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局長」的錯誤邏輯從何而來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20日下午,就網上熱傳的一段以「正定霸氣局長:誰不聽話就處理誰,把你揍個半死再起訴你」為題的錄音,當事人河北省正定縣現代服務園區市場管理局局長褚相國回應稱,錄音內容部分有剪輯,錄音談話發生在今年1月份,是他在訓斥一位犯了錯誤的下屬時所說,並稱此事縣紀委已經介入。(220  中國新聞網)

 

   

  「把你揍個半死再起訴你」,猛一看還以為是地痞流氓在耍橫,哪巧這句話出自一個局長之口,真有點大煞風景。霸氣側漏的局長也許覺得錄音內容有剪輯,這是有意為之。但單從這些氣話中不難看出,習慣了以上訓下的「霸氣局長」犯了很多錯誤邏輯,而且絕非是偶爾跑偏了這一次。

 

   

  「誰不聽話就處理誰」,何為不聽話?何為聽話?想必在這位局長眼裡,那些迎合他的、順應他的、言聽計從他的屬下才算聽話的,懂事的,真有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感覺。領導不允許單位有偏離個人意志的下屬,這本身就違反了正常邏輯。縱使下屬因自身原因犯了錯,只要不是違規違紀違法,都應該以引導為主。話又說回來,下屬犯了錯,為何能招致局長如此生氣,想必個中緣由值得品味。

 

   

   特別有意思的是,這位局長不允許單位有雜音,還要抬出政府任命來壓制下屬,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史記·周本紀》有言,「三十四年,王益嚴,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這位局長的做法和當年的周厲王又有何種區別?這是典型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從治國理政的邏輯上看,從古至今,以人為本,遵從法治才是王道。「霸氣局長」的人治思維明顯背離了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最終只會淪為笑柄。

 

   

  至於說「把你揍個半死再起訴你」,這只能讓人懷疑「霸氣局長」缺乏核心素養。「打人犯法」,連未成年人都懂的常識到局長這裡就變了味道,不僅要打個半死,還要再起訴你,荒唐之舉,丟人無比。古人講,「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由此,「霸氣局長」還是要多看點書,常修為政之德,免得再口無遮攔!

 

   

  

 

