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牛解禁背後,日本牛肉如何滿足「中國胃」?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財經TF

隨著中國即將邁進全面小康社會,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人們在蛋白質的攝入上正從「想吃肉」逐漸升級到養成「吃好肉」的消費習慣。

而價格昂貴,主打中高端市場的日本和牛似乎就成了人們的不二之選,在日料店吃一頓和牛肉成了一种放縱、奢侈的符號。

但許多人直到12月19日中國海關總署、農業農村部發布對日本牛肉的解禁令才心生疑惑,近年來在國內市場受到熱捧的「日本和牛」究竟是來自哪裡?真正的日本和牛能滿足中國市場嗎?

十八年滋生無數假」和牛」,真和牛市場有多大?

「目前國內市場上所謂的『和牛』實際上大多數是澳洲和牛肉或者品質比較好的國產牛肉。」中國肉類協會副秘書長高觀在12月25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這些「日本和牛」在國內能夠賣出很高的價格,賺取高額的利潤,當然也不排除會有走私肉的存在,但真正為日本和牛肉的可能性較小。

同樣具有雪花紋理的澳洲和牛肉。(圖源:亞馬遜)

隨著中國海關總署、農業農村部對日本牛肉的解禁,時隔18年,人們終於有望在國內吃上真正的日本牛肉。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農業大臣江藤拓在12月23日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實際恢復出口需要中日政府繼續磋商衛生管理條件等細節,爭取明年恢復出口牛肉。

假和牛肉的市場需求尚且如此,此次真正的日本和牛肉解禁後市場需求也值得期待。

高觀認為,從總體上來講,中國的牛肉需求量巨大,且中日牛肉消費觀念相近,亞洲人普遍偏愛脂肪分布較為均勻、分離度高的「雪花肉」,而日本和牛肉正符合這一點。

日本的和牛從高到低共分為五個等級,即A5、A4、A3、A2、A1。肉質等級主要由油花分布、顏色、肌肉紋理、脂肪色澤四個項目來作綜合鑑定。(圖源:ourawesomeplanet.com)

雖然日本牛肉並不全是價格昂貴的和牛肉,但高觀指出,亞洲畜牧業普遍的飼養成本都比較高,尤其是日韓等國家本身國土面積狹小,相比澳洲和美洲缺乏大面積的天然草場,加上飼料也依賴進口,導致日本普通牛肉也處於中高端牛肉的價位。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12月2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東京市場和牛的平均批發價格在每公斤1591到2414日元之間(折合人民幣101元至154元)。12月中旬日本牛肉總體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598日元(折合人民幣102元),零售價將會更高。

東京牛肉批發市場的各類牛肉價格,其中「去勢」意為閹割牛。(圖源:日本農林水產省)

而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12月份第二周全國牛肉零售價平均為每公斤82.19元。

對此,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村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楊春在12月25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日本和牛這種穀飼型的牛肉由於其出色的口感受到歡迎,雖然其價格偏貴,針對中高端市場,但符合中國的消費趨勢,仍有很大的市場。」

除了滿足中高端牛肉市場的需求外,對於此次解禁,楊春認為還能提升其品質,「經過18年的禁令,解禁後中國海關對日本牛肉的品質有著更嚴格的把控,消費者可以更加放心地購買。」

但真正恢復進口後,和牛在中國市場是否能和大洋洲以及南美的安格斯牛競爭仍然是個未知數。目前來自巴西、烏拉圭、澳大利亞、阿根廷和紐西蘭的牛肉已經佔據了中國牛肉市場97%的份額。

日本牛肉供應「自身難保」,量級差距難解中國牛肉之需

儘管日本和牛的市場前景廣闊,但日本國內的牛肉供應仍難以滿足中國牛肉市場的需求,二者有量級上的差距。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中國牛肉市場需求逐年增長,中國目前成為世界最大的牛肉進口國。據美國農業部預測,在2020年中國的牛肉進口量將達到全球牛肉出口量的四分之一。

時代財經梳理中國海關總署、中國國家統計局、美國農業部及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數據發現,2016至2018年間中國牛肉的年消費量從692.8萬噸漲到791萬噸,增加了近100萬噸,而同期日本牛肉的年出口量僅從1909噸增長到了3560噸。另外,截至2019年11月,中國今年牛肉進口總量已達到147.02萬噸。

