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朱庇特》遇見愛、失去愛,少年維特的煩惱,是淪陷還是救贖

2020-12-11 西達雅

13歲男孩做了爸爸?如果這是一篇社會新聞的標題,你可能第一反應是荒唐、可笑吧。自己都還是孩子,如何能承擔起父親的責任,去養育一個孩子?

確實,他不能,但他卻沒有因此放棄過對女兒的愛和追尋,這個人就是《尋找朱庇特》裡的主人公約瑟夫。

在《尋找朱庇特》這本書中,作者加裡·施密特用平淡的敘述性口吻,講述了一個青春期少年的迷惘和痛苦,更探討了如何接受愛、表達愛,如何緩解傷痛、化解悲傷,以及如何更好地成長、擔當的深刻命題。

加裡·施密特是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兩屆紐伯瑞兒童文學獎得主,他所著的《周末圖書館》《星期三的戰爭》等作品暢銷全球,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

01 孤僻少年的心慢慢化凍

故事的一開始便是13歲的約瑟夫被收養的場景。要收養他的家庭也有一個男孩,叫傑克,比約瑟夫小一歲。小說便以傑克的口吻講述了他從靠近到認識再到理解約瑟夫的始末。

傑克沒見到約瑟夫之前就先聽到了他的各種不好傳聞,如他曾因為差點殺死一個老師被拘禁在斯通山,他從不讓別人站在他身後,也不願讓別人碰他,以及他有一個素未謀面的三個月大的女兒等等。

這些不好的傳聞並沒有讓善良的傑克害怕,他和他的父母一樣,願意以敞開的懷抱接待這個即將到來的「哥哥」。

初見約瑟夫,傑克這樣描述:他看起來就像一個普普通通的八年級男生,黑眼睛,黑頭髮,個頭中短偏矮,體重中等偏輕,其他各個方面都是中等。

傑克家有個大農場,因此他和約瑟夫第一次合作就是給農場裡的母牛擠奶。一頭名叫羅茜的母牛給了約瑟夫最美好的溫情體驗,那便是接納。書中講述了約瑟夫的八次笑,第一次笑便是撫摸臀部時,羅倩的回應讓他放鬆。

從此,兄弟二人一起給奶牛擠奶,一起上學,一起面對學校同學甚至老師的異樣眼光。一開始約瑟夫是抗拒的,但漸漸地,在這個寄養家庭和學校老師的接納、信任與關愛的影響下,約瑟夫漸漸有了變化,冰封的心開始慢慢解凍。

02 一段塵封的秘密

隨著了解加深,傑克看到了真實的約瑟夫,在他孤僻的外表下,是對命運無可奈何的抵抗。

要知道,他才13歲就經歷了太多,遇見愛再到痛失所愛,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幫助他,讓他偏離了正軌,封閉了自己,直到能夠敞開心扉,說出那個塵封的秘密。

約瑟夫有一個不幸的家庭,和父親相依為命,但從他和父親相處的模式看,父親對他應該是存在暴力和利用的,因為他不願意把後背袒露給父親,說明他並不信任自己的父親。

約瑟夫的父親是一個水暖工人,他帶著約瑟夫去到13歲的麥德琳家修理水暖設備,於是,兩個少男少女就相識了。

麥德琳的爸爸媽媽都是律師,工作很忙,假期裡只有麥德琳和保姆兩個人在家。同齡的他們有著說不完的話,他們一起看電影、打網球、散步、遊泳,漸漸萌生了愛意,最後偷吃了禁果。

不幸的是,保姆發現了端倪,麥德琳的父母申請了禁令,要求約瑟夫不得再靠近自己的女兒。誰也沒想到的是,同樣13歲的麥德林懷孕了,生下了一個女兒,然後因為併發症離開了人世。

遇見愛,到愛而不得,再到痛失所愛,13歲的少年經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心中充滿了痛苦和迷惘。

人們並不知道秘密的全部,卻願意戴著有色眼鏡來解讀:「他才13歲就有了孩子,還間接害死了人家姑娘,真是可怕!」「他差點殺死了一個老師,可能瘋了。」「別和他一起玩,否則你也會變成那樣……」

