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右)3日拜會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左),兩人在吳敦義辦公室外笑容滿面握手致意
中國臺灣網11月4日訊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拋出希望島內朝野領袖會談的「風向球」,引發外界猜想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與蔡英文會面可能性。對此,臺灣《中國時報》今日文章《綠笑臉放冷箭 蔡吳會瀕破局》表示,島內所謂的「蔡吳會」至今仍「只聞樓梯響」,甚至傳出瀕臨破局,反倒是所謂的「賴吳會」於昨天(3日)搶得先機,文章認為,有此結果並不讓人意外,民進黨全面執政後,挾人數優勢強勢「修法」,抄家滅族式追討國民黨產;朝野無互信基礎,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想「坐下來談」,談何容易?
模糊「維持現狀」 明白「去中」
文章指出,民進黨人前笑臉、人後冷箭的兩面手法,其實也並非是今日開始。最明顯的莫過於蔡英文選舉期間一再宣示,兩岸政策「維持現狀」,但究竟要維持怎樣的現狀,甚至於如何去維持,卻始終說不清楚,宛如霧裡看花,反而是民進黨不斷推動「去中」,挑動兩岸最敏感神經,倒讓人看得很明白。
文章例舉,民進黨執政以來常被質疑推動「臺獨」、企圖改變兩岸現狀。在文化教育方面,新課綱大幅刪減中國史;在「憲政」制度方面,日前「綠委」又提出所謂「修憲」草案,將兩岸定義為「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是明顯「兩國論」。這些舉動,難道就是蔡英文所謂的「維持現狀」,或是臺當局接下來將推動的兩岸互動新模式?
抄家滅族追殺 互信盡失
回頭來看,蔡英文想邀朝野領袖坐下來談,期望創造團結的臺灣共同面對未來,但「黨產會」卻不遺餘力追討國民黨黨產,從婦聯會案到「救國團」案,都被不少專家學者質疑,是先射箭再畫靶。加上近來的大巨蛋案、獵雷艦案都被有心人士操作成前朝弊案,種種因素一再撕裂了朝野和諧。
文章表示,儘管蔡英文拋出邀請朝野領袖會談訊息,但在如今朝野互信盡失的狀況下,應先思考如何營造善意氛圍、給予尊重,讓彼此盡釋前嫌,政黨領袖會談才可能出現曙光。
吳敦義與賴清德互動熱絡,二人一同進入會議室,將「小英」晾一邊。
賴清德能量積蓄蔡英文連任備感壓力
事到如今,「蔡吳會不會,賴吳已先會!」《中國時報》今日另一文章——《賴吳會小英晾一邊》中談到,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後,連串拜會島內政要並推動施政,蔡英文是否把賴視為接班人尚無定論,但賴任「閣揆」,積蓄能量、接收政治人脈,政治感受面已優於蔡,加上勢力龐大的「新潮流系」支持,面對2020,賴清德不是蔡的最佳拍檔,就是蔡黨內最大勁敵。
賴清德上臺後先拍板軍公教加薪3%,顯示其政治敏感度夠高。此外,蔡執政後推「一例一休」,卻因想勞資兩邊討好,搞到天怒人怨;賴清德上任前就公開挺「一例一休」「修法」,上臺後不到一個月,就讓蔡英文版的「一例一休」原案,壽終正寢。
文章分析,臺灣「行政院」丟出「一例一休」鬆綁方向之際,正值蔡英文出訪期間,看似避開棘手戰場,但反讓賴清德政治形象加分,連自家「立委」也忍不住稱讚,「不管『一例一休』鬆綁外界怎評價,至少賴是願意承擔的政治人物。」
穩坐「閣揆」寶座後,賴馬不停蹄展開拜會,不僅拜會黨內兩位既是前「閣揆」、又是派系大老的蘇貞昌及遊錫堃,也拜會被蔡避之唯恐不及的前領導人陳水扁,及其孤鳥前副手呂秀蓮;還有與蔡漸行漸遠的李登輝,賴反成「小英」上臺後訪翠山莊的首位高官。對蔡英文而言,是繼續扮黑臉,還是把白臉留給賴清德,讓「賴神」更「神」,已成為蔡連任路上一大難題。
文章談到,馬英九執政時,曾多次向民進黨喊話,盼與黨主席蔡英文見面,卻屢遭拒。吳敦義參選黨主席時,被問是否會和蔡見面?吳斬釘截鐵說「不會」,這次卻答應「賴吳會」,顯示拉抬賴清德,把小蔡「晾一邊」。
一場「賴吳會」大戲,吳支持總預算,兩人十指緊扣面對媒體,讓賴政治形象再加分。相較正在太平洋島國「尋親」的蔡英文,「賴神」無疑搶盡風頭和版面,儼然有下屆島內領導人候選人的架勢。文章探問:面對「賴神」崛起,「小英」如何想?如此矛盾是否將繼續左右臺灣政局?(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
臺媒配圖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