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不能"吧唧嘴" 《宿遷文明20條》融入點滴行為

2021-01-10 中國文明網

  不久前,來自鎮江的胡玉蓮到江蘇宿遷走親訪友,在宿遷市區幾家飯店用餐時發現,不論飯店大小,每家都在醒目位置貼著倡導文明用餐、勤儉節約、禁止吸菸之類宣傳畫或標語,顧客也都能主動遵守。文明的用餐環境讓她深感溫馨:「細微之處見真章,宿遷不愧為全國文明城市。」

  「不剩飯、不剩菜」「公共場所不吸菸」是《宿遷文明20條》中的部分內容,其他還涉及不說髒話、不過分勸酒、吃飯不「吧唧嘴」等日常生活中的諸多細節。

  這些形成於民間大眾的20條文明公約,通過近三年的宣傳推廣和深入推行,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認同和習慣遵守,潛移默化地涵養了宿遷文明城市的新特質。

  文明新特質的涵養過程是《宿遷文明20條》深入人心、踐之於行的過程。三年來,宿遷持續在實踐引導《宿遷文明20條》上下功夫,組織開展了文明倡導、文明勸導、文明規範和文明實踐「四大行動」,引導市民爭當文明使者,共享文明創建成果。

  在宿遷,無論逛超市、坐公交車或在景點遊玩,總能聽到或看見《宿遷文明20條》的宣傳內容。

  為提升知曉度,宿遷開展文明倡導行動,運用全媒體手段進行宣傳,並廣泛開展社會宣傳,形成了密集的宣傳聲勢和顯著的普及效果,更融入了市民的點滴行為。

  交通文明志願者手執旗幟,有序引導車輛、行人出行;社區志願者在開展文明勸導的同時,為居民提供多元志願服務……邊宣傳、邊勸導、邊服務,諸如此類的場景在宿遷隨處可見,文明志願者成為一道迷人風景。

  喚起市民文明創建的高度自覺,蘇宿市常態化開展文明勸導提升認同度。圍繞「出入電梯間先下後上」「公交車上給有需要的人讓座」「有序排隊不插隊」等10餘項內容開展文明勸導,同時,堅持示範引領,重點選取居民小區、大型商超等11類公共場所115個示範點開展文明勸導。

  開展「十大文明使者」評選、「文明我先行」演講比賽等活動,群眾自發組織「20條手繪漫畫」評比展覽、廣場舞大賽、快板書傳唱等接地氣的活動……

  始終以深度實踐提升文明參與度。宿遷堅持常態組織開展文明引領進機關、文明引導進社區、文明禮儀進校園、文明服務進窗口、文明踐行進企業「五進」活動,分類開展「有序排隊方便你我」「文明乘梯上下有序」全民踐行活動,引發了市民的強烈共鳴和廣泛參與。

  立規矩、重整治,開展文明規範行動,保證常態長效。宿遷將「建章立制,立規執矩」作為落實文明細節關鍵,相繼制定出臺《市區文明交通嚴管辦法》《市區養犬管理辦法》等七項「宿遷規矩」,並分類分步開展「文明餐飲提升」「農貿市場秩序規範」「斑馬線禮讓行人」等集中規範行動,推動「宿遷規矩」內化為「宿遷習慣」,以規則建設形成公序良俗。

  從起初政府主導「四大行動」推動落地到後期群眾模範遵守和自覺踐行,《宿遷文明20條》潛移默化地滲入了城市「肌理」,融入了百姓生活。三年來,宿遷市民素質、行為習慣發生了喜人變化,城市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極大提升。不斷匯聚的點滴文明,激起了更多文明之舉,在全社會形成文明的接力循環、連鎖反應。

  人與人的關係變得更加和洽,社會溫情蕩漾於整座城市。暖心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宿遷一位姑娘做好事不留名,將自己雨傘送給一對揚州夫婦後,騎著電動車匆匆離開;蘇宿市區公交車駕駛員李剛在晚上收班後,開著私家車將坐過站10餘公裡的9歲女孩送回家中……

