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訂單只能「守株待兔」?「開源節流法」5招,解除企業生存危機

2020-12-17 愛醬說職場

01.企業「守株待兔」的經營方式,能熬過時間的考驗嗎?

在職場中判斷一個公司發展的好與壞,通常看企業處理問題時的行動能力就能區分出來。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過年回家的職工們在家隔離的日子裡,為沒有收入還房貸,還車貸發愁時,各生產工廠最擔心的是不能正常開工帶來的損失。

李生公司和王生公司是同樣為世界500強S公司供應五金件的中小型企業,兩家公司是同一年開始和S公司交易,已有了10年的合作關係。

當發生品質問題時,李生公司是非常積極的做好原因分析和對策,主動聯繫客戶緊急召開溝通會議,徵求客戶意見及指導,每個月相關部門主管親自拜訪客戶加強溝通。而王生公司不同,每當發生品質問題時,只要客戶不追蹤,他們是不會主動想辦法解決,每次都是客戶追著要改善報告,甚至因為不放心,客戶還會到現場一步一步的確認每個改善步驟。

通過長期的合作中,李生公司在行業內塑造了認真,踏實的形象。疫情當下以歐美市場訂單為主的李生公司和王生公司都面臨了極大的生存危機,但客戶還是把有限的訂單交給李生公司來優先供應。而行動能力欠缺的王生公司,在生存危機到來時,「守株待兔」式經營變得毫無競爭力。

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遇到一些無法預測的市場變化和經營危機是不可避免的。遇到疫情帶來的訂單危機時,企業採取「守株待兔」的方式,等疫情結束是不可取的。天真的認為自己能熬過時間的考驗是非常危險的想法。

即使沒有突如其來的疫情, 如今時代快速發展,市場變化多端,運用一成不變的方式經營管理公司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對於製造業為主的企業來說,眼前面臨的是一場持久戰。難以預估風波什麼時候能平息?更不知道市場什麼時候能「V形反轉」?

因此,在危機面前,企業單靠滿懷信心的等待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02.在危機面前,企業靠等待機會上門,會造成深遠的「內憂外患」影響

某家經營管理研究機構,對10家製造業為主的公司進行了這樣的跟蹤調查。觀察他們面臨沒有訂單生產的危機時,主動開發其他客戶或轉行的情況:結果有70%的公司是等待躲過危機沒有做任何行動。

而30%的公司是主動去調查市場,開發新產品及新客戶的方式,避開訂單短缺帶來的風險。而這30%的公司是平時深受客戶信賴的優秀供應商。通過數據調查,我們發現往往對待危機不做任何行動的公司,正好也是平日裡對待品質問題也不積極的公司。

具體到工作中,面對問題及危機沒有積極行動時,極有可能對以下兩個方面會造成影響。

① 只有支出沒有收入,難以維持正常的資金鍊。

平日裡積極改善問題的李生公司,當面臨企業生存相關的問題時,更加積極的想辦法戰勝危機。避免出現資金鍊短缺的問題。

而王生公司對待沒有訂單生產的處理方式是暫時停業,等待市場恢復正常後,指望客戶給和以前一樣的訂單量。可是市場低迷很難預測要等到什麼時候,這期間客戶經營方式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是無法預測,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期限的等待是極度危險的做法。

即使是沒有生產,同樣會產生固定支出。再雄厚的資金也熬不過時間的考驗,極有可能還沒有等到市場恢復正常,自己的資金鍊出現不正常的現象。

② 難以滿足客戶要求,逐漸被市場淘汰掉

因為沒有訂單生產為了控制人力成本,最常用的方法是公司休業一段時間。這個方法雖然能暫時控制人力成本,卻很難保證員工正常復工。很多員工為了生活沒辦法一直等待,只能另尋發展。

王生公司的訂單是主要依存於S公司,當客戶受到疫情的影響無法正常在市場銷售產品時,王生公司直接面臨了停產,加上沒有足夠的應變能力去開發新產品和客戶而直接放了假。當客戶有緊急訂單需要生產,而這款是之前王生公司做開的訂單需要他們及時提供服務時,由於放假沒法及時安排,客戶只能將訂單給其他有條件的供應商生產。