除了日本牛肉產量從整體上和中國牛肉市場的需求存在量級差距外,針對中高端市場的日本和牛近年來的產量也捉襟見肘。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牛肉總產量為33.3萬噸,其中「和牛」產量為14.9萬噸,佔比不到一半。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截至2018年,日本和牛養殖農戶數量在10年裡減少近四成。此外,由於養殖農戶的老齡化、牛肉價格上漲帶來牛犢價格飆升等因素,近年來日本牛肉產量增長几乎停滯。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更有媒體曝出,由於許多遊客熱衷於到日本吃真正的和牛肉,導致神戶和牛等高端牛肉供應出現短缺,部分日本知名燒肉店不得不採用價格更便宜的雜交牛肉冒充和牛肉,引發日本農林水產省介入調查。

「由於日本牛肉總產量較小,而且主打中高端市場,雖然此次解禁在客觀上符合我國逐漸放開進口肉類供給的趨勢,但對於滿足整個中國市場肉類需求而言影響有限。」楊春說。

為提高和牛產量,日本農林水產省於今年11月公布了和牛養殖補貼政策,計劃在15年內將和牛產量翻倍,達到年產量30萬噸。獎勵按飼養頭數發放,對於新增飼養母和牛的農戶,每頭最多給予20萬日元的獎勵金。

日本和牛(圖源:維基百科)

對此,楊春認為,即便有政策支持,日本和牛的產量在短期內可能難以有顯著的增長。

牛肉第一進口大國的困境

伴隨食品安全和疫情問題的解除,中國已經在2017年至今逐步解除了日本,美國,英國、愛爾蘭、荷蘭、丹麥、法國等國家的牛肉進口禁令以滿足國內供給。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牛肉市場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2016至2018年間,中國牛肉出口量從0.41萬噸下降至0.04萬噸,牛肉基本被國內市場所消費。

產自內蒙古的國產牛肉。(圖源:蘇寧易購)

「目前中國牛肉供給最大的問題是國內牛肉產能的增長遠遠跟不上牛肉需求的增長,」楊春強調。

近年來隨著禽流感、豬流感、豬瘟等疫情爆發,導致相應肉類供給不足,也因此帶動了一批諸如「養豬致富」的風潮,但這種現象在牛肉養殖領域卻很少見。在楊春看來,這主要是因為養牛的回報周期長所導致,且在飼養期間市場價格的波動也會導致養牛的預期回報不確定性較高。

楊春舉例稱,母牛懷胎九個月,到小牛長成出欄最少需要兩年時間,而母牛每胎一般只生產一頭小牛,一胎多犢的概率較小。而如果珍貴的牛犢在兩年的時間裡存活率不能得到保障,許多農民只能血本無歸。

科左後旗的肥牛養殖場。(圖源:CCTV4)

此外,隨著城鎮化的加快,越來越多農村居民進城打工,許多地區只剩下留守的老人還在養牛,因此人工成本較高。而規模較大的肉牛養殖企業也面臨著技術等方面的難題。

雖然近年來中國養牛扶貧的政策扶持力度政治逐漸加大,但要想真正解決中國國內牛肉的供給,楊春認為,還是要加大對母牛養殖的投入,提高生產效率,同時輔以相關政策的資金支持,減輕農民養牛的負擔。

