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又到了各大單位組織員工體檢的時候。在正常的體檢項目中,身高體重、血糖血脂、超聲CT等都會列入,但是肛門檢查卻很容易忽視。而且,多數人因為害羞而放棄檢查肛門,殊不知,這個「排汙口」很容易出現問題。
肛門容易出問題
人體的肛門,位於消化道末端,是一個「排汙口」,而且稍有不慎,這個「排汙口」就容易出現各種問題,例如痔瘡、肛裂、肛門囊腫、肛瘻等,雖然這些都是良性的肛腸疾病,但依然有惡化的可能性。
所以,為了健康,就要定期看一看自己的便便長啥樣。
①一看
排便後,別急著衝馬桶,先看一眼大便的情況,雖然大便有些噁心,但為了健康,還是得瞅一眼。主要觀察大便的質地、性狀、大小、顏色、氣味,還要看大便有沒有血跡和粘液。
②二摸
洗澡時很方便檢查肛門有沒有突出、硬塊、腫痛等情況。
③三留意
主要留意觀察排便習慣有沒有發生改變,例如原本便秘現在突然腹瀉,或者排完便後感覺沒排乾淨。
蹲下檢查肛門
肛腸疾病檢查中,有一種檢查叫「蹲位照鏡法」,可以用來檢查患者有沒有內痔、脫肛等情況,當然也可用來日常自檢。
這個檢查方法很簡單,就是蹲下來照著鏡子,通過鏡面反射觀察肛門是否存在病變情況。一方面,可以觀察肛門的形態、顏色,以及肛門周圍的皮膚情況;另一方面,由於蹲著的時候直腸肛管承受的壓力最大,可以讓直腸下降1-2裡面,將內痔暴露出來。
便血不能太大意
排便時出血,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有可能是痔瘡,也可能就是癌症。
①痔瘡出血
如果排便中有血,是痔瘡導致的,大便通常沒有特別的變化,只是痔核可能會脫出肛門以外。痔瘡出血的血液一般很鮮紅,附著於大便的表面,或者擦屁股時紙上沾了血液,也可能是點滴而下的血液,沒有特殊氣味。
②肛裂出血
排便時肛門有明顯的疼痛感,但是出血情況不規則,時有時無,而且出血量一般比較少,或者排便時血液點滴而出,也可能是手紙上帶血,血液的顏色很紅,還可能混有少量的粘液。
③腸癌出血
如果是患了腸癌,排便的習慣和性狀都會出現改變,有時候甚至僅有血液,但是沒有糞便。通常表現為持續性、少量、帶有粘液的血便,顏色暗紅有血塊,還會伴有特殊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