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貸爆雷,銀行「兜底」!反思:場景金融到底缺了什麼?

2020-12-20 和訊銀行

  導讀:此前,銀行「兜底」問題公寓租客租金貸,令金融市場頗感震驚。

  在多位銀行人士看來,銀行之所以「踩雷」租金貸等場景金融業務,某種程度反映出部分金融機構對場景合作機構業務模式風險缺乏深入洞察與風險防範預案。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陳植

  編   輯丨周鵬峰

  圖 / 圖蟲

  銀行「兜底」問題公寓租客租金貸,令金融市場頗感震驚。

  12月4日,微眾銀行公告稱,已研究制定出保護租客權益的合法合規方案,可以實現即使相關問題公寓租金貸租客不繼續還貸,也可以結清貸款。具體而言,租金貸客戶(租客)退租後,和微眾銀行籤署協議,將退租後相關公寓所欠客戶的預付租金,用於抵償客戶在微眾銀行的貸款,然後微眾銀行結清這筆貸款。

  這不是銀行第一次踩雷「場景金融」,前有韋博英語關店以及相關負責人「跑路」,招行、廣發、浦發等銀行牽涉其中,「場景信仰」遭遇考驗,事後,部分地區監管窗口指導金融機構暫緩貸款學員徵信上傳。

  不過,「這次似乎是銀行首次為場景金融風波給予信貸兜底。」一家城商行零售部門負責人趙強(化名)向記者感慨說,受此影響,其所在銀行內部高度重視場景+金融業態的潛在風險,組織團隊對近年場景金融布局得失進行復盤。

  過去兩周,趙強所在銀行內部已組織多次會議,多數與會人員認為場景金融業態本身沒有錯誤,一方面它能實現精準獲客,另一方面場景所積累的業務數據也有助於持續提升信貸風控能力。而此番租金貸的問題,可能源於其對場景合作夥伴業務模式風險評估不足——長租公寓沒有將租金貸資金直接支付給房東,而是利用租金貸與支付房東租金的「時間差」,挪用大筆貸款資金用於自身業務擴張(高價獲取大量房源),最終導致業務持續虧損與資金鍊吃緊,甚至觸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與此同時,一家股份制銀行風控部門業務主管也向記者指出,若銀行儘早發現租金貸資金被「挪用」,進而向長租公寓採取風險預警措施(包括共管租金貸資金流向),壓力可能會小很多。

  微眾銀行此番實質上的「兜底」舉措,部分被認為是不得不為其風險管控疏漏買單,同時,這一出人意料的解決方案,也一定程度上被認為是「有擔當」的體現。

  圖 / 圖蟲

  記者多方了解到,在租金貸「兜底」事件後,多家城商行內部正加大對場景金融業態的風險排查。尤其對線下教育、醫美整容、健身會所等存在預繳費的消費場景,這些銀行正重點了解這些合作夥伴是否挪用大量客戶貸款進行門店擴張,甚至個別銀行已要求這些場景合作夥伴遞交相關財務數據以核查客戶貸款流向。

  「如果這些場景合作夥伴大舉挪用貸款資金引發業務盲目擴張與資金鍊斷裂,我們也可能遭遇類似問題——不得不對相關場景消費貸款兜底。」趙強表示。但他發現,目前銀行內部即便發現部分場景合作夥伴存在大舉挪用貸款資金行為,若要提前介入控制潛在場景金融風險,也絕非易事。

  究其原因,一是不少場景合作機構認為將用戶部分預繳款用於門店擴張等經營活動「無可厚非」,他們是不會對用戶「賴帳」的;二是他們對銀行所提出的建立共管帳戶建議表示反對,理由是此舉破壞了彼此的場景金融合作信任關係,不利於後續合作。

  「事實上,我們內部不少員工對場景金融採取極嚴風控監管持不同意見。」趙強無奈表示。這些員工看到租金貸在相關銀行的業務佔比極小(不到1%),因而認為單一場景的信貸風險不足以給整個場景金融業態構成巨大衝擊,同時認為銀行的零售轉型離不開場景化與生態化布局,若因個別風險事件而對整個場景金融業務採取極其謹慎的經營措施,反而因小失大。

  場景方「店大欺客」?

