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近50億!楓林要打造楠溪江雁蕩山旅遊集散、接待中心

2021-01-09 溫州古道

在楓林鎮鏡架山村農田裡,一名工作人員拿著專業儀器測量土地面積,另一名工作人員則在幫助村民登記青苗補償……杭溫高鐵一期項目主線計劃在楓林徵地290多畝,建設楠溪江站、機修車間和楠溪江旅遊集散中心等設施,今年前期測量機修車間區域,涉及到原鏡架山村40戶約30畝地,也是楓林杭溫高鐵徵地協議籤訂最後一塊區域。

去年,楓林鎮緊緊圍繞「一帶兩城五組團」發展戰略和「12310」旅遊發展思路,深入開展三助三紅、三服務、主題教育等專項活動,創新謀發展,擔當抓落實,「畫境楓林」邁出了堅定的步伐。楓林杭溫高鐵徵地順利推進,全年招商引資完成12648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比增加近30%;重大產業項目謀劃完成全年任務150%。

旅遊發展添動能

臨近五一假期,趁著天氣晴好,三五成群的遊客已迫不及待地走進楠溪江綠道,領略楠溪江美好風光。記者在楓林楠溪江綠道新坊溼地公園至湖西露營基地段項目現場看到,該綠道已完成主體施工建設,長約4公裡的綠道上各種景觀樹木抽芽吐綠,吸引了一批批遊客紛至沓來。

沿著蜿蜒曲折的綠道一路走來,一邊是流水潺潺的溪灘美景,一邊是茂林修竹的自然景色,大自然的美吸引了不少遊客爭相拿出手機,駐足取景留念。長約4公裡的綠道人頭攢動,不少遊客一邊慢跑,一邊領略楠溪江的美好風光……一年來,楓林鎮一體式、立體化推進楠溪江旅遊集散、接待兩大中心創建。打造楓林版的「152」工程——100億元的龍頭引領項目。抓住杭溫高鐵楠溪江站這個最大「引爆點」,謀劃推進100億的杭溫高鐵站旅遊綜合體,在周邊同步布局建設14個公共基礎設施,更好承接龍頭項目的輻射作用,努力實現一個項目帶動一地發展。

湖西 汪學斌/攝

全局考量,全盤謀劃。楓林鎮始終把「抱團發展」作為增收有效路徑,謀劃推進商貿綜合體、古鎮外遷等3個投資額近50億的大型抱團項目,實現多村社覆蓋,進一步拉開城鎮框架,推動楓林古鎮保護開發利用。在打好「團體賽」的基礎上,逐村打好一村一策「個人賽」,立足資源特色、產業基礎及交通條件,謀劃實施楠溪江綠道新坊到垟山頭一期工程、錦裡·江楓田園綜合體等17個總投資近20億元村級單體項目,可為項目涉及村經社年均增收15萬元以上。

城鎮建設出新貌

屋旁附屬小屋拆除後,成為開滿鮮花的花壇;過去雞鴨散養無處下腳的小道,成了休閒步道;原先冰冷的村民中心牆上,講述著環境整治的蝶變故事;幽靜巷陌的一磚一瓦、一樹一木都被賦予了匠心與生活的熱情……去年,楓林全力推進全域環境大整治,掀起「美麗楓林」綠色高質量發展建設熱潮,一個潔化、序化、美化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

在2018年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基礎上,楓林鎮治理重點向全鎮村社延伸,多措並舉,軟硬環境兩手抓,為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打下基礎。去年以來全鎮拆除違法建築面積37142.27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務116%;復墾土地面積18067.5平方米,整治髒亂點3670處,並成功創成第一批市級「四好農村路」暨美麗鄉村公路示範鄉鎮、以及垃圾分類示範村2個、美麗庭院186戶、A級以上旅遊村莊2個。

記者了解到,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去年杭溫高鐵楠溪江站和機修車間涉及的徵地、遷墳工作進展順利;楓林鎮衛生院遷建完成前期政策處理,進入立項;珍下線至湯岙村等4條公路聯網提升工程,春節前全部完成;鏡架山等7個村社飲用水安全工程工程,進入實施。圍繞主題教育主線,創推容納審批服務、矛盾化解、應急指揮三大板塊的楓林鎮市民中心,進駐站所、村社,構建「一支筆、一個窗口、一個資料庫」的運行模式,一「號」通辦,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目前該項目裝修已基本完成。

完工後效果圖

民生事業強保障

楓林鎮始終堅持民生改善,一步一個腳印,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在民生保障體系建設上,全年辦理臨時、大病等救助281件;完成居家照料中心就餐點3家建設;完成殘疾人之家建設並投入運營;創成省級避災點2個。在文化禮堂建管用育上,去年以來,新建兌垟、田寮、朱山頭、鏡架山、大木兌等5所文化禮堂,累計開展活動484場次,其中宣講講座活動189場,主題文藝匯演16場、新青年下鄉8場,其他公益、禮儀活動271場。

