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法的特點及應用

2020-12-27 中國吉林網

杜 靜

運用案例進行教學,是教學的一種有效方法。審計學是一門技術性及實踐性極強的學科,當前,高等院校都把案例教學法廣泛應用於審計學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下面以審計學教學為例,分析案例教學方法的特點及其應用。

一、案例教學法的特點

1、明確的目的性。通過一個或幾個獨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讓學生在案例的閱讀、思考、分析、討論中,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完整而又嚴密的邏輯思維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方式,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素質。2、客觀真實性。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實的,不加入編寫者的評論和分析,案例的真實性決定了案例教學的真實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得出自己的結論。3、較強的綜合性。原因有二:一是案例較之一般的舉例內涵豐富,二是案例的分析、解決過程也較為複雜。學生不僅需要具備基本的理論知識,而且需要具有審時度勢、權衡應變、果斷決策的能力。4、深刻的啟發性。案例教學不存在絕對正確的答案,目的在於啟發學生獨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啟發學生建立一套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5、突出實踐性。學生在校園內就能接觸並學習到大量的社會實際問題,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

二、案例選取原則

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案例的選取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好的案例應該既能融會相關知識,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具體來說案例的選取應遵循下列原則:

1、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由於審計工作的政策性、實用性較強,而審計的對象和情況又十分複雜,所以這個原則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每個案例要以審計基本理論為指導,以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為依據,情節要清晰,要利於思考,並能表明是否符合各項財經法規。二是必須從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中,根據每個案例的要求做精心整理,編寫出具有實用性的審計案例,而不能憑空臆造,脫離實際。這樣理論與實際有機地聯繫起來,使每個案例源於實際、高於實際,達到學以致用和指導審計實際工作的目的。

2、要有典型性。現代審計的實務已經涉及到經濟管理和經濟監督的領域,這就決定了一項審計的全過程必然是錯綜複雜和千變萬化的。因此案例的選取應當考慮案例的主要特徵是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如何能夠引起積極思維等。要從搜集到的大量的原始審計資料中,分門別類地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業務事項作為審計案例的構成內容。一個類型的典型案例能夠充分運用已學的審計基本理論,啟發學生明確案例的審計對象,熟悉審計程序的安排,了解不同審計方法的運用,以及求得對審計事項可能做出的多種方案的分析和評價。這樣,通過案例教學,就能從典型案例中,形成審計全過程的基本輪廓,抓住不同類型審計的要點和特徵。

3、要有針對性。審計案例教學應有意識地針對具體生動和形象的審計案例,激發學生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評價,便於對這些難點和重點問題的認識和掌握,取得更好的整體教學效果,從更高層次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審計工作實際問題的能力。

4、要與我國經濟環境相適應。由於國外案例教學開始較早,已經形成了一些較為經典的教學案例,在教學中借鑑這些案例,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應該注意,不同國家的經濟環境是不一樣的,國外的案例未必都適合我國當前的經濟環境,因此,在應用之前最好做些改進。同時,要多選取國內的典型案例。

三、進一步完善案例教學的思考

1、不斷提高實施案例教學的水平和能力。審計案例指導教師不僅應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必須了解和掌握會計、管理、稅收、審計等各方面的實際資料和較豐富的實踐經驗,了解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具備較強的發現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2、建立教學案例庫。實施審計案例教學,要運用大量的教學案例,教師要十分重視收集和整理教學案例,建立教學案例庫。教師可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深入企業收集實際工作中的案例;學校與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合作,由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師事務所提供案例。

3、注重案例與所涉及知識的前後銜接性。雖然我們強調案例與所闡述理論的針對性要強,但案例也會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其他相關知識。所以組織案例時應特別注意案例與所涉及知識的前後銜接性,儘量不涉及未學的知識點,對涉及到的已學習的重要知識點,應注意設計相關問題,突出理論的關聯性。

4、對學生建立案例學習考評制度。要結合學生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的具體表現,特別是在案例討論中的表現,客觀地對學生在審計案例教學中的學習成績進行考核,便於比較客觀地檢驗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的能力。

5、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學媒體現代化的優勢在於:第一,可以加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大大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第二,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在計算機上進行實際操作,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第三,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知識輸出量,提高教學效率。