人們只看到了表象就進行解讀,殊不知,很多不合理事件的背後是眾多原因的觸發和疊加,誰也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非黑即白地定義一個人。

03 尋找朱庇特,一場救贖自我的旅程

其實,在知道自己成為爸爸後,約瑟夫雖然很驚訝,但很快便欣喜若狂,他想要告訴麥德琳和她父母,他願意去工作,去養家,去承擔起當丈夫、當爸爸的責任。

但是,法律不允許,大家都不允許,只因為他是一個未成年人,不足以讓人相信他能夠像成年人一樣成熟地去照顧一個家庭。

隨著麥德琳的去世,他和麥德琳的孩子——朱庇特,也面臨著被收養。為了能夠給女兒朱庇特更好的生活,約瑟夫同意籤署收養協議。然而,他的父親卻醜陋地站出來阻止,目的是想要訛詐麥德琳父母的一大筆錢。

等待約瑟夫的,是驟然而止的幸運……

讀完《尋找朱庇特》,心中久久難散陰雲,現實遠比故事來得更殘酷,誰又不想要有一次救贖的機會,痛改前非呢?然而,犯錯和懲罰從來都是相輔相成,似乎只有這樣,才會更合邏輯,讓讓人所接受。

結語:

一年多後,傑克家又收養了一個孩子,她「黑眼睛,黑頭髮,個頭中等偏矮,體重中等偏輕,其他各方面都適中的。

也許你已經猜出來了,這個孩子就是約瑟夫的女兒朱庇特。小說裡這段對朱庇特的描述,和傑克初見約瑟夫是一模一樣,像是一種輪迴,愛讓故事變得圓滿。

關於朱庇特這個名字的由來,必須要說一下,那是因為約瑟夫曾和麥德琳仰望星空時,告訴她自己最喜歡的一顆星是木星,英語即Jupiter(音譯朱庇特)。由此可見,他愛的女孩,在生命的最後,也是愛著他的。