  「從銀行決定將零售業務作為業務轉型發展關鍵戰略起,每天的業務會議都在反覆提到場景化、生態化等字眼。」趙強向記者感慨說。

  在場景化、生態化的推進下,這些年他所在的城商行與眾多場景方(包括大型網際網路電商平臺與線下零售商場企業等)建立一系列場景金融業務合作,其合作覆蓋面涉足獲客導流、品牌推廣、風控輔助、運營系統支持、消費貸款、理財產品推介、底層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等,將銀行各項零售金融服務幾乎嵌入到衣食住行玩各個消費場景。

  圖 / 圖蟲

  在他看來,場景化與生態化的布局,儼然成為銀行加快零售業務轉型步伐的重要推手。以信用卡業務為例,過去三年其所在銀行發卡量始終徘徊在數萬張,且用戶活躍度不高,主要原因是銀行存在四大痛點:缺消費場景、缺獲客流量、缺用戶粘性、缺客戶經營能力。

  但隨著場景化與生態化布局,銀行一方面可以藉助多元化場景解決獲客與流量問題,並通過持續營銷活動提升用戶粘性與客戶經營能力,另一方面也能獲得眾多場景方的客戶畫像與消費行為數據支持,從而完善場景消費信貸業務風控能力。

  如今,趙強所在城商行發卡量已超25萬張,較三年前整整翻了逾8倍,且用戶促活率與生息資產業務量較三年前更有數十倍的增幅。

  「更重要的是,現在我們已構建了一整套基於個人信用的多場景消費貸款獲客、風控、貸後管理、業務運營體系,不像以往只能做房產抵押類個人消費貸款,令零售業務獲得持續增長的動能。」趙強指出。不過,銀行為此支付的代價也不小,這些年他們在獲客導流、運營系統改進、多場景聯合貸款等方面的資金投入累計超過百億,其中絕大部分是聯合貸款資金端合作。

  記者多方了解到,隨著越來越多銀行深入布局場景金融,他們僅在聯合貸款方面的資金投入額已高達數萬億元。此前螞蟻集團公布的IPO招股說明書顯示,其累計形成21540億元信貸規模,其中98%信貸資金來自合作銀行與發行ABS。

  「此外,獲客導流、風控輔助、運營系統維護改善、場景促銷活動等方面的投入,也是不菲的開支。」一家民營銀行網際網路金融部門主管向記者指出。

  不過,眾多銀行通過場景化生態化布局加快零售業務轉型的同時,也不得不忍受場景方某些「店大欺客」的條款。

  比如部分大型網際網路電商平臺仗著擁有巨額客戶流量與多元化消費場景,直接提出合作銀行聯合貸款通過率不得低於80%,這意味著他們所提供的10個人借款申請,銀行需同意向8個人放貸。

  此外,銀行在發放聯合貸款時,承擔著資本充足率、壞帳撥備率、表內信貸加槓桿等方面的監管要求,但這些大型網際網路電商平臺則沒有類似監管壓力,一再要求合作銀行持續加大聯合放貸規模,其結果是銀行承擔規模化所帶來的日益嚴峻壞帳風險,而後者則坐享規模效應的豐厚利潤。

  一位城商行聯合貸款業務負責人則向記者坦言,他們與某些大型網際網路電商平臺合作的聯合貸款平均年化利率為18%,後者以提供獲客導流、風控輔助技術支持、智能運營系統搭建為名,收取約8個百分點的利息收入;銀行則拿到另外10個百分點的利息收入,但在扣除存款獲取成本(約4.2%),壞帳撥備與內部運營成本(約2%)後,實際利潤率不到4%。

