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老年大學盼政策支持

2020-12-25 青島晚報電子報
社會化老年大學盼政策支持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5.18 星期一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不再滿足於「老有所養」,而是追求「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年教育正成為很多老年人的新需求。雖然需求很大,但目前市場所能提供的老年教育服務卻不能滿足需求,社會化老年大學受資金、場地制約發展屢屢受挫。老年大學依然面臨「一座難求」的現狀。這一突出矛盾在日前召開的青島市「兩會」上受到高度關注。
老年人上大學「一座難求」
    今年年初,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級老年大學一直沒有開學。這讓67歲的翟翠玲老人有些著急,目前只能通過上網課和自學,充實提高自己。
    「我是一個閒不住的人,退休後幫著孩子看孩子,孫子已經長大了,我除了洗衣做飯無事可幹,好不容易去年報名成功,可以到老年大學學習書法,感覺生活又增添了很多樂趣。」翟翠玲老人介紹,她以前是一名教師,特別喜歡書法和繪畫,雖然青島市老年大學繪畫班報名未如願,但報上了書法班,每周一次課,感覺非常快樂。
    其實,像翟翠玲這樣有學習需求的老人很多,但是能夠如願能報名上學的卻是少數。 「一直沒有報上名,最近只能通過手機看一些網課,收穫很大,不過還是希望能夠坐在教室裡那種學習的感覺。 」一位老人表示。
    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青島市60歲及以上人口183萬人,佔總人口的22%。青島市接受老年教育的人數包含各類老年大學和社區課堂總和不足10萬人,以各種形式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佔老年人口總數的比例僅佔5%,遠遠低於20%的目標,差距很大。
社會力量辦學動力不足
    記者採訪發現,目前青島市以公辦老年大學為主,青島市老年大學學員約有14000人次,市北區老年大學約有9000人次,李滄區兩所老年大學人數總和約12000人次,課程多以聲樂、舞蹈、書畫、樂器等課程為主。傳統辦學模式及高飽和狀態,已不能滿足老年人需求。
    面對人們日益迫切的文化養老需求,不少社會力量涉足老年教育,但在辦學過程中,受到場地、資金等問題的限制,很難實現營收平衡。
    「隨著招生數量的不斷增加,我們的教學場地已經完全不夠使用。在課程設置上,由於受到資金限制,像樂器、電腦等硬體投入也很有限,很多課程不能開設。 」青報老年生活大學負責人介紹說,該校隸屬於青島報業傳媒集團,創立1年多,招收學員近5000人次,辦學過程中他們講求靈活多樣,課程上除了常規學科外,開闢了綠植養護課程、智慧型手機課程、木工製作課程、禪繞畫等一系列創新課程,深受廣大老年學員喜愛。「但受限於場地、資金短缺等因素,目前只能維持現狀,創新形式的多樣化體驗很難鋪開。 」
    「房租、水電等都是我們自己承擔,輻射面只能滿足周邊老年人的求學需求,發展根本談不上。 」另一所社會辦老年大學負責人說。
社會化老年大學盼扶持
    發展老年教育是新時代一項緊迫任務,《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新增市級老年大學數量不少於2所。目前來看,僅靠政府投入,以財政撥款的方式,顯然無法實現老年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青島市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王冰潔、陳小松、李秋航、林向峰、王玉靜聯名提案,建議鼓勵引導社會力量,特別是文化體制改革單位參與,整合教育、社區等公共場地資源、院校師資力量、媒體宣傳及線上傳播資源,設立市級社會化老年大學,推進老年教育事業創新發展,更好地實現文化養老,開創社會化辦老年教育的「青島模式」。
    「我從事律師職業很多年,接觸了不少中老年人受騙的案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老年人精神生活不能得到滿足導致的結果。」青島市政協委員、山東正航律師事務所主任李秋航介紹,目前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老年人對受教育十分渴望。由於公辦老年大學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需求,給了不少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他們利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空缺,欺騙老年人,造成了惡劣影響。多元化市場是發展的趨勢,政府應當支持和鼓勵正規社會力量舉辦或參與的老年教育。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小農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玉靜與青島美邦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向峰均表示,政策和財政應該對社會化老年大學給予支持,並儘快出臺服務標準和規範。
