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作家車海鳳精美散文欣賞:願做佛前那朵蓮

2020-12-19 魅力膠東

車海鳳,女,煙臺海陽人,中文系本科畢業,現在煙臺市福山區工作。福山區作協、開發區散文協會理事,煙臺市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見於省、市、區報刊。

願做佛前那朵蓮(散文)

文/車海鳳

晨光熹微,星眼朦朧,雲影蹁躚。峆聖地若有似無的輪廓隱匿在迷迷濛蒙的山巒裡,浸潤在嫋嫋不絕的梵音內,宛如那傳說中東海的"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神秘、縹緲、空靈,令人心嚮往之。

今年元宵節,與友結伴,我走進了心儀已久的峆寺。

峆寺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經唐、宋、元、明、清歷代修建,頗具規模,香火不斷。後來由於「文革」等歷史原因,這座曾是膠東半島地區香火延續和法脈傳承最久的古剎遭到瘋狂破壞,峆寺化為斷磚殘垣。只有那逝去的梵音,仿佛隱約迴響在輪迴的時空……

「九峰擁翠慧海聖境開蓮花,三界同歸福山聖地生菩提」。太平盛世,佛教興盛。歷經幾年的重建,眼前的峆寺飛簷崇脊,廟宇巍峨,古樸莊重。

我沿寺院通慧大道的大理石臺階拾級而上,一抬頭便就看見端坐在寺院中的一尊慈眉善目的大石雕佛像。老人家身披袈裟,雙手合十,神情安詳恬靜。想來只有心地上無風濤、性天中含化育,方能達到此種隨時皆青山綠水,到處見翠竹黃花的隨緣適意。

走過九龍橋,行至內山門,來到主奉《彌勒佛現身相》的天王殿。彌勒佛手捻佛珠,以開口便笑,大肚能容的亙古形象端踞於蓮花寶座上。因為元宵節這個特殊的日子,正趕上方丈和尚率全體執事及常住僧眾,分別在韋薩菩薩聖像前,發願告香。這段佛菩薩前的宣誓,朗朗上口,擲地有聲,令前來禮佛敬香的信眾無不感慨唏噓。

出天王殿,我滿懷虔誠之心行至大雄寶殿。雄偉莊嚴的大雄寶殿,唐風濃鬱,磚雕壁飾,粉牆蠡窗,華美精巧,內奉《五方五佛》紫銅聖像。居中的大日如來佛,全伽跌坐在月輪為墊的蓮花寶座上,雙手呈說法印持於胸前。他溫和的眼神,沉靜的面容釋放出和藹、慈悲、普度眾生的無上能量。我點燃香燭,伴著僧眾沁入心腹,透灌全身的誦經聲和那抑揚頓挫的木魚聲,三次膜拜。這一刻,我便禁不住熱淚盈眶,感覺平日裡那些凡塵俗事全都煙消雲散了,只有一輪朗月當空而照。心,止不住便就生出了滿滿的皈依之情。

從大雄寶殿出來,我又拜謁了四大菩薩殿,遠遠觀瞻了藏經樓。

用過齋飯,站在齋堂的院子舉目瞭望,但見寺院三面環山。山是青山,且有九座。九座青山就像九朵盛開的青蓮的花瓣簇擁環繞。周邊山民的果蔬園林與之比鄰迤邐,連綿數公裡。每年春夏,這裡淡紫淺紅,雲蒸霞蔚,一片花海果香;秋冬季節,則是層林盡染,落葉飄飄,暮雪紛紛。不經意間就有了些「春來花自開,秋至葉飄零」的任性自在。

還有泉,叫峆泉。泉從石竇迸出,甘甜清冽,與周圍數十條泉溪匯集後,形成一股滔滔不絕之勢。一路上,峆泉飛花濺玉,叮叮咚咚自山巔凌空而下,於山間匯聚一汪翡翠碧潭。山風習習,林蔭幽幽,雁過無聲。此等山水,讓人真想走上那古意濃鬱的山間小徑,在一茅屋駐足,扣訪那位「穿籬野鳥悠揚去,變映山桃次第開」的隱者—「峆山人」;亦或裁一片月光盈手,體味「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的禪意;或者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只是靜靜地聆聽,聆聽那攜著佛國氣息踏月而來的縹縹緲緲,震顫靈魂的梵音……

「江南可採蓮,荷葉何田田」。有蓮,卻不在江南,是在峆寺院《聖音德水放生池》裡。池內的好大一片青蓮蕩漾,開滿了潔白的蓮花。蓮花之下清澈的池水裡巡遊著幾尾紅色的閒魚。蓮花是佛教的八寶之一。據說佛祖釋迦牟尼在家鄉盛植蓮花,尤喜白蓮花。他在成佛時,向前行七步,步步生蓮花。唐王勃有詩:「蓮座神容嚴,松崖聖跡餘。」佛的寶座叫「蓮座」。佛陀所住的淨土叫「蓮風藏界」,自然神聖而潔淨。在靈山法會上,釋迦牟尼世尊手拈一枝妙妙靈鮮淨的蓮花,眾人默然懵懂,只有迦葉獨語,會心嫣然微笑,便得到世尊的真傳。但是,眼前豐茂的蓮花,我不得而知是否還是開自盛唐——穿越了千年的歷史煙雲,依然冰清玉潔,風姿卓然的那幾枝?怎能忘記,曾幾何時,廟宇被毀,僧人遭遣,伊是怎樣固守斷磚殘瓦,悽風苦雨,初衷未改?……只是蓮已然娉婷成素衣翠群,凌波微步,超凡脫俗,遺世獨立的一朵。著實讓人折服。

