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已被確認為繼呼吸、脈搏、體溫和血壓之後的「人類第5大生命指徵」。但由於長期以來人們對疼痛的認識比較片面,至今還有許多患者正在忍受著疼痛的折磨。慢性疼痛更是作為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工作質量的疾病,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視。
有一種疼痛,即便採用鎮痛治療仍然效果不佳,劇烈的疼痛依然每日如影隨形——頑固性頭疼,它讓很多患者數年甚至數十年備受折磨,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及心理健康。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疼痛科主任宋濤指出,頭痛是困擾許多患者的難治性疾病,可由多種原因導致,在診斷和治療上存在諸多挑戰。但隨著醫學的進步,對於頑固性頭痛有了更多的治療方法,比如腦皮層電刺激術、外周神經電刺激等神經調控手術,這類微創手術針對特定類型的頭痛已開始顯露效果。
>>>>
一半以上頭痛患者未得到很好的治療
宋濤介紹,頭痛是一種困擾許多患者的難治性疾病,多種原因均可導致,比如神經痛、顱內感染、顱內佔位、腦血管疾病、頸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
頭痛可分為原發性頭痛、繼發性頭痛。原發性頭痛又包括偏頭痛、緊張型頭痛、叢集性頭痛和其他神經性頭痛;繼發性頭痛一般是某種疾病的一種症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根據頭痛發作的特點,可初步判斷頭痛的類型,不同類型的頭痛治療方式也不盡相同。所以,臨床上的明確診斷是治療有效的前提和保障。
目前,臨床上頭痛患者較多,絕大部分頭痛可影響患者的生活,使患者長期處於痛苦及對頭痛的恐懼之中。這些患者一半以上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或積極治療後沒有理想的效果,有時醫生也對頭痛這一頑疾感到束手無策。頭痛患者不僅自身遭到極大痛苦,治療上的經濟壓力和對疾病的護理壓力甚至讓整個家庭都感到煎熬。
>>>>
頑固性頭痛新療法:神經調控手術
宋濤介紹,在治療方面,內科以藥物治療為主,根據頭痛的病因選擇不同的藥物,對於輕中度頭痛而言,藥物治療往往可以起到效果;但對於頑固性頭痛而言,藥物治療收效甚微,且副作用明顯。
而針對頑固性頭痛,疼痛科、神經外科則會以微創手術為主,雖不適用於所有類型的頭痛,但是臨床中發現,許多特定類型的頭痛通過微創手術治療效果不錯。比如頸源性頭痛,採用頸脊神經後內側支注射或射頻技術,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蝶顎神經節注射或射頻技術,在叢集性頭痛患者中也有較好效果;對於一些頑固的、久治不愈的枕神經痛,疼痛科目前採用外周神經刺激進行治療,均取得了非常可喜的臨床效果。
與傳統的藥物鎮痛、理療、神經阻滯等各種鎮痛治療方案相比,神經調控手術造成的傷口小,不會發生嚴重併發症,沒有相應的藥物毒副作用,是一種可調試、可逆的、非毀損的治療方案。
比如外周電刺激術,宋濤介紹,它是將電極放置在外周神經附近,通過持續的電流刺激外周神經,抑制疼痛信號的產生和傳導。同時它還可以調節疼痛相關的神經遞質和炎症因子,這也可以抑制疼痛。研究表明,外周電刺激術對頸源性頭痛、叢集性頭痛、偏頭痛等都有治療作用。
還有一種方法是「腦皮層電刺激術」,是一種可以直接或間接刺激大腦運動皮層,從而達到止痛效果的手術,作用原理與外周電刺激術一樣,但電極放置的位置是位於腦皮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王偉介紹,腦皮層電刺激術是目前各種頑固性神經病理性疼痛在選擇其他所有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最後、最高級別的手段,堪稱「最後一道防線」。該手術可用於治療各種各樣的頑固性神經病理性疼痛,其中包括卒中後丘腦痛、三叉神經痛、脊髓損傷後疼痛、帶狀皰疹後神經性疼痛、幻肢痛及各種複雜局部性疼痛症候群。
「我們希望這些技術能被越來越多頭痛患者和醫務工作者熟知和接受。」兩位專家指出,上述兩種神經調控手術用於治療頑固性頭痛在國外已有多年歷史,但在國內則屬於初期發展階段,希望能惠及更多患者。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點擊圖片閱讀
▼
世界愛眼日丨想摘掉眼鏡,可以選擇哪種手術?
「老胃病」久治不愈?要警惕「隱匿性抑鬱症」
想生「大胖小子」? 先了解背後的母嬰風險!
本文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