    「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對他們晚年的身心健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發展社會化老年大學利在千秋。 」青島市政協委員、李滄區浮山街道萬達社區衛生服務站法人代表王冰潔對支持方法提出建議,她認為,政府補貼可以以購買服務的方式,或者按照在校人數數量進行補貼,補貼範圍可以包括教學場所、教學設施,以及教學運營管理成本等,減輕公益性項目運營成本,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育事業,激發參與動力,推動老年教育事業全面發展。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新聞網常務副總編輯陳小松說,銀髮產業是個很大的產業,青報老年生活大學依託青報集團,可以構建媒體+網際網路+老年教育+銀髮市場的平臺,以平臺思維來發展上下遊產業鏈生態。他建議,通過資源整合和營銷策劃,集合政府、企業、媒體、資本,共同打造一所全國叫響的社會化老年大學。記者張磊

-----------------------------------------------------------------------

相關焦點

  • 老年教育與「再社會化」
    人要能在自然實體發展基礎上擁有豐富的社會特質,就必須接受社會的洗禮,經過實踐的鑄造,這就是現代社會科學所說的「社會化」、「繼續社會化」和「再社會化」。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伴隨著人的一生。老年個體再社會化,是指老年人隨著環境和自身狀況的變化,不斷學習新的角色規範、接受新的角色期待、承擔新的角色責任和履行新的角色義務的社會實踐過程。
  • 農村老年之家社會化運營讓農村老人安享晚年
    農村老年之家社會化運營讓農村老人安享晚年7月1日,湟源縣東峽鄉石崖莊村農村老年之家正式掛牌成立,這標誌著石崖莊村農村老年之家社會化運營正式啟動,湟源縣民政局、東峽鄉、高原紅頤養院相關負責人參加揭牌儀式。
  • 濟南推進老年教育社會化 APP讓老年大學課程觸手可及
    8月15日,記者在科創歷城東風落地項目籤約暨智青時代app啟動儀式上獲悉,為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為老年人提供一個優質、便捷的網際網路學習平臺,濟南市歷城區通過市場機制引進科技企業向社會推出專門滿足老年人學習需求的線上服務平臺,這也是歷城區為實現濟南「東強」打造「科創歷城」,推進老年教育社會化的新動作。
  • 何文炯:老年照護服務補助制度與成本分析
    因為居家老年人所得到的照護服務主要來自於家庭、親友、社區以及周邊的營利或非營利機構,而目前很少有針對居家養老服務提供者的支持政策,尤其是一些提供家庭服務的企業,他們實際上提供了老年服務,但沒有享受到政策的支持,因而他們缺乏拓展新的服務項目的動力,這就制約著居家養老社會化服務的供給。  (二)補供方為主,補需方很少。
  • 年齡歧視與老年社會公共政策
    老年歧視是年齡歧視的主要表現,本文以老年歧視界限進行探討。    在人類沒有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之前,人們對老年人的歧視是比較溫和的、平穩的,只是觀念與意識上的淺認識。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人類面臨著有史以來老年人所佔比例最多的時期,老年人口已成為社會群體的一部分,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34億,已佔到總人口10%以上。
  • 普及老年健康政策、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支持養老機構開辦康復醫院
    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各地採取多種形式,普及老年健康政策和科學知識,切實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8月24日,河南省首家防跌倒門診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養結合健康管理中心開診。在江蘇省老年病醫院義診現場,專家們針對老年人容易出現的疾病防治誤區進行講解。
  • 帶您讀懂航天六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相關政策
    帶您讀懂航天六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相關政策編者按...★ 目錄 ★為了讓廣大退休職工更全面的了解國家政策,更清楚的知悉實行社會化管理後,各方面福利待遇的保障措施,現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有關情況介紹如下:一、依據性文件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依據性文件包括國家、地方政府
  • 深化對老年教育社會功能的認識
    從這個視角出發,老年教育、老年大學的興起和發展,毫無疑問是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個新的廣闊的社會活動舞臺,為這些老年人重建社會人際關係、重新融入主流社會打開了一扇大門。很多老年人熱衷於老年教育,紛紛湧向老年大學,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積極參與和融入社會,再建自己的人際關係,再立自己的社會支點。
  • 德州老年大學招生「一課難求」 老年人遭遇「上學難」
    27日,是德州市老年大學2017年(春季)招生報名的第一天。當天早上8點多鐘,記者在德州市老年大學門口看到,此時已經排起了長長的報名隊伍。記者了解到, 1720年(春季)德州市老年大學有22個專業,計劃招生1875人。
