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關此人的成語最多,其中肯定有你不知道的

2020-12-13 寶讀春秋

成語的來源,一個是名作,一個是故事。故事又有編撰的故事和歷史真實故事。

在真實的故事中就會有真實的人物,在那麼多歷史人物中,誰的成語會最多呢?答案是韓信。

下來我們看看韓信身上都有哪些成語,讀者們看看到底有多少。這些成語從時間順序編排的話,也反映了韓信的一生。

一、一飯千金。就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意思。當韓信最初落魄之時,有一位老婦人曾給他飯吃,後來韓信當上楚王,給了這位老婦人千兩黃金作為報答。

二、胯下之辱。這個故事估計中國人都知道,意思是能成大事者,必須能忍受各種苦難。

三、國士無雙。意思就是國家絕無僅有的人才,這個詞是蕭何把韓信推薦給劉邦時,蕭何對韓信的評價。從此,韓信開始創建他的偉業。

四、婦人之仁。這個詞不是來形容韓信的,而是韓信對項羽的評價。韓信認為項羽不肯封賞功臣,就像女人一樣小家子氣。

五、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個成語是韓信東進中原時為迷惑敵人而採用的一個計謀。

六、背水一戰。這一招跟項羽的破釜沉舟類似,是韓信攻打趙國時採用的。

七、置之死地而後生。這個成語是跟背水一戰同時出現的,指背水一戰就是要置之死地而後生。

八、拔旗易幟。這是韓信攻打趙國時用得另外一個計策,把敵人的旗幟拔掉,換上自己的旗幟,讓敵人以為自己一方已經戰敗了。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取而代之。

九、人心難測。韓信攻滅趙國時,曾說過:「人的欲望太多,人心難測。」

十、獨當一面。這是張良對韓信的評價。

十一、十面埋伏。這是韓信設下重重伏兵來圍剿項羽。

十二、四面楚歌。項羽帶領的是楚軍,韓信將項羽圍困之後,讓漢營中的楚人在晚上唱起楚歌,以此讓項羽的士卒生起思鄉厭戰的情緒,達到擾亂項羽軍心的目的。後來形容孤立無援的境遇。

十三、問路斬樵。有一次韓信出兵,辨不清方向,便向一個樵夫問路,樵夫指明道路後,韓信竟將樵夫給殺了,因為他擔心樵夫會洩漏了他們的行蹤。從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韓信心狠的一面。

十四、解衣推食。劉邦為籠絡韓信,會把自己的衣服給韓信穿,會把自己的食物給韓信吃。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對人的特別關懷。

十五、功高震主。這個成語最早其實就是評價韓信的。

十六、不賞之功。意思是功勞大到沒法封賞了,這也正是韓信的處境。所以韓信如果不反,真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了。

十七、偽遊雲夢。劉邦假裝遊覽雲夢之地,讓韓信來參見他,韓信到達後,遂被逮捕。

十八、多多益善。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越多越好。當韓信被貶為淮陰侯時,有一次劉邦問韓信,「你覺得我能帶多少兵馬?」韓信說:「十萬。」劉邦又問:「那你能帶多少兵馬?」韓信說:「多多益善。」意思就是無數。劉邦認為韓信太狂傲,又問:「那你為什麼被我抓了?」韓信反應過來說錯話了,便答道:「您的才能是駕馭將領。」

十九、居常鞅鞅。這個成語是描寫韓信被貶時候的心情,是悶悶不樂的意思。

二十、金石之交。此成語出自《漢書·韓信傳》,「足下雖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擒矣。」用來比喻交情如金石般堅硬。

二十一、兵仙神帥。這個詞出自《史記鈔》,是對韓信用兵的評價。

二十二、略不世出。指韓信的謀略天下無人能比。

二十三、勳冠三傑。劉邦打下天下,功勞最大的三個人是韓信、張良、蕭何,被稱為漢初三傑。而其中排名第一的還是韓信。

二十四、鍾室之禍。韓信最終被呂后和蕭何設計斬殺於長樂宮懸鐘之室。後來這個詞就被用來比喻功臣遭到猜忌被殺。

二十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也是一個成語,什麼意思大家應該都知道了。

以上就是有關韓信的全部成語,你要是全知道的話也算很厲害了。最後用一副著名的對聯總結韓信的一生: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相關焦點