  「對此我們只能選擇忍受。」他告訴記者。畢竟,大型網際網路電商平臺等場景方掌握巨額用戶流量與數據,若沒有這些用戶數據與獲客流量的支持,銀行發展零售業務舉步維艱。

  在這位城商行聯合貸款業務負責人看來,隨著越來越多銀行加大力度爭奪優質消費場景,「店大欺客」條款迅速被不少熱門消費場景中小平臺所採納。

  此前,他所在城商行也與多家中小型長租公寓洽談租金貸合作,後者同樣提出合作銀行的租金貸最低通過率不得低於90%,且長租公寓提供獲客導流、風控輔助的服務費,需佔到約35%的租金貸業務利潤。

  「當時我們內部對這項合作有過爭議,部分高層認為這些中小型長租公寓完全是仗著當時長租公寓火熱而漫天要價。但也有部分管理人員坦言長租公寓多數用戶是年輕人,且收入正在持續增加,屬於銀行需要的優質客戶資源,不如先忍下這口氣,搶先獲取這些年輕人客群,並將他們逐步培養成綜合金融服務對象,以拓展銀行理財產品推介、住房按揭貸款、購車貸款等零售金融業務服務空間。」他回憶說。所幸當時多位副行長以這些中小型長租公寓尚未上市且不屬於行業龍頭平臺為由,否決了場景金融合作,否則隨著長租公寓資金鍊斷裂與爆雷潮起,他們也可能蒙受不小的租金貸業務損失。

  「這份僥倖並沒有讓我們感到慶幸,反而讓我們意識到,場景金融布局不僅僅需要妥善應對場景方店大欺客問題,更要對場景合作機構業務模式風險進行前瞻性深入洞察,尤其是對某些發生機率不高的極端狀況做好充足的風險防範預案。」這位城商行聯合貸款業務負責人強調說。

  平臺場景風險評估不足?

  圖 / 圖蟲

  在多位銀行人士看來,銀行之所以「踩雷」租金貸等場景金融業務,某種程度反映出部分金融機構對場景合作機構業務模式風險缺乏深入洞察與風險防範預案。

  「一直以來,長租公寓所創造的高進低出、長收短付模式存在著巨大的風險隱患。」

  一家長租公寓機構原運營總監向記者透露,此前他供職的長租公寓將租客申請的租金貸資金「截留」,預留1/4資金用於支付房東租金,其餘3/4資金則用來高價獲取新房源實現業務擴張。對此不少員工頗感擔心,一旦資金鍊周轉出現問題導致房東租金支付逾期,高進低出、長收短付模式隨之無法維繫,長租公寓將面臨破產倒閉風險。

  長租公寓創始人對此多次解釋,只要租客源源不斷增加,新增的租金貸資金足以用於支付房東租金維繫上述業務模式運營,並強調資金鍊周轉不靈的極端狀況發生機率很低,除非出現極其嚴峻的疫情,導致租客大幅減少。

  「不少消費金融機構與小貸機構竟然認同他的這項邏輯,導致他們對長租公寓業務模式風險評估明顯不足。」上述長租公寓機構原運營總監回憶說。

  究其原因,這些金融機構認為,即便長租公寓爆雷跑路,租金貸合同屬於金融機構與租客的信貸債權債務關係,理應受到法律保護並繼續履行。

  此外,個別長租公寓通過兼併整合有效化解租客糾紛,令租金貸業務不受影響,也讓這些金融機構平添僥倖心理。

  比如長租公寓第一股青客公寓爆雷後,將杭州5000間房源轉讓給建設銀行旗下長租公寓業務平臺建融家園,即租客和房東在自願的前提下,可與建融家園重新籤訂租房協議。目前,房源經營仍由青客負責,建融家園相當於收購這些房源的租賃權並承擔債務。