恰好,李生公司通過開發新產品及客戶,一直有訂單維持著正常生產,客戶就把緊急訂單安排給了李生公司。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過:「公司的成功不取決於生產而取決於客戶」。

市場變化莫測,懂得風險帶來的危機積極改善對策,確保隨時為客戶提供服務是非常重要的經營管理環節。

03.企業如何度過生存危機?「開源節流法」5招,讓企業長期健康運營下去

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生存危機,怎樣運用有效的方法戰勝困難是每個企業需要具備的的能力。

這一年以歐美市場訂單為主的中小型企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因售賣客戶產品的店鋪及倉庫停止營業,導致庫存品賣不出去。客無法提供預測訂單信息,更無奈的是眼前面臨著無期限的等待。

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等待,而是運用「開源節流」的思想,增加財源,博節支出。

①保障員工利益,共渡難關。

企業要生存需要靠人力資源來支撐發展,沒有保障職工的收入時,職工是無法生活自然不會一直等著復工。疫情當下沒有訂單時,暫時選擇放假(第一個月工資100%,第二個月開始根據勞動法保證當地基本工資)。收入減少會影響職工的生活質量,可能有些人會選擇離職,但是至少能保證大部分的人待崗。

現在因為疫情的影響,眾多企業在通過裁員來降低開銷,直接影響到招聘機會非常少,大部分人就算想換工作也是有一定的難度,最後還是選擇待崗共渡難關。

2020年元宵節,著名餐飲品牌老鄉雞發布了「董事長束從軒手撕員工聯名信」的視頻,引爆網絡。視頻中,董事長束從軒親自出鏡,講述因疫情影響,老鄉雞受損5個億的情況,還感謝武漢的老鄉雞員工為醫護人員送餐。倡導所有人在家隔離,為國家做貢獻,另外,就是在家也要多活動。最後,束從軒手撕員工發起的不要工資聯名信,並表示賣房賣車也要讓員工有飯吃,正能量滿滿。

這樣的老闆真讓人心疼,國家有勞動法保護著員工的自身利益,老闆們只能靠自己度過危難,這需要多麼強大的抗壓能力!將心比心,愛護員工的老闆自然會受員工們尊重和愛戴。

②運用庫存變現法,增加收入。

庫存管理是物流過程中商品數量的管理。過去認為倉庫裡商品,表明企業發達,興隆。而現代管理學MBA、CEO12篇及EMBA等則認為零庫存才是最好的庫存管理,庫存變現是眼前最需要採取的措施,可採用以下方法。

整理剩下的產品庫存餘量,想辦法讓它們變成現金,即使以後能用也不能留,先解決燃眉之急,不然就沒有以後。整理工廠的閒置設備,低價處理或報廢處理,同樣即使以後可能有用也不留。延後設備投資,已經進行中的採取分期付款,凍結新的投資。庫存多,佔用資金多,利息負擔加重。零庫存管理方式在日本製造業已經被廣泛採用。談到零庫存管理在日本的成功應用,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無可爭議地成為了零庫存管理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好的證明。

隨著零庫存管理在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成功實施,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加入到了實行零庫存管理的行列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零庫存管理在日本已經擁有了供、產、銷的集團化作業團隊,形成了以零庫存管理為核心的供應鏈體系。

國內的很多中小型企業還未能做到零庫存管理,很多廠為了及時應對客戶突然猛增的訂單,會有1個月~2個月或更長的安全庫存。在沒有訂單生產的艱難環境下,企業可以有效運用庫存變現法,為內部運營添加一份力量。

③變更交易條件,增加抵禦風險能力

當訂單量足夠,沒有意識到生存危機時,大多企業會儘量配合客戶滿足客戶要求,對待供應商的交易條件也不會過於苛刻要求。但是正確意識到運營風險,能從日常工作中培養抵禦風險的能力是對企業發展是重要的環節。我們可以從交易條件出發採取以下方法。