  • 原來你是這樣的古人!與歷史人物有關的七個成語
    中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一些成語更被我們現代人掛在嘴邊,可你知道這些成語和誰有關嗎?下面,小編就帶您分享下和歷史人物有關的成語:1.一字千金。這個成語來源於秦國的大商人呂不韋,坊間流傳著呂不韋、趙姬(秦始皇嬴政的母親)的大八卦,今日小編暫且不說,先聊聊呂不韋得勢後的故事,由於呂不韋押對了寶,嬴政的父親即異人當上了秦國大王,呂不韋搖身一變成了秦國丞相,可百官心裡並不服氣,而呂不韋也知道自己的政治資歷太淺,於是就聽從門客的建議,由手下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叫人把全文貼到城門處,並發出公告,誰能把書上的文字增加或者減少一個,亦或者修改一個,就獎勵千金
  • 三國成語故事:十道選擇題,那段金戈鐵馬的歷史你了解多少?
    因為《三國演義》的流行,使得在中國歷史上地位並不突出的三國成為後世之人頗為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可以說熟知三國歷史的三國迷並不在少數。 這一時期有很多成語故事廣為人知,今天就以三國成語故事為契入點出十道選擇題(數據來源於正史和演義)來個小測試,等你來解答!看看你對那段金戈鐵馬的歷史了解多少?
  • 「溜須拍馬、眼中釘,一舉三得」這3個成語原來都跟此人有關
    寫在歷史邊緣,請關注「聊史補丁」說起「溜須拍馬」,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而且很多人都非常厭惡與此類人打交道。都知道「溜須拍馬」就是討好奉承、拍馬屁的意思,尤其是有些小人非常善於拍領導的馬屁,投其所好,然後步步高升。
  • 和韓信有關的8個成語,都是說他打仗厲害,你知道幾個
    筆者今天就結合成語故事,說一說他打戰到底有多厲害。成語背後往往都有一段故事,或是某一歷史事件,或是和某一歷史人物相關,說到和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韓信的成語故事絕對佔據榜首,據筆者統計,與之相關的成語多達30幾個,而其中大部分都和打戰有關。
  • 你知道中華歷史上第一個最悲情的愛情故事嗎?現在是一個成語!
    、宋代詩人李之儀筆下的「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當你讀到這些美妙的詩詞、詩文或文章時,對愛情的那種美妙感覺真是令人陶醉不已。大凡世界上的事,有喜就有悲,愛情能給人帶來美妙、幸福、甜蜜的味道,但是也能給人帶來悲傷、憂愁與痛苦的滋味。自古以來歷朝歷代描寫愛情悲劇的文章、詩歌數量也絕不少。
  • 等你來解答!10個三國成語小測試,看一看你能答對幾個
    因為《三國演義》的流行,使得在中國歷史上地位並不突出的三國成為後世之人頗為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可以說熟知三國歷史的三國迷並不在少數
  • 這些成語都和南京有關?源於南京的成語有100多個
    詩仙李白的一首《長幹行》讓「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兩個成語得以流傳千年,也讓中華門外的長幹裡聞名於世。如今,這裡豎著一男一女兩個孩童的雕像。每每形容起幼年相識、感情純潔的男女,人們便會立刻想到長幹裡。得意忘形、鳳毛麟角、一往情深……你知道嗎,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源於南京。
  • 和鼠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你知道十二生肖之首為什麼是鼠嗎?與鼠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呀?鼠--十二生肖之首十二生肖的歷史源遠流長,據追溯,最晚在東漢時期就已成型,到現在有接近兩千年的歷史了。但十二生肖的起源卻隱藏在重重迷霧之中,目前可以推至戰國晚期,在史學界也存在多種說法。
  • 你知道字數最多的成語和字數最少的成語分別是幾個字嗎
    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鍊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的含義更豐富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簡短精闢易記易用。成語的意思精闢,往往隱含於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它結構緊密,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
  • 這5個成語典故,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幾千年來,中國古人不僅創造了許多曠世工程,如秦始皇陵、長城及故宮等,還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其中就包括那些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不少成語典故的意思被曲解,甚至與原本的意思截然相反。比如下面介紹的這5個成語典故,都被誤傳了上千年,最後一個與諸葛亮有關。
  • 1600條有關山西的四字成語 你都知道嗎?