  記者了解到,在其他消費場景領域,類似風險處置案例為數不少。比如前些年個別大型線下英語教學平臺出現跑路,在當地政府協調下,跑路平臺客戶悉數轉到其他線下教育機構繼續享受服務,令金融機構更加「篤定」相關部門會妥善解決線下教育、長租公寓、健身會所、醫美整容場景方跑路所遺留的各類社會問題,消費貸款業務將依然得到安全履行。

  這無形間驅動不少金融機構進一步削弱對場景合作夥伴業務風險隱患的評估力度,轉而「押寶」行業整合兼併與地方政府協調處置化解風險的能力,確保自身場景貸款持續履行。

  「事實上,這也與金融機構對場景合作夥伴的選擇門檻息息相關。不少銀行、小貸公司與消費金融機構會優先選擇已上市的、屬於行業頭部企業的場景方開展金融合作,因為他們認為行業龍頭企業與上市公司抵禦極端狀況的能力更強,遭遇重大經營風險的發生機率隨之更低。」趙強指出。

  沒想到的是,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租客大幅減少,令長租公寓無法獲取新的租金貸資金維繫高進低出、長收短付模式資金周轉,最終釀成資金鍊斷裂與一系列社會問題,也給眾多金融機構敲響了警鐘。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微眾銀行出臺的新方案本質是債權轉讓行為,將租戶與銀行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變更為長租公寓機構與銀行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這一方面能使債權回收過程變得更為高效,另一方面也能保護處於弱勢地位的租戶。未來,該方案或能為此後相似危機處理形成示範效應。

  多位銀行人士直言,多數銀行肯定不願接受類似的危機處理方案。畢竟,此舉令銀行不得不承受較高的信貸壞帳壓力。

  「目前,我們內部正加大對場景金融業態的風險排查,尤其是針對線下教育、醫美整容、健身會所等存在預繳費的消費場景,重點了解這些場景合作夥伴是否挪用大量客戶貸款進行門店擴張與大額對外投資。」

  趙強告訴記者,一旦發現相關風險隱患,銀行擬大幅收緊場景消費貸款投放門檻,以及要求場景方額外追加風險準備金。

  新風控措施「難落地」背後

  在「兜底」事件出現後,多家銀行迅速行動尋求相關風險防範方案。

  前述城商行聯合貸款業務負責人向記者透露,12月以來他們內部多次開會討論如何優化場景金融業態的風控措施,針對場景方「挪用」客戶消費貸款行為,以及貸款資金去向難以跟蹤等問題,擬定了三項風控措施:

  一是針對醫美整容、線下教育、健身會所等存在預繳費的消費場景,銀行擬與場景合作機構建立一個共管帳戶,將部分貸款資金截留在共管帳戶裡,按消費者消費狀況將相應資金逐筆轉入場景方帳戶,最大限度降低資金挪用風險;

  二是要求場景方將所有業務帳戶悉數轉入同一家銀行,如此銀行可以全面了解場景方的運營狀況,及時對業務模式風險隱患做好風險防範措施;

  三是要求場景方定期遞交場景消費貸款資金去向報告並進行核查,杜絕場景方提前「預支」客戶消費貸款行為發生。

  「不過,這些新風控措施都很難落地。」他告訴記者,多數場景合作夥伴均以各種理由婉拒,包括所有業務帳戶很難歸集到一家銀行,因為他們在其他銀行也有相關資金管理與信貸業務;以及共管帳戶方式可能導致平臺資金周轉成本驟然增加,不利於平臺業務發展。

  在他看來,這背後,是中小銀行在大型網際網路電商平臺等場景方面前,依然顯得相對弱勢。銀行不少高層也擔心一旦惹惱這些大型網際網路電商平臺,令他們將優質客戶流量與客戶數據優先提供給其他金融機構,將削弱自己業務拓展機會與市場份額提升空間。

