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東源確保春種水稻20萬畝

2020-12-18 南方新聞網

南方日報訊 (記者/蔣才虎 通訊員/黃廷首)筆者近日從廣東省產糧大縣之一——河源市東源縣相關部門獲悉:該縣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全力推進春耕備耕工作,確保今年春季完成20萬畝水稻和6萬畝花生的種植任務。

目前,東源縣春耕備耕正在有條不紊開展,大部分農資商店檔口已開門營業,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供應充足,農資價格穩定,農戶已陸續開始購買農資、整備耕地。東源縣農業農村局組織下發花生種子約5.2萬斤、建設推廣示範片1700多畝,下發水稻種子1680斤、建設推廣示範片550多畝,預計在4月4日(清明)前全面完成主要糧油作物的種植。

為做好東源縣農業經營主體的復工復產,確保春耕生產工作有序開展,東源縣涉農部門制定下發疫情防控期間農業復工復產工作指引文件,全方位涵蓋農戶、企業等農業生產主體,對種植業、養殖業生產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引,指導企業安全復工、農戶有序下田。

相關焦點

  • 2014河源東源中學附近酒店高考房預定
    2014河源東源中學附近酒店高考房預定 2014-03-24 17:14 來源:新東方高考網整理 作者:
  • 宿遷市343萬畝水稻拉開收割大幕
    又到一年秋收時,眼下,宿遷市343萬畝水稻相繼成熟,農民朋友們趁著晴好天氣搶收水稻,確保顆粒歸倉。 宿豫區陸集鎮官莊社區居民 陸永江:我們家三畝來地,今年收成很好,在一千四五百斤,不到一個小時就收完了。
  • 平遠:春耕春種計劃種植各類農作物15萬畝
    一年之計在於春。隨著前一段時間降下的綿綿春雨,我縣各地春耕春種生產進入大忙時期,到處播種著春的希望。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今年平遠縣早造計劃種植各類農物面積15萬畝。在大柘鎮,公路兩邊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不少村民正在田裡勞作,呈現一派春耕春種的繁忙景象。
  • 我市11.4萬畝水稻開鐮收割
    金秋十月,稻浪起伏,稻穀飄香,又是一個豐收季,我市11.4萬畝水稻進入收割期,廣大農民正抓住當前晴好天氣及時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據悉,今年,我市水稻種植面積為11.4萬畝,按照年初全市農業產業結構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我市水稻品種主推寧粳43號、寧粳50號和寧粳51號等優良品種,在種植技術上,結合自治區
  • 應播盡播、應種盡種 內江大春農作物總播面達到528.35萬畝
    為認真落實今年大春生產「應播盡播、應種盡種」的工作要求,內江上下聯動,多措並舉大力推進,大春播栽呈現良好態勢。日前,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6月17日,全市大春農作物總播面達到528.35萬畝,較上年同期增長0.84個百分點。農業經營主體增加。今年,我市農業農村部門加大了對農業經營主體的引導和培育。
  • 東源率先完成贛深高鐵紅線內土地房屋徵收,「秘訣」是……
    河源城市在開疆擴土,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才是生命的真諦。作為一名沉迷地產的80末「新青年」,樓市水深,我將帶你乘風破浪!東源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兩個河源」戰略決策部署,在縣委七屆七次全會提出「加快打通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交通要道和完善城鄉交通網絡,在更高起點、更高質量上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東源更是把全力配合推進贛深客運專線東源段等重點交通項目建設作為加快都市經濟發力快跑、推動振興發展提效破局、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性工程來抓,全力有序高效推進。
  • 承包800多畝土地 他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種水稻
    6月20日前,他在公園裡承包的土地,水稻插秧的活全部幹完了。他的汽車後備廂裡,永遠放著一雙套鞋,看到田裡長雜草,就下去拔一拔。連日降雨,野草和水稻一起瘋長。拔下的草帶著泥水,如果直接拉出去,一路滴滴答答的,勢必影響公園整潔。
  • 「數」說農業㉟|廣東清遠:計劃冬種農作物75.46萬畝
    冬種生產是來年農業豐收的基礎,隨著晚造水稻的收割結束,廣東清遠市開始了冬種生產,預計冬種農作物面積達75.46萬畝,較2019年增加2.51萬畝。  冬種生產中既有馬鈴薯、玉米等傳統糧食作物,又包括經濟效益較高的蔬菜作物。廣東清遠連州市在今冬,計劃打造10萬畝冬種連州菜心種植基地,預計產量可達15萬多噸,產值超10億元。
