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打擊您,有些字的讀音,您真的可能讀不準,讀不對

2020-12-20 悅華海音
鵠,就是天鵝

前幾天看電視,有個著名的演員讀錯了字,他把「粗獷」的「獷」字讀成了「曠」——這個字您一定知道讀「廣」,對不對?

其實有些字不僅演員、播音員會讀錯,連大學教授也有糗的時候。比方去年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就把「鴻鵠(hú)之志」讀成了「鴻hào之志」了!

其實悅華認為,在生活中,讀錯幾個字很正常的,因為我們漢語太博大精深了,要百分百不出錯,幾乎沒人能做到。

不信?咱們試試——

不是打擊您,有些字的讀音,您真的可能讀不準,讀不對!

先來一組成語吧:

戛然而止,大腹便便,心寬體胖,其臭如蘭,暴虎馮河,瞠目結舌,鱗次櫛比,綠林好漢,博聞強識,暴殄天物。

十個詞,每詞1分,您能得幾分?答案在圖後。

猜成語小活動

【答案】戛(jiá)然而止,大腹便(pián)便,心寬體胖(pán),其臭(xiù)如蘭,暴虎馮(píng)河,瞠(chēng)目結舌,鱗次櫛(zhì)比,綠(lù)林好漢,博聞強識(zhì),暴殄(tiǎn)天物。

如果您覺得過於專業,那我隨便從生活中找幾個字您再試試——注意下面文段中加粗的字:

老婆懷孕了,妊娠反應厲害,吃了就。而且口味變得很奇怪:

一會要吃鮮的,比方子;一會想吃臭的,比方螺粉。有時喜歡口味清淡,說下點麵條加點芫荽就行;有時又重口味,加上豆油還嫌味淡……

老媽沒辦法,打電話把家母搬來了。她老人家說:「我們家小喜歡我做的一種小餅,我做給她吃吧。」

上點面,加點母粉,就這樣著。接著把子切碎,芝麻好。然後把麵團和菌子一起,成薄餅,撒上芝麻,放進電餅

老太太手腳利落,做飯就像在表演一個色的獨戲一樣!

做好後,老婆一口氣吃了兩塊!

可是到晚上——壞了,她居然起了一身麻疹,癢得她不停地——我就奇怪了,又沒碰麻,怎麼過敏了呢?難道對菌子或芝麻過敏?頭疼……

怎麼樣?需要看答案嗎?答案在下面……

【答案】老婆懷孕了,妊娠(rèn shēn )反應厲害,吃了就噦(yuě)。而且口味變得很奇怪:

一會要吃鮮的,比方蟶(chēng)子;一會想吃臭的,比方螺螄(sī)粉。有時喜歡口味清淡,說下點麵條加點芫荽( yán sui )就行;有時又重口味,加上豆豉(chǐ)、蠔(háo)油還嫌味淡……

老媽沒辦法,打電話把親(qìng)家母搬來了。她老人家說:「我們家小翯(hè)喜歡我做的一種小餅,我做給她吃吧。」

她和(huó)上點面,加點酵(jiào)母粉,就這樣餳(xíng)著。接著把菌(jùn)子切碎,芝麻焙(bèi)好。然後把麵團和菌子和(huò)一起,擀成薄餅,撒上芝麻,放進電餅鐺(chēng)。

老太太手腳利落,做飯就像在表演一個角(jué)色的獨角(jiǎo)戲一樣!

做好後,老婆一口氣吃了兩塊!

可是到晚上——壞了,她居然起了一身蕁(xún)麻疹,癢得她不停地擓(kuǎi)——我就奇怪了,又沒碰蕁(qián)麻,怎麼過敏了呢?難道對菌子或芝麻過敏?頭疼……