  人與城市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文明之風勁吹整座城市。公交車上設有「愛心專座」,即使在出行尖峰時段,市民也會爭先恐後地給有需要的人讓座;市民不用再擔心寵物狗四處亂竄,遛狗要牽繩、及時清理寵物糞便成為寵物主人的文明習慣……

  人因文明而變,城市因文明而變,社會因文明而變。如今,在《宿遷文明20條》的引領下,一件件文明小事和一個個文明細節釋放的文明力量在生長,潛移默化地涵養城市文明特質,實現了從宿遷規矩、宿遷習慣到宿遷文明的跨越式轉變。(宿遷日報 記者洪磊)

相關焦點

  • 江蘇宿遷發布《文明20條》:吃飯不能「吧唧嘴」
    昨日(4號)上午,宿遷市召開《宿遷文明20條》新聞發布會,共提出了20條文明建議,其中多數都是諸如不說髒話、不過分勸酒、吃飯不「吧唧嘴」等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問題。  現代快報記者走訪後發現,大部分宿遷市民都表示《宿遷文明20條》十分深入人心,希望能成為常態,部分市民則認為這樣太過小題大做。
  • 解讀《宿遷文明20條》:吃飯吧唧嘴 文明遠離你
    宿遷網訊(記者 吳越)去吃飯時,你最怕碰到什麼樣的人?據一項網絡調查顯示,排名「飯桌十大惡習」之首的就是吃飯時吧唧嘴。在很多人看來,吃飯時發出很響的吧唧聲是非常沒素質的一件事。「小時候我媽就教導我,吃飯時不要發出響聲,這本應是從小就養成的一個良好生活習慣。
  • 「吃飯不得吧唧嘴」管得是否太寬
    現如今,這句俏皮話有了現實版,並且吧唧嘴還不僅是善良與否的問題,甚至還上綱上線、跟「文明」掛起鉤來。    據6月5日《現代快報》報導,江蘇宿遷發布「文明20條」:吃飯不得吧唧嘴。近日,宿遷市召開《宿遷文明20條》新聞發布會,共提出了20條文明建議,其中多數都是諸如不說髒話、不過分勸酒、吃飯不「吧唧嘴」等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問題,主要通過宣傳和志願者現場勸導來推廣,程度較重、屢勸無效的可能會被曝光。媒體走訪後發現,大部分宿遷市民都表示《宿遷文明20條》十分深入人心,希望能成為常態,部分市民則認為這樣太過小題大做。
  • 吃飯吧唧嘴這事兒 到底該怎麼管?
    6月4日上午,宿遷市召開《宿遷文明20條》新聞發布會,共提出了20條文明建議,其中多數都是諸如不亂扔垃圾、不說髒話、不過分勸酒、吃飯不「吧唧嘴」
  • 倡議「吃飯不吧唧嘴」的宿遷推新版文明守則:別刷屏、不抬槓
    項羽故裡、「中國酒都」江蘇宿遷,當地官方倡議的「文明守則」,已從「吃飯不能吧唧嘴」變成了「好好說話不抬槓、朋友圈不拉票刷屏」。「不過分勸酒」則仍然被倡導、繼續堅持。3年前,宿遷市文明辦率先發布《文明20條》,以淺顯易懂的大白話,倡導宿遷市民講文明,從身邊細節與小事做起。
  • 「吧唧嘴」是吃飯的一種極端行為嗎?醫生並不這樣認為!
    比如:吧唧嘴、打呼嚕、咳嗽聲、擤鼻涕、清嗓子、磨牙聲、打呵欠……這幾種聲音都很常見,但今天我們先來說說吃飯「吧唧嘴」這種聲音。在民間傳統的習俗裡,吃飯不能吧唧嘴,相術中說吧唧嘴被稱為豬食,那樣很不禮貌。想想也是,只有豬吃食時才會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說這樣的人好吃懶做、沒有志向、能力一般、難以成才,不可委以重任。
  • 由吃飯吧唧嘴所想到的……
    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社交禮儀:比如,筷子不能豎著插在飯中;吃飯不能吧唧嘴,喝湯不能吸溜;給客人添飯,一定不能說」還要飯嗎?」;餃子皮破了不能說」破」;鏡子碎了,要念叨「碎碎平安」;年輕人不要蹺二郎腿,抖腿等等。