    如果加上和山西有點兒關聯的,就達到1600條左右(都是嚴格意義上的四字成語,不含典故)。  需要說明的是,和山西直接相關是指成語的源頭來源於我們山西,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各種典籍,在後世的各個朝代又不斷層壘疊加,最後形成了今天數量眾多、含義豐富的成語;有點兒關聯是指,成語在其產生和定型過程中,有山西籍名人,促進了成語的傳播,對成語的最終定型起到了推動作用。
  • 歷史成語小故事之,歧路亡羊的來歷
    歷史成語小故事之,歧路亡羊的來歷!歡迎大家來到阿四講故事,讓阿四帶你們走近那些成語的故事之中,探尋其中奧秘,領悟其中道理,增強我們的知識素養水平,好了話不多說讓我們走進今天的歷史故事歧路亡羊的故事。在戰國前期,有一個知名的哲學家名為楊朱,魏國人。是戰國初期的偉大的思想家與哲學家,主張"貴己" "重生" "人人不損一毫"的道家思想,是道家學說楊朱學派的創始人。世間有傳言稱他的言論為「天下之言不歸楊便歸墨」的說法,可見此人在當時的地位影響力之大。
  • 中國3大著名歷史宮殿,故宮排第三?其中兩座你肯定不知道!
    中國3大著名歷史宮殿,故宮排第三?其中兩座你肯定不知道!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不但在物質上要求更高,而且生活上也有更高的追求。伴隨著生活壓力不斷增大,我們也在不斷地尋找更多方式來釋放自己,旅遊就是其中一種方式。
  • 與「羊」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與「羊」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成語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以十二生肖為主的成語更是應用頗多。那麼,帶「羊」字的成語,你又知道幾個呢?除了「亡羊補牢」,你還知道什麼呢?下面,和我們一起學習下吧!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因情況複雜多變而迷失方 向,誤入歧途。引申為泛而不專,終無所成。虎蕩羊群出自《三國演義》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指老虎跑進羊群。比喻強大者衝入柔弱者中間任意橫行,以強凌弱。
  • 一座盛產成語的歷史名城,三四千成語與之有關
    在漢語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數量驚人的詞彙,光是成語就多得數不清。有一座歷史名城,跟成語有很深的淵源,據說有三千多個成語產自那裡。此城名叫邯鄲,有成語之都的美稱。邯鄲古城像中國有很多歷史名城,往往數易其名,唯獨邯鄲,從周朝建立到現在,一直沿用舊名。此城跟成語淵源這麼深,當然跟它做過趙國的都城有關。但是鄰近的韓趙秦等國的都城為什麼就沒有「生產」出這樣多的成語呢?為了印證這一點,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
  • 小學生必掌握:112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一半家長回答不上!
    小學生必掌握:112個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一半家長回答不上!快看看是哪些?成語是我國語言中的「珍珠」,不僅言簡意賅,而且寓意深遠。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成語沉澱著的是一份智慧,也是歷史的一份見證。今天,就跟小編來學習一些有關歷史人物的成語。首先,小編考考大家關於「蓴鱸之思」這個成語的歷史人物?哈哈哈~是不是難倒你了?
  • 這兩位歷史名人你一定都知道,但其一些黑歷史,一定會驚呆你
    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就算是有名的大人物,總是有那麼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在歷史上,就有很多人物,他們的事跡流傳至今,有的人發明了一些東西,推動了社會的進程,這些人是我們現在,幾乎人人都知道的歷史名人,但是這些人,其實他們也有一些事情,鮮為人知。
  • 這50個與歷史名人有關的成語,對孩子寫作文很有用
    嗟來之食、手不釋卷、病入膏肓、雞犬升天、口蜜腹劍……你知道這些熟悉的成語和哪些歷史人物有關嗎?它們都是出自於哪些典籍?建議老師、家長讓孩子學學文化知識,積累一些寫作素材吧!
  • 歷史上三個著名奸臣留下的成語,你知道相關的人物是誰嗎?
    提起我國歷史上的著名奸臣,那可謂是數不勝數。歷朝歷代幾乎都有那麼幾個奸詐小人把持朝政,他們的罪行被史書一一記錄,成為了後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因為這些奸臣過於著名,後人們或是從其言論,或是從其事跡總結出了許許多多的成語,有的至今還在被廣泛使用。
  • 有哪些和《左傳》有關的成語故事?
    成語的起源有很多,例如歷史故事、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等等,那麼你知道,《左傳》作為我國現存的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有哪些成語是和它有關的嗎?割須棄袍仔細回憶一下,這個成語我們之前講過哦!成語「割須棄袍」形容的是戰敗後的狼狽落魄的樣子,這個成語和曹操有關,同學們可以打開這篇文章仔細閱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