相關焦點

  • 最好的學習應用 | 案例教學法
    而「案例教學法」在課程培訓中注重實戰演練和應用「落地」,讓培訓效果顯而易見。「案例教學法」將工作中的場景提煉和編寫成案例,學習者在解決案例中的問題的過程中建立思維,再去指導實踐。培訓課程效果的水平層次如圖所示。
  • 譚俊峰|案例教學法的內涵、類別及應用解析
    受此影響,對案例教學法的研究多集中於外在應用與特性,鮮有深入其中去解析內在邏輯與構造,具體表現為兩種情況:一是把案例教學當作一種已知方法,重點探討其在特定學科領域或專業課程中的應用,解決如何針對某專業與課程的特點做到方法融入,即方法應用性命題;二是從案例教學法的歷史溯源、概念差異、外在特性及對比分析角度,去描述案例教學法的外顯狀態與個性特徵,即基礎認知性命題。
  • 案例教學法
    所謂案例教學,就是一種運用典型案例,將真實生活引入學習之中,「模仿真實生活中的職業情境」,創作「劇情說明書」用來做詳細的檢查、分析和理解,幫助學習者像從業人員那樣思考和行動的教學方法。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學員不僅能從討論中獲得知識、經驗和思維方式上的益處,而且能從討論中學會與人溝通,提高學員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2.教學案例具有真實性案例的素材取之於實踐,有真實的細節。案例教學法是把案例作為一種教學工具,使學員有機會身臨其境地將自己置於決策者或解決問題的地位,認真對待案例中的人和事,認真分析各種數據和錯綜複雜的案情,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案例教學法和你想像的有些不一樣
    但是在嘗試在中國的企業培訓中應用時,發現商學院經典的案例教學法面臨以下挑戰: 比如: 1.經典案例開發難度高。 因此,我們在經典案例教學法的基礎上,吸收其作為體驗式學習的精髓,即情境設計與引導式的教學藝術,而在案例的採編過程、案例的教學設計方面做了很多簡化版的改造,使之更符合中國企業培訓的實際應用情況。
  • 用好案例教學法,讓培訓更落地
    而「案例教學法」在課程培訓中注重實戰演練和應用「落地」,讓培訓效果顯而易見。「案例教學法」將工作中的場景提煉和編寫成案例,學習者在解決案例中的問題的過程中建立思維,再去指導實踐。培訓課程效果的水平層次如圖所示。培訓課程效果的水平層次 培訓中的「案例教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例子教學」。
  • 論影視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
    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到影視教學的課堂是對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嘗試。實踐證明,這一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推進影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協作能力。 二、案例教學法的內涵和優勢 早在蘇格拉底時期就有了案例教學法的雛形,現代的案例教學法首先出現在美國,由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朗道爾教授所創立,之後被廣泛地應用於經濟學、管理學、軍事學、教育學等領域。我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對案例教學法進行探索。關於案例教學,美國學者小勞倫斯?E?
  • 【乾貨】培訓師必學,案例教學法步驟解析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於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
  • 學習體會:《案例教學法》——商學院 張思檬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於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像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扮演著傳授知識者角色。
  • 案例教學法在法律基礎課教學中的運用
    案例教學法在法律基礎課教學中的運用□ 運城市財經學校 董春紅 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認識到,案例教學法不失為理想方法之一。一、案例教學法的特點(一)真實生動性。案例教學法以案說法,使抽象的法理變得形象,枯燥的法律條文變得生動,深奧的法律知識變得通俗易懂。  (二)開放創新性。案例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唱獨角戲,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把知識傳播和能力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
  • 【乾貨】案例教學法——案例設計四要素
    (圖片來源:覓知網)培訓案例的設計首先要解決好「選材」問題。案例素材的選擇要基於教學的目的,通俗地說就是你想教學習者學哪方面的內容?案例教學法適合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1)角色認知(心態調整);(2)技能策略(工作技巧、方法);(3)核心知識應用(原理、原則、技術等)。