相關焦點

  • 少年「維特」成長的煩惱
    雖然五四青年節只有一天,但青春永遠不散夥。你們享受著青春帶給你的激情,沐浴著青春帶你的陽光,同時也遭受青春帶給你小小的麻煩。上方的少年們,在你們的生活中,你都有些什麼樣的煩惱呢?我們團委為了再次體驗一次「青蔥歲月」特意走進了上方初中,採訪了少年「維特」們,發現「維特」是真的有挺多煩惱的。 維特臉上長了小豆豆,好醜,沒有妹紙喜歡我了 為什麼吳亦凡的腿這麼長,而我卻一胖毀所有?
  • 花精沙龍總結 | 少年維特的煩惱
    圖文編輯 | 劉陽圖片來自網絡本期沙龍將由王慕齡老師帶領我們從《少年維特的煩惱
  • 《少年維特的煩惱》寫出了歌德青年時代的心聲
    ——《少年維特的煩惱》兩百多年前,德國一位剛離開學校不久的年輕人寫了一部中篇小說,這部小說曾震撼了整整一代德國青年的心靈,在德國以及整個歐洲引起巨大的反響,這位作者就是德國偉大的詩人和作家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這部傑出的作品是《少年維特的煩惱》。小說用主人公的口吻,寫下了一篇篇書信,向大家闡述了他的悲傷與喜樂,書信體的描述,給了讀者一份更加真實的體驗。
  • 《少年維特的煩惱》:「象牙塔」裡的孩子,如何養成堅毅的品格?
    最近重溫《少年維特的煩惱》,與初讀時感受又有所不同。記得當初是初高中的必讀文物,維特的自殺是因為情場失意而鬱鬱寡歡,直至自殺。現在明白離開了作者寫作的背景而去理解作品,是非常草率的。對於維特而言,或許愛情是他生命中的一盞明燈,失去了這盞明燈也就失去了活著的理由了,可事實上,卻並非僅僅如此。「對於他的精神和品格,你們不可以抑制自己的欽佩和愛慕,對於他的遭遇,你們不可能吝惜自己的眼淚。至於你,善良的靈魂呀,你正在感受像他那樣的苦惱,從他的悲痛中汲取安慰。」
  • 歌德怎麼寫少年的煩惱?
    《少年維特之煩惱》以書信體形式展現維特的生活和情感,在閱讀中仿佛我們是維特的朋友,威廉,真切的感受到維特的內心世界。小說主要講述了維特愛上了朋友的未婚妻——綠蒂,熱切的愛戀卻愛而不得的痛苦情感經歷,「愛情」和「死亡」是貫穿小說的兩大線索。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中到底講了維特的什麼煩惱?又是什麼煩惱竟讓熱血青年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走向死亡?
  •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少年維特的煩惱
    希望大家不要成為為愛折磨的維特。我到今天終於接受,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我也終於知道自己不會跟這個世界走在一起了。今天分享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是25歲的歌德創作的一部小說,本書採用了書信的方式,將維特的內心世界淋漓盡致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少年維特因為愛情、前途無望而走上自殺的悲慘故事,因為心愛的人和另一個人訂婚而用槍自殺。它曾震撼了德國乃至歐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 維特:愛情不是懦弱的擋箭牌,與其糾纏不如放愛一條生路
    維特之煩惱,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千千萬萬人的心聲,然而敢於去面對內心想法的卻寥寥無幾,更多的人為了避免輿論的攻擊而選擇緘默,因此少年維特就這樣一代代傳下來,流轉在讀者心中。然而,當糊塗君終於試著去走近他時,不得不感慨自己的鄙俗,因為糊塗君無論如何都無法去苟同他的做法。
  • 治癒系救贖偏執少年文推薦,真的太愛《重生之拯救大佬計劃》
    小編今日又發現了兩本救贖偏執少年文,真的文筆都蠻好,最難以忘懷的還是《重生之拯救大佬計劃》,這本書真的太好了,從頭到尾二人都在為對方考慮,說是救贖男主,倒不如稱為雙向拯救,這是怎樣的神仙眷侶,今日文六刷,太愛李惟張蔓了!
  • 推救贖寵文:男主反派病態,陰暗腹黑佔有欲強,卻愛女主愛得深沉
    推救贖寵文:男主反派病態,陰暗腹黑佔有欲強,卻愛女主愛得深沉。1.《卿卿我我》作者:川瀾文案:言卿不知道自己丟失過記憶。更不知道……這世上有個男人,在失去她的三年裡,是怎樣生不如死,癲狂成魔。這一生的時光實在太短,他窮盡所有,也只能愛她不足百年。涉及娛樂圈的雙救贖文,最近番外剛更新完,女主失憶,男主偏執病嬌。前面有點虐男主,後期比較甜。
  • 《瘋狂愚蠢的愛》愛有時會讓人變得愚蠢、失去理智帶來煩惱!
    愛有時會讓人變得愚蠢、失去理智帶來煩惱。《瘋狂愚蠢的愛》中的卡爾也是如此,卡爾明明知道自己愛著艾米麗,卻在艾米麗告訴他她出軌的事實後,從正在行駛的汽車上跳下去了。在愛的面前往往讓人不知所措,失去的時候如此,得到的時候也是如此。
  • 《挪威的森林》:愛與欲的糾結,身與心的迷失和救贖
