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調研紀實

2021-01-09 趙冰老師

京杭運河載運萬物的河水曾從她身邊汩汩而過古時的名宦巨紳們留戀此處一方清幽靜謐明清有數百位進士從這條小巷中走出近現代早期革命耀眼的星星之火有幾朵也在這裡點燃這裡是運河歷史最早的坐標點是常州萬千文人薈萃的一處縮影也是江南名宦巨紳建築群的歷史投影更是老常州人們心中抹不去的一片倩影這就是青果巷

自從青果巷歷史建築群結束第一期的修繕工程,對外開放以來,遊人絡繹不絕,自然也出現了相當多的反饋。為了更清楚地了解作為常州珍貴文化遺產的青果巷目前的發展狀況,就讀於蘭州大學的常州學子們,決定趁暑期實踐的機會,對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做一次調研。

(圖:青果巷掠影來源:網絡)

蘭州大學萃英學院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暑期實踐團隊對青果巷的調研自7月25日起至8月29日結束,歷時35天,通過包括問卷調查、實地調研、隨機採訪、專項採訪等途徑,對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的過去、現狀及未來規劃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調研項目結束之際,團隊成員們想將我們的調研成果給大家做如下三部分的分享。

1

過去的故事

對青果巷的保護、修繕可以追溯到1996年。幾十位國內頂尖文物建築專家學者在常州參加中國當代古建學人第二屆「蘭亭」敘談會。會中,專家們在視察青果巷後肯定了青果巷古建築群的歷史價值,提出了保護古街的重要性。此後,在有關部門的呼籲和常州政府的努力下,停止了青果巷開發和拆遷活動,保住了青果巷。

2012年青果巷的現場項目指揮部成立,對青果巷建築的修繕正式開始。青果巷老建築在整個修繕過程中都需要慎重思考,對於街區內為數不少的文保單位,修繕要求更高。需要工程方積極和省裡、市裡、有關方面的專家不斷地去溝通。箇中艱苦,在青果巷文化記憶館最後一進有一個專門的板塊作了記錄。

(圖:修繕前後對比相片集來源:青果巷文化記憶館)

從1996年到2019年4月29日青果巷一期正式對外開放,歷經23年,不可謂不是一項曠日持久的大工程。

翻閱市政府關於青果巷的各項工作報告,我們不難發現,青果巷已經是常州市未來發展的一大重點。政府花了許多力氣,希望把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成長三角地區一塊響噹噹的招牌。

(圖:青果巷保護規劃修編公告來源:市政府官網)

七月底至八月初,我們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了群眾對青果巷目前狀況的一些看法。總體來說是積極的、認可的,不少參與者也積極地提出了對青果巷商業化程度的個人想法。

(圖:調查問卷數據分析報告)

為了更真實地了解情況,8月9日,我們前往青果巷進行了實地調研,並對遊客、安保人員、服務人員等進行了隨機採訪。8月21日,對江蘇晉陵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青果巷團支部書記陳佳頔女士進行了採訪。結合實地調查、隨機採訪和專訪,我們對青果巷目前的狀況有了如下認知。

青果巷目前開放的部分屬於一期工程,二期仍在建設中。青果巷的運營管理由江蘇晉陵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得益於政府旅遊方面有關政策的支持及各方大力度的宣傳,青果巷基本已成為外地來常旅行團必到景點。

唐荊川紀念館、周有光圖書館、青果巷文化記憶館已經對外開放。展館內部陳設、展覽內容豐富,布置得當。以歷史建築原有格局為基礎的展館本身也非常有吸引力。平時前往各個博物館參觀的遊客不在少數。

(圖:青果巷文化記憶館掠影攝影:周逸斐、吳雙桐)

規模較小的零散歷史建築用途多樣,有的作為場地出租給有需要的團體,有的交給個體商家,在修舊如舊的原則下進行裝飾修整,作為商鋪營業,包括但不限於茶室、甜品店、餐館、紀念品店、旗袍/中醫體驗店等。規模大且保存狀況良好的唐氏八宅之一--松健堂--目前也作為商業場所,三進格局分別提供品茶、民宿、中醫養生服務。

