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教師的重視,保障基本工資,部分省份還增加了教師編制,這讓教師崗位的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師範生的就業壓力比較大,想要獲得「鐵飯碗」並不容易,建議選擇一些人才缺口大的科目,招聘人數比較多,更容易考上。當然學歷和個人能力非常重要,還要認真準備考試,希望師範生都能如願找到教師工作。
一、數學科目
作為主要科目,從小學到高中都十分重要,對教師的需求量是比較大的,每年都有很多院校放出招聘信息。數學的難度比較大,一些學校對老師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大學期間最好學數學教育相關的專業。大學專門學數學專業,拿到教師資格證,再去參加數學老師的招聘,也很容易應聘成功。考試的難度比較大,所以師範生或者數學專業的學生都要認真準備。
二、語文科目
現在國家非常重視語文的學習,作為主要科目,對老師的需求量也比較大,每年招聘數量比較多。想做語文老師,不僅需要教師資格證,還需要獲得普通話二級甲等的證書,對普通話的要求更高。這一科目的難度也不小,專業化要求高,大學最好學語文教育相關的專業。最好還能寫一手好看的字,可能會成為「加分項」。
三、物理科目
現在有很多省市採用新高考「3+1+2」模式,物理和歷史需要任意選一個。物理是很多理工類專業的基礎,甚至要求高中必須選物理,所以高中選物理的人數很多。在初中,也需要物理老師。所以初高中的物理老師缺口也比較大,招聘人數多。學物理教育的師範生就有福了,當然想要進入好高中教書,一般都需要碩士學歷。
四、歷史科目
新高考選科模式要求從物理和歷史兩門中選一門,很多學生覺得物理太難,所以選歷史的人也比較多,對歷史老師的需求量也就隨之增加。歷史老師的招聘數量增加,給本專業師範生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大學把專業知識學好,認真準備考試,就可以如願被錄用。
五、地理科目
新高考改革讓地理科目受到歡迎,選地理的高中生數量比較多,所以地理老師變得緊缺。很多高中都招聘地理老師,以後的招聘數量估計也不少。初高中的地理比較簡單,學地理教育的師範生一般都能掌握基本的教學能力,不過大學期間建議把基礎的地理知識都記住,比如中國和世界地圖。
這些科目的老師缺口比較大,每年都有一些院校發出招聘信息,所以專業對口的師範生就可以多留意,招聘崗位比較多,相對比較容易獲得「鐵飯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