    雖然一些戲份被刪減,但導演陳英雄還是抓住了原著的幾個精髓,將渡邊與直子、綠子之間的愛情故事詮釋了出來。《挪威的森林》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同名小說,是村上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該片講述了大學生渡邊與直子、綠子等人之間的愛情糾纏,該影片獲得第五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獎以及入圍第六十七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 《追風箏的人》:在救贖精神的背後,體現的是對愛不同層次的追求
    01 「被認同」和「被需求」,是兩個孩子對愛不同層次的追求。阿米兒和哈桑是一起長大的朋友,他們的命運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的是,他們都從小失去了母親,生活在同一個家庭。不同的是他們階層的差距。他雖然內心愛著哈桑,但卻不能與之相認,在多年的情感壓抑中,將對自己的不滿情緒發洩到阿米兒身上。他苛責阿米兒,其實是在克責自己,因為他在阿米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懦弱和膽怯以及自己的疚恨,讓他陷入到持續的自我救贖中。
  • 隔輩愛,是父母的幸運,是孩子的幸福
    現在想來,心裡都還是甜甜的。這種甜,估計能夠滋養我一輩子。相比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虎爸虎媽,隔輩愛顯得更純粹,更能舒緩少年煩躁的心。就像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一樣。維特智商180,是位鋼琴天才,他也非常喜歡彈鋼琴。他的媽媽一心想讓他在鋼琴領域有所成就,在媽媽的高壓下,維特想要脫離天才身份。
  • 基本演繹法 愛與救贖
    和英版福爾摩斯比起來,基本演繹法的演員完全稱不上帥氣,畢竟好多年過去,美劇裡的福爾摩斯髮際線已經可本色出演阿哥,讓小尾巴狼看著都想為「愛豆」眾籌買霸王防脫。但是跟英劇比起來,這部劇大概更願意講述的是一個愛與救贖的故事。
  • 電影《夏洛特煩惱》賞析:你從不知道誰是真正愛你的是誰
    穿越回去的夏洛遇見了自己的暗戀對象—學校校花秋雅,本以為是一場夢的夏洛強吻了秋雅,而且還他報復了曾經欺負過他的老師,最後從窗戶口跳了下去,但醒來之後的他發現自己在醫院的病房裡,才知道自己是真的穿越了!《夏洛特煩惱》得知真相後的夏洛,滿世界的尋找馬冬梅,他按照現實世界的地址找到了馬冬梅,但馬冬梅已經和小傻子結為夫妻。夏洛傷心欲絕,從此事業一直走下坡路,自己也因愛滋而住進了醫院。
  • 《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哭夠了,我們繼續上路
    這是來自我腦海裡的兩個聲音,一個是失去後的傷心,想哭,另一個知道無論如何,生活還是要繼續。張德芬老師在《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中說:我們終將要老去、死去,花了一輩子去爭取和構建的東西,最終一樣也帶不走。
  • 我愛你,與你無關,如果我的生活裡沒有了愛情,寧願選擇死亡
    事實上,正是他一生轟轟烈烈的戀愛、生活和浪漫情感,才可能造就流芳千古的《浮士德》、《少年維特之煩惱》等文學巨著。歌德一生雖只有1位妻子,只生過1個孩子,卻和無數女人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他的129部作品,多以自己的愛情生活為背景,且有親筆所寫的15卷日記可供索引。
  • 陽光少年的一顰一笑都好帥,愛音樂的他更是練成了質感的肌肉
    白色襯衣+藍色牛仔褲,這個單眼皮的陽光少年,真的是一下子就抓住了圈圈的眼球。五官精緻的他,除了帥氣有顏之外,更有大學生身上的那種純真之感,沒有沾染絲毫的汙濁之氣。簡簡單單的穿著打扮,卻有著極其迷人的氣質,實屬難得。
  • 維特效應|一個人自殺後會帶來什麼?
    類似事件已發生多起:合肥15歲女孩因學習問題與父母爭吵後欲跳樓後獲救、河北9歲男童因學習壓力過大跳樓自殺……當大家都聚焦疫期停學給學生帶來沉重壓力之時,卻忽略了一種可怕的社會心理效應--維特效應,正在孩子間蔓延。圖片來源:freepik.com「維特效應」,被稱為自殺模仿現象。
  • 《琉璃》所表現的愛情主題:救贖
    不知道小夥伴們看完這部劇是什麼感受,應該說結局還是很圓滿,男女主歷盡十生十世,終於修成正果,給了追劇中被虐心虐肺的劇粉們一個大大的安慰。關於這部劇,粉紅姐其實有一些自己的感悟。有時我在想,究竟什麼樣的愛情,可以濃烈到情願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成全對方,滿足對方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