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扶貧典型案例

2020-12-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芒市地處西南邊陲,國土總面積2987平方公裡,芒市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68.23公裡,轄6鄉5鎮1個街道1個農場,總人口42.1萬人,以傣族、景頗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47.48%。目前,芒市共有學校165所,教職工4669人(含民辦739人),專任教師4323人(含民辦519人),在校生71615人。教育扶貧是「扶智、扶本、扶根」工程,針對芒市教育起步晚的情況,既要充分考慮地方需求,也要和具體對接部門做好溝通,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正把教育扶貧工作做實做好,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總結探索了「科研引領、精準對接、點面結合、共同發展」的教育扶貧模式,聚焦地方實際需求,實施精準教育扶貧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一、創新工作機制,加強整體謀劃設計

  教育扶貧工作要創新機制,優化工作機制,加強謀劃,做好整體設計,加強針對性,才能形成強大合力。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扶貧質量,聚全院之力攻脫貧之堅,中國教科院調整工作機制,責令合作發展處負責統籌協調全院扶貧工作,各相關部門負責具體落實,掛職幹部實時掌握芒市脫貧工作動態,適時了解需求,打通信息交流渠道,想對口扶貧地區之所想,急對口扶貧地區之所需,以芒市需求為重點進一步整合院內各部門力量,強化部門的主體責任,統籌有效資源,做到精準發力,有效施策。

  年初,中國教科院召開院務會,專題研究年度對口支援芒市教育扶貧工作,研究部署了全年教育扶貧總體思路和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事宜。會議通過中國教科院教育扶貧工作實施方案,並印發各部門執行,明確年度教育扶貧工作6項重點任務:助力芒市實施教師隊伍能力提升計劃;以教育科研引領教育扶貧,加強教育智力幫扶的理論研究;藉助我院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平臺加強指導芒市教育教學改革;整合院內外資源,發起針對芒市地區的募捐、資助等公益活動;繼續協助芒市申請2019年度教育基金會和教師基金會項目;協助申報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全國試點縣(市、區)。

  二、聚焦師資隊伍建設,建立精準幫扶機制

  由於地域、歷史等原因和現實困難,芒市地區教師培養還不充分、不完善,教師隊伍配置區域、校際不平衡,高級教師與骨幹教師的比例偏低,教師隊伍素質整體不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空間不足,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亟需提高。中國教科院整合院內外各類資源,以中國教科院綜合教育改革實驗區為平臺,採取「請進來」教、「走出去」學、「線上線下」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多途徑助力芒市教師能力提升計劃。

  開展專題培訓。為芒市爭取到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國家級專項培訓資金148萬元,承擔了雲南、福建等省市的校長培訓。幫助邀請部分教育專家、教學名師、教研員等到芒市講學,面向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和骨幹教師,舉辦了10多場專題培訓,涉及學校發展、課程改革、課堂教學、學生安全、學校體育以及幼兒園建設等內容。中國教科院籌備主辦一期針對芒市中小學教研員專題培訓班,讓芒市骨幹教師「走出來」開拓視野。招收1名芒市幹部、教師到中國教科院做訪問學者。

  開展實驗區交流。中國教科院深化指導實踐職能,通過教育實驗區教研引領為芒市師資隊伍建設搭建平臺,也為芒市教育改革和學校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中國教科院不斷創新芒市實驗區工作機制,強化研究中心對口指導機制,打造精品菜單項目,建設資源服務平臺,努力推動芒市實驗區工作再上新臺階。例如:組織參與高質量課堂展示、實驗區綜合實踐活動展示等教育教學改革交流項目,引領和推動芒市教師隊伍能力提升。一年來,組織芒市積極參加我院針對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的開展各類活動10餘次。