  • 淺議「案例教學法」對管理會計教育模式的改進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爆炸的21世紀,要在全球產業經濟一條鏈、各國會計制度國際化趨同以及素質型會計人才短缺的大環境下培養出一批合格的適應新時期市場需要的職業化的管理決策型人才,管理會計教育模式的職業化改革刻不容緩,急需把「案例教學法」引進到管理會計的教學之中。
  • STEM教育的教學法案例(一)
    STEM教育的教學法案例(一) 2020-12-14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TPR教學法的應用
    全身反應教學法的優勢是強調身體的互動性、教學的生動性,以便讓孩子更直觀地了解在遊戲中學習、英語生活化,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  (四)對學生的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在傳統教學法過程中,教師對待學生的錯誤都是有錯必改,精益求精,至使學生總怕出錯,怕出醜而不敢大膽開口說,只是機械地跟讀,而且小心翼翼。而TPR教學法對待學生的錯誤則採取寬容的態度,只糾正一些較大的錯誤,在糾正時也注意方法,不使學生感到壓力。
  • 問題教學法在《傳播學概論》教學中的應用
    因而,改變傳統的單純講授式或填鴨式教學模式,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理論與實際應用等相結合的問題教學法,很有必要。本文主要從《傳播學概論》課程採用問題教學法的優勢、實施步驟、策略、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方面,對《傳播學》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初步探索。
  • 淺議參與式教學法在經濟學中的應用,來看看吧
    本文在分析當前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學生特點和社會需求,認為參與式教學法適合在微觀經濟學中運用,並進一步深刻探討了參與式教學法在微觀經濟學中應用的具體措施。「參與式」教學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是一種合作式或協作式的教學法,這種方法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應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習者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成為其中的積極分子,加強教學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使學習者能深刻地領會和掌握所學知識,並能將這種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20世紀80年代參與式教學法風行歐美,90年代引入我國。
  • 「辛笛應用鋼琴教學法」創始人辛笛教授專訪
    我的教學法有興趣學鋼琴、快樂學鋼琴、速成學鋼琴、創造學鋼琴四個教學特點,從根本上解決了學了鋼琴不會應用的問題。記:應用鋼琴與傳統鋼琴教學法的最大不同在於哪裡?我的教學法教材體系化、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內容與知識點布局合理,上手快、趣味性強等特點都符合美國的教育理念。我兩次赴美國舊金山、洛杉磯講學後,與洛杉磯美國蘭森基金會總裁Frank Chang會面,我的理念吸引著 Fank Chang。
  • 遊戲教學法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分析
    為了對幼兒教育進行科學優化,我們把遊戲教學法引入到幼兒園教育中就顯得很有必要。對此,筆者首先研究了幼兒園教學中引入遊戲教學法的重要意義,然後探討了在幼兒園教育中如何科學的應用遊戲教學法,藉此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作為幼兒園老師,如何在幼兒園教育中引入遊戲教學法值得我們深思,在本文中就其進行簡單的探討和研究。
  • 湯姆客少兒英語「美式跨學科原生態教學法」的研究與應用
    原標題:湯姆客少兒英語「美式跨學科原生態教學法」的研究與應用齊魯晚報濟南10月21日訊:美式跨學科原生態教學法這一概念來源於美國,最早由美國哈佛大學博士Dr.Tom Rodriguez提出。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多所學校試點應用,經過不斷地修正和更新,已經擁有完整、成熟的應用體系。
  • 【芥末翻】用故事豐富課堂:故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學習,參與者可以掌握此類案例的發生特點,並構建處理相關問題的心理模型。當在現實中碰到類似問題時,可以有針對性的快速想出多種解決辦法。MERIT近期致力於將系統動態模型用於一個互動學習環境設計的背景,工作坊的參與者可以在其中對原理性案例進行實時試驗。
  • 中學教材教法:暗示教學法的原理與應用
    暗示教學法是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的一種教學策略,併名噪一時。近年來,有關暗示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研究也屢見不鮮,對豐富體育教學理論,指導體育教學實踐發揮了良好的作用。20世紀50年代中期,洛扎諾夫正是受到一起心理暗示療法成功案例的啟發,開始把全部精力轉向暗示教學的研究。9年後,他以充足的實驗根據證實了"暗示超常記憶力"的存在。同時,洛扎諾夫還有感於傳統教學落後於時代發展的現實,看到了改革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