梵音又起,夕陽投下香菸繚繞的一抹餘暉。「一代說法靈山會至今未散,千載踐約峆寺知汝必歸」,大雄寶殿門前的楹聯如同懸在塵世的一面經幡,召喚著每一個有緣人的皈依,在餘暉的映照下,閃閃發光。

我願做佛前的那朵蓮,心如明鏡,身似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

相關焦點

  • 養多肉的佛系小生:願做菩薩那朵蓮!
    感謝作者【淼淼】的原創投稿分享編輯整理:百科君坐標:雲南昆明願做菩薩那朵蓮修煉心法永無雜念六月初的那篇文章《佛系養肉人:往後餘生,風雪是你,平淡是你》現在還有好多肉友跟我提起,那幾天留言的強大親友團,是讓大家都記憶猶新的吧,哈哈,七大姑八大姨大表姐大表哥全來了,他們都是養肉歷程上遇到的好朋友們,生活中都是親人般的互相鼓勵支持交流,正是"善因結善緣",才讓我們在養肉路上結識。
  • 丘阿香新專輯《我願做你佛前的蓮》全網首發
    據了解歌手丘阿香首發新專輯《我願做你佛前的蓮》,歌曲於2018年9月10上線各大音樂平臺,由音樂製作人楊木華完成詞曲製作。丘阿香大陸華語歌手,出生於福建省龍巖市,代表作《我願做你佛前的蓮》。凡俗世界裡,每個人的心中,都曾有過一株參過禪的蓮,一塵不染,清澈透骨,香遠宜人。
  • 《願做菩薩那朵蓮》那河水聲蕩在心間 有如歌聲般的迷戀
    《願做菩薩那朵蓮》作詞:馬雙雲 作曲:路勇社會上的事看多了,拼搏的累了,不妨聽聽佛歌,像這首《願做菩薩那朵蓮》能讓人浮動的心慢慢靜下來常年在外漂泊,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受過各種騙,有的時候真想:斬斷塵世緣 煩惱丟一邊 跪拜在佛前 常常把經念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但是也給每個人提供了競爭的舞臺。
  • 願做菩薩手中那朵蓮——河西走廊溯遊
    我們現在只能看到這一窟無法搬遷的大佛像,多數曾經有著絢麗壁畫和精美造像的洞窟都已沒入水底。蓄水之前,文物部門對石窟進行了搶救性考察和發掘,清理了尚存的19個洞窟,除無法移動的大佛窟外,約有43尊塑像、300多平方米的壁畫,以及魏、隋、唐漢藏文寫經和初唐絹畫等珍貴文物被運往了甘肅省博物館保存和修復。其中第3窟一佛二菩薩像(初唐原塑明代重妝)、第4窟北涼菩薩壁畫一直在甘肅省博物館展出。
  • 留給未來的文化記憶——《膠東作家親情散文選》後記
    我非常欣賞段曙光文友寫的那篇親情散文《只聞花香,不想悲傷》,我也願意把它作為全書的總基調:書的整體格調要厚重經典、樂觀向上。在編輯過程中,也遇到這樣的問題。有的作者說,文章能不能不要刪,我的文章是寫給親人看的。
  • 閩南風朗誦《你是開在我生命裡的那朵蓮》
    你是開在我生命裡的那朵蓮 作者/西北蒼狼 誦/閩南風 我只知道 我是懷著一盞青燈的執念 懷著你我前世的約定 在佛的指引下
  • 靜心美文:佛前的一朵蓮
    一池的蓮,在月光下搖曳,多麼想,撐起一方舟子,蕩漾於蓮藕深處,箏音作伴,明月為鄰。如水的夜晚,醉人的江天,思緒如水蕩漾開來。一直以為,蓮是屬於江南和佛前的。而佛前的蓮,自有一番禪意和清韻。蓮出淤泥而不染,佛俯瞰煙火凡塵和眾生,蓮和佛一樣聖潔。
  • 一首《來生願做一朵蓮》超好聽!
    一z朵d蓮$ m-$ x魏d新x雨( w(nyeugyuu^)q詞e:p靜e兒^曲*:x崔o偉#立c來r生*願r做)一c朵b蓮%靜n靜*盛w開l在b佛h前&出w淤m泥l不d染c倚v清!風z而u眠w花c開f不g語r花x落$無&言y來n生p願w做(一l朵*蓮z與h你q再)續%三%生k緣%不v早k也i不*晚f來p到v你l身a邊q不z再w錯o過(不l再h擦i肩l來z生^願!做a一%朵#蓮g或v在p佛!前m或q在!
  • 重溫經典散文丨林清玄:清淨之蓮
    據媒體報導,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於1月23日在臺灣去世,終年65歲。林清玄是臺灣作家中的高產作家,至今已出版一百三十多部作品,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在大陸出版了《清歡》《願你,歸來仍是少年》《心的菩提》等100多本著作,有26篇文章被收入到小學至大學的課本中,《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曾被選入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陽光的味道》則曾出現在高考試卷裡。