相關焦點

  • 中國解禁日本牛肉 日本和牛將重返中國餐桌
    中國解禁日本牛肉 日本和牛將重返中國餐桌  Winnie Lee • 2019-12-23 15:46:37 來源:前瞻網
  • 日本和牛解禁,我終於不用再吃假貨了
    此次解禁,意味著時隔19年,日本和牛終於重回到中國人的餐桌上了,但這號稱600元一斤,被譽為「牛肉中的愛馬仕」的日本和牛,能徵服我們的「中國胃」嗎?當時日本國內爆發狂牛症疫情,於是同年國內就開始禁止進口日本產牛肉。 再過了十年,日本境內又爆發口蹄疫,中國隨即又禁止日本偶蹄動物(豬、牛、羊等)其他製品,於是才有了此次解禁一說。
  • 牛肉中的愛馬仕解禁——日本和牛的知識
    2019年12日19日,海關總署頒布了200、202號公告解禁日本口蹄疫禁令,那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日本和牛(Japanese Wagyu),本文將全面介紹日本和牛(Japanese Wagyu)的歷史和相關知識,花10分鐘讀完本文搖身一變和牛專家!
  • 時隔18年日本和牛重返中國!「牛肉中的愛馬仕「還有競爭優勢嗎?
    近年來,日本的牛肉,尤其是以其柔嫩的肉質和大理石花紋聞名的日本和牛,在海外市場頗受歡迎。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上海代表處所長小慄道明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非常樂見這一消息最終落地。「日本農戶等得太久了。」他說。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牛肉輸華解禁公告是在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召開前夕公布的。
  • 日本和牛才解禁,那這麼多年來,中國人在日料店吃的牛肉是什麼
    日本和牛,全世界有名。不少吃貨到了日本,就是為了品嘗一下日本和牛的美味,在中國更是流傳著日本神戶牛肉是聽著音樂,喝著啤酒長大的,因此牛肉格外細膩美味,只用鐵板煎烤,加入少量海鹽和黑胡椒提味即可。日本和牛而日本和牛雖然在全世界都鼎鼎大名,然而我國如今才解禁了日本和牛,允許日本的牛肉進入中國。
  • 和牛被中國海關解禁,600元一斤的日本國寶牛肉值不值得你嘗鮮
    據中國海關總署網站於12月22日公開的兩份文件,公告自12月19日起解除日本狂牛症禁令以及日本口蹄疫禁令。這意味著,時隔18年後,日本牛肉有望重回中國人餐桌。由於日本在2001年爆發狂牛症(牛腦海綿狀病)疫情,中國同年開始禁止進口日本產牛肉。
  • 「日本特產」獲批解禁,當地民眾喊話:別把「好東西」都出口中國
    日本「特產」獲批解禁公告,或將大量出口中國 這個「日本特產」就是日本和牛。日本和牛應該是諸多饕餮食客都會知道的一個知名農產品了吧。 而「日本牛肉漱華解禁公告」就在之前公布了,從12月19日其,解除了日本狂牛症禁令和日本口蹄疫禁令,這就代表著時隔18年,日本牛肉有望重回中國人的餐桌。
  • 韓國解禁低含量瘦肉精牛肉
    上述官員稱,進口牛肉產品中,齊帕特羅含量在1ppb(十億分之一)以下的牛肉、5ppb以下的牛肝和10ppb以下的牛腎已在8月下旬獲解禁。去年10月,韓國曾表示將放寬其對齊帕特羅類動物用藥的「零容忍」政策。之前已有風險評估結果顯示,這類藥物在肉類中的含量控制在一定標準之下是安全的。
  • 日本和牛解禁,所以這些年我們在日料店吃的都是什麼
    文字 | 魏水華 頭圖 | pixabye 農業部最近做了件好事:解禁日本牛肉的進口。這其實和中國古代禁止宰殺耕牛、印度人視牛為神靈的本質原因是一樣的:與吃肉相比,牛為農田生產的穀物對農耕文明來說更重要。 顯然,日本依靠政教一體的權威為牛的合法生存做背書,較之中國政府的王法更為有效。中國古代,有無數遊走於社會邊緣的李逵、魯智深,「打一壺好酒,二斤牛肉」;也有無數耕牛被冒充老牛、病牛宰殺,滿足人的口腹之慾。
  • 萊劑解禁、美牛案過關 9月中美國牛肉上餐桌
    臺「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說,美牛案過關後,「農委會」將與「衛生署」同步公告核准萊克多巴胺作為牛隻飼料添加劑,預計需30至40個工作天,最快九月解禁。換言之,民眾九月就能吃到美牛。陳保基說,萊劑只限於「牛肉」,島內養豬業及其他畜禽產業仍禁用。萊劑藥商並非申請就會通過核准,要先將依「動物用藥品管理法」審查。
  • 日本牛肉時隔18年重返中國,最頂級的和牛,你真的吃懂了嗎?
    每年,全世界各地都有人前往日本,只為吃一頓正宗的和牛。前不久,中國宣布解除日本牛肉進口限制,時隔18年,日本牛肉將重返中國的餐桌。廣大吃貨們也終於可以拋棄走私牛肉以及澳洲和牛,名正言順地在家門口兒吃上一口來自日本的和牛了。