  • [致富經]一個人種15萬畝水稻的財富傳奇(2010.10.8)
    2010年8月23日這一天,他心急火燎的趕往一片稻田,那片稻田對他來說有特殊的意義,必須在颱風登陸之前搶收那裡已經成熟的水稻。    鍾振芳:這個稻穀跟其他稻穀不同,這個是價格最高的,按照市場價這是30元1斤的大米。    記者:如果颱風過了再收不行嗎?    鍾振芳:這個稻穀熟了,颱風過後會倒伏,損失就很大。現在也沒辦法了,只能這樣了。
  • 廣東東源傾力打造「華南石英矽谷」
    10月20日至21日,中國(東源)矽產業技術與市場高峰論壇暨"雙高人才"東源行活動在廣東河源成功舉行。
  • 自貢市榮縣長山鎮:萬畝大春備耕與「疫」戰同步
    蔣兵攝 人民網成都 2月20日電 今日,氣溫又跳水,寒風吹得有些割臉。但在四川省自貢市榮縣長山鎮德勝村9組,流轉土地400餘畝的種糧大戶張文君卻幹得熱火朝天。他的秧田裡,一名機手操作耕整機在田裡轉圈圈,浪花裡飄出泥土的芳香。
  • 農技指導到田頭 農資發放到手頭 嘉魚搶種水稻3.5萬畝
    鹹寧網訊 記者 譚昌強、特約記者江開群、通訊員鄧丹報導:「一定要按技術規範搞好消毒,同時注意泡種不要超過10小時,否則會影響發芽率和產量。」7月17日,嘉魚縣高鐵嶺鎮陸水村種糧大戶孫運才,在該縣農村抗災救災技術小組指導下,進行早稻補種。
  • 承包兩千畝地種植水稻,一共掙了140萬元,山西能夠種水稻嗎
    過去,你說山西大面積種水稻,大家都不信,但是,當前,山西的黃河灘上,到處都可以看到大面積的水稻。前幾年,這裡種植水稻的都是江蘇鹽城的農民,因為當地的農民就沒有種植過水稻,因此,專門請江蘇鹽城的農民到山西種植水稻,起到引領示範的作用。
  • 精華| 河源深度遊玩全攻略,領略客家古邑、萬綠粵東的別樣風情
    河源,別稱槎城,屬廣東東江流域的客家地區。河源擁有世界客家古邑━━佗城、嶺南第一大湖━━萬綠湖、地下龍宮━━黃龍巖、河源巴伐利亞等人文自然景觀。美食方面,是東江菜的主要流行地,客家釀豆腐、東江鹽焗雞、客家菜卷、梅菜扣肉等名揚海內外 。
  • 秋播一粒籽 春現萬畝花——仙居國家農業公園萬畝油菜種植寫實
    隨著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升,農業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農產品市場價格偏低的影響,在農村實際形成了只種植水稻「一熟」作物。仙居鄉黨委政府多措並舉,調動廣大種植合作社和農民群眾的積極性,確保「稻油兩熟」種植模式的廣泛實施。
  • 四川榮縣3萬畝「中國好糧油」水稻示範片播種超90%
    作為「中國好糧油」四川行動示範縣的榮縣,一手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春播,在榮縣農業農村局科技特派團專家的指導下,截至3月11日,全縣3萬畝「中國好糧油」水稻示範片播種已超過90%。「我們的示範基地主要集中在樂德、長山、觀山、來牟4個鎮,示範面積1.5萬畝,帶動種植優質水稻5萬畝。
  • 曾勇軍:春種秋收在田頭,知行合一的「水稻教授」
    7月30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舉行第三屆「感動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推選活動複評會,推選出20名正式提名人選。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江西農業大學教授曾勇軍的事跡。一起來看↓↓↓曾勇軍他捲起褲腿下田,潛心水稻科研;他攻克水稻增產難題,全力服務農民增產增收。他是實至名歸的「水稻教授」,更是鄉村振興路上的追夢人。
  • 國外發明高效水稻收割機,收割打包一次成型,一天能收割20畝地
    每當到了莊稼豐收的季節,農民伯伯是又高興又煩惱,雖然莊稼可以收割了,但要收割十幾畝的莊稼簡直太費力了。尤其在南方一些山區,地形複雜多變不說,還種植著大量水稻,所以收割特別的麻煩。如果人工收割的話,一天收不了幾畝地不說,還累得腰酸背痛。
  • 東源第二屆茶葉品牌文化推介會召開:推進省級茶園建設 發展「茶...
    省、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和來自省內各地茶葉領域專家、茶商、茶企齊聚東源,品東源香茗,論茶葉大計。、兩園聚百企、百企鏈八地」的空間發展格局,高標準建設省級茶葉產業園,把東源茶產業做大做強、做成精品,成為老百姓致富增收的好產業,助力全縣鄉村振興發展。
  • 韶關乳源:田長新苗枝冒嫩芽,春耕春種十二萬畝
    在乳源縣的乳城健民村,村民分布在肥沃的煙田中,給鮮嫩的煙苗施肥培土;在一六田心村,千畝菜地長滿綠油油的青菜;在桂頭陽陂村,一望無際的土地上,已經種下了香芋,縱橫交錯的溝渠猶如一道道跳躍的五線譜。乳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鄒國忠介紹,該縣一手抗擊疫情,一手加快春耕生產,做到抗疫、春耕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