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15%的企業因疫情面臨「生存危機」 短時工成11月主要工作機制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央視

根據德國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當地時間12月1日發布的調研報告,15%的德國企業表示新冠疫情令其面臨「生存危機」。與6月的調研結果相比,這一比例有所下降。當時,認為在疫情危機中自身難保的受訪德國企業佔比為21%。

調查顯示,旅行社、酒店和飯館最擔憂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會危及其存亡,所佔比例分別為86%、76%和62%。相反,僅有3%的律師及會計師事務所和5%的信息技術公司有此顧慮。其他行業中,27%的廣告公司和近14%的物流企業認為自己處境危險;而貿易和服務企業的這一比例則均較6月出現了下降,為14%和19%;在工業領域,雖然整體上陷入困境的企業佔比有所減少,但不同分支之間的差異巨大:面臨「生存危機」的金屬製造和加工商、印刷廠、飲料製造商、紡織與服裝企業佔比要明顯高於化工和製藥企業;建築行業的這一比例雖然較6月翻了近一倍,但依舊處於低位、僅為4%。

另外,根據伊弗經濟研究所此前一天發布的針對約7000家企業的調查結果,德國11月採用短時工的企業比例繼此前數月的下降之後再度回升,從10月的24.8%升至28%。其中,漲幅最大的依舊是旅行社、酒店和飯館,佔比分別為91.1%、71.1%和91%。這些行業受到當前德國全境實施的「輕度版」封鎖令限制最多。

數據顯示,服務、貿易、建築等幾乎所有經濟領域都有更多企業採用短時工作制。只有工業領域的少數分支除外,如汽車企業、出版社、電氣設備與數據處理設備製造商和印刷廠。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政府8月末曾宣布,將原本於今年年底到期的短時工補貼再次延長一年、至2021年年底,以便更好地應對疫情危機。根據這一政策,當僱員因疫情縮減50%以上的工作時,從第四個月起,其短時工補貼將從此前的員工淨工資性收入減少額的60%(有未成年子女的員工為67%)提高至70%(有未成年子女的員工為77%);從第七個月起,補貼將提高至員工淨工資性收入減少額的80%(有未成年子女的員工為87%)。

(總臺記者 阮佳聞 李長皓)

(編輯 黎佳易)