  「我們更希望相關部門能對此採取新的監管規定。」一家股份制銀行負責場景金融合作的業務主管向記者直言。比如相關部門可以對場景金融業態執行功能監管。所謂功能監管(functional regulation),即根據金融活動性質進行監管,對相同功能、相同法律關係的金融產品按照同一規則接受一致監管。

  以場景消費貸款業務為例,只要是參與場景消費貸款的各類機構,無論是獲客導流方、風控輔助方,還是信貸資金提供者,都必須納入統一的監管框架內。如此在統一監管規則下,金融機構或許可以對場景消費貸款業務的資金流向(場景方是否挪用客戶貸款進行業務擴張等),以及其業務模式風險隱患進行穿透式監管。

  多位銀行人士還建議,相關部門應對大型網際網路電商平臺等場景方強化行為監管,包括要求他們在特定場景下,必須明確用戶消費貸款等資金使用流向,以及在提供各類場景金融服務同時必須做到合規(杜絕虛假宣傳等),從而真正做到「賣者盡責,買者風險自擔」。與此同時,針對存在違規操作、或者業務模式風險隱患較大的消費場景或場景提供商,相關部門應定期給予公示警告,讓廣大消費者遠離這些潛在風險。

  本期編輯 劉巷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導。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

相關焦點

  • 「兜底」租金貸 微眾銀行能否扭轉危局
    蛋殼公寓與發行租金貸的微眾銀行近期成為眾矢之的,高層更是對金融科技點名。  債務轉移破解租金貸三角困局  11月,因拖欠房東租金,長租公寓平臺蛋殼公寓陷入被討債風波,與之一同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還有與蛋殼公寓合作、發放租金貸的微眾銀行。
  • 微眾銀行"踩雷"蛋殼公寓租金貸 場景金融為何風波不斷?
    如今做延期處理,微眾銀行未來面臨的逾期壓力不小。  "租金貸"是場景金融的一類代表。場景金融風波不斷,一位網際網路銀行高管坦言,這是因為除了信用風險,場景本身具有場景風險。建議小額貸款的交易結構越簡單越好,儘量不要疊加交易糾紛。"因為客戶會將場景的交易糾紛遷怒到到放貸機構,客戶的還款意願出現問題,雖然金融機構是無辜的,但貸款回收是有難度的。"
  • 長租公寓頻爆雷,引發監管關注,微眾銀行緊急調整租金貸方案
    長租公寓品牌蛋殼的「爆雷」也牽連到與之綁定「租金貸」的微眾銀行。繼12月2日晚,微眾銀行公告將給予蛋殼租戶剩餘貸款本金將免息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12月4日中午,微眾銀行給出了最新的解決方案。根據最新公告顯示,蛋殼租金貸客戶在退租後,與微眾銀行籤署協議,將退租後蛋殼公寓所欠客戶的預付租金,用於抵償客戶在微眾銀行的貸款,此後,銀行結清該筆貸款。微眾銀行接連調整租金貸處置方案繼承諾免息延期三年之後,微眾銀行再次調整了權益保護方案,蛋殼租金貸客戶或將無需繼續還貸。
  • 多名租戶向銀保監會投訴微眾銀行 蛋殼為何會爆雷
    今年以來,長租公寓領域陸續爆雷,就連頭部企業並在美國上市的蛋殼公寓也出現資金鍊斷裂情況,不僅牽扯大量租戶、房東和供應商,且連很多機構也踩雷其中。在該事件中,騰訊旗下的微眾銀行也成為眾矢之的,有租戶認為其與蛋殼合作的租金貸有違規不合理之處,並向銀保監會投訴。
  • 「帶血」的租金貸,被反覆「收割」的年輕人