在平安建設上,食品安全完成省級農貿放心市場驗收、農村家宴廚房建設。防汛救災方面,在60年難得一遇的「利奇馬」超強颱風襲擊下,通過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實現人員「零傷亡」;災後堤防修復等20個工程順利完工;農村水毀公路修復等121個工程,春節前全部完成。矛盾糾紛方面,創推「1+X=0」聯調模式,信訪維穩得到加強,全鎮實現社會穩定、政通人和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今年,楓林將繼續以杭溫高鐵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努力實現楓林人經濟轉化為楓林經濟,為楓林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力和血液。重點做好杭溫高鐵楠溪江站及其配套設施、楓林衛生院遷建等重點項目建設,努力將楓林打造成為楠溪江、雁蕩山的旅遊集散、接待兩大中心。

來源/中國永嘉微信公眾號

永嘉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範海國

相關焦點

  • 浙江溫州主要旅遊景點(雁蕩山、楠溪江、泰順廊橋、天台山)遊記
    一、浙江溫州(東雁蕩山、南雁蕩山、中雁蕩山、西雁蕩山、北雁蕩山)雁蕩山旅遊景點推薦雁蕩山形成於1.2億年前,是太平洋大陸邊緣火山帶中最完整、最典型的流紋巖噴發地之一,它被中外地質學家稱為自然博物館。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雁蕩山可分為北雁蕩山、中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澤雅)和東雁蕩山(洞頭半屏山)。
  • 深閨羞色|耐人尋味 雁蕩山下楠溪江
    楠溪江就在雁蕩山的邊上,此次去楠溪江真可謂之蜻蜓點水,只玩了個漂流,夏季的楠溪江是如此的清幽,令我欣喜不已。僻處浙南永嘉,楠溪江本就「深閨羞色」,怎奈這旅遊旺季卻也是遊人寂寥。此正和我意,逍遙楠溪江,放逐山水間。導遊說,是因為楠溪江的住宿餐飲不行,因此限制了楠溪江旅遊的發展。
  • 2020 楠溪江十大涉旅項目出爐!
    實現楠溪江旅遊的蝶變!市楠溪江旅發中心工程建設處則是楠溪江旅遊建設最大的推動者,承擔著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協調鄉鎮、旅企項目的工程推進。不平凡的2020年,楠溪江旅遊建設視考驗為機遇,猛踩油門,圍繞「12310」旅遊發展路徑,在我縣實施九十個建設工程,提升創意體驗,強化基礎設施,聚焦十大重點項目,為我縣旅遊發展織密基礎網。
  • 溫州市雁蕩山風景名勝區
    近年來,遊客量和旅遊經濟總收入均以較快速度遞增,共接待國內外遊客646.83萬人次,同比增長22.98%;門票收入累計1.12億元,同比增長21.63%,旅遊總收入累計61.59億元,同比增長29.84%。2017年1-6月累計接待遊客342.83萬人次,同比增長26.69%;門票收入累計6937.26萬元,同比增長22.5%,旅遊總收入累計33.64億元,同比增長30.73%。
  • 計劃建「三峽旅遊集散中心」
    打造「四水」旅遊精品 萬州等你來深度遊「2017年萬州的過夜遊客達到了270萬人次,外地人佔了87%。」萬州區旅遊局局長羅重生說:「我們有信心讓這個比例再提高,萬州不僅要成為三峽黃金旅遊帶的集散中心,還要成為重要的旅遊目的地,用我們的旅遊精品留住廣大遊客。」
  • 投資4億!打造一心、二區、三園、四大旅遊地標,淳安這個旅遊新IP要...
    ,以提升千島湖旅遊品質為出發點,結合千島湖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旅遊資源、品牌資源這四大優勢資源,打造以國際會展、高端商務會議為中心,集生態旅遊、主題度假、人文居住、品尚休閒、旅遊集散、文創研學、美食集散、賽事活動、影視拍攝等多元化商業業態配套於一體的綜合型旅遊區。
  • 荊州市旅遊集散中心投入試運行,首開兩條鄉村旅遊客運專線
    據介紹,荊州市旅遊集散中心於去年7月籌建,先後投入建設資金近60萬元,接待中心目前已初具規模,具備旅遊展示、旅遊宣傳、遊客接待、遊客中轉、旅遊車發班等功能。截止1月20日,該中心已先後接待旅遊團176個,發送遊客6841人次,投入車輛142臺次,其中運送荊州方特4532人,運送張家界551人,運送園博園139人,荊州本地遊164人,鹹寧溫泉115人。隨著荊州市旅遊集散中心的揭牌,荊州旅遊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 溫州旅遊項目將迎來集中爆發
    樂清雁蕩山交通集散中心  該項目是雁蕩山「一號工程」,項目位於雁蕩鎮松垟村,總用地面積260畝,總投資3.5億元。從2015年開工建設,包括7個子項目:南岸大型生態停車場、白芙線複線集散中心段、遊人中心、防洪堤工程、人行景觀橋梁、白溪5號堰壩以及南岸建築群工程。
  • 泰順這幾個旅遊項目將迎來集中爆發
    其中,交通一站換乘有效解決景區節假日人流車流擁堵的狀況,更是為雁蕩山實現內部交通一體化和一票制打下基礎。2019年計劃投資6000萬元,計劃完成商鋪、快餐店、充電樁、燈光亮化、遊人中心內裝修、堰壩等。項目總規劃面積約20平方公裡,計劃總投資58億元,打造成溫州地區首家以高山溫泉養生、特色森林康養、野奢生態民宿、農業休閒觀光、山地運動拓展、田園花卉觀賞等於一體的生態文旅產品,填補雁蕩山、楠溪江兩大國家級風景區周邊高端度假產品的空白。
