,但是好性格不是隨著孩子長大就能發展出來的。孩子的性格和教養都是爸爸媽媽教出來的,最好是從孩子有了自我意識的時候就開始培養,1歲左右孩子出現自我意識,到2歲,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逐漸完善了,所以在1-2歲的時候是最好培養孩子的性格和教養的,因為到了2歲以後孩子什麼事情都希望能自己獨立完成,這個時候我們再去幫寶寶,寶寶反而會暴躁會哭,這就是我們早教上的問題兩歲,其實不是孩子變得不聽話了,而是這個時候我們家長要做好一個轉變,讓寶寶多去自己獨立完成一些事情
  • 有的熊孩子被打,有的好孩子被誇:你的教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教養深植於一個人的骨子裡,付諸於行動中,流露在言語裡。有教養的人,更懂得換位思考和感同身受。為了孩子,請你務必善良俗話說,再好的名校不要等熊孩子被社會狠狠教育了,家長才發現教養其實是一種保護。有教養的孩子,是即使路邊倒地的車不是自己弄倒的,也會一輛一輛扶起來。
  • 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是父母的重要責任,教養是孩子的人生名片
    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有這樣一句話:窮養、富養,不如給孩子教養。教養的好壞,跟貧富沒有直接關係,教養家庭的鏡子,能夠映射出這個家庭成員的素養,就像血液一樣,流淌在人的身體中,融合在人的思想中,顯現在人的行為中,是一個人行走社會最好的名片,影響著一個人生命層次的高低。
  • 人品好、自身素質很高的星座,教養尊貴,說話有水平
    文 | 老巫人生在世,一個人的人品德行是自身價值的體現,有些人自身素質很高,教養尊貴,說話也非常有水平,那麼今天一起來看看,哪些星座就是這樣的呢?他們教養尊貴,有內涵,任何時候都懂得維持自己的風度與體面,自身素質也頗高,就算是面對著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他們也能笑容滿面地去應酬,從不會讓人抓住把柄。除此之外,他們還有著一顆七竅玲瓏心,說起話來頗有水平,面對不同的人,懂得用不同的方式與態度去交流,很容易讓人心生好感,成為一個交友滿天下的人。
  • 豪門兒媳高圓圓「被打100分」,公婆誇讚好孝順,教養是裝不出的
    文/胡胡育兒日記能夠嫁入豪門是不少女孩夢寐以求的事情,雖然看起來風光,但是箇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夠體會,對於女星來說嫁入豪門早已不是新鮮的事情,有的能夠在豪門過得順風順水,有的則是要受到豪門的各種規矩約束,甚至失去了自我
  • 宅女小紅:那些逼死人的教養文
    放棄原則,我怎麼當人老母?最後我禁止別人再吃那道,把剩的打包回家給他帶盒飯,很久沒看到孩子這樣食力全開了,就像《食神》裡厭食症患者吃到撒尿牛丸一樣,你要多少媽馬就給你多少啊!但回家後我自我感覺不太良好,又估狗出很多教養文章,有人孩子三、四歲都還在吃媽媽準備的全天然營養健康有機食品,有的媽媽為了小孩習得一身好本領,什麼布丁餅乾牛奶糖全都自己做,為的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我真的不再努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