    「帶血」的租金貸,被反覆收割的年輕人最近一段時間,多家媒體報導蛋殼公寓陷入資金鍊危機,多地蛋殼公寓出現拖欠房東租金、公寓斷網、找不到管家等問題,與此同時,其杭州辦公室撤下招牌,成都辦公室人去樓空……最近兩年,長租公寓頻繁爆雷,而此次蛋殼公寓爆雷事件的影響遠超他長租公寓爆雷事件。
  • 防範租金貸風險,需要一面金融偽創新的照妖鏡
    剖析蛋殼租金貸金融創新租金貸並非全新的金融產品,長期以來商業銀行為個體工商戶、私營業主提供租金貸款滿足其租賃商鋪、門市等經營需求。在國家鼓勵長租公寓的政策支持下,銀行也開始把租金貸的服務對象自然延伸到公寓或住宅的租客群體。
  • 「帶血」的租金貸,「流血」的長租公寓
    、蛋殼公寓爆雷等事件,一定不會陌生。,而此次蛋殼公寓爆雷事件的影響遠超他長租公寓爆雷事件。 而蛋殼公寓爆雷,讓萬千年輕人一夜之間「無家可歸」,一些租客更是在無房住情況下,還要償還租金貸款;更讓人痛心的是,廣州一個年輕的蛋殼租戶點燃房子跳下了18樓,為「租金貸」染上了「血色」。 曾經那些在「校園貸」中殞失的鮮活生命,那些悲痛欲絕的父母,淚水依稀在眼前。
  • 功過「租金貸」
    「暴雷企業通過對下遊使用租金貸,上遊房東支付帳期的管理,完成了資金長短期的錯配,從而形成了資金池的沉澱。當這個池資金被用於瘋狂擴張時,爆雷企業則往往失去了對自身業務能力以及現金流把控的能力,進而產生了風險。」
  • 租金貸暴雷後加油貸又跑路?「信用加油」涉事銀行首度發聲!
    從富民銀行發布的《關於享車APP項目貸款客戶消費者權益保護方案》來看,受困擾於踩雷享車APP加油分期貸款的客戶,最為關心的「還款」和「徵信」兩大問題,得到了解決。客戶通過專門的微信公眾號完成債權登記和轉讓流程,即可結清貸款。
  • 租房合同解除了仍要還租金貸?蛋殼的「鍋」被扣在消費者頭上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蛋殼公寓依然宣傳「使用租金貸租房有優惠」,誘導租戶與微眾銀行籤訂貸款合同;微眾銀行又將月付合同的房租貸款按整年合計金額打給了蛋殼公寓。最終,蛋殼公寓爆雷、租戶要退租,但此前微眾銀行打給蛋殼的貸款資金早已打了水漂,蛋殼無法按照約定將剩餘租金退還給微眾銀行。同時,租戶大都是今年才籤約,有些租戶剛還了一個月租金貸。
  • 蛋殼公寓的租金貸怎麼辦?銀行回應稱暫時可不上徵信
    財聯社(上海,記者孫詩宇)訊,近日,蛋殼公寓問題消息四起,作為蛋殼租金貸業務合作方的微眾銀行發出公告,對已被迫搬離的租戶,可登錄「微眾銀行租住消費貸款」公眾號,回復「信息登記」,該行將儘快核實確認,協助解決租賃糾紛。同時微眾銀行表示至少在2021年3月31號前,租客的徵信將不受影響。
  • 微眾銀行:「租金貸」客戶將免息三年
    在「爆雷」的蛋殼公寓之後,作為「租金貸」的出資方的微眾銀行也捲入了輿論風暴。12月2日晚,微眾銀行再次發布了房租貸款還款延期計劃,稱由於蛋殼公寓事件而被迫遷出的該行房貸客戶可以在銀行註冊,其餘的貸款本金將免予繳納。確認後,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遞延利息,沒有扣除,沒有計算利息,對信貸沒有影響。
  • 長租公寓頻繁爆雷,最高法回應來了!蛋殼危機凸顯行業寒冬,"租金貸"問題如何解決?
