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胯下之辱到伐功矜能,韓信一生創造50多個成語,你都知道幾個?

2020-12-14 照理讀史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咱們中國人講話寫文章,願意使用成語,每一個成語都是一個歷史故事、歷史典故,講出來很有文採。

咱們這麼講吧,一個古人如果你的故事能被縮編成一個成語,那麼你這個人是很容易被後世很多代人記住的,你是一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名人了,所以真正能被編進成語的名人不是很多。

然而有一個人簡直太厲害了,他一個人的身上我粗略算了一下,誕生了超過50個成語,也就是說我們把這一個人記住,這50個成語就爛熟於心了。

我們今天給大家總結總結,這個人就是一代兵仙——韓信。

韓信的故事很多人是耳熟能詳的,從一開始就來倆成語——跨下之辱和一飯千金,這個咱明白,韓信幼年的時候被人屈辱,人家讓他鑽襠他就鑽了。

後來一個洗衣服的老婦鼓勵了他,韓信成名之後為了報答當年一飯之恩,給了這個老婦人1000金。

後來韓信從項羽陣營投奔到劉邦陣營被蕭何發現了,蕭何向劉邦舉薦韓信的時候說,這個人國士無雙,當然劉邦沒在意他沒想用。

結果韓信跑了,韓信這一跑來了一個成語——蕭何月下吹韓信,當然韓信的成功有賴於蕭何,後來韓信也是被蕭何乾死的,所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蕭何的強力舉薦之下,劉邦召見了韓信,韓信就跟劉邦分析國家大事,韓信說項羽是婦人之仁,他是不可能戰勝漢王您的,所以劉邦聽了之後大為受用。

劉邦對韓信解衣推食,我把我的衣服脫了給你,我把我吃的給你,我對你怎麼樣?然後封壇拜將,拜韓信為大將。

韓信當上大將之後,第1個戰略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讓劉邦佔有了關中之地,韓信自己打仗那真是厲害,拔旗易幟、獨當一面、戰無不勝這都是對韓信用兵的讚美。

韓信最知名的一場戰鬥,一下就倆成語——背水一戰,今天我們還有很多人用,還有置之死地而後生。

甚至明代都有人總結韓信用兵,說韓信是兵仙神帥,當然韓信最大的功勞就是幫助劉邦打敗了項羽,取得了天下。

怎麼打敗項羽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打敗項羽之後劉邦都得總結,漢能取得天下有賴於三傑——蕭何、張良、韓信。

而韓信是勳冠三傑,這三個人裡面功勞最大的,所以後世也評價韓信說,他是略不世出,立下了不世之功。

當然在中國古代,如果你真的立下了不世之功,那麼也就是不賞之功了,你的功勞大到沒法賞了,所以君王對你就要猜忌了。

因此我們還熟悉兩個成語,也是打韓信那來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確實不管是個人還是君王都是人心難測的,人心難測也是韓信身上發生的成語。

韓信最終遭遇了鍾室之禍,雖然他是個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大元帥,但是他的帥位被劉邦用了偽遊雲夢而剝奪掉了權力。最後韓信落得一個被斬殺的下場,連太史公司馬遷都給他一個伐功矜能的評價。

大家看到了吧?我這還沒把韓信身上發生的全部成語都羅列一遍,已經有二三十個之多了,所以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把韓信的生平讀一遍,那樣至少我們能掌握50個成語。