  • 討厭Ta吃飯「吧唧嘴」是咋回事?
    吃飯聚餐的時候時不時會碰到「吧唧嘴」的食客出於禮貌人們不會特別指出但有些人特別不能忍受「吧唧」的聲音內心倍受煎熬如果你也有這種症狀你真的不是一個人研究者發現這其實是一種病他們聽到吧唧聲時心率加速,身體也會冒冷汗。近三分之一的人在恐音環境中,會進行言語攻擊,十分之一的患者曾經有過肢體性攻擊。好消息是,經過他們的研究,這種病能治!所選治療方法便是鼎鼎有名的認知行為療法(CBT),其中包括四種具體方法:注意力訓練、脫敏療法、刺激控制療法、放鬆訓練法。另外,有個簡單的辦法。
  • 也說吃飯吧唧嘴
    我吃飯吧唧嘴,她總拿眼睛剜我,要不就憤憤地嚷我: 小點聲。電視劇《父母愛情》中的江司令,吃飯也吧唧嘴,後來讓妻子安傑管著,改了,可我咋就改不過來?有段時間,大約是兒媳婦剛進我家門的那段日子,我也學著淑女那樣,小口吃飯,不張嘴,可食物在嘴裡艱難地打著滾,憋的我實在難受,斯文和優雅,裝起來也真難受,像阿Q畫圓,終究畫不圓。沒過幾天,我又恢復了原形。
  • 奇怪的知識:「吃飯吧唧嘴」英語怎麼說?
    別吧唧嘴,這個表達看上去似乎很難,其實很簡單。首先我們知道吧唧嘴就是你咀嚼的時候嘴巴張開,導致吃飯的時候會發出聲音。嚼東西的時候別張著嘴。(不要吧唧嘴) Chew表示咀嚼,比如說chew gum咀嚼口香糖。
  • 《宿遷文明20條》2.0版解讀⑥ 公共場所不吸菸
    中國江蘇網訊 公共場所不吸菸,不僅是市民個人素質的體現,更能反映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相較於「煙霧繚繞」的公共場所,一個無煙的清新環境,才更能呵護人們的健康,樹起城市的文明「口碑」。  走訪我市商場、超市、影院等公共場所,記者發現,禁菸區內,吸菸者越來越少了,「公共場所不吸菸」已成為許多宿遷人的自覺行為。
  • 《宿遷文明20條》2.0版解讀? 鄰裡遇事搭把手
    與張文心的感受相同,在《宿遷文明20條》2.0版意見建議徵集時,不少市民針對現在鄰裡之間多形同路人、不及過去親密的現象,提出了鄰裡之間應多走動多幫助、注重相處文明的倡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宿遷文明20條》2.0版將「鄰裡遇事搭把手」納入其中,作為新增的9條文明公約之一,倡導廣大市民與鄰裡和睦相處、守望相助,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溫情、城市更有溫度。「千金買屋,萬金擇鄰。鄰裡互助、關愛他人是咱們中華民族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傳統美德。比如住同一個樓道,見面主動打聲招呼,看見別人上樓拿東西比較多,可以順手幫個忙。這就是近在咫尺的鄰裡情,更是文明的體現。」
  • 受不了別人吧唧嘴?有問題的不是TA,是你!
    格格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吃飯吧唧嘴坐著還抖腿吃到興起再打個嗝兒跟他吃飯簡直就是5D電影般的體驗屬於噪音的一種吃飯吧唧嘴是不注意飲食禮節的行為簡單地講就是吃飯沒把嘴閉上(數據表明咀嚼聲是恐聲症患者最大的刺激源)作為一種精神疾病有這種症狀的人可能高達20%
  • 丈夫吃飯吧唧嘴,說過他無數次,他就是改不了
    這些我都可以忍,最讓我惱火的事情:丈夫吃飯吧唧嘴,尤其喝湯的時候,發出的響聲,簡直讓我炸毛。因為這件事,和丈夫交涉無數次,並對他發火無數次,但是,他就是改不了。丈夫也可以十天半個月才洗一次澡、刷一次牙。因為在丈夫很小的時候,他父母就離異,之後,丈夫跟著他媽媽生活。丈夫上大二那年,他媽媽病逝。意味著,我並沒有見過他媽媽。
  • 最討厭的餐桌行為,吧唧嘴不算啥,第6種才堪憂,全中是「人才」