  • 倉央嘉措,你是布達拉宮佛前一朵盛開的蓮花
    倉央嘉措,你是佛前一朵盛開的蓮花,你來到世上,不是普度眾生的佛,是來尋找今生的情。蓮開心池蓮潔聖,蓮落心池心添香。你若佛前一朵盛開的青蓮,守著青燈,伴著煙霧繚繞的青煙,若隱若現,帶著虔誠,賦著委婉,隨微風燭火搖曳傾心許願,只為與她的邂逅
  • 賈國勇丨曇花一現是巔峰(散文)
    於是乎,就有訓詁家出來辯證說,那不是優曇婆羅花,是草蛉卵作怪,等等。類似的說法有很多,到現在也沒有個標準的答案。去年秋天,我去普陀山旅遊,在法雨寺前的海會橋上曾看到兩副對聯,分別鐫刻在橋洞兩邊,左邊的是「長橋永固三祇刻,大地齊開九品蓮」,右邊的是「此去立時登彼岸,更從何處覓優曇」。
  • 願來世能化作一朵蓮,靜靜的盛開在佛前;來去自由,倚清風而眠!
    做得再好也會被人挑刺;再怎麼優秀也難免被人論長短。怎麼做都難免有錯,怎麼說都難免有過。如果來世能變成一顆樹多好!安安靜靜不依不靠,遠離人世間的煩惱。願來世能化作一朵蓮,靜靜的盛開在佛前;出淤泥而不染,來去自由,倚清風而眠!
  • 「膠東散文年選·2021」柴京正|中年之惑
    中年以後的人生,一般是順勢而下的,一不小心就滑到了老年的邊緣,要想再有所改變,那是不易的。如果想要獲得中年重生的力量和信心,就必須像三四十歲時的雄鷹一樣,重塑自己的身體,使自己中年垂老的身體首先能夠涅槃重生,能夠適應接下來的生命的挑戰:雄鷹的壽命可以達到七十多歲,但其在三四十歲時卻要經歷一次生命的艱難決擇。
  • 願做菩薩那朵蓮是首很好聽的歌,聽眾朋友們都這樣說
    雞年新年臨近,願你真的幸福。一遍遍的聽著這首歌,確實能讓我心靜!可以為自己減輕心裡的痛苦。今生是我在紅塵的最後一生了!愛了就要深愛,恨了就放下!別讓自己後悔!下輩子願做菩薩那朵蓮!修行於塵世,心空至忘我,斬斷縷縷雜念,並不一定要上山,山上無神無仙。造化看自己了我尊重其他宗教,我也沒說過信佛一定事事順心,是你自己說的。
  • 「潑詩水墨卷」|青年作家湘諾寫貴州黔西南州十八景
    >水中奔跑的落花撕碎前生的情書摧毀了一半的春天月亮像流星墜入其中上空雀鳥的痕跡足以抵消我的餘生我願做沉默在低處的石子接納奔湧而來的羊群此刻我想起了塞外雲曲思念勾勒在它們的身後一聲羊鞭把生命的鐵紅及那朵消散的雲
  • 美文欣賞:精美元旦散文賞析
    在過兩天就是元旦了,在這一年一度的快樂節日裡,我們也為同學們整理了精美元旦散文賞析,供大家欣賞。元旦散文賞析:年年新歲,舊年的腳步正衝向終點。流年匆匆地東去,日子似流水靜靜地不斷流過。新的一年正站在起點上。
  • 西府作家作品欣賞(156)九詩人詩選
    西府作家作品欣賞(156)九詩人詩選
  • 單眼女孩山區支教:願做天空那朵最美的雲
    她選擇支教,相信教育的本質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為了孩子,願做天空那朵最美的雲。入選「廣東省最美教師」,朋友們都說:「哇,你又要火了。」其實「火」對我來說純屬偶然,當初只是隨意在知乎上回答了「單眼失明是怎樣的感覺」,沒想到因此衝上熱搜,上億瀏覽量、上千萬播放量、數百萬點讚量……一夜之間,我成了網紅。
  • 「膠東散文年選·2021」墨雷|相過三次親
    不幸的是,那時的教師待遇實在令人汗顏,頗有點馬尾提豆腐的感覺,尤其是在國企工人面前,那是要矮上三分的。於是,就有不少的男「園丁」不甘於做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選擇了下海撈金,美其名曰「停薪留職」。這其中成功者不乏其人,想來大約也有被淹死的吧?我沒統計過,自然無從得知。都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倘年至二十四、五尚未婚戀,那就會被貼上大齡男女的標籤,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更不用說父母親人們心急如焚的心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