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文明20條》2.0版解讀? 鄰裡遇事搭把手

2020-12-27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自古以來,鄰裡友善相處、社會美滿和諧的生活狀態就令人神往。

有這樣一幅溫暖的畫面,至今仍定格在市民張文心的記憶中:一條熱鬧的居民小巷,在茶餘飯後,大家不時聚在一起聊天、拉家常。誰家做了好吃的,都不忘給鄰居送上一點嘗嘗;誰家缺點油鹽醬醋之類,就向鄰裡借點;誰家有了難事,鄰裡都會上前幫一把……「如今,從平房搬進樓房,生活條件改善了,鄰裡之間的互動卻少了,人情味也跟著淡了。」張文心略帶遺憾地說。

與張文心的感受相同,在《宿遷文明20條》2.0版意見建議徵集時,不少市民針對現在鄰裡之間多形同路人、不及過去親密的現象,提出了鄰裡之間應多走動多幫助、注重相處文明的倡議。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宿遷文明20條》2.0版將「鄰裡遇事搭把手」納入其中,作為新增的9條文明公約之一,倡導廣大市民與鄰裡和睦相處、守望相助,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溫情、城市更有溫度。

「千金買屋,萬金擇鄰。鄰裡互助、關愛他人是咱們中華民族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傳統美德。比如住同一個樓道,見面主動打聲招呼,看見別人上樓拿東西比較多,可以順手幫個忙。這就是近在咫尺的鄰裡情,更是文明的體現。」家住市區恆大華府小區的市民胡曉林主動擔任小區的文明宣傳員、志願者,從點滴小事入手,為周圍居民送去貼心的幫助。

創建和諧鄰裡關係,宿遷各地紛紛行動。今年6月中旬,為期兩個月的首屆「鄰裡文化節」在宿城區雙莊街道拉開帷幕。文化節以「鄰裡守望、溫暖同行」「鄰裡同樂、共享幸福」等為主題,引領街道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爭做鄰裡關愛的參與者、鄰裡志願的奉獻者、鄰裡平安的維護者、鄰裡清潔的服務者和鄰裡聯誼的促進者,營造了和睦、友善、團結、文明的氛圍。

雙莊街道舉辦的「鄰裡文化節」只是宿遷全力構建文明和諧鄰裡的一個縮影。傳承發揚鄰裡互助美德,宿遷持之以恆,久久為功,不讓一扇門、一堵牆、一幢樓,隔斷鄰裡之間的真情互動,而是打破心的「枷鎖」,讓文明常駐鄰裡之間。

【文明解讀】構建和諧鄰裡,營造良好人際關係,這不僅是一個城市人文素養高低的重要表現,更彰顯了一個城市文明的進步。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宿遷鄉情》雜誌主編莫雲認為,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芒,鄰裡小事可以體現出一種精神。宿遷人鄰裡相幫,從小處說是宿遷精神,從大處說是中國精神。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部分人從農村走進了城市,由農民變成了市民,無論環境身份如何變化,和諧的鄰裡關係需要相伴相隨。「鄰裡遇事搭把手」這條文明公約的出臺,既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迫切需要,也是彰顯宿遷城市精神、凝聚社會共識的充分體現,對促進社會文明和諧,必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武蕾)