怎麼樣,不會打擊您的自信心吧?讀對10個,算您厲害……

說實話,這些字的拼音是悅華在word上一個個打的,有錯您提,並順手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阿房宮、道行、呆板、便秘……這些讀音您讀對了嗎?
    他認為,「阿」字有ā 和ē兩個讀音,讀ē時屬於實詞,代表具體意思,在古漢語中是指示山下彎曲的地方。「房」在古代是「旁」的通假字,所以讀páng。「呆板」在過去寫作「磑板」,「磑」有三種讀音,一讀「wèi」,作名詞用,指石磨。二讀「wéi」,作動詞用,磨碎、粉碎的意思。三讀 」ái」,作形容詞用,同「皚皚」,形容潔白。組合成「磑板」這個詞語時,作形容詞,形容一個人像笨重的石磨那樣看起來不靈活。按照字面意思來說,讀作「wéi bǎn」顯得更確切一些,但其讀音在後來究為何變成了「ái bǎn」,專家目前也沒有考證出來。
  • 如何讀準古代人名字中「字」的讀音及把握好名與字的關係
    今天就介紹《如何讀準古代人名字中「字」的讀音及把握好名寫字的關係》。如何讀準古代人名字中「字」的讀音及把握好名與字的關係近期,筆者看到一部電影《鍾繇》,講的是魏晉時期的書法家鍾繇的故事,在本片中,主要人物鍾繇(yóu、yáo)的名字讀作鍾繇(yóu遊),而在現實中有很多人讀作「鍾(yáo瑤)」,「繇」(yóu、
  • 你永遠也讀不對這個字的讀音——血
    ,可是我還是依然我行我素,從來沒有一次把這個字的讀音讀正確。不過我發現不光是我,我碰到的所有人,似乎都沒有把這個字的讀音讀正確,所有人的讀法都跟我一樣,xuě,第三聲。但似乎也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字是多音字——大家都知道這個字的正確讀音,可就是沒人會讀它的正確讀音。我有幾次曾經嘗試用它的正確讀音來說話,發現好彆扭,於是便放棄掙扎,還是讀錯誤的讀音好了。
  • 「粳」字讀什麼,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讀音問題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在恢復中國在稻種命名權上的地位、在中國研究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之前,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粳」字到底讀jīng還是gěng。他告訴學生:研究許多古今字典辭書後,他發現粳讀gěng延續了幾千年,讀jīng沒有合理根據。可是,無論《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還是1963年《普通話異讀詞三次審音總表初稿》和1985年普通話異讀字審音表》,都明確粳只有jīng一個讀音。為了一個字的讀音,水稻界聯合較起真來。
  • 庹字怎麼讀 庹的讀音是什麼?
    庹字怎麼讀 庹的讀音是什麼?時間:2018-01-07 23: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庹字怎麼讀 庹的讀音是什麼? 一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庹讀什麼?這個問題一下子連老師都搞懵了。
  • 這些字的拼音你讀對了嗎?網友:怎麼和我上學讀的不一樣了?
    但是,近些年由於人們對有些字的發音習慣,導致有些字的發音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具體有哪些呢,一起隨勵志學生看看吧!這些字為啥要規定這樣讀呢?當我們讀一個字讀習慣了,而且每個人都這樣讀的時候,你去查中華字典,發現全國絕大部分人讀的全是錯的。比如,「說客」的說我們常見的讀音都是shuì,但是你可以用各種拼音輸入法去打,發現這個字讀shuō,甚至電視劇上都是這麼說的。
  • 央視主播微博曬讀音表 讀錯不一定都挨罰
    ———原來,不是「下載(zǎi)」而是「下載(zài)」,不是「影片(piān)」而是「影片(piàn)」,不是「因為(wéi)」而是「因為(wèi)」……這些詞語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可讀對卻並不是容易事。有網友哀嘆:「讀一遍下來,發現我不會說普通話。」  更有不少知名主播和電視主持人紛紛轉發這條微博。張泉靈就轉發微博稱:「劉羽同志這兒的全,這也是播音員容易錯的。」
  • 您知道「針灸」的灸讀第幾聲嗎?
    讓我們重拾漢語拼音,回顧那些容易被我們讀錯音的字吧。1、瞥釋義:短時間大略看一下請試讀:她迅速往裡面瞥了一眼,發現他不在,她很失落,今天又是見不到他的一天。正確讀音:piē您讀對了嗎?組詞:瞥一眼、瞥見句:他不經意地往外一瞥,正巧瞥見了他心心念念的女孩子,更巧的是女孩子也正滿眼笑意地望著他。
  •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看」字到底該怎麼讀?(南郭居士)
    不知讀者您之前是否也讀錯過呢?這首詩中的「看」的確應該讀(kān),究其原因,還得從詩詞的叶韻說起。所謂葉(xié)韻,一作「諧韻」、「協韻」,是詩韻術語。謂有些韻字如讀本音,便與同詩其他韻腳不和,須改讀某音,以協調聲韻,故稱。南北朝有些學者按當時語音讀《詩經》,感到好多詩句韻不和諧,便將作品中某些字臨時改讀某音。
