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期間,我市兩級法院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主動融入普法宣傳教育,將普法滲透到了法院工作各個環節,並取得了良好成效。
普法有方
6月19日傍晚,市中院的法官們在我市人流量最大的匯嘉濱河廣場支起了「法律小攤」。現場,法官就大家關心的「老人在超市扶梯摔傷怎麼辦」「同飲酒人死亡怎麼辦」「工傷賠償怎麼認定」等法律問題,為市民答疑解惑。
「這種普法活動雖然規模小,但與群眾最貼近。」據市中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七五」普法期間,我市兩級法院一直致力於普法宣傳,引導群眾知法守法。
據統計,2016年以來,市兩級法院積極開展法治六進活動,先後深入市直及區屬機關、轄區企業,累計為5000餘名幹部職工開展了宣講;前往社區開展法制講座100餘場,受教育居民7200餘人;前往學校為中小學學生開展法治講座106次,開展模擬法庭活動76次,受教育學生達18340餘人;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憲法宣傳月和公民道德建設月期間,市兩級法院幹警上街進行法制宣傳120餘次。
執法有效
一年來,市民們不難發現,在我市人流量較大地方的大型LED屏幕上,經常滾動播放失信被執行人的具體信息。這是去年市兩級法院堅決解決執行難問題的一項新舉措,也是在執法過程中普法的良好探索。
據介紹,「七五」普法期間,市兩級法院立足審判,主動融入普法宣傳教育,將普法工作滲透到了審判工作的各個環節。從立案、調解到審判、執行以及信訪等各個環節,通過判前說理、判後答疑,明之以法,曉之以理,把辦案與法制宣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起到了普法宣傳加成的效果。
其中,市兩級法院堅持庭前指導原則,打造了兩個「一站式」訴訟服務,完善了12368訴訟服務體系,並推行「櫃檯式」訴訟服務,將訴訟常識、立案要求、舉證責任等知識向來訪群眾釋明。
堅持庭中調解原則,把民事案件的當事人作為普法對象,深化了當事人對相關法律規定的認識與理解。發揮調解中的法制宣傳教育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輻射作用,達到了調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要求,利用公開開庭,讓當事人及旁聽群眾在庭審過程中接受法制教育。據統計,2016年以來,我市兩級法院已組織旁聽活動120餘場次,累計邀請各類人群旁聽案件庭審12000餘人次。
來源:克拉瑪依日報記者 郝建美 通訊員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