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在大學之大

2020-12-15 青島農業大學

QAUers正處在不可重遇的大學時光,是無數少年的無比嚮往,也是無數年長者的可憶不可回。花樣年華,珍貴韶光,大學生們以青春為基調,懷揣著對未來的暢想,在大學不同階段用不同的心態對待不同的事,每個階段的努力都是在攀爬夢想路上的階梯。

懵懂探索

初入大學校門的萌新們,面對新奇的課程和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懵懵懂懂地探索嘗試,諮詢學長學姐尋求幫助和指引;要想真正地融入在新環境新生活,萌新們首先要親身實踐,這是大學無形中教會大家的第一堂課。在這個階段,有較多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去做一些有意義、提升自我的事情,對一切充滿熱情和無限的求知慾。要多接觸、多了解、多適應、多思考、多總結、多改變。

發展成長

漸漸深入專業所學,課程也逐漸增多,難度亦加大。要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學習專業技能,了解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有所取捨,規劃人生,進一步鍛鍊自己。

學習、工作兩不誤,年級的遞增也意味著責任的遞增,當自己的身份轉換成為學長學姐時,長大的感覺才剛剛開始。大學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社會空間,給予了大家平臺,也給予了最大的寬容度,在這裡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尋找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利用課餘時間參與活動、社會實踐充實自我,用一疊疊的優異成績堆疊起精彩的大學時光。

成熟明確

至此之際,面對畢業之後究竟是考研還是工作已經不再糾結。初入大學的陌生已然抹去,追求燦爛明天的熱情猶在。相對而言轉入大學末期的大家已足夠成熟,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對未來已經比較明確,鼓起氣力,奔赴山海,不畏艱難,不懼坎坷,心之所向,無往不達。

大學之大,在於大學擁有五湖四海的同學們,在於大學擁有更高水平的教資力量,在於大學擁有更多的提升機會,在於大學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選擇……我們成長在其中何其幸運,尋找自己的道路,堅定自己的方向,莫讓時光流逝,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及早規劃人生,樹立目標,建立足夠長遠的時間觀,成為更優秀的自己,待未來再回首,熱淚盈眶。