相關焦點

  • 《宿遷文明20條》2.0版解讀⑥ 公共場所不吸菸
    中國江蘇網訊 公共場所不吸菸,不僅是市民個人素質的體現,更能反映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相較於「煙霧繚繞」的公共場所,一個無煙的清新環境,才更能呵護人們的健康,樹起城市的文明「口碑」。  走訪我市商場、超市、影院等公共場所,記者發現,禁菸區內,吸菸者越來越少了,「公共場所不吸菸」已成為許多宿遷人的自覺行為。
  • 《宿遷文明20條》2.0版解讀約定時間不遲到,答應的事要做到
    宿遷網訊(記者 高媛媛)「晚上的婚宴你幾點過去?」「說是6點開始,到時大家肯定都會晚點去,我們7點過去吧。」只要是參加過親朋好友的婚宴喜宴,相信你對上面的對話肯定不陌生。古人云:不信不立,不誠不行。為此,《宿遷文明20條》2.0版新增「約定時間不遲到,答應的事要做到」,倡導誠信守約、增進人際互信。通知了幾點開會,卻總有人遲到;集合時間已到,但有人就是不見蹤影……在各種場合,總有一些人不能準時到達,總是在眾人的「翹首企盼」中「千呼萬喚始出來」,浪費了別人的時間。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時間觀念也越來越強。
  • 解讀《宿遷文明20條》:吃飯吧唧嘴 文明遠離你
    宿遷網訊(記者 吳越)去吃飯時,你最怕碰到什麼樣的人?據一項網絡調查顯示,排名「飯桌十大惡習」之首的就是吃飯時吧唧嘴。在很多人看來,吃飯時發出很響的吧唧聲是非常沒素質的一件事。「小時候我媽就教導我,吃飯時不要發出響聲,這本應是從小就養成的一個良好生活習慣。
  • 宿遷推行「宿九條」為文明加分 給「人情」減負
    一時間,文明新風成為沁人心脾的一股夏日清涼,不辦「升學宴」、拒絕「謝師宴」成為廣大市民的共識。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據統計,通過大力推行人情新風「宿9條」,上半年全市同比人情事項減少31.2%,戶均人情支出降低43.1%。
  • 《宿豫鄉村文明20條》上線啦!快來看看哪些與你有關
    7月30日上午,在宿遷市宿豫區文化公園小劇場內,宿豫區委書記、宿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劉海紅,宿豫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袁昌華,宿豫區政協主席仲林,宿豫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海濤,宿豫區政協副主席、新莊鎮黨委書記臧其勇一起啟動了電子屏,正式發布《宿豫鄉村文明20條》。據了解,發布儀式上主辦方用動漫短片的形式生動展示了《宿豫鄉村文明20條》內容。
  • 江蘇宿遷發布《文明20條》:吃飯不能「吧唧嘴」
    昨日(4號)上午,宿遷市召開《宿遷文明20條》新聞發布會,共提出了20條文明建議,其中多數都是諸如不說髒話、不過分勸酒、吃飯不「吧唧嘴」等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問題。  現代快報記者走訪後發現,大部分宿遷市民都表示《宿遷文明20條》十分深入人心,希望能成為常態,部分市民則認為這樣太過小題大做。
  • 吃飯不能"吧唧嘴" 《宿遷文明20條》融入點滴行為
    「不剩飯、不剩菜」「公共場所不吸菸」是《宿遷文明20條》中的部分內容,其他還涉及不說髒話、不過分勸酒、吃飯不「吧唧嘴」等日常生活中的諸多細節。  這些形成於民間大眾的20條文明公約,通過近三年的宣傳推廣和深入推行,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認同和習慣遵守,潛移默化地涵養了宿遷文明城市的新特質。
  • 宿遷:村規民約卸下人情「包袱」 「約」出文明新風
    現如今,隨著《宿遷文明20條》《人情新風「宿9條」》(以下簡稱「宿9條」)等文明公約的深入實施,宿遷鄉村有了文明公約、文化牆、文明新風堂,口袋富了、生活環境好了,老百姓的文明素質也提高了。宿遷出了不少文明村,有些老百姓開玩笑說:「我們這裡的文明風有『八級』。」
  • 宿遷讓文明之花綻放「心」間
    暖心:車讓人,讓出平安;人讓車,讓出文明3月30日,宿遷市區洪澤湖路府苑小區南門的斑馬線附近,車輛來回穿梭,但斑馬線上一有行人通過,車輛紛紛減速禮讓。家住府苑小區的朱先生告訴筆者,他有騎車出行的習慣,每天都要經過這條斑馬線,每次通過這條斑馬線他都下車推行,快速通過。
  • 家裡有事搭把手 鄰裡幫扶開新花
    家裡有事搭把手 鄰裡幫扶開新花 「一排籬笆十根樁,一家有難大家幫」,鄰裡之間,遇到大事小情,你來我往,彼此伸把手,幫個忙,既是幫他人,也是幫自己。
  • 讓文明新風吹走「升學厭」