作者:趙耀世  

相關焦點

  • 「億元局長」的巨額財產從何而來?
    2016年3月,時任沅江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龔秋桂將副局長熊劍波叫到辦公室。「他跟我講,根據上級安排要實施旱地改水田項目,沅江市國土資源局作為業主方將準備遴選一個代理公司開展招投標工作。」熊劍波回憶說。項目金額超過10億元,按要求,遴選代理公司必須通過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了解到龔秋桂尚無屬意的公司,熊劍波便向他推薦了沅江市某代理公司的李某。
  • 女局長出言不遜稱群眾「聽不懂話」,跋扈官威從何而來?
    身為國家幹部,毫無為民情懷,更無法律意識,口無遮攔想說就說,讓人不由得要問:這飛揚跋扈的「底氣」到底從何而來?正所謂「語言是思想的外衣」。粗放的話語,透露著權力的任性與驕橫。縱覽近年來媒體曝光的官員雷人雷語事件,背後往往都有深層次的思想癥結。
  • 國土資源局長瘋狂斂財,億元財產從何而來?
    2016年3月,時任沅江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龔秋桂將副局長熊劍波叫到辦公室。「他跟我講,根據上級安排要實施旱地改水田項目,沅江市國土資源局作為業主方將準備遴選一個代理公司開展招投標工作。」熊劍波回憶說。
  • 深得川普「真傳」,FBI局長要給中國投「毒丸」 趙立堅霸氣回懟
    日前,美國FBI(聯邦調查局)局長在演講中污衊中國,聲稱「中國竊取美國技術」並指責「獵狐」行動,這樣的做派簡直是要給中國再投上「毒丸」。正因為如此,在最近的一次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趙立堅霸氣回懟。據環球時報7月9日的消息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日前回應FBI局長克里斯多福·雷的不當言論時表示,「FBI(美國聯邦調查局)說的話你也能信?!」
  • 您寫公文時會犯這些常見的邏輯錯誤嗎?(6類8例)
    一篇好公文,必定概念準確、分析深刻、論證充分、言之有據、言之成理,簡言之就是符合邏輯要求。但是,在工作實踐中,許多人特別是新手總是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邏輯錯誤,讓自己起草的公文很難一稿過審。今天,我們就幫大家找一找在公文起草中經常會犯到的邏輯錯誤,舉一反三、引以為戒。
  • 社交行為的底層邏輯:六億人的孤獨從何而來
    一、引言正文開始前,先講一個故事吧。要理清這些問題,就要搞清楚人為什麼要社交,驅動人社交的底層邏輯是什麼。相信本篇文章,會給讀者提供一種理解的思路。也希望有那麼一天,可以做出一款產品,讓所有孤獨的人都能擁有精神上的溫暖。
  • "局長"打賞女主播一擲千金,身家700萬從何而來?
    以某「局長」自居為女主播一擲千金打賞幾十萬元為此,姜某事先對自己進行了「包裝」,冒充龍江縣某「局長」,能夠辦理困難救助、低保以及低價購買救助房,並在取得季某的信任後,為其在銀行裡辦理了一個虛假的「救助」帳戶,每月定期向帳戶內打錢,營造出辦理成功的假象。季某見此更是深信不疑,以為自己遇到了「大能人」,殊不知,她正一步步陷入姜某設計的騙局中。
  • 《萬哥覺醒》環境適應性從何而來 國士無雙答案一覽
    導 讀 「環境適應性從何而來?」,在《萬國覺醒》中,很多小夥伴都不是很了解這些題目的答案是什麼?
  • GRE寫作-因果邏輯錯誤
    Argument中很重要的「因果錯誤」(定義、攻擊、標誌),以及相關的「非此即彼」錯誤。我們在上一篇「Argument核心」的基礎上,講論據和推導中的邏輯錯誤。個人總結,主要邏輯錯誤有8種,這次講因果關係和非此即彼。
  • 奶粉裡的黃麴黴毒素 到底從何而來?
    但奶粉裡的黃麴黴毒素,到底從何而來呢?  黃麴黴毒素從何而來?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表示,黃麴黴毒素作為一種黴菌毒素,是糧食在未能及時曬乾及儲藏不當時產生黴菌的代謝產物,廣泛存在。  因其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在國家食品標準、飼料標準中都對此設置了嚴格的規定。
  • 漢字的由來,中國的文字最初從何而來?
    那麼,中國的文字最初從何而來?1 、從結繩記事而來據說文字出現之前,記事的方式是用隨身帶的繩子打結,那時候的人們結繩記事,可能只記生命攸關的大事,大地震、流星隕落、地殼表動等等 。中國的文字最初從何而來?文字是廣大人民在長期的勞動中逐漸積累,陸續不斷創造出來。
  • 邏輯錯誤之模稜兩不可
    :邏輯錯誤 昨天,本公眾號為大家介紹了邏輯錯誤第八種——非黑即白,並給出了一道真題,我們先講解一下昨天這道題目。D.你認為這道題的答案是圓形還是不是圓形E.你認為這道題的答案是圓形還是方形                                    【答案】D【解析】題幹中主持人的問題存在非黑即白的邏輯錯誤,因為除了國學巫師和國學大師
  • 大成至聖先師的學問從何而來?
    公孫朝以孔子之學博而大,故問於何而學得之。文武之道:謂文王武王之道。禮樂文章,孔子平日所講,皆本之。未墜於地,在人:歷史已往之跡,雖若過而不留,但文化之大傳,則仍在現社會,仍在人身。若國亡眾滅,僅於古器物或文字記載考求而想見之,則可謂墜地矣。賢者識其大者:識,舊注讀志,記也。
  • 潮州話從何而來
    潮州話究竟從何而來?我們將針對這個問題推出持續更新的母語史話系列一窺我們偉大的母語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羅傑瑞在《閩語裡的古方言字》中指出:「閩方言是古代南方漢語變體衍化而來的。」正如其所言,此時,閩語已經在母胎中漸趨成熟潮州話及其它現代閩語的祖語即將書寫它歷史性的第一頁。
  • GRE寫作中兩種「坑人」的邏輯錯誤!
    尤其是在Argument中,因為很多邏輯錯誤看似很簡單,但幾句話就寫完了,我們的字數和分數就被莫名其妙的」坑「掉了。看似很好說,很多同學都喜歡選擇這種感覺容易說清楚的邏輯錯誤進行攻擊。但是正因為內容簡單,很多同學不到100字就所有內容都說完了。這個時候,為了湊字數,同學就會在後面補充:「即使這麼做了,也沒什麼用處。」
  • 神秘的皇室病究竟從何而來?
    到了利奧波德第一次跌倒的時候,醫生已能找到方方面面的證據,證明該疾病是在家族中傳播的,儘管他們錯誤地認為這種疾病的根源是由於血管的脆弱性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對血友病的深刻理解顯然來自那座神秘的醫學知識寶庫——猶太法律與習俗。在古羅馬時代時期,猶太作家提出,任何男孩只要有兩個哥哥死於割禮後的血液病,那麼就不應該再對該男孩實行割禮。猶太人規定:如果男孩的哥哥與男孩屬同母異父,該規則依然生效。
  •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設計準則從何而來(二)
    大塊整段的信息分割成為各個小段;2、顯著標記每個信息段和欄位,以便清晰的確認各自的內容3、以一個層次結構來展示各段及其子段,使得上層的段能夠比下層更重點的被展示視覺層次是一個可以展開很深很廣的話題,現在甚至已經有「信息可視化」的獨立研究方向,而在Web設計中,信息的組織,視覺層次的傳達是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能:還記得是最早在@SharkUI那看到的一句話:視覺設計就是合理的將信息之間的邏輯關係表達出來
  • 【邏輯課01】邏輯的版圖
    、非形式邏輯、認知偏差?因為邏輯嚴謹本身,並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科學的邏輯鏈條足夠嚴謹,可是.獲得諾貝爾獎的「腦葉切除」手術,曾經風靡全球,把數以萬計的精神病患者變成了不會分析、判斷的「傻子」,接受手術的患者情緒被閹割、決策能力嚴重受損——邏輯嚴謹的證明背後,是「無知」的傲慢。邏輯課作業你是為何進入邏輯的世界的?引爆點是什麼?
  • GRE寫作Argument - 一樣的邏輯錯誤,怎麼寫才好?
    GRE寫作-因果邏輯錯誤,這次來講講GRE寫作中Argument邏輯錯誤應該怎麼寫才好。邏輯錯誤的模板,包含4個部分:指出錯誤、錯誤原因、具體分析、最後總結。Argument得分低,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邏輯錯誤找到了,但是寫得糟糕。
  • 傳說中「貓有九條命」,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呢?
    For three he plays, for three he strays, and for the last three he stays」(來自網友的搞笑翻譯,如有錯誤請指正:一隻貓兒九條命,三條鬧,三條浪,最後三條,家裡躺)。一些歐洲國家則相信貓有7條命,如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