    在這場危機中,微眾銀行作為蛋殼的合作方,同樣牽涉其中。12月4日下午,微眾銀行發布公告稱,已研究制定出合法合規的方案,可以實現即使蛋殼租金貸客戶不繼續還貸,仍能結清貸款。發布會上,最高法副院長、二級大法官楊萬明答記者問時,對長租公寓品牌蛋殼公寓爆雷事件進行了回應。
  • 長租公寓頻繁爆雷,最高法回應來了!蛋殼危機凸顯行業寒冬,「租金貸」問題如何解決?
    發布會上,最高法副院長、二級大法官楊萬明答記者問時,對長租公寓品牌蛋殼公寓爆雷事件進行了回應。最近一段時間,長租公寓品牌蛋殼公寓的爆雷事件引發公眾關注,公寓的運營方拖欠房東房租,導致部分租客被掃地出門。還有的租客因為使用租金貸,陷入了違約困境。
  • 蛋殼爆雷後,損失應該怎麼分攤?
    可以說不是輕信,因為蛋殼畢竟那麼大;但也可以說是輕信,畢竟,之前爆雷那麼多。相信商譽,本質上也是一種審核,這種模式一般有效,但也有失效的時候。這不是一種過錯,也是小概率事件。但無過錯,小概率事件,並不意味著,不用負責。畢竟,租客交一年,是為了免除租金、獲得優惠,租客是預期會從風險中獲益的,風險和收益對等。
  • 2019,有一種爆雷叫教育貸
    教育行業頻頻出現的爆雷事件,將矛頭引向了教育貸。 所謂的教育貸也叫教育分期,是一些有培訓資質的學校和機構為學員開展學費分期支付的一種繳費模式,服務提供方可以是學校機構本身,也可以是第三方金融機構。用資本幫教育公司去扛,沒有正常商業模式,預收款中斷的時候,資金斷流問題就出來了,「一爆雷就是大雷」。 03 教育貸背後的網際網路巨頭 危機往往因教育機構跑路而爆發,但在背後放貸的金融機構也不是完全無辜。
  • 別讓微眾銀行跑了!延期三年 蛋殼的租金貸又該誰來還?
    說白了,蛋殼利用租金貸存在房租和融資期限錯配的問題,來形成自己加槓桿的資金池。微眾銀行通過優惠等各種方式,誘導租客使用租金貸,銀行向長租公寓一次性支付一年的租金,租客按月還貸款,房東按月或季度收租。這就導致有相當一部分銀行貸款存留在長租公寓平臺,然後被其利用,形成槓桿。
  • 頻陷租金貸糾紛 晉商消費金融的風控硬傷
    有分析人士指出,租房分期是晉商消費金融近年來重要的場景產品,但風波也不斷出現,反映出晉商消費金融的風控硬傷,主要是沒有做好對合作平臺的風控,此外在具體業務的流程管控上也出現了紕漏。房租變網貸 房租變網貸?莫名「被逾期」?近日,又一起長租公寓「租金貸」糾紛發酵,背後資金方晉商消費金融捲入其中。
  • 蛋殼「跑路」傳言背後:長租公寓爆雷頻現,多地加強租金監管
    11月17日,多名受訪租客告訴澎湃新聞,因房東沒有收到租金,租客面臨被趕走的窘境;與此同時,因蛋殼公寓早已通過讓租客向微眾銀行貸款拿到了租金,租客還需要每月償還「租金貸」,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不僅是蛋殼公寓,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長租公寓相關企業「爆雷」。對此,廣州、海口、合肥、成都等城市的地產協會紛紛發布風險提示,提醒租客謹慎選擇住房租賃企業。
  • ...嚴罰誘導租金消費貸】長租公寓企業接二連三地「爆雷」,讓監管...
    >2020-11-19 07:15:02來源:FX168 【深圳發緊急通知防長租公寓爆雷:嚴打高進低出、長收短付 嚴罰誘導租金消費貸】長租公寓企業接二連三地「爆雷」,讓監管層再出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