文/於珊 姜心玉

圖/大學生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理念 陳浩:大學之大與大學之道
    大學之大與大學之道縱觀已有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我將大學之「大」理出「八個大」,即大學之「大」在於大學使命之重大、大學理想之遠大、大學精神之偉大、大學胸懷之闊大、大學文化之博大、大學學問之弘大、大學師愛之恆大、大學聲望之高大。 近一時期以來,社會輿論常有如今的大學是否存在「導向偏頗」「使命錯位」「道德光環不再」等質疑聲。
  • 「大學第一課」開講,大咖共話青春成長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13日晚,「時光不負、青春敢為」大學第一課主題演講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行。從科學院專家到名校教授,再到在校大學生,當日演講者的發言充滿對於青春成長的啟發與鼓勵。
  • 在武漢大學成長,在清華大學開花,清華科研之花白蕊的故事
    在武漢大學成長在武漢大學成長的內蒙美女白蕊來自於內蒙古,高考進入了武漢大學,雖然白蕊沒有像自己師姐萬蕊雪一樣在本科階段就申請到清華大學施一公實驗室學習的機會,甚至參加清華大學保研機會時面試失敗,但是不服輸的白蕊第二次挑戰申請清華大學施一公實驗室學習的機會,靠著在武漢大學優異的成績和較強的綜合素質,成功獲得了清華大學施一公實驗室碩博連讀的機會,雖然武漢大學每年保送清華、北大的學生數量排名全國前列,但是想白蕊一樣獲得清華大學特等獎的學子並不多!
  • 在「雲上科學營」感受大學之大
    儘管營員們無法像往年一樣,親身進入到高校、科研院所裡面,但北京各大高校分營精彩紛呈的線上活動,讓營員們的體驗感與獲得感絲毫不減,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充滿期待。雲端「打卡」北京各大高校 感受大學氣質依託線上平臺的優勢,各高校分營準備了精彩的「雲遊校園之旅」讓來自五湖四海的營員們通過線上一睹校園真容,感受大學的魅力與氣質。
  • 大學的意義在於學習與成長
    大學時光是人生最璀璨的年華,雖然只有短暫的四年,卻是人生當中最為關鍵的黃金時期。在這美好而閃亮的歲月裡,最有意義的收穫不是畢業後的一紙文憑,而是學習與成長。只有當我們滿滿收穫這些成長,在踏入社會的第一步時,我們才能夠自信地微笑著對自己說,我能行!
  • 日本名校鑑賞——帝大之首,東京大學
    一談到日本的學校,我們自然而然的會想到很多的學校,京都大學,早稻田大學,大阪大學等等等等。但其中最出名最讓人憧憬的還要屬日本大學之最——東京大學了。作為研究型綜合大學,其前身是明治時期所創辦的東京開成學校和東京醫科學校,然後之後東大不斷的合併不同領域的不同學校,比如工部大學和東京農林學校, 從而成長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 上海市中學生未來之星成長活動開幕
    由中國創造學會創造教育專業委員會、上海市校外教育協會、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振威教育科技專項基金共同主辦的「想像與創造」上海市中學生未來之星成長系列活動,於11月20日在上海市向明中學隆重開幕。希望以開展「想像與創造」—上海市中學生未來之星成長活動為契機,使學生們成長為想像與創造的人才。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振威教育科技專項基金主任兼秘書長柯金書表示,科教興國,教育為本,唯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與扶持,方能為我國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
  • 健全的人格是成長之樹的根 成績是成長之樹的一顆顆果實
    對孩子人格的教育是成長之樹的根,成績是成長之樹的一個個果實,果實有大有小,有紅有青,只有根扎得深,果實才能更甜美。四十歲已是不惑之年,我也曾經歷了無數次的紙上考試,高考、考研、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也曾經歷了無數次的「心靈」拷問,其實一路走來,真正刻在心靈深處的,反而是那些無紙的考試,人生處處是考場。
  • 攜手西理工,成就大學育人之大,西理工校長李孝廉寄語新生
    同學們,你們是經歷新冠疫情考驗的第一屆新生,更應體會到個人成長與國家民族命運的密切關聯。因此,同學們更應珍惜來到大學,在校學習的機會和時光。我衷心期待同學們在西理工這片沃土上,紮下理想之根、立下勤奮之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早日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我的大學成長報告
    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所以大學生活學習是擺在第一位的,但大學不是中學,不要被學習所填充,要多參加各類活動,勇於實踐,平衡好學習,工作和生活三者之間的關係。 但在大二上學期,我陷入很長一段時間的迷茫,一學期的認真聽課記筆記,和那些平時睡覺、玩手機,到期末才看幾天書的人成績差不多
  • 「大學第一課」大咖共話青春成長 騰訊視頻打造開學季溫暖陪伴