  • 溫州兩線入選長三角「高鐵+」旅遊線路
    這次活動,是由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長三角三省一市文化和旅遊主管部門聯合開展的,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充分發揮長三角地區高鐵網絡優勢,推動打造「高鐵+景區門票」「高鐵+酒店」等快捷旅遊線路和產品,引領省時省力省錢省心的「四省」旅遊消費新趨勢,滿足長三角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 浙江一處景點建旅遊集散中心,助力打造5A景區,總投資約5億元
    在浙江中部有一處景點,如今正在積極創建5A景點,為了創建5A景點該景區當下正在建設旅遊集散中心,該景點就是金華山,該景區雄踞浙中大地,自然風光秀美奇絕,人文積澱深遠厚重,可開發的旅遊資源有很多
  • 竹谿縣縣河鎮旅遊接待中心開門迎客
    楚天都市報9月28日訊(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付延峰 蔣晨 李雙)遊觀光茶園、品竹溪美食、看山二黃大戲……9月27日,竹谿縣縣河鎮旅遊接待中心開展啟動儀式,來自十堰各縣市區的遊客及縣河集鎮周邊群眾約600餘人參加活動,現場熱鬧非凡。
  • 旅遊信息化背景下我市旅遊集散中心建設的調研報告
    隨著人們旅遊觀念的不斷成熟、信息網絡和交通設施的方便快捷,散客和自助遊客的客流量迅速增加。經營接待散客旅遊的能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旅遊業成熟度的重要標誌。面對散客旅遊市場,旅遊集散中心作為一項城市的旅遊基礎設施和新興的旅遊運作方式應運而生。
  • 總投資15億元,蒼南要建五星級度假酒店!
    該項目位於甬臺溫濱海高速複線馬站出口,總投資7億元,用地總面積111.4畝,總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是我市目前單體投資最大的集散中心項目。主要建設旅遊集散服務中心、精品酒店、浙南農特產品展銷中心、客運服務站等建築,在滿足遊客的旅遊集散中轉功能的同時,最大程度地給遊客展示蒼南旅遊資源、地方特產,並提供旅遊一站式服務。
  • 永嘉再度上榜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
    近日,《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報告2020》出爐。《報告》發布了「2020中國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和「2020中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強縣市」兩份榜單。浙江共31個縣(市)上榜!其中25個為百強縣,在全國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一。
  • 福州旅遊集散中心亟待建立 建議從從五方面規劃
    為解決巨量散客出遊問題,建立旅遊集散中心是眾多旅遊城市的做法。然而福州現有的閩運旅遊集散中心功能單一,無法發揮集散中心作用。針對此問題,福州市政協開展九三學社集體提案點題協商座談會。昨日下午,記者來到閩運旅遊集散中心了解到,此處提供旅遊諮詢、售票、候車等服務,停車場可同時停靠50多輛大巴,但受交通形式單一影響,功能發揮不如人意。記者也對周邊市民進行了隨機採訪,大部分市民對該集散中心不熟悉。
  • 白山市花山鎮嶺上楓林風景區項目
    近兩年,白山市以實現全域旅遊為目標,以大項目和特色旅遊節點建設為主線,通過培育休閒新業態、開拓境內外客源市場、優化行業服務品質等多方面的努力,旅遊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全市旅遊產業呈現出持續升級的良好態勢。通過打造松花奇石,礦泉神水、千年古塔、萬年遺蹟、莽莽林海、茫茫雪原,構成了一幅幅鹿鳴山谷、魚翔淺底的絕美畫卷,勾勒出一處處山水相依,江湖通連的人間仙境。
  • 青島旅遊集散中心「猶抱琵琶半遮面」
    「從奧帆中心到棧橋,不到10公裡的距離,每次開車都需近1個小時,這是上班的必經路線,繞也繞不開,每年的七、八、九月份就這樣,前海的交通啥時候能有根本改觀?」市民張女士致電輿論監督熱線表達她的心聲,「希望有關部門堅持效果導向,真刀真槍解決問題。」
  • 投資10億元打造名品集散中心 臺灣名品城落戶西安
    據了解,臺灣名品國際城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初定約300畝,將建設臺灣精品館、國際品牌街、臺灣文化藝術演藝中心等,著力打造臺灣名品集散中心、西北地區最具特色休閒旅遊購物綜合體和西北最大離港免稅購物小鎮。  此外,投資約8億元的西安國際農特產品物流城項目,也已落戶西安國際港務區。
  • [分享]遊客集散中心項目資料下載
    [湖南]嶽陽君山遊客集散中心項目建議書 亮點項目 遊客接待中心、特色購物街、休閒集散廣場、電瓶車換乘點等 功能定位 遊客接待、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