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兩天假期,不適合遠遊,讓我們出門逛公園吧。
樹林下,道路旁的點點小黃花點綴在綠葉叢中,逃脫不了遊人的眼球,更別說逃避愛花的我的眼睛,黃燦燦的花朵,不算小,鋸齒狀的花瓣寬度適中,中間的花蕊纏腰成毛球,聰明的姑娘可以將它織成一件只屬於秋天的毛衣。這種植物,它的名字叫蟛蜞(péngqí)菊。
「似菊非秋菊,夏至綻芳華。」在夏天,我們可以見到它最美麗的容顏。世人常說,秋天是金黃的,其實夏天也不能缺少它們的裝點,因為這樣的明豔色彩,時刻提醒世人,秋天似乎要來了,我們應該倍感光陰的珍貴。
掉落的樹葉退化成褐色,枯葉成了背景板,旁邊的雜草叢生,時而將葉子伸進蟛蜞菊的世界,蟛蜞菊不理會它們的,是個清冷的妹子,只管汲取太陽給予的溫暖。蟛蜞菊「爭豔燦若霞」,在綠葉叢中特別顯眼。
有些花朵特別受追捧,蕨類不懂蟛蜞菊的心,悄悄地撐起一小片陰涼,以為這樣的陰涼,才是蟛小姐所需要的,不要太執拗,反倒讓蟛蜞菊的花色比周邊花朵的淡了不少,什麼才是她所需要的呢?蕨類植物應該要了解一下,再展開追求,而不是給蟛小姐帶來幹擾,導致花容失色,甚至暗淡無光。
隨意朝天開,它是接地氣的花朵,給它一點陽光,它就燦爛到忘了保持優雅的形象,它現在的模樣是風吹起的快樂渲染而來的,得意洋洋地享受著陽光的滋養,花瓣相疊,影子相隨,花心更加立體剔透,帶著黑色的小帽子,款款起舞。
廣州的天氣熱,夏天漫長。陽光下的蟛蜞菊,它就是一枚小太陽,明快的色彩非常晃眼,遊客不能直視。13片小花瓣,團團地圍著同色系的花蕊,花蕊是塔狀的架構,慢慢生長,不在乎遊客的評價。
這一朵蟛蜞菊顯出了它的疲憊色彩,一樣燦爛的橙色,可以比美黃色的晚霞的絢爛,再陰鬱的心情,遊人看到它也會露出最燦爛的笑容。中間的花心,少了盛花期的緊緻,更多的是蓬鬆的自由,它不是衰老,而是與時間一起前進。
花託已經失去了鮮豔的花瓣,與莖葉同是綠色,它才不寂寞,至少歡喜了一場,裝飾了一番。花瓣已經化作淤泥,來年可能繼續生長,再次花開。花託的頭,星星的放射狀也是美麗的裝飾,樸素的妝容面向吹來的風。
幾根不大的樹幹架在小溝上,不深也不寬的小溝,雨水衝刷出來的。晴天的時候只認為它是一條普通的溝渠,價值似乎不大,山凹處一定都有溝渠,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規律。朽木不朽,它們還是堅固的,慢慢走過去就好了。開在橋頭的蟛蜞菊異常美麗,與其它處的萬綠叢中襯託的相比,樹皮的顏色讓蟛蜞菊的色彩更加燦爛,確實難以拍出它的細節。剛才身材高大的父親,如何帶著孩子過木橋,也只有蟛蜞菊見證了。
蟛蜞菊,美在它的燦爛色彩!
南美蟛蜞菊是常見的植物,查了資料才知道,它其實是最有害的外來入侵植物,常常成片生長,在廣州見到它們都是生氣勃勃的,尤其是春夏之交時,泛著肥膩的油光,擠佔了本地物種的生存空間,不免多了幾分醜陋的光暈。
路邊的花,我們如何欣賞它們的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辯證的分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