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04: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裝修裝飾以及霧霾等內外原因造成的室內空氣汙染問題越發嚴重,使得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室內空氣品質。但如何有效檢測、評判室內空氣品質對健康的影響,目前尚沒有標準。日前,在省室內環境汙染防治學會舉辦的《室內環境汙染治理機構資質等級標準》和《室內空氣品質健康評價標準》的專家評審會中,國內首部室內空氣品質健康評價團體標準通過終審,即將出臺,有關室內空氣汙染評價標準的空白或將被填補。
▲會議現場 (吳宇/攝)
隱形殺手
室內空氣汙染評價標準亟需出臺
兩年前,「室內空氣品質健康評價團體標準」在我省立項。立項之初,研究人員發現,我國的室內空氣汙染受到室外空氣汙染、烹飪油煙、裝修等多種因素影響,室內環境汙染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一大因素。
「此前,多部門都相繼出臺過關於室內空氣品質標準和室內環境汙染控制的規範,但這些標準、規範頒布實施大部分年限較久,無論在指標和限值方面都需要依據最新的科學依據進行修訂。」 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所副所長周連表示,目前國家還未出臺新的室內空氣品質標準,因此,根據我省情況制定相關的「團體標準」非常必要。
周連強調,此次擬出臺的《室內空氣品質健康評價標準》重點針對住宅、辦公和學校三類場所。「相比國標,此次標準在實際應用效果的基礎上,關注應用場景內可能影響室內空氣品質的各個環節。首先要在每類場所中區分自然通風和使用集中空調情況,然後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不同場所的主要汙染物指標、指標危害程度、檢測技術難易程度等,再按照指標不同級別和達標數量要求,對室內空氣健康影響進行綜合評價定級。」周連說。
多方參與
打造室內空氣環境治理新格局
隨著人們關注度的提升,室內環境汙染治理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正在蓬勃發展,但由於監管缺失、標準制度不健全、誠信體系建設和公信力缺失等因素已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市場混亂、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龍頭企業,且從業人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等,也亟須管理和規範。
「從立項到終審,多次邀請國家疾控和兄弟省份專家給標準提建議,累計涉及到上百條的改動,才形成了今天的終審稿。」周連說,「標準的出臺將進一步完善環境汙染治理管理體系,讓室內環境汙染治理行業標準化、規範化,從而確保治理效果,保障公眾健康、維護公眾利益。」
省室內環境汙染防治學會秘書長黃海表示,室內空氣環境治理的市場非常大,江蘇至少有上千家室內空氣環境治理機構或企業,室內環境治理市場魚龍混雜,單以空氣品質治理的平方價來看,從5元到200元不等。某些機構為了搶奪市場,甚至不惜以5元每平方的治理價格「渾水摸魚」。黃海強調,該項團體標準的出臺旨在約束規範室內空氣環境治理機構的行為,讓公眾消費者享受高品質服務。
應時而生
首部團體標準將填補國內空白
據了解,《室內空氣品質健康評價標準》是國內是首部室內空氣品質健康評價的團體標準,由省室內環境汙染防治學會提出並歸口,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牽頭,省環境科學研究所、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大高校參與起草制訂。該標準適用於我省室內環境汙染治理能力申請與評定工作。
「不同於國家、行業與地方標準等由政府主導制訂的標準。團體標準是通過市場機制產生的標準,充分考慮了市場的需求,強化了社會組織在標準化和創新中的作用,對於搭建自願性標準體系。對於檢測的第三方企業,也可以作為參考的依據。目前該標準已通過終審。」黃海解釋,「此外,本次標準是由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牽頭,多家單位參與起草制訂,號稱史上最嚴的資質等級標準,因此該標準非常權威。」
「今後學會將根據室內環境汙染治理技術的發展和室內環境防控要求的提升,適時對標準進行修改。」黃海說,學會還將堅持開展高規格、高層次的學術交流,提高學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總結經驗,展示亮點,樹立典型,打響江蘇室內環境汙染防治品牌。(何佳芮 )
原標題:《國內首部室內空氣品質健康評價團體標準即將出臺——國內首部室內空氣品質健康評價團體標準即將出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