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編輯 | 劉陽
圖片來自網絡
本期沙龍將由王慕齡老師帶領我們從《少年維特的煩惱》故事中,尋找青少年期所出現的諸多情緒問題,一起去探索青少年期的花精療愈方法。
少年維特出生於一個較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他能詩善畫,熱愛自然,多愁善感。初春的一天,為了排遣內心的煩惱,他告別了家人與好友,來到一個風景宜人的偏僻山村。少年維特愛上了一個名叫綠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別人訂婚。愛情上的挫折使維特悲痛欲絕。之後,維特又因與封建社會格格不入,感到前途無望而自殺。閱讀過本書的讀者都會為維特的死亡而感到惋惜。如果當時維特能有幸遇見花精,通過花精的層層療愈,幫助他度過人生的低谷與困難,從而重寫命運的樂章。
青少年會面對諸多的人生改變,包括:生長發育、親子關係、人際關係、學業壓力等等。在如此重要的人生轉折點,青少年可能會出現的情緒,包括:競爭心態、不願意與人交往、以自我為中心、因心智發育不同而導致的失落感、心事重重等等。如何使用花精去幫助青少年平穩的度過青春期,是本期沙龍討論的焦點。
下面將列舉一組青少年生活場景中常用花精:
芥末:突然生命中飄來烏雲,遮擋住快樂的陽光,莫名的低潮與抑鬱;
龍膽:學習上的壓力與挫敗感;
溝酸漿:因考試帶來的已知恐懼或在眾人面前害羞,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野生酸蘋果:淨化花精,對自己外觀不滿意,發胖、青春痘等;
胡桃:各種轉變的階段,適應新的學習階段,學會認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思維變得成熟、自我成長(內在與身體),免受到外界影響;
鐵線蓮:上課時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緒萬千,對未來充滿幻想、走神;
野玫瑰:對自己的狀態不滿意陷入消沉,對任何人事物都不感興趣,低迷狀態;
落葉松:不自信,覺得別人比自己好。
案例口述:自述者的回憶,兒時父母陪伴時間很少,父親在少年期才回歸家庭,與父母關係一直不和諧(母親情感障礙),生活不安定。曾於中考期間與母親產生嚴重的衝突,感到精神崩潰、壓抑、恐懼、憤怒、歇斯底裡。高中期間開始不喜歡上課,懷疑同學用異樣的眼光看看待己,寫作業拖延。自尊心很強、不合群、敏感、多疑、害怕爭執、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不配得。
龍芽草:療愈害怕爭執;
柳樹、冬青:療愈委屈、懷疑與憤怒;
櫻桃李:療愈情緒衝動、歇斯底裡;
忍冬、聖星百合:療愈童年傷痛;
胡桃:療愈敏感易受他人影響。
該個案情況複雜,並不是使用一次花精就能解決問題,需要通過個案諮詢來一層一層以剝洋蔥的方式解決深層的情緒問題。
案例口述:因學校考試排名等行為,讓學生有挫折感,導致其自信心不足,對學習不主動、不積極,隨波逐流,找不到自己的價值,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對自己不滿意。
龍膽:療愈排名導致的挫折感與自信心不足;
野生酸蘋果:療愈對自己不滿意的部分;
野玫瑰:療愈隨波逐流,沒有希望的低迷狀態;
落葉松:療愈對自己沒有信心,找不到價值感。
在青春期階段,老師應更加關注孩子心理層面的變化,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心,同時接納與包容他們的各種情緒,與孩子共同經歷青春期改變。
案例口述:15歲,初中男生,曾遭遇欺凌事件,因過往陰影而造成內心巨大的傷痛,導致對自我價值產生很大的疑惑,出現厭世情緒、消沉,對學習不感興趣,覺得父母嘮叨,認為父母沒辦法解決他的疑惑,認為父母不如他懂得多,出現青春期叛逆;對某些事情抱有很高的期待,但不行動。
母親不喜歡社交,常常擔心孩子出現各種狀況。
孩子——
聖星百合、忍冬:療愈與清理過往欺凌事件帶來的傷痛;
龍膽:療愈自我消沉;
山毛櫸:同理他人,懂得感恩。療愈的同時應教育孩子學會尊重父母;
鐵線蓮:改變只停留在想的層面,無行動力的狀況。
媽媽——
紅西洋慄:療愈對孩子過度擔心;
水堇:療愈不喜歡社交。
在療愈過往傷痛的同時,父母應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消除擔心與顧慮,以陪伴者的角色來靜靜守護孩子的成長。祝福總比擔心要好,鼓勵總比指責要好。
案例口述:女性,17歲,職場新人,單親家庭,學歷偏低。認為老闆沒有給她工作機會,而否定自己,敏感、多疑,認為別人瞧不起自己,出現嚴重的挫敗感、怨恨、惱怒、煩躁,非常嚮往成功。
冬青:療愈怨恨、惱怒、煩躁
先從冬青情緒切入,深入內在,等待其他情緒出現,如剝洋蔥皮一般層層療愈內在傷痛。
青春期從生理層面應首選胡桃花精,幫助孩子平穩度過轉變。對於心理層面引發的情緒應找到導致其出現的根源,通過個案諮詢與使用花精對情緒進行層層療愈。
巴赫醫生說如何得到恰當的處理一一
消除這些主要問題,
我們就會比原來更健康、更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