  • 神戶牛一頭賣12萬元,日本人都快吃不起了
    受出口需求增長和訪日遊客追捧,日本高檔品牌牛肉「神戶牛肉」價格持續增長,幾乎飆至歷史最高點。日經中文網報導,近日在神戶市中央批發市場,帶骨肉價格為1頭牛200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1.96萬元),同比上漲了3成。
  • 日本、澳洲、美國都養和牛,但哪個國家的牛肉更合你口味?
    這次我們將介紹比較主流的日本和牛、澳洲和牛與美國和牛,從食客的角度對比他們的不同之處,分析其特色,並提出在選購時的一些技巧,爭取讓和牛成為一塊可以擺在我們面前的真實牛肉。 即使去年年底已經擬定解禁日本牛肉,但到目前為止,我們仍舊吃不到正關進口的日本和牛。
  • 中國解禁後又遇疫情,日本和牛跌至60元/公斤!賣一頭倒虧3萬?
    不過,進口牛肉的價格卻一點也不便宜,買一斤牛肉花掉一張百元鈔票是常有的事,其中最誇張的是日本和牛,神戶的A5和牛的價格在2017年將近4500日元/公斤(約合296元人民幣/公斤)。2019年底,中國宣布解除日本狂牛症禁令以及日本口蹄疫禁令,日本牛肉出口上則開始大舉押注中國市場,日本農林水產省還提出要將牛肉出口年總額提升至250億日元。
  • 日本的神戶牛肉供不應求,一個牛肉三明治賣到 180 美元
    美國媒體曾經評選過「世界最昂貴的 9 種食物」,神戶牛肉憑藉上佳的品質和口感位列其中,甚至還有農民為了培育出高品質的和牛會給牛按摩、餵牛喝酒的說法。這種擁有大理石紋路的「雪花肉」肌肉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很低,營養價值極高,不僅是日本「國宴」上的招牌菜,出口到海外也價格不菲。
  • 西南首單南非解禁牛肉順利抵成都
    西南首單南非解禁牛肉順利抵成都。 鍾欣 攝   中新網成都10月15日電 (張浪 陳軍德)記者15日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獲悉,來自南非的50噸牛肉經過全程冷鏈運輸14日順利抵達成都。據悉,這是在南非牛肉解禁之後的中國西南地區首次進口。依託進境肉類指定口岸、國際多式聯運通道,成都國際鐵路港正著力打造西部凍品交易和冷鏈分撥中心。
  • 拼多多攜手奧運供應商「伊賽」牛肉,年貨節用進口牛滿足中國胃
    作為中國牛肉龍頭企業,伊賽聯手拼多多2020年貨節,希望為消費者提供放心、優價、高質的本土和進口牛肉。「拼多多今年總共聯合了三十萬優質商家和數千頭部農產品品牌,共同啟動年貨節。」拼多多年貨節負責人介紹,本次年貨節匯聚了百萬款全網極致性價比的品質年貨,以滿足5.36億消費者不斷升級的年貨需求。
  • 海關解禁 日本和牛要回來了!網友:那我之前吃的都是啥
    日前,海關總署一則解除日本狂牛症禁令的公告引起了廣大吃貨的注意,許多網友驚呼牛肉中的「愛馬仕」――日本和牛終於有望重回國人的餐桌了。日本和牛因為其多汁、多油酸,口感軟在世界牛肉中享有盛譽,其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很低、營養價值極高,因其大理石紋理又被稱為「雪花牛」,神戶牛、松阪牛與近江牛是最著名的三個品種。正宗的和牛在日本被視為「國寶」,為了增進和牛的食慾保證營養攝入,飼養員會定時餵他們低酒精的啤酒,並用幹毛刷均勻按摩牛身,以保證脂肪平均分布。
  • 一口上百元的神戶牛肉沒一片來自日本 「雪花」是做的
    杭州餐館裡那些象徵品位和身價的「神戶牛肉」背後,又是一個讓人搖頭的行業現狀——   一口上百元的神戶牛肉 沒有一片來自日本   那些號稱「神戶牛肉」的大多是國產牛肉,甚至還有注脂的「李鬼」   可有點黑色幽默的是,有讀者報料說,自從2001年日本爆發狂牛症以來,中國就不再從「疫區」日本進口牛肉。   記者昨天從浙江省檢驗檢疫局證實,確實不能進口,至今沒有解禁。那麼,目前市場上這些一筷子就要上百元的「神戶牛肉」都出自何處?
  • 美國牛肉重返中國市場 中國肉牛產業亟待轉型升級
    輸華牛肉的牛須有完善的記錄,可以保證追溯到牛隻的出生農場,在中國口岸入境時,不得檢出中國法律法規禁止的非天然產生的獸藥、促生長劑、飼料添加劑和其他化合物,包括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   「要滿足這麼多條件特別是瘦肉精的限制,美國的供給也有限。」從事食品冷鏈的上海海博物流公司副總經理言宏偉表示,未來消費者想買到每斤10元至20元、物美價廉的美國牛肉,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