原作者:李承偉

相關焦點

  • 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拼音】       kuà xià zhī rǔ【釋義】       胯下:兩條腿之間。從胯下爬過的恥辱。【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 十面埋伏、多多益善:只活了35年的韓信是史上創造成語最多的人
    一代名將韓信叱吒風雲短促的一生,留下了哪些令人感慨動容的千古軼事? (一)胯下之辱 韓信是沒落的貴族出身,小時候,喜歡熟讀兵書戰策,但家裡很窮,受了很多苦。最讓人感慨的就是他忍受的"胯下之辱"。 那時,韓信十來歲。
  • 韓信--四個字概括職業生涯,十二個成語概括人生歷程的一代名將
    韓信是兵家公認的謀派軍事將領,素有兵仙的稱謂,韓信的一生傳奇色彩非常濃厚,他將王侯將相全作一遍便,而比較有意思的是韓信傳奇的一生幾乎是與成語相伴的,他的一生詮釋了眾多的成語,也可以說是眾多的成語詮釋了他的一生。
  • 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豪橫的人生不需要任何解釋
    韓信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從一名流浪漢到將軍,再從將軍到封王,他的一生頗富傳奇色彩,被後世喻為「兵仙」。在古代書籍中,與韓信相關的成語多達34個。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飽含哲理的故事。了解這些故事,不但可以了解韓信與其他相關人士的生平事跡,也可以從中學到智慧。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哪一些成語是跟韓信相關的吧。
  • 「三貧三富不到老,十年興敗多少人」,韓信從胯下之辱到開國功臣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常常會遇到很多讓我們猝不及防的事情。有時候甚至會感覺人的一生太漫長了,漫長到我們無法承受人生的酸甜苦辣,想要快點結束這一切。但又常常會覺得人生實在太短暫了,短暫到我們來不及體會世間的美好,就要離開了。或許這樣的糾結,會伴隨我們一生,無論是美好還是苦楚,這都是生活給予我們的饋贈,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坦然的接受這一切。
  • 成語故事最多的人—韓信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戰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韓信用兵講究出奇制勝,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據統計,與韓信有關的成語故事約有三十個,咱們今天將用十個常見的成語串聯起韓信的一生。
  • 韓信不但是戰神,還是成語之王
    河北省邯鄲市與西漢初年的戰神韓信之間,有一個非常另類的共同點,就是邯鄲堪稱是「成語之都」(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鄉」),而韓信堪稱是「成語之王」。與邯鄲有關的成語非常多,與韓信有關的成語也是多到讓人眼花繚亂。
  • 老師對學生的懲罰,不應該包括「胯下之辱」
    孩子看著「沒心沒肺」,但我知道,她也許早被嚇破膽了,老師責罰也不知道辯解,這樣一來,直接被下放到了最後一排。中午放學,老師單獨跟我說,你家孩子沒寫作業,要是中午時間完不成,下午就別來了。那時,我才知道,孩子已經被下放到最後一排兩天了。我無法辯解,因為從來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在中午很短的時間內,匆匆忙忙地趕作業,總算是完成了。孩子在外是唯唯諾諾,回家卻是嘰嘰喳喳,也不知道聽老師說的,還是聽家長提了那麼一嘴,說自己成績差,是因為「這次疫情」。
  • 與韓信有關的16個詞語,來看看你都知道幾個
    與韓信有關的16個詞語,來看看你都知道幾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內容豐富。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韓信的詞語,共有一十六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第一個: 國士無雙韓信是蕭讓向劉邦推薦的,當時蕭何是這樣評價韓信的。喜歡玩王者榮耀的朋友也知道,裡面韓信的名稱也叫國士無雙。不過就拿韓信的戰績看來,這個國士無雙他確實配得上。
  • 你真的了解韓信嗎?與他有關的31個成語故事,我僅僅只知道6個
    韓信的一生充滿傳奇,本是王侯將相種,但家道中落,中年時連一口飽飯都吃不起,最後幸的蕭何賞識,劉邦重用,給我們留下很多經典的戰役和有生活哲學的道理,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小故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有31個,今天就給大家說說說關於韓信的成語故事!一 胯下之辱。