  開展線上遠程教學。藉助清華大學承擔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縣(區)建設一批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的機會,聯繫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在芒市設立遠程教學工作站。利用遠程教育為芒市的幹部、中小學師生開展綜合素質培訓,提升教師職業認同感和獲得感,瞄準鄉村振興、新一輪信息科技革命的發展、經濟及社會發展,開展各類遠程專題培訓。

  開展結對子幫扶。遴選北京、浙江、廣東等等省份8所新樣態實驗學校、幼兒園,與芒市中小學、幼兒園籤署對口幫扶共同體協議,開展教師共同成長的教育幫扶工作。聯繫橫坐標教育免費為結對子的學校提供遠程網絡連接服務,結對學校、老師之間可以進行遠程同步教學教研活動。

  提供自主閱讀學習。委託弘衍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為雲南省德宏州芒市3889名專任教師量身打造了一款面向教師和教科研人員的閱讀APP——「弘衍教師」。「弘衍教師」具備一般閱讀APP的方便與實用,又具備「學習強國」APP一樣的積分管理功能,同時還有很多區別於其它閱讀APP的特性。形成「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共同體,為推進教師自主選學、學分管理,探索建立教師培訓學分銀行和教師專業成長檔案提供有效做法。

  開展入校調研指導。崔保師院長、殷長春書記等院領導多次到芒市實地調研,與芒市政府共商推進對口支援工作。中國教科院各研究所教研員多次深入芒市基層學校、幼兒園調研,了解辦學情況,根據學校需求和問題開展現場指導。

  協助建立教學實踐基地。針對芒市教師配置和學科搭配不合理,鄉鎮學校音、體、美、計算機、學前、英語等專業教師緊缺的現狀。中國教科院積極協調雲南師範大學在芒市建立研究生、本科教學實踐基地,緩解教師緊缺狀況的同時,也加強了校地合作交流。

  三、狠抓科研出思路,建立扶貧決策引領機制

  中國教科院歷來高度重視教育扶貧工作,堅持以科研引領教育扶貧,邊實踐邊研究,邊行動邊思考,為教育扶貧破解難題、創新機制、提升效果打下理論基礎。近年來,我院緊密結合教育扶貧實踐,持續開展控輟保學、農村教育和教育扶貧理論研究,發表控輟保學、教育扶貧和農村教育的研究文章30多篇,有的獲得了上級領導批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把教育扶貧作為重要研究任務,過去5年共委託「教育精準扶貧的政策措施研究」等相關課題研究88項,引導學界更加關注教育扶貧研究,更好服務教育扶貧實踐。

  中國教科院培訓中心研製了《雲南省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培訓五年行動計劃》(2020—2025年)草案,為雲南省「十四五」教育發展提供科學指導。我院掛職幹部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承擔教育部滇西扶貧課題《滇西智力扶貧的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模式效果研究——以德宏州芒市為例》,院級重點委託課題《教育部聯繫滇西片區教育扶貧的成效、經驗及提升建議研究》,為教育扶貧提煉經驗,破解難題。

  四、聚合資源齊發力,建立眾籌愛心幫扶機制

  中國教科院根據實際需求做好各種幫扶對接,積極引進各類資源,形成眾籌愛心幫扶機制,助推芒市教育扶貧。一年來,積極協調爭取幫扶項目,爭取到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潤雨計劃基金200萬元;爭取到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資助的「康佑」城鄉小學生安全自護項目價值55萬元。整合各類資源為芒市中小學募捐到價值210餘萬元的學習用品和教學設施設備。一年來,共協調9家單位為芒市做公益捐贈。