青果巷內有不少茶室,各有特色。依託青果巷本身建築的歷史文化底蘊,加上適當的修繕裝潢,這些茶室可以說是非常應景的,是青果巷商業成分裡文化氣息較為濃厚的部分。

(圖:青果巷內一些茶室掠影攝影:吳雙桐)

現在的青果巷在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同時,在梁、柱、簷角等等細微處,我們仍然能感受到青果巷以前的氣息,找到青果巷從前的影子。這使得青果巷不光成為了年輕人們的「網紅打卡地」,也同樣是老常州們追憶兒時好辰光的一大去處。

青果巷的官方公眾號「常州青果巷」以及一些短視頻平臺上,官方一直有做各個商家活動、內容相關的宣傳推送,希望能引導感興趣的遊客主動去尋找這些內涵豐富的小店。商鋪門口也有設置立牌之類作介紹。來「隨便逛逛」青果巷的遊客們完全可以通過官方公眾號等自媒體渠道,了解到有哪些有趣的店鋪值得一去,遊覽體驗由此也得以豐富起來。

採訪過程中我們欣慰地了解到,避免過度商業化是青果巷的一個宗旨。和青果巷密切相關的文創產品正在設計開發中,研學、漢服文化等方面的方案,也在逐步投入經營。入駐青果巷的店鋪風格、種類、數量等均經過仔細推敲考量。日後也會緊跟社會熱點,培育以青果巷本身內蘊為依託的多樣IP。

3

未來的期許

實地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青果巷目前仍有許多名人故居、文化氣氛濃厚的所在尚未開放。如八桂堂、惲鴻儀故居、劉國鈞故居等。這些一部分是保留戶,其中部分仍有人居住。另一部分屬於1.5期或者2期工程,目前還在修繕招商過程中,故不對外開放。我們還是很期待這些場所開放後對街區整體文化氛圍的提升的。

(圖:青果巷「敬請期待」部分 攝影:吳雙桐)

從晉陵文旅處,我們了解到,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規劃引入國際流行的「社區博物館」建設理念,構建「1+7+N」的「大青果」博物館群落,即 1 個中心(青果巷文化記憶館)、7 個主題 (史良故居、周有光圖書館、唐荊川館、趙元任藝術中心、常州盟史館、劉國鈞故居和紅色青果館), 以及 N 個文化展示點(戲樓 、牌坊、碼頭、遺址坑等),結合了文化遺產資源保護與社區文化特色認知,保護並展現青果巷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空間。前述尚未開放的故居、名宅,也有部分屬於這一規劃。

(圖:青果巷規劃圖來源:公眾號「常州青果巷」)

採訪中,我們得知青果巷的修繕分兩期完成,中間以1.5期為過渡,預計在2021年底完成所有的修繕、招商工作,實現整個街區的對外開放。除了文化展館,二期如停車場、住宿等配套服務、設施也會更加完善。團隊對青果巷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參觀遊覽,還是很有信心的。

作為學生,我們現在能做的其實十分有限,但作為土生土長的常州人,我們衷心希望青果巷在得到發展的同時,作為一處名勝古蹟可以保留她獨有的風味,將真正有價值的文化內涵留存、發揚。

項目名稱: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調研

項目團隊: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暑期社會實踐團隊

團隊成員:吳雙桐(蘭州大學2019級化學萃英班)

周逸斐(蘭州大學2019級數學萃英班)

編外成員:顏靜純(南京財經大學2019級廣告學專業)