修改交易條件,縮短客戶貨款的到帳時間。延後供應商貨款的支付方式,採取分期付款。縮小副資材,包裝材料的最小購買批量要求,只購買需要的量。和供應商重新交談成本,爭取物料降價。事實上很多企業會不定期的收到客戶要求降價的聯絡。理由很直接,整個行業市場都不好做,希望供應商幫忙一起攜手共度難關的意思,為了表示誠意不能直接拒絕,企業是拿出各種辦法來回應客戶降價的要求。

但很少想過向我們的材料供應商提出降價要求,現在面臨的是生死存亡的危難時刻,只要能起到一點作用的方法都應該運用起來。變更交易條件的方式,有機會獲取更多的時間和資金。

控制成本,確保每一分開銷都值得。

在市場低迷預測不到未來行情的危難關頭,節約成本,控制無用的開銷的方法,能成為為公司的重要經營法寶。

以最少人數建立生產壓縮體系,根據現狀重組直接人員和間接人員等,以下方法也是需要深刻考慮應對的措施。

明確未來一年訂單減少的情況下,確定所需要的生產人員和管理人員,同時也具備V字形恢復增產時的對應資源和方案。平日加班和假期加班全部控制為零加班,加班成本是龐大的數額,控制出來是一個迷你礦。當然,這要根據每個公司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如果有正當的理由需要加班時另作考慮。節約用電,集中生產車間及辦公場所。現在訂單量少的情況下,可能很多車間只有個別崗位有工作,可以根據崗位合理安排工作空間,從而達到節約用電的要求。被譽為「波斯古典文壇最偉大人物」的詩人薩迪說過: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饑寒」這一句名言告訴我們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可貴。

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裡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如此強烈,令人讚嘆!

就算是產品大賣利潤爆棚的時候,公司也應該嚴格執行日常成本控制管理,要知道浪費能吃空一個企業,為了讓公司長遠發展,必須要全員參與確保每一份開銷都是最值得的。

⑤做好轉型準備,杜絕「守株待兔」。

目前歐美市場低迷,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還是未知數,在確保以往生產能力和技術的同時,為了持續發展可以考慮其他領域和市場的新做準備。因為是暫時性為避風險做的臨時事業,要考慮投資風險少,利益回報率高的事業。比如根據市場需求生產口罩等醫療物資。

今年空調行業遭受了一定的打擊,董明珠也透露今年第一季度,格力集團損失了近200億元。面對這麼大的損失,董明珠並沒有退縮,而是選擇對抗疫情。由於疫情爆發突然,全國各地的防疫物資非常緊缺。得知國家有難後,民族精神促使了董明珠做了一個偉大決定。格力斥資2000萬元,將格力的幾條生產線改成專門生產口罩、體溫計和其它防護用品。

美國管理學教授,卡斯特說過「現代管理最主要的任務是應付變化」,「管理者要能容忍不測,需具備競爭性格,他們要不斷地審時度勢,不斷地找準問題,抓準機會」。

總而言之,無論是為了什麼,作為企業經營者,管理者應該學會在危機中看到商機,不可犯和「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

結語:

疫情當下我們深切感受到了眾多職工和企業老闆的壓力和苦惱。不管是人災還是天禍,企業應當在困難中堅強的站起來,充分運用「開源節流法」控制成本,庫存變現法不斷的挖出埋在企業深處的小金礦;找問題,抓準機會研究適合目前市場的新商機。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也正面臨著沒有訂單生產的局面,不妨試一試「開源節流法」,相信會有一定的收穫。學會運用「開源節流法」,你的職場生涯會越來越輝煌。