相關焦點

  • 德國新冠死亡近2萬人,默克爾哭了……
    另外,他們還將因違反防疫規定被處以罰款。據悉,杜塞道夫所在的北萊茵-威斯伐倫州是德國疫情較為嚴重的聯邦州。德國15%的企業因疫情面臨「生存危機」在第二季度,德國經濟因疫情導致創紀錄的環比下跌9.8%後,復甦勢頭強勁。
  • 雙綠財經晚報|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
    ▲歐盟將對數字平臺徵稅 或將再次點燃美歐間貿易緊張局勢 ▲經合組織預測英國將成為所有發達經濟體中面臨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的國家之一 ▲全球股市邁向1980年代末以來最大月漲幅 ▲美國國會為避免政府停擺展開談判 ▲德國15%的企業因疫情面臨「生存危機」,短時工成
  • 「疫情」之下,企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受到疫情、春節A股休市期間外圍市場持續震蕩等因素影響,2月3日,三大指數開盤集體下跌,板塊大面積飄綠。截至3日午間收盤,滬指半日下跌8.13%,深成指跌8.27%,創業板指跌6.56%。灼策諮詢建議企業家與管理者們在企業運營正常恢復之前,應仔細分析此次疫情對企業經營的影響,並提前謀劃全面且有重點、顧及未來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應對之策,以減小「疫情」對企業的負面影響。
  • 陳春花:疫情危機下,企業如何在逆境中生存?
    另外,為幫助企業家尋找應對危機的生存之道,陳春花用最快的時間寫了一本新書,將於3月上旬面世。她在書中強調,危機會導致一些長久性的、根本性的變化,這些變化重構價值與格局。不確定的是環境,確定的是自己。此次危機中,我們看到很多行業都加入到幫助員工的「共享員工」模式計劃中。盒馬全國經營管理總經理胡秋根表示,盒馬在春節保留了7成的運力,但隨著疫情爆發,整體需求量激增,經過內部會討論,希望聯合餐飲同仁們,解決一下用工問題,這才有了「共享員工」的模式。
  • 德國抗疫:馬拉松裡的「國家」回歸
    根據該法律,德國聯邦的負債率不得高於該年國民生產總值的0,35%,其意義在於希望控制國家的整體收入和支出達到大體平衡而毋需負債過多。當然,也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打破這個界限。這些緊急情況「超出國家的可控範圍並對國家的財政狀況造成極大傷害」,而新冠疫情就屬於此列。此舉是為了大規模舉債用於追加聯邦財政援助計劃的預算。為了幫助工薪階層保住工作崗位,政府對企業進一步放開了短時工補助。
  • 舊金山藝術學院因疫情面臨生存危機,不確定5月後能否運行
    澎湃新聞獲悉,受到疫情影響,有著近150年歷史的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The 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無法找到合作夥伴,正面臨生存危機,其官方宣布,不確定是否能在今年五月的畢業季後繼續運行。在過去的近150年中,舊金山藝術學院已成為加利福尼亞藝術教育領域的關鍵力量。
  • 德國Ifo研究所:短時工幾乎覆蓋德國所有行業
    原標題:德國Ifo研究所:短時工幾乎覆蓋德國所有行業 來源:駐慕尼黑總領事館經濟商務處德國Ifo研究所5月5日發布信息稱,德國幾乎所有行業採取短時工作制,平均比例達到50%。其中,餐飲業短時工作比例高達99%,皮革製造業、酒店業、服裝製造業、汽車業、航空業及旅遊行業比例分別為98%、97%、96%、94%、91%及90%。化工業、食品及飼料製造業、醫療保健、律師及稅務師行業比例較小,分別為30%、21%、14%及3%。能源供應、廢水處理及藥品製造行業未採取短時工作制。
  • 「開源節流法」5招,解除企業生存危機
    疫情當下以歐美市場訂單為主的李生公司和王生公司都面臨了極大的生存危機,但客戶還是把有限的訂單交給李生公司來優先供應。而行動能力欠缺的王生公司,在生存危機到來時,「守株待兔」式經營變得毫無競爭力。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遇到一些無法預測的市場變化和經營危機是不可避免的。
  • 聚焦後疫情時代零售業生存現狀 逾四成店員感受到職業危機
    人民網上海5月27日電 作為受疫情影響較深的行業,零售業如何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成為課題。近日,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聯合旗下51米多多在「51店員節」活動期間,對2019全年與2020年1-4月的零售業(店員)基本生存狀況進行回顧,並攜手知名企業探討零售業發展趨勢。
  • 覆巢之下無完卵 GAP因新冠疫情面臨倒閉 優衣庫遇二戰以來最大危機
    面對愈發嚴峻的疫情形勢,各國卻紛紛開始放寬限制措施,義大利宣布逐步復工、西班牙計劃解除封鎖、法國公布解封方案……就連此前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英國首相詹森也在恢復全職工作後表態,希望儘快重啟經濟。歐美各國為何甘願冒著疫情反覆增加,企業與民眾遭受二次打擊的風險,提前放寬社會隔離,重新開放經濟?