文字編輯|吳雙桐

美術編輯|顏靜純

相關焦點

  • 市委書記汪泉實地調研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修繕與保護工作
    被稱作「江南第一巷」的青果巷保護修繕工作正在進行中,昨天下午,市委書記汪泉實地調研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修繕與保護工作。汪泉一行先後走進已修繕完成的陽湖縣城隍廟戲樓、松健堂、周有光宅等地,聽取相關情況介紹,並察看了各建築的最新修繕成果和展示內容,對修繕過程中儘量保存原有歷史風貌表示肯定。在隨後舉行的座談會上,汪泉充分肯定我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與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工作取得的成績。
  •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官方logo正式...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官方logo正式...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官方logo正式發布,設計靈感竟然是這樣的...》近日我市第五屆「文化100」大型惠民行動之一市民走進青果巷系列活動第一場日前舉行30多名高校及中小學教師代表參加青果巷街區修繕已歷時6年。
  •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2018-2020)獲批
    常報全媒體訊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日前發布《常州市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2018-2020)》批後公告。青果巷東入口節點(效果圖)。旨在通過系統的保護規劃,進一步加強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傳承與利用,實現「運河之魂、名城之窗」的規劃目標。其中,核心保護範圍為東至史良故居和陽湖縣城隍廟戲樓,南至東下塘路、劉氏宗祠院落南邊界以及東下塘沿街建築,西至晉陵中路規劃道路紅線,北至現狀古村巷和約園,用地面積約124.5畝。《規劃》劃定了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的重要保護對象。
  • 常州青果古巷,歷史文化街區
    常州青果巷,是龍城古老的街道。青果巷始建於明代,東西走向,位於城區古運河旁,明清時,這裡是南北果品的集散地,又名千果巷。常州歷史文化街區青果巷,是2019年5月才正式開放的景點,不收門票。自景區開放以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遊覽古城常州這個保存完好、頗負盛名的古老街巷。
  • 【策論】一條街巷,半部歷史,歷史文化街區與新城市的「共生模式」
    居住性、商業性的歷史文化街區對地域歷史文化保護具有重要意義,體現了現代社會生活和歷史人文環境的和諧共生,是對保護建築景觀的新發展模式。讓我們看看常州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發展帶來的影響。青果巷是常州市保存最為完整、最負盛名的一片歷史文化街區,雖不足千米,卻湧現出了無數名家大師,堪稱常州保存最好的「明清建築博物館」。
  • 青果巷文化記憶館5月1日起試開放
    如果說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人快速了解青果巷身世,讀懂古運河和老城廂故事,那這個地方非青果巷文化記憶館莫屬。記者昨天獲悉,五一長假起,該館將迎來試開放。  青果巷文化記憶館位於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東端,靠近遊客中心,是街區博物館群落中的中心館,佔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分為四進。
  • 常州青果巷4月29日部分開放
    常州有條青果巷,巷內走出的名人、大家蔚為壯觀。它的歷史感和綿綿傳承的文脈讓當地人引為驕傲。2012年,常州青果巷啟動修繕以來一直備受關注。記者獲悉4月29號,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部分開放參觀。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常州老城區中部偏南地段。
  • 【今日頭條】楊炳旭調研督導老城區東西南隅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
    【今日頭條】楊炳旭調研督導老城區東西南隅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整治項目推進工作 2021-01-06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葛益平來鹿調研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提升工作,提出這些要求……
    11月30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葛益平來鹿調研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提升工作。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祖煥,區領導姜景峰、王易進、曾偉、黃加坡一同調研。在歷史文化街區打造過程中,鹿城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徵收、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招商、統一運營」模式,街區建設、業態布局以文化為依託,以文化撬動經濟、以文化刺激消費,以文化帶動旅遊,以文化集聚人氣。今年公園路國慶開街後,國慶假期街區日均人流量達22.4萬人次。目前,新五馬步行街被評為全省首批高品質步行街,正在打造國家級高品質步行街。
  • 無錫旅遊:無錫歷史文化街區小婁巷圖片,人氣比常州青果巷大