—END—

作者:小愛說職場

相關焦點

  • 陳春花:疫情危機下,企業如何在逆境中生存?
    企業戰疫,如何突圍?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院長陳春花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支招佛山製造如何應對疫情影響。這些建議具有普適性,同樣適用於各行各業。另外,為幫助企業家尋找應對危機的生存之道,陳春花用最快的時間寫了一本新書,將於3月上旬面世。她在書中強調,危機會導致一些長久性的、根本性的變化,這些變化重構價值與格局。
  • 互太、永嘉盛…廣東紡織服裝企業如何應對危機?
    「這是企業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有服裝出口企業這樣說。   危中見機,危中更要尋機。記者走訪全省多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發現,面對挑戰,有人自我改革、延伸服務鏈條,有人產品轉型、抵禦短期風險,有人攜手上下遊、穩住供應鏈,有人未雨綢繆、轉戰國內市場。   4個側影,傳遞著廣東企業在危機中的韌性——自力更生,共度時艱,找到出路。
  • 價格大跳水、訂單夾縫中生存,數碼印花遭遇問世...
    某企業賣廠持續半年,依然無人問津!價格大跳水、訂單夾縫中生存,數碼印花遭遇問世以來最大危機!其中尤其是數碼印花為最,甚至可以說數碼印花遭遇了自誕生以來最大的生存危機。如果在一年前有人告訴你,數碼印花是市場常見的印花種類中最便宜的一種,那麼你一定會覺得這人是一個紡織白痴。
  • 「大解除」時刻:受重創的初創企業進入生存模式
    《紐約時報》聚集了美國初創企業所面臨的困境。還是那句話,很殘酷:適者生存。無論是對初創企業員工還是公司來說,都是如此,風投機構也許也會幹站在旁邊看這句話的應驗。為了生存,這家初創企業削減開支,凍結招聘,還緊急開發了針對虛擬健身的視頻流服務。Martin Pichinson是矽谷諮詢公司Sherwood Partners的負責人。Martin Pichinson說:「這就是大解除(great unwinding)。」 這家公司的業務是為失敗初創企業重組提供諮詢。
  • 應對疫情危機!浙報點讚嘉興這家服裝企業轉型造口罩
    在柯橋、平湖、長興等多個紡織服裝集聚地,我們聽到了這樣的聲音:整個春季的訂單都沒了,夏季還是未知數。  「上半年很危險了。」湖州綠蒙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會義,18歲就開始闖蕩市場,從沒見過這種「休克式」的行業危機。「往年這個時候訂單已經排到了六七月了,現在4月以後的訂單還沒著落,紡織服裝是季節性的產品,春季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 經濟不景需求欠佳 珠三角企業直面「倒閉潮」危機
    服裝業:產銷兩頭都在捱  大約有一半的服裝廠減產了,主要原因是訂單沒那麼多,只能減少車位  「我們紡織服裝行業沒有所謂的倒閉潮。」「大約有一半的服裝廠減產了,主要原因是訂單沒那麼多,只能減少車位,這樣堅持下去等到下半年旺季生產秋裝的時候再爭取盈利。」
  • 蘇州外貿企業樣本:3000元月薪難留人 大量訂單流向東南亞
    事實上,有不少企業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就已經開始了轉型之路的探索,比如對新產品的開發、新技術的引進等。但面臨的現實問題是,在每況愈下的出口大環境下,這些企業首先面臨著生存的壓力,而轉型需要的資金、人才等儲備還遠遠不夠,這也讓這些企業在生存與創新之間難以在短時期內找到最佳的平衡。
  • 真正的危機4月才會顯現?國外客戶前一天還在催貨,後一天就取消訂單...
    「真正的危機4月才會顯現」東莞的張先生主要經營拉伸膜加工,周六仍然加班到晚上8點才回家,「年後開工以來一直都很忙,主要還是在做年前下的單,畢竟今年開工晚,有很多積壓的單要趕貨。」還有一個忙的原因是,鑑於當前不明朗的經濟形勢,他不敢招人,「現在是忙,但4月份以後如果沒單做了,招那麼多人怎麼辦呢?所以先讓這些人加加班,頂著吧!」
  • 華為的生存韜略與戰略定力
    華為的生存韜略與戰略定力此2018年遭受美國打壓與制裁以來,華為一直處於中美的暴風眼的中心,美國視華為如眼中釘肉中刺。對華為的打壓無不所用其極,5月12日又出臺一份禁令,禁止全球半導體公司利用美國技術向華為出售產品,否則會遭受美國的懲罰與制裁,妄圖置華為以死地而後快。
  • 訂單不能按時交付!疫情當前,外貿企業當如何應對?