  總之,中國教科院將進一步落實中央第五巡視組對教育部黨組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精神,落實部黨組有關教育扶貧要求、認真總結對口支援以來取得的成績和經驗,認真研究進一步精準扶貧的具體行動,以實驗區建設為主要抓手,不斷創新和豐富幫扶方式,為芒市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姓名:楊潤勇職務:教育部教育法制與教育標準研究所所長單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楊潤勇,教育學博士,中國教科院研究員,現任教育法治與標準研究所所長,國內高級訪學及博士後導師,曾任中國教科院科研處長。曾主持、參與多項國家級課題、重大項目,有著豐富的課題研究經驗;形成了「基於研究,基於案例,基於問題」的課題研究及演講思路;梳理了課題研究中的「關鍵點」,調研了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點」,分析了問題解決的「基本點」;總結歷練了各地經驗,構建了中小學校提升研究效益的有效科研體系。與此同時,抽取、整合了具有典型意義的若干真實申報案例,分析了問題,展示了樣板。
  • VIPKID英語 「 科技+教育+公益」入選國家網絡扶貧典型案例
    VIPKID英語 「 科技+教育+公益」入選國家網絡扶貧典型案例 近日,VIPKID打造的鄉村公益課堂藉助在線直播,助力邊遠鄉村學校實現了低成本、高性價比的語言學習體驗,並快速拓展為可大規模複製的公益解決方案
  • 南通大學情境教育研究院召開情境德育典型案例交流研討會
    市場信息報訊(張建 張建英) 6月6日晚,江蘇省南通大學情境教育研究院以雲會議的形式召開第一屆情境德育典型案例交流研討會。此屆研討會由王燦明院長主持,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教研員晁生榮、如東縣教師發展中心培訓部主任張啟建和來自南通大學、南通市崇川區、通州區、如東縣以及甘肅省蘭州市的情境教育實驗學校的相關領導和老師出席活動,就《情境德育論》一書編寫中涉及到的典型案例撰寫體例、寫作方法和時間安排進行了交流與研討。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在京成立
    2020年7月20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在北京正式成立,作為新型研究和學習生態的共同體,由17家單位組成,包括政府機構、科研院所、共建企業等。來自教育部、中國教科院、山東省教科院等共建企業的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成立大會。
  • ——長安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教育扶貧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支教團累計支教服務時間超過4萬小時,直接教育學生超過3000餘人,幫扶困難留守兒童超過600人,切實做到了精確扶智、精實扶志、精準扶貧,受到了當地政府、群眾和師生的肯定和好評。  二、案例背景  商南縣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陝西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於發友:鄉村教育要教科文結合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教育一直在脫貧攻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中,發展鄉村教育仍是重要內容。教育扶貧如何助力鄉村振興?鄉村教育如何進一步發展?就相關問題,《民生周刊》專訪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於發友。智志雙扶隨著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貧困人口全部退出,防止返貧成為重要任務。
  • 州教科院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授予「未來學校共同體成員單位」
    來源:湘西網湘西網7月21日訊(麻 衛)7月20日,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成立大會暨第四次教育革命與未來學校研討會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召開。本次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的形式進行,來自教育部科技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全國未來學校共同體成員單位負責人及相關單位共300多人參加了會議。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2017年6月6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STEM教育在促進科技創新和提高國家競爭力中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在京成立STEM教育研究中心並舉行揭牌儀式,來自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
  • ——記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扶貧研究中心
    「中心」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堅持教育扶貧理論與實踐創新、服務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進程」為理念,以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促進共同富裕為己任,重點致力於教育扶貧理論與實踐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致力於面向貧困地區有關重點人群開展培訓,提高扶貧開發人才綜合素質;致力於有關教育扶貧項目的組織實施,營造全社會教育扶貧的良好氛圍
  • 如何科學育兒、心理健康教育怎麼做、德育工作典型案例……教育部...
    在12月2日教育部召開的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上,首次發布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手冊》、「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家庭教育指導手冊》。為推動落實好《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帶動各地中小學全面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教育部在全國組織開展「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徵集工作。經過專家嚴格評審,從300多個案例中遴選了50個案例為「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已編印成手冊,供各地學習借鑑。