    活動由知名主持人朱迅主持,集結了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北鬥導航系統科學家徐穎,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教授付昊桓,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彭蘭,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魏坤琳和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羅新五位專家學者。此外,青年演員趙今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學生鄭煦韜作為青年代表也進行了分享。七位嘉賓圍繞「青春」和「夢想」,結合自身經歷,與廣大學生共話成長。
  • 「男女混宿」還是「嚴男女之大防」,考驗大學的教育理念
    偶爾有一所男女混宿的大學,人們反而覺得不習慣了。南醫大實行男女混宿之後,幾年時間裡就一直成為話題。學校和家長要求男女分宿的理由當然很充分,比如方便管理,有利於校風和學風建設,體現對學生本人的愛護等等。但是,這種觀點背後所體現的教育理念,並非沒有可以商榷的餘地。 支持男女分宿者,很多人是出於「嚴男女之大防」的傳統觀念,擔心一旦混宿容易出現失控的後果。
  • 《未來啟示錄》:寫給大學生的成長之書
    2019級新生入學的時候,我請包括學友在內的高年級學生為他們寫了一些分享,以期對新生有所借鑑,使他們儘快適應大學生活學習,儘快完成身份轉換,扣好大學第一粒扣子。我為這幾萬字的分享合集起了一個名字——《未來啟示錄》。我相信,《未來啟示錄》1.0一定會讓一些同學受益。因為它來源於真實的大學生活學習場景,沒有空洞的說教,只有真切的訴說。
  • 西安理工大學校長寄語2020新生:攜手西理工,成就大學育人之大!
    典禮上,李孝廉以《攜手西理工,成就大學育人之大!》為題,寄語全體新生。攜手西理工,成就大學育人之大!同學們,你們是經歷新冠疫情考驗的第一屆新生,更應體會到個人成長與國家民族命運的密切關聯。因此,同學們更應珍惜來到大學,在校學習的機會和時光。
  • 金門大學陸生招生率年年成長 設急難救助金
    原標題:金門大學陸生招生率年年成長 設急難救助金 2014年4月26日,金門大學陸生烤肉聯誼。(圖:臺灣《旺報》資料照片)   中新網1月21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金門大學的大陸生招生率年年大幅成長,其中有6成3的陸生來自福建。為了照顧陸生,金大推出不少貼心的措施,包括設立急難救助金、進行心理輔導與健康諮詢,同時也在社交網絡開設陸生網絡社團,讓陸生有歸屬感。
  • 《浪花少女》曝人物海報及預告 勵志成長譜寫青春之歌
    《浪花少女》曝人物海報及預告 勵志成長譜寫青春之歌《浪花少女》曝人物海報及預告 勵志成長譜寫青春之歌《浪花少女》曝人物海報及預告 勵志成長譜寫青春之歌《浪花少女》曝人物海報及預告 勵志成長譜寫青春之歌劇情複雜衝突不斷青春成長勇敢追夢《浪花少女》選取了網絡大電影中少見的遊泳運動題材,著重講述一群年輕人建立友情
  • 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在學習中成長 在歷練中體悟
    人民網北京9月18日電 17日,西北大學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動員大會,7380名本科、研究生、留學生新生參加典禮。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發表了題為《在學習中成長 在歷練中體悟》的主題講話,從以勤奮學習築牢人生之基,以獨立思考點亮成長之路,以自我修養拓展青春維度等三方面提出期望。  「在學習中成長,在歷練中體悟,是每一位大學生應有的態度和經歷。」
  • 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在學習中成長 在歷練中體悟
    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發表了題為《在學習中成長 在歷練中體悟》的主題講話,從以勤奮學習築牢人生之基,以獨立思考點亮成長之路,以自我修養拓展青春維度等三方面提出期望。「在學習中成長,在歷練中體悟,是每一位大學生應有的態度和經歷。」
  • 習馬會前 看看習大大和小馬哥的家世和成長史
    7日在新加坡見面,世人矚目。馬所代表的中國國民黨(算上同盟會)也比習所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早16年成立。國共兩黨是左右過去一百年中國命運的兄弟+冤家,馬和習是成長在海峽兩岸的同齡人。他兩人家世和成長軌跡最大的共同點是:元老之子+要人幕僚+黨重點栽培對象。
  • 西北政法大學校長楊宗科:大學之道 大業之學
    大學生活已經開始,希望你們珍惜在西法大的四年時光,領悟大學之道,成就大業之學,用你們四年的收穫和未來的貢獻為「西法大人」的標識上增添2019級同學獨特、閃亮的色彩。楊宗科在題為《大學之道 大業之學》中的演講內容節選如下——自從今年高考結束後的近三個月時間裡,西北政法大學與各位新同學們已經進行了三次親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