    麥出海小編在此為各位支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積極行動起來,儘可能地減少損失:1.及時整理訂單合同 了解訂單進展狀況建議各位外貿人,外貿企業和出口廠家首先排查目前受影響的訂單及合同,及時統計,並充分了解每個訂單進展情況。2.
  • 金融危機下企業失敗成因分析
    綜合相關學者觀點:企業失敗是指由於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不能有效地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不能滿足企業正常運營條件,從而在法律上和市場上被淘汰。   解釋企業失敗和破產的規範性理論不多,總體上能夠被各方面的研究人員和企業界接受的理論主要為兩種:一是企業生存因素理論。企業的生存受到內外因素的多重影響。如果各因素能適當的搭配,企業生存的機會將會增大,並且可能會獲得良好的獲利空間。
  • 2019廣東公務員面試模擬題:企業單方面與應屆畢業生解除合同
    2019廣東公務員面試模擬題:企業單方面與應屆畢業生解除合同 2019-04-13 18:07:46|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廣東服裝企業危中尋機:堅持住,找出路
    「這是企業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有服裝出口企業這樣說。危中見機,危中更要尋機。南方+記者走訪全省多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發現,面對挑戰,有人自我改革、延伸服務鏈條,有人產品轉型、抵禦短期風險,有人攜手上下遊、穩住供應鏈,有人未雨綢繆、轉戰國內市場。
  • 揚州園區企業5萬崗位可能招不到人 或現用工荒
    揚州市園區企業5萬個崗位可能招不到人 今年或出現用工荒  昨日,市勞動部門發布《我市園區企業用工需求情況的調研報告》。報告指出,我市企業用工需求量快速增加,部分行業、企業出現了招人難的現象。
  • 國外需求萎縮衝擊外貿中企 服飾企業:訂單懸在空中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外貿出口訂單大範圍取消已經在紡織行業出現。「國內產能恢復了,國外訂單卻沒有了。」多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外貿企業表示,目前處於近些年最難熬的階段。「我們的訂單很多都懸在空中,所有事情都是未知的」,浙江凱爾海針紡服飾公司CEO金曉波6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的公司多年來一直為國際客戶做來料加工,但今年的嚴峻情況是他此前從未遇到過的。金曉波的服裝廠僱用300名員工,還有4/5的訂單承包給合作的中小型企業。
  • 外刊精讀 | 疫情危機下的企業生存之道
    一場大火蔓延到其中一個棚戶區,使得5.3萬人都無家可歸。Severe weather/fierce storms ripped through the city.惡劣天氣/狂風暴雨席捲了這個城市。語法分析:1)with引導伴隨狀語:with和as都可以引導伴隨狀語,但with後面只能跟短語不能跟完整句子,as後面跟完整句子。
  • 訂單沒了,澄海的玩具廠還能扛多久?
    來到4月,沒想到歐美等國成為疫情重災區,他又為接不到訂單發愁。即便有訂單,也是拼圖玩具、益智類玩具等小批訂單。黃鑫所處的廣東汕頭澄海區,享有「中國玩具禮品之都」的美譽。作為當地的支柱產業,玩具禮品業年產值近500億元,外銷達70%以上,出口到歐美、中東、東協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此,也有「世界的玩具在中國,中國的玩具在廣東,廣東的玩具看澄海」的說法。
  • 《5守株待兔》知識點梳理
    部編語文三年級下冊期中期末複習分課知識點梳理《5守株待兔》知識點梳理一、字詞。
  • 你才守株待兔,你們全家都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原來是個高級黑。對此,警察歐巴嚴正聲明:你才守株待兔,你們全家都守株待兔。
  • 小小瓶蓋企業,靠可口可樂、怡寶等企業訂單生存,每年營收超5億
    據統計預測,2020年飲料行業銷售總額將突破6000億,在如此大的銷售額背後,不只有飲料企業的功勞,還有一家不起眼的飲料瓶蓋企業,專門為各大飲料廠商提供瓶蓋的廠家,靠賣飲料瓶蓋每年營收超過5億,它就是國內飲料行業的「瓶蓋大王」——金富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