  • 諾貝爾搖籃教育集團教育科學研究院成立(圖)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石燈明先生為諾貝爾搖籃教育集團教育科學研究院成立致辭。 華聲在線5月12日訊(記者 李昆勵)今天,國內首家由民辦學前教育機構主導的教育研究院——長沙諾貝爾搖籃教育集團教育科學研究院於今天成立。上午八點,成立慶典暨名家教育高峰論壇在湖南省音樂廳拉開帷幕。
  • 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傳統文化教育研究院正式成立
    8月8日下午,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傳統文化教育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並舉辦授牌儀式。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常務副會長陳士國;延安創新股權交易服務中心總裁王志忠;明德用聖賢文化構建企業命運共同體首席導師林風;明德集團董事長汪偉;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副秘書長、未來網產業部主任陳佩忠;明德集團總裁翟寶玉等四百餘位來賓參加了此次活動。
  • 凝練教育扶貧的中國經驗
    1.教育扶貧為何需要學術梳理在參與教育扶貧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與成就巨大的脫貧攻堅實踐相比,對這一「中國奇蹟」的學術關注尚需進一步加強,教育扶貧中國經驗的學術梳理尚需進一步凝練,教育扶貧相關研究成果的國際影響力尚需進一步提升。教育扶貧為何需要學術上的梳理?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東工商學院:加強財商教育,培養高素質財
    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目前,「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陸續在大眾日報全媒體矩陣全網發布,敬請關注!
  • ...典型報導成為全國範例!興寧陂蓬村案例入選全國網絡扶貧典型案例
    掌上梅州訊 由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指導、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主辦的2020網絡扶貧案例徵集活動日前公示評審結果,廣東有6個案例入選「2020網絡扶貧典型案例」。其中,梅州日報率先全媒體挖掘報導的助力興寧市徑南鎮陂蓬村打造數字鄉村網際網路+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案例名列其中。此次徵集活動旨在徵集來自脫貧攻堅一線、扶貧成效顯著、受到群眾認可的網信企業和網絡社會組織真扶貧、扶真貧的典型案例。活動得到網際網路企業和網絡社會組織的積極響應,共收到申報案例160件,覆蓋了網絡扶貧五大工程。
  • 金牛區入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
    7月20日中國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成立大會暨第四次教育革命與未來學校研討會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線上線下同時召開會上對本次入選中國未來學校研究共同體的地區進行授牌成都市金牛區成功入選!◎ 教育部科技司任昌山處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王素所長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
  • 開創未來教育新紀元,國育未來教育科學研究院啟動大會將於9月8日在...
    「聚智創新•育見未來」國育未來教育科學研究院啟動大會暨未來教育高峰論壇將於9月8日下午在京舉行。  為認真踐行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響應「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政策要求,努力實現《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戰略目標,支持深圳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先試示範區的建設,加快未來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與北京普瑞未來教育科技集團共同發起成立了深圳市國育未來教育科學研究院,旨在建設國際一流的未來教育專業研究機構。
  • 速覽「2020年中國新媒體扶貧優秀案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中國新媒體扶貧十大優秀案例及推薦詞1、人民日報社:人民日報新媒體公益帶貨系列直播6、科技日報社:AI教育公益助學活動——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案例跳出一般扶貧項目捐錢捐物的思路,以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為主題,積極探索扶貧扶智新模式。案例針對性強,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遠。
  • 1-4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獲獎名單
    苗蔚林,江蘇省東海縣溫泉中學  趙清波,湖北省黃石有色一中  欒 娜,遼寧省本溪市溪湖區三和小學  常麗華,山東省淄博市臨淄金茵小學  魏香三,安徽省蒙城縣第二中學  網址:http://jyb.cn/china/gnxw/201111/t20111115_463705.html  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名單
  •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舉行基礎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培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4日5時12分訊(王小洪)  昨(13)日,由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重慶市基礎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培育專項培訓會在南開中學和沙坪垻區樹人景瑞學校舉行,來自全市各區縣教委、教研機構、中小學、職業學校和部分高校的800多名幹部、教師參加培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