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楓林鎮鏡架山村農田裡,一名工作人員拿著專業儀器測量土地面積,另一名工作人員則在幫助村民登記青苗補償……杭溫高鐵一期項目主線計劃在楓林徵地290多畝,建設楠溪江站、機修車間和楠溪江旅遊集散中心等設施,今年前期測量機修車間區域,涉及到原鏡架山村40戶約30畝地,也是楓林杭溫高鐵徵地協議籤訂最後一塊區域。
去年,楓林鎮緊緊圍繞「一帶兩城五組團」發展戰略和「12310」旅遊發展思路,深入開展三助三紅、三服務、主題教育等專項活動,創新謀發展,擔當抓落實,「畫境楓林」邁出了堅定的步伐。楓林杭溫高鐵徵地順利推進,全年招商引資完成12648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比增加近30%;重大產業項目謀劃完成全年任務150%。
旅遊發展添動能
臨近五一假期,趁著天氣晴好,三五成群的遊客已迫不及待地走進楠溪江綠道,領略楠溪江美好風光。記者在楓林楠溪江綠道新坊溼地公園至湖西露營基地段項目現場看到,該綠道已完成主體施工建設,長約4公裡的綠道上各種景觀樹木抽芽吐綠,吸引了一批批遊客紛至沓來。
沿著蜿蜒曲折的綠道一路走來,一邊是流水潺潺的溪灘美景,一邊是茂林修竹的自然景色,大自然的美吸引了不少遊客爭相拿出手機,駐足取景留念。長約4公裡的綠道人頭攢動,不少遊客一邊慢跑,一邊領略楠溪江的美好風光……一年來,楓林鎮一體式、立體化推進楠溪江旅遊集散、接待兩大中心創建。打造楓林版的「152」工程——100億元的龍頭引領項目。抓住杭溫高鐵楠溪江站這個最大「引爆點」,謀劃推進100億的杭溫高鐵站旅遊綜合體,在周邊同步布局建設14個公共基礎設施,更好承接龍頭項目的輻射作用,努力實現一個項目帶動一地發展。
湖西 汪學斌/攝
全局考量,全盤謀劃。楓林鎮始終把「抱團發展」作為增收有效路徑,謀劃推進商貿綜合體、古鎮外遷等3個投資額近50億的大型抱團項目,實現多村社覆蓋,進一步拉開城鎮框架,推動楓林古鎮保護開發利用。在打好「團體賽」的基礎上,逐村打好一村一策「個人賽」,立足資源特色、產業基礎及交通條件,謀劃實施楠溪江綠道新坊到垟山頭一期工程、錦裡·江楓田園綜合體等17個總投資近20億元村級單體項目,可為項目涉及村經社年均增收15萬元以上。
城鎮建設出新貌
屋旁附屬小屋拆除後,成為開滿鮮花的花壇;過去雞鴨散養無處下腳的小道,成了休閒步道;原先冰冷的村民中心牆上,講述著環境整治的蝶變故事;幽靜巷陌的一磚一瓦、一樹一木都被賦予了匠心與生活的熱情……去年,楓林全力推進全域環境大整治,掀起「美麗楓林」綠色高質量發展建設熱潮,一個潔化、序化、美化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
在2018年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基礎上,楓林鎮治理重點向全鎮村社延伸,多措並舉,軟硬環境兩手抓,為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打下基礎。去年以來全鎮拆除違法建築面積37142.27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務116%;復墾土地面積18067.5平方米,整治髒亂點3670處,並成功創成第一批市級「四好農村路」暨美麗鄉村公路示範鄉鎮、以及垃圾分類示範村2個、美麗庭院186戶、A級以上旅遊村莊2個。
記者了解到,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去年杭溫高鐵楠溪江站和機修車間涉及的徵地、遷墳工作進展順利;楓林鎮衛生院遷建完成前期政策處理,進入立項;珍下線至湯岙村等4條公路聯網提升工程,春節前全部完成;鏡架山等7個村社飲用水安全工程工程,進入實施。圍繞主題教育主線,創推容納審批服務、矛盾化解、應急指揮三大板塊的楓林鎮市民中心,進駐站所、村社,構建「一支筆、一個窗口、一個資料庫」的運行模式,一「號」通辦,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目前該項目裝修已基本完成。
完工後效果圖
民生事業強保障
楓林鎮始終堅持民生改善,一步一個腳印,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在民生保障體系建設上,全年辦理臨時、大病等救助281件;完成居家照料中心就餐點3家建設;完成殘疾人之家建設並投入運營;創成省級避災點2個。在文化禮堂建管用育上,去年以來,新建兌垟、田寮、朱山頭、鏡架山、大木兌等5所文化禮堂,累計開展活動484場次,其中宣講講座活動189場,主題文藝匯演16場、新青年下鄉8場,其他公益、禮儀活動271場。
在平安建設上,食品安全完成省級農貿放心市場驗收、農村家宴廚房建設。防汛救災方面,在60年難得一遇的「利奇馬」超強颱風襲擊下,通過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實現人員「零傷亡」;災後堤防修復等20個工程順利完工;農村水毀公路修復等121個工程,春節前全部完成。矛盾糾紛方面,創推「1+X=0」聯調模式,信訪維穩得到加強,全鎮實現社會穩定、政通人和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今年,楓林將繼續以杭溫高鐵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努力實現楓林人經濟轉化為楓林經濟,為楓林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力和血液。重點做好杭溫高鐵楠溪江站及其配套設施、楓林衛生院遷建等重點項目建設,努力將楓林打造成為楠溪江、雁蕩山的旅遊集散、接待兩大中心。
來源/中國永嘉微信公眾號
永嘉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範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