  • 讓優質老年教育成就優雅夕陽生活
    老年人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奉獻者,教育是老年人「再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是老年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活到老,學到老」,繼續受教育,既是老年人的權利,也是需求。我們需要滿足老年人美好生活的教育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讓夕陽生活更優雅。優化供給,滿足平等多樣化需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 金華老年大學召開校務委員會會議 鄭敏強出席並講話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全國離退休幹部「雙先」表彰大會精神,貫徹落實浙江老年大學校務委員會會議精神,12月24日,金華老年大學召開校務委員會會議,總結近年來老年大學工作,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探討交流做好新形勢下老年大學工作的對策措施
  • 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開展老年在線教學實踐
    然而,還有一群學習者,也需要得到關注,那就是老年大學的學員。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的「樂學直播」課堂的觀看量突破10萬人次。數字背後,是一群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樂觀開朗、乘風破浪的老年學友們。老年群體的學習需求也是剛需「老年人的學習就是唱歌跳舞,停一下沒關係。」
  • 擴大社會供給,推動多元主體舉辦老年大學
    三是重視老年大學發展的引領性,著眼老年教育體系完善。在以家庭、社區、養老機構等共同提供的養老服務及教育體系中,老年大學是老年人學習和發展的專業支持服務機構,有著專業化的師資和課程,開展專業的教學活動,更有穩定和強大的研究力量,可以系統開展實驗探索。
  • 郭瑋:商洛未檢工作社會化支持體系建設情況調查報告
    目前我國未成人矯正幫教的探索起步較晚,專業化程度不高,社會支持體系發展不均衡,社會資源配置多元化和碎片化。筆者以商洛未檢工作社會化支持體系建設為例,進行調查分析研究,提出對策和建議。一、我市未檢工作社會化支持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一)未檢特殊制度落實不力。
  • 支持老年人才創業,是不是一個好主意?
    網絡配圖近日,《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有效挖掘開發老年人力資源,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庫。大力發展老年教育培訓,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創業,鼓勵專業技術領域人才延長工作年限。這其中,支持老年人自主創業的內容,引發了網絡熱議,甚至不乏嘲諷。
  • 沉迷「上大學」的60後 「力不從心」的老年大學
    依賴政府支持的公辦老年大學記者從北京市石景山老年大學獲悉,該校自2020年9月複課以來,新學期共開設了39個班,已有500餘人在這裡上課。課程多、費用低,這是公辦老年大學吸引老年人的地方。但這也意味著,公辦老年大學單純依靠課程收入很難實現「收支平衡」。
  • 沉迷「上大學」的60後,「力不從心」的老年大學
    依賴政府支持的公辦老年大學記者從北京市石景山老年大學獲悉,該校自2020年9月複課以來,新學期共開設了39個班,已有500餘人在這裡上課。課程多、費用低,這是公辦老年大學吸引老年人的地方。但這也意味著,公辦老年大學單純依靠課程收入很難實現「收支平衡」。
  • 中水物資北京公司:有序推進退休職工社會化工作 - 中國電力新聞網
    中水物資北京公司高度重視,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由總經理魯治淮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並設退休職工社會化辦公室和專項工作組,制定工作方案,落實責任;按照「時間不變、任務不變」的要求,克服新冠疫情影響,積極穩妥推進移交前各項準備工作,全力做好相應的社會化管理工作,保障退休人員的權利與利益不受損害,讓每一位退休職工都能夠享受完美的老年生活。
  • 上虞老年大學校務委員會召開第六次成員會議
    4月13日下午,上虞老年大學校務委員會召開第六次成員會議,匯報總結近年來老年大學工作情況,研究討論有關事項及成員單位辦實事項目建議。據悉,上虞老年大學自上而下實行校務委員會制度,是黨委辦學等鮮明特色和政治優勢。
  • 北科院主辦的「第六屆老年服務科學與創新國際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教授就新冠肺炎疫情給老年健康服務帶來的新挑戰進行了詳細分析,並提出了政策建議;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John MacCallum教授為無償照護群體發聲,呼籲為無償照護者提供必要的心理紓解、專業知識輔導和社會化服務支持;荷蘭TanteLouise公司總經理Conny Helder女士和荷蘭Vilans長期護理中心專家Henk Herman先生介紹了智慧健康技術在荷蘭長照中的創新技術和應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