  • Pokemon Go面臨「生存危機」,開發者分享疫情帶來的挑戰
    Pokemon Go面臨「生存危機」,開發者分享疫情帶來的挑戰#pokemon#在疫情期間Pokemon GO 的開發者就在疫情中感受到「生存危機」,不知怎樣對應情況。負責開發 Pokemon Go 的 Niantic 高級產品經理 Matt Slemon 在一個訪談中表示,目前的疫情對他們的遊戲而言可說是生死攸關,如果他們繼續開發新內容但全部留在疫情結束後才推出,對於玩家而言也是不能接受。
  • 上封頂下保底,油價全部納入國庫,中石油麵臨生存危機
    國內的石油市場同樣也在面臨難關。自4月20日,美國原油期貨價格暴跌、WTI原油期貨跌至-37.63美元/桶以來,原油期貨便遭到了持續拋售。截止4月28日的歐市早盤,WTI5月原油期貨跌幅擴大至20%,最低至10.13美元/桶,接近10美元大關;其6月期貨也難逃暴跌命運,一度大跌30%,至12美元/桶以下,收盤時跌幅25%;而國際基準布倫特原油下跌超過8%,至20美元/桶以下。為集中力量應對低油價,4月24日,中石油集團召開專家座談會。
  • 疫情之下企業如何開工:來自德國法蘭克福的預案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1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隨後,上海、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均出臺規定,要求各類企業不早於2月9日前復工,以有效減少人員聚集,加強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
  • 新冠疫情下,羅馬尼亞人怎樣幫德國度過了一場危機
    在德國,蘆筍是一種珍貴的、國家級的蔬菜,因其在呈白色的階段食用口感最佳,許多人把它稱為「食用象牙」或是「白金」。蘆筍又是一種典型的春季蔬菜,它的收穫也標誌著德國春季收成的開始,在採摘蘆筍的季節,許多地方都會舉辦蘆筍聚會進行慶祝。但在這個春天,蘆筍產業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 公共危機中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機制探究
    西紅門鎮政府在2017年11月初即已啟動對新建村的治理工作,整治通知於11月2日下發,原計劃於11月18日開始對該區域展開清退行動,但因18日當天正值周六,鎮政府臨時將行動時間延後兩天。該公寓所在的西紅門鎮境內曾有27個工業大院,騰退工作早在2010年即被當地政府提及。事發地新建二村註冊有82家服裝製造企業,服裝加工作坊和群租房聚集,村內多數道路寬度在2米左右,消防車輛難以進入。
  • 「10月驚奇」之後,美國迎來「11月危機」?
    如今,美國11月3日的大選日已過去10天,美媒也幾乎統一認定了獲勝者是拜登。但是,川普迄今仍未承認敗選,反而在幾大關鍵搖擺州連續發起法律挑戰。與此同時,他突然解僱國防部長埃斯珀,拒絕與「當選總統」拜登的團隊進行權力交接。許多人擔憂,這或將引發11月「政治危機」。NBC大選統計結果。不僅政治方面面臨危機,疫情方面美國也迎來了「黑暗的冬天」。
  • 德國三分之一上班族可領短時工補貼
    由於疫情影響,德國許多企業業務量驟減,被迫實施「短時工作制」,員工的收入也同時成比例地減少。為了保障民眾生計和社會穩定,德國政府也為此提供了相關資金補貼,儘量縮小短時工作制給上班族帶來的收入缺口。截至4月底,德國已有三分之一的上班族接受了短時工作制,亦即逾1000萬人。在某些領域如餐飲業,幾乎全體員工都不得不實行短時工作。要知道即使是在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德國從事短時工作的人數也只有330萬……負責發錢的聯邦就業局近日透露稱,截至今年年底,德國可能要為這項補貼付出高達300億歐元。
  • 最新判斷:世界經濟面臨的危機比2008年嚴重得多
    我在2月23日做了一個清華的公開課,當時就預測中國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可能是負的,從這個結構來看,可以看到消費下降19%,消費的衝擊很大,投資下降了16%,第二產業下降9.1%,第三產業服務業下降5.6%,所以對總供給,就是供應鏈的影響衝擊很大。這也是這次疫情特別特殊的地方,它不是金融危機,是疫情危機。
  • 【美國感恩節遇飢餓危機:美國5000萬人因疫情餓肚子】 11月26日是...
    文 / 夏洛特2020-11-26 23:30:06來源:FX168 【美國感恩節遇飢餓危機:美國5000萬人因疫情餓肚子】 11月26日是西方傳統節日感恩節,在這個本應享受火雞美食、與家人團聚的日子裡,卻有大批美國人還吃不上飯。
  • 企業如何在疫情危機中尋求生機?這些專家和企業家在CCG的雲會議上...
    企業如何在疫情危機中尋求生機?疫情期間,遠程教育、網絡診療、線上辦公、帶貨直播,一、二、三產業紛紛搭上網際網路快車,市場經濟展現出勢不可擋的蓬勃生機和強大活力。新形勢、新挑戰,要求企業家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面對疫情重壓,企業如何在危機中尋求生機,在逆境中獲得動力,在困局中主動創變,實現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