  • 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高能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韓信在平定楚國後,被劉邦收回兵權,降為楚王,後又被貶為淮陰侯,最終韓信被呂后與蕭何合謀,在長樂宮被殺。年齡定格在了35歲。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子,高能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一飯千金韓信在未得志的時候,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後臺支持他。
  • 漂母恩與胯下辱
    湊巧的是,「漂母之恩」與「胯下之辱」這兩個故事都發生在韓信一個人身上,這兩個故事的教育概念卻是截然相反。天荒地老的年代,每個人生存環境都很艱難,特困的人要飯都要不到嘴。在韓信快要餓死時,出現了漂母這個好心人接濟他一頓很「豐盛」的餐食,讓他有了活命,你說他能記不得嗎?       至於那個惡棍如此地欺侮韓信,要他從其胯下爬過去,韓信為什麼當時就沒有反抗,不會不爬嗎?一個血氣方剛的小男子漢,怎麼就自願吃下這杯苦酒呢?這也說明,韓信自幼也有極其儒弱的一面。
  • 和韓信有關的8個成語,都是說他打仗厲害,你知道幾個
    ;第二個「第一」:韓信是西漢開國第一功臣,至少是與蕭何並列第一的開國功臣,韓信對於劉邦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他的軍事才能上。筆者今天就結合成語故事,說一說他打戰到底有多厲害。成語背後往往都有一段故事,或是某一歷史事件,或是和某一歷史人物相關,說到和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韓信的成語故事絕對佔據榜首,據筆者統計,與之相關的成語多達30幾個,而其中大部分都和打戰有關。
  • 渾身是「梗」的男人——韓信一人便身負20餘個成語典故
    韓信是漢朝的有力大將,西漢的建立他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同時他在思想、軍事上都有他獨特的見解,文武均擅長。這麼著名的人物在他的身上也有許多出名的故事和典故,因此他也被成為"成語專業戶",是成語"代言人"。
  • 這二十六個成語全出自韓信,不愧一代名將、「兵仙」、「神帥」
    韓信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與之有關的成語和典故也非常多,如今讀來,從中仍可窺見他一生的艱險曲折,也能獲取現實生活的啟迪。 1、胯下之辱 韓信落魄時,一個同鄉人欺負他,讓他從自己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果真從那個人的褲襠下鑽過去了。
  • 韓信不幸,一生曲折多變,用多少成語譜寫了自己的不朽故事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知名的人物,他們創造出了很多燦爛的文化,同時,有的人也是悲劇人物,因為其一生的不幸,而為我們的漢語增添了新的成語,亦被後世難忘。韓信是誰?韓信一生貢獻了那些成語胯下之辱在《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
  • 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堪稱成語專業戶
    背成語,或許是很多人老大難的問題,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實在沒興趣。筆俠也不喜歡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但,如果裡面有故事,那就另當別論了。「兵仙」韓信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發生在他身上的成語典故多大20個(或許還不止),不由得不讓人稱奇。
  • 與韓信有關的10大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韓信,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功績很大:「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以報。」,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下面我們一起盤點與韓信有關的十大成語典故!
  • 歷史上有關此人的成語最多,其中肯定有你不知道的
    成語的來源,一個是名作,一個是故事。故事又有編撰的故事和歷史真實故事。在真實的故事中就會有真實的人物,在那麼多歷史人物中,誰的成語會最多呢?答案是韓信。下來我們看看韓信身上都有哪些成語,讀者們看看到底有多少。這些成語從時間順序編排的話,也反映了韓信的一生。
  • 由此看韓信憋屈的一生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名句可以說是總結了韓信傳奇的一生。在韓信年輕的時候,因為家裡窮,他自己性格也是放蕩不拘細節,沒有被選為官史,也不願意從商賺錢,常常需要別人去救濟他,這也導致很多人都嫌棄他。當時的淮陰屠戶中有一個年輕人羞辱韓信,要韓信從他的胯下鑽過去,韓信打量了一番之後就從他的胯下鑽了過去,於是年輕人們哈哈大笑,都說韓信沒骨氣不成才,這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在那之後陳勝吳廣起義,韓信歸屬項梁部隊,隨後被分配到項羽部隊,在部隊中做郎中,在做官的時候多次向項羽獻計,但是均沒有得到採用。劉邦入漢之後,韓信就跟隨劉邦做了一個管理倉庫的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