    不知何時起,這句原本形容放榜時考生家庭心情的話卻有了更深一層的解讀。一些大操大辦、盲目攀比的「升學宴」變味為了「升學厭」,令很多人苦不堪言。7月25日,宿遷市文明辦、宿遷市教育局聯合發出「踐行人情新風『宿9條』 不擺『升學、謝師宴』」的倡議,可謂恰逢其時。十年苦讀一朝成,升學之喜確實是人生大事、家之幸事,想要慶祝一下也無可厚非。
  • 家庭「小美」聚合宿遷鄉村文明「大美」
    步入老汴河西岸的周臺村,一個個庭院美、室內美、廚廁美、生活美、鄰裡美的「五美庭院」令人賞心悅目。截至目前,該村96戶常住戶已掛牌「五美庭院」示範戶94戶。院淨、家和、村美已成為村民追求的新風尚。近年來,宿遷市積極開展以「整潔有序庭院美、溫馨潔淨室內美、乾淨清爽廚廁美、身心健康生活美、和諧互助鄰裡美」為內容的「五美庭院」創建工作,不斷提升人居環境和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居家養老 離不開鄰裡之間「搭把手」
    關乎生命的選擇  她交付鄰居決斷    這天,家住天津市天塔街氣象南裡高層2門的左恩華家裡的門鈴響了30年鄰裡情,彼此間的信任和默契早已心照不宣,她們的感情更勝似親姐妹。張輝臣說:「看看我倆,她歲數比我小,我卻總叫她大姐姐,因為她就像姐姐甚至媽媽一樣,特別關心人。兩個孩子都不在跟前,我有事就找她,我信她。」  張輝臣住院療養期間,鄰居們輪流送飯探望。出院後,她更是得到大夥無微不至的照顧,一點都不覺得寂寞。
  • 宿遷將人情新風「宿9條」搬上舞臺
    宿遷網訊 8月14日晚,在市區金鷹商場南廣場,一場以「減人情負擔、揚文明新風」為主題的文藝作品匯演精彩開演。匯演在蘇北大鼓演繹的《人情新風「宿9條」》的歡快節奏中拉開帷幕。小品《從我做起》、女聲合唱《文明宿遷新風吹》等節目輪番上演,臺上演出精彩,臺下掌聲陣陣。
  • 倡議「吃飯不吧唧嘴」的宿遷推新版文明守則:別刷屏、不抬槓
    項羽故裡、「中國酒都」江蘇宿遷,當地官方倡議的「文明守則」,已從「吃飯不能吧唧嘴」變成了「好好說話不抬槓、朋友圈不拉票刷屏」。「不過分勸酒」則仍然被倡導、繼續堅持。3年前,宿遷市文明辦率先發布《文明20條》,以淺顯易懂的大白話,倡導宿遷市民講文明,從身邊細節與小事做起。
  • 江蘇宿遷吹響人情減負「集合號」 傳播文明新風正能量
    說起人情新風「宿9條」的推行給村裡帶來的新變化,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四河鄉雪二新村黨委書記馬永波高興地說,「宿9條」不僅弘揚了文明新風,還減少了百姓的負擔。  雪二新村的新氣象是人情新風「宿9條」在基層落地生效的體現。開展「人情消費減負年」活動,是宿遷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作出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
  • 無錫梁溪區:眾人搭把手 生活更美好
    別人有困難,就搭把手幫個忙,中國人的這一傳統,如今變身為社區工作的新手段。無錫梁溪區北大街街道麗新路社區「搭把手」婦女微家志願服務團積極倡導踐行這一理念,積極打造「搭把手」鄰裡關愛這一特色品牌。「搭把手」婦女微家志願服務團成立於2019年,現有志願者200人。
  • 誰家有困難鄰居搭把手 啟動"鄰裡守望"志願服務
    商報訊(記者 林琳)誰家有困難,隔壁鄰居來搭把手,幫個忙。昨天,相城區「與雷鋒精神同行」社會志願服務集中活動在陽澄湖鎮拉開序幕。相比於以往,這次活動的立足點深入社區,以鄰裡間的守望相助,詮釋崇高的雷鋒精神,更加親民、有溫度。
  • 「生活小事兒搭把手,這多正常」(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做志願者⑧)
    向上向善 向暖而行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做志願者⑧「生活小事兒搭把手,這多正常」80歲的許林盛是一位殘疾獨居老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她是大武口區民生社區「搭把手」互助團的志願者之一,常年參與社區開展的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做志願服務積極熱情。「『搭把手』互助團一成立我就加入了,退休之後我想再『上崗』,在志願服務中發揮餘熱,在服務社區上提升自己,實實在在地為社區和居民做點好事。」民生社區有3116戶5322人,其中,殘疾人144人,空巢、獨居老年人597人。
  • 江蘇省宿遷地方稅務局
    2018-01-30訪問量:0保護視力色:解讀信息發布總數42(單位:條)解讀材料數量42(單位:條)0(單位:次)辦事服務是否發布服務事項目錄 ■是   □否註冊用戶數辦結留言數量42(單位:條)平均辦理時間2(單位:天)公開答覆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