    最討厭的餐桌行為,吧唧嘴不算啥,第3種才堪憂,全中是「人才」自古以來,餐桌禮儀是我們一直關注的熱門話題。因為吃飯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養,並且經常會有聚餐,以及各種飯局,都需要我們深刻的了解餐桌禮儀,不能因為自己的問題而讓別人覺得你缺失了飯桌上的文化。而一轉眼,馬上就要過年了,過年的各種飯約最多了,我們要開始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了。然而一到了聚餐的時候,各種令人討厭的行為便也悄悄的展露出來了,這些行為會對人造成不可磨滅的陰影,因為畢竟中國是禮儀素養之邦。
  • 漫畫:當旁邊的人吃飯吧唧嘴,漫畫家畫出火柴人內心想法
    今天給大家帶來漫畫,講述的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吧唧嘴」問題,當你身邊有人不停地吧唧嘴,你的內心活動會是什麼呢?漫畫家給我們帶來了答案。漫畫主人公正在安心地享受美食,心滿意足的主人公,小臉紅撲撲的。就在安心享受美食的同時,主人公聽見耳邊傳來連續不斷的「吧唧」聲。
  • 餐桌上最令人討厭的5種行為,吧唧嘴不算什麼,看你有沒有中招!
    推薦語:第二第五種真的是我最不能忍受的!不過第四種好像還好,特別是吃火鍋的時候!下文轉載自作者:小閔愛吃鍋包肉大家好,我是小編小暖,為大家分享新鮮美味的美食資訊。美食吃前有等待、吃後有回味的東西。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說說餐桌上最令人討厭的5種行為,吧唧嘴不算什麼,看你有沒有中招!第一種就是吧唧嘴了,在餐桌上碰到吧唧嘴是挺煩的,大家都在安靜的吃著飯,但是有人吃飯的時候如果是吧唧嘴的話,那就會引起旁人的厭煩了,所以有吧唧嘴的在一起聚餐的時候,還是需要控制一下的。第二種就是嘬筷子然後去夾菜。有一種人就特別的喜歡在夾菜前先去嘬一下筷子。
  • 飯桌上面最讓人反感的6種行為,吧唧嘴都不算啥,最後一種真噁心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而中國的飲食文化在歷史長河中也是源遠流長,其中的餐桌禮儀十分特別,充滿著智慧和深意,比如長輩不動筷子,晚輩就不可以先吃;敬酒時杯子要比對方低;有人夾菜時不能轉桌;吃飯時不能用筷子敲碗;筷子不能立於飯中等等。
  • 培養日常文明細節勿容忽視
    昨日(4號)上午,宿遷市召開《宿遷文明20條》新聞發布會,共提出了20條文明建議,其中多數都是諸如不說髒話、不過分勸酒、吃飯不「吧唧嘴」等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問題。(6月5日中國江蘇網)   我國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素來就是禮儀之邦。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層出不窮,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不但貶低了個人文化素質,還對國家的文明形象帶來一定的影響。
  • 宿遷推行「宿九條」為文明加分 給「人情」減負
    談到這樣的變化,宿遷市委書記張愛軍說,今年宿遷在全市開展「人情消費減負年」活動,全面推行人情新風「宿9條」,就是要引導群眾崇尚文明節儉,減少不必要的人情開支,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為決戰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