  • 有些字聽起來很熟,但一讀就錯,你讀對了嗎?
    漢語的難學,是因為漢語中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都是抽象的,而抽象的東西往往都會比較難懂;而漢字的難學,是因為漢字是區分語境的,在不同的語境下,不僅漢字的意思會發生改變,就連它的讀音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簡簡單單的這個「打」字,當應用它的語境不同時,它就會有不同的意思和讀音。
  • 「柏」字的讀音-中新網
    「柏」字的讀音 2013年01月09日 16:4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0)   杜老師:  「柏」有兩個讀音
  • VLOG正確讀音怎麼讀
    不過,要是小夥伴們對這兩個詞完全不熟悉,也沒什麼好愧疚的,因為即便是英語母語者,也對這個詞的讀音有點拿不準。在Yahoo論壇上,就曾有網友提問過:「你們是怎麼念Vlog這個詞的?是Vi-log?Vlog?瓦log?還是索性念出全稱 Video (b)log 呢?」
  • 廈門一地名讀音引發熱議 後江埭的「埭」讀dì還是dài?
    廈門日報記者 王玉婷 後江埭中的『埭』字到底怎麼讀?」「如果是讀dài,為什麼好多老廈門習慣讀dì呢? 現象 不少廈門人約定俗成地讀作dì 廈門文史專家盧志明告訴記者,「埭」在廈門是個常用字,雖然權威詞典中只有dài一個讀音,但不少廈門人約定俗成地將該字讀dì。
  • 「一」字有時候不讀yī?「一」字其實有三個讀音?
    「一」字是再簡單不過的漢字了。我們若是拿它去問一個中國人,對方大概會給出一個自信的答案:這字念「yī」。但我們若是問一個學習漢語的學生,對方卻可能回答:這個字有三個讀音,要看情況。「一」就是yī,怎麼還有三個讀音?是不是老外們因為自身發音不理想而搞錯了?不如先這樣,下面有五組詞,請先讀一讀,確定這些「一」字的讀音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它們都讀什麼?如果不相同,它們分別讀什麼?
  • 兒子讀「一騎紅塵妃子笑」,被老師批評,寶媽:我的書白念了?
    ,說他的讀音讀錯了,這裡騎不應該讀作「jì」而是應該讀作「qí」。主動幫孩子糾正讀音孩子們在小的時候,認識的字還沒那麼多,讀音有的時候也是脫口而出,按自己的想法來,而很多時候,家長們並不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而是任由孩子發展,認為長大了就自然而然好了。
  • 兒子讀「一騎紅塵妃子笑」,被老師批評,寶媽:我的書白念了?
    於是小娜就教會了兒子一首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可當兒子在語文課分享的時候,讀到「一騎紅塵妃子笑」這一句時,卻被老師批評了,說他的讀音讀錯了,這裡騎不應該讀作
  • 讀單音節字要求與技巧
    一個字詞允許應試人改讀一次,以改讀後的讀音為準,隔字改讀無效。目的是測查應試人聲母、韻母、聲調讀音的標準程度。 (二)評分 1、語音錯誤,每個音節扣0.1分。語音錯誤指音節讀音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音節成分讀錯。原則上是指普通話語音系統中把一個音(音位)誤讀成另一個音(音位),還包括單字的漏讀。
  • 佛經不讀,您知道自己都在學什麼嗎?
    在昨天的文章《您是想來學佛法還是來湊熱鬧》的文章中,我也在提醒諸位,我日常經常在提醒,只是有些人會把我的提醒當成評判、評論來對待,體會不到我的那份心意。其實佛經中,佛陀就經常教我們觀身邊的十方菩薩們。不要覺得專業人士都沒有辦法證到的東西,我也不可能做到,我們觀察世間法,例如:一些博士生,讀了好多書,可是在收入的問題上,他還不如一個小學沒畢業的人。還有一些搞技術的人,在專業崗位上,鑽研幾十年攻不下的技術,卻被一個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大學生輕而易舉的拿下了。所以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更不要聽人講,這個時代怎麼會有人明心見性呢。心之秘《佛經讀不懂,就可以不讀嗎?》
  • 這些字的讀音被改後,我們如何讀那些年學過的古詩?
    《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2019年2月19日告訴澎湃新聞,引起熱議的大部分內容來自該徵求意見稿,但該文件至今尚未正式發布,今後正式發布的內容應該不完全一樣。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教授王暉2月19日告訴澎湃新聞,有些引起議論的讀音早已體現在詞典和教材中,比如一騎(qí)紅塵妃子笑;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
  • 杜牧《山行》中的「斜」字,讀音爭論不休,但是依然沒多少人讀對
    同時還有一個入聲,現代漢語已經消失,有些地方的方言,依舊保持著入聲字,比如「菊」、「竹」等字,用各位的方言,是不是非常急促且很難歸類到普通話的四聲?有些人在讀古詩的時候,會將普通話不押韻的韻腳讀作古聲,比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