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國家農業公園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西北部,地處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四季分明,具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的氣候特徵。這裡適宜的典型的農業種植模式是「稻麥兩熟」或「稻油兩熟」。隨著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升,農業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農產品市場價格偏低的影響,在農村實際形成了只種植水稻「一熟」作物。仙居鄉黨委政府多措並舉,調動廣大種植合作社和農民群眾的積極性,確保「稻油兩熟」種植模式的廣泛實施。
一、措施到位,確保播種面積
隨著仙居國家農業公園項目的實施,在國家惠農政策的扶持下,在仙居鄉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規劃下,近三年來,每年秋季仙居鄉均統一播種雙低雜交優良品種油菜1.5萬畝以上。 狠抓種植基地,推進區域種植規模化。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著力構建以獨山風景區為主體的萬畝優質油菜生產基地。堅持「專家推薦、市場認可、政府引導、群眾歡迎」的原則,擇優推廣優質油菜品種,推進油菜生產集中連片、規模化種植。
2019年國慶假日前後,在光山縣仙居鄉種植的2萬畝油菜籽基地中,到處都是忙碌的人們,拖拉機、旋耕機等農業機械正在獨山大地奔跑,繁忙的勞動場面變成了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為有效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仙居鄉黨委和政府積極爭取油菜繁育計劃和輪作項目,給予種子,化肥和資金補貼。保證了全鄉油菜種植面積大,種植效果好。除對種植者給予經濟上的獎勵外,還對採取迅速措施和採取有效措施的村給予一定數額的經濟獎勵。為完成去年高品質油菜籽播種任務,仙居鄉把握了油菜籽播種的黃金季節,每天有200多臺機器,超過1000名幹部群眾戰鬥在生產第一線。抓住了時機、加快了進度、完成了播種任務。
二、以花為媒,促進三產相融
今年受疫情影響,仙居鄉黨委政府,在以「疫情防控為中心」的前提下,及早籌備第三屆油菜花文化節,於三月六日,通過網絡直播形式,將第三屆油菜花節進行網絡直播,讓「宅」在家裡的群眾足不出戶,享受一場視聽盛宴。通過擴大花季宣傳,提高了知名度,擴大了影響力。
進入三月中下旬 ,隨著疫情好轉,在仙居國家農業公園萬畝油菜示範基地看到,道路兩旁遊客紛至沓來。油菜花田裡,遊客們競相拍照,喜聞花香……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海和各色遊人把遲到的春天的田野裝扮得格外妖嬈絢麗,廣袤的獨山大地上,迴蕩著《我愛你,光山》、《共同奔小康》、《家鄉的油菜花》等愛鄉思鄉歌曲聲,人間仙居再次呈現出勃勃生機。
今年仙居鄉連片種植的油菜2萬畝,油菜產業也是仙居的一項特色產業。本次活動的主題是「人間仙居地,鄉村振興時」,做活做好做強油菜文章,不僅是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形勢所迫,也是發展仙居國家農業公園實質性的重要內容。
隨著疫情的逐漸解除,前來參觀旅遊的客人逐漸增多,村口路邊的小商小販小生意也漸漸紅火起來,鄉村超市購物的人也多了起來……仙居正以花為媒,以節會友,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努力將仙居打造成特色農業、鄉村旅遊、休閒觀光、文化體驗為一體的國家級農業公園。
三、豐產豐收,推進接二連三
規劃建設仙居國家農業公園,好比培育一朵豔麗的鮮花,「一、二、三產」就好比是花朵生長的「源、庫、流」,只有「源庫流」順暢運轉起來,才能得到花朵之健壯豔麗。建設國家農業公園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三產」協調發展,擴大一產之「源」,疏通二產之「流」,挖掘三產之「庫」,尤其是庫、源之間有著「拉力」和「推力」的作用。當「源足、庫大、流暢」時,花朵才豔麗,作物才能高產。
眼看今年的油菜籽豐產了,怎麼樣讓「豐產」變成農民的「豐收」,推進經營運作產業化勢在必行。採取政策激勵、政府扶持、市場運作,培育、強壯龍頭企業,開展訂單生產,規避生產風險,提高種植效益。據不完全統計,全鄉擁有收購、運銷、加工油菜籽油坊(中介)20多戶,從業人員近300人,實現鄉域油菜籽銷得出、賣得好,經濟效益高。
要把仙居鄉國家農業公園規劃提出構建「三生共融、三產聯動」的國家農業公園發展「光山模式」實踐好,首先應該在「農」字上下足功夫,「寫好」文章。只有把「一產」突出光山特色的農業種養殖業抓好了、有實效了,「二產」農產品加工業和「三產」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業才有根基,否則,二三產就是無根「浮萍」水流即逝。
除了萬畝油菜種植項目之外,目前仙居鄉在種植養殖領域都迎來了蓬勃發展的趨勢,這種蓬勃的發展並不是一時興氣所致,這一切要歸結於此前的積累和努力,可以說是一種厚積薄發,相信在仙居國家農業公園的大框架裡,仙居鄉必定會成為核心區的領頭羊作用,攜手全縣其他鄉鎮村共同為身處仙居國家農業公園裡的民眾創造幸福、謀取福祉。
四、腳踏實地,夯實三農基礎
「 一定要把我們的老百姓,特別是我們的農民扶一把。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啊,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參加兩會時講到的。「三農」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們國家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偉大復興的瓶頸難題,連續十七年來,中央1號文件始終聚焦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目標堅定明確,確保廣大農村如期實現全面小康。我們國家農業生產力落後,農村底子薄、基礎差,農民文化程度低、缺技能、缺技術,缺視野。這些問題、這些因素的制約,要在最基層的鄉村農村一線幹出一番事業,確實要付出更多代價,流出更多血汗………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今天,再憶毛主席的話,或許有了更多的認識。隨著國家的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政策扶持,近年來鄉村旅遊發展的越來越迅猛,依託農村區域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建築和文化等資源,「到農村去」不再是口號,或將成為人們自覺行動。
作為農村基層工作者,應該抓住時代機遇,沉下身子,不做樣子,腳踏實地,把仙居國家農業公園規劃提出構建「三生共融、三產聯動」的國家農業公園發展「光山模式」實踐好。一產突出光山特色農業種養殖業、二產突出農產品加工業、三產突出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實現農業產業化、農村景區化、農民多業化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以旅遊為導向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農旅互動,三產融合的產業格局。期待著今後的油菜花節上會呈現出更多更好的油菜等農作物產品、加工品的展銷,期待著更多更好的農村旅遊景點的打造出爐,讓前來的遊客享受到現代農業公園的幸福時光,讓身處農業公園裡的農民朋友們得到實惠,獲得幸福!
(顧問:梅永 黃天嬌 作 者:冷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