    無錫小婁巷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新生路和人民路的交匯處,隔一條新生路,對面就是蘇寧大廈。它有二個門可以進入。這是不同於上圖的另一個門。說它人氣比常州青果巷旺,佔了蘇寧的光也是事實。
  • 儘快確定規劃設計方案,建設好嗣同路歷史文化街區
    儘快確定規劃設計方案,建設好嗣同路歷史文化街區瀏陽日報訊(記者胡吉星)12月15日下午,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赴淮川街道開展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工作調研,結合嗣同路片區老舊小區改造情況展板和嗣同路歷史文化街區策劃示意圖,先後實地查看了譚嗣同故居、嗣同路兩廂老舊小區、歐陽予倩故居、問津古寺、譚嗣同烈士專祠,探討謀劃推進下一步工作
  • 欽州市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改造 延續老城韻味
    &nbsp近年來,欽州加大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老式騎樓建築、沿街風貌及散落其中的歷史文物遺蹟,不斷吸引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影視劇組前來取景拍攝,給老街帶來新的生機。2019年欽州市中山路和佔鰲巷被列入自治區級歷史文化街區,2020年1月《欽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條例》正式施行,老街區保護規範有序、有法可依,該市歷史文化街區正唱響「春天的故事」。
  • 張鴻星在撫州市城區調研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工作(圖)
    12月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鴻星在撫州市城區調研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工作,他強調,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彰顯撫州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的有力舉措,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營造濃厚創建氛圍,加快補齊短板,高水平縱深推進各項創建工作。副市長李茂榮一同調研。
  • 慶年坊、朔門歷史文化街區規劃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體現老城「西居...
    溫州網訊 近日,溫州市住建局發布了《溫州慶年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公示稿(代擬)》、《溫州朔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公示稿(代擬)》。這兩大歷史文化街區將全面建成以居住生活為主,兼具旅遊休閒、商業購物、文化展示與體驗等功能的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 省人大代表熱情點讚福州歷史文化街區和古厝保護工作
    福州日報記者 李白蕾「這次專題調研的主題是我特別感興趣的,兩天我全程參加了,每到一處都有收穫。福州真美,作為福州人我很自豪!」17日傍晚,結束了福州市歷史文化街區和古厝保護工作專題調研的省人大代表楊冰對記者說。
  • 天津:喚醒歷史文化街區的生命活力
    1月4日,光明日報分別在第5版《紅船初心專刊》和第6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刊》刊發文章,從「『飲冰室』裡看家風」到「讓歷史光輝照進城市未來」,從「歷史文化街區:傳承城市文脈的原生性基因」「保存歷史文化街區的『集體記憶』當規劃先行」,到「以文化人:強化歷史文化街區教育功能」,通過記者採訪和專家闡釋,對天津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了報導。
  • 河瀝溪老街被列為安徽歷史文化街區
    宣城市人民政府: 《關於申報孫埠老街、河瀝溪老街為安徽省歷史文化街區的請示》(宣政〔2019〕35號)悉。根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辦法》,經研究,現批覆如下: 一、同意將宣城市孫埠老街、寧國市河瀝溪老街列為安徽歷史文化街區。 二、歷史文化街區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
  • 小婁巷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月光集市
    (晚報記者 黃孝萍/文 陳大春/攝)22日晚,小婁巷歷史文化街區亮燈儀式在金勝神廟廣場舉行,千盞花燈扮靚夜色,一場月光集市將持續到12月底。當晚,許多市民現場領略了一場如夢如幻的極光秀。這是小婁巷歷史街區根據漠北的極光季,為錫城市民仿製的一場極光大秀。這場極光秀也意味著小婁巷歷史街區全面亮燈,千盞花燈同時亮起,開啟冬季燈光秀場。千盞「婁」臺,萬盞明燈,穿梭於福田巷燈會中,燭火映襯著笑臉,冬日裡暖意依舊。一場燈會,訴說著江南古巷的煙火氣,光影朦朧中,似一眼望見小婁巷之千年歷史,快意人間。
  • 留下歷史與文化的痕跡!南昌這裡將新建江坊歷史文化街區!
    南昌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城區蘊藏著許多充滿歷史感有價值的老建築,而目前包括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繩金塔歷史文化街區(如今已改名繩金塔民俗風情街)、進賢倉歷史文化街區已經啟動規劃和建設。而其實在南昌還有一些如江紡、洪都大院等有過工業痕跡和有大量特色建築的廠區也將要打造成為歷史文化街區。
  • 共同保護,讓大運河歷史文化「經典永流傳」
    流淌千年、流經南北的大運河既孕育和承載了古老的運河文化、哺育了兩岸兒女,也見證了昔日漕運的繁榮與興盛,更為當代帶來了長久的歷史文化薰陶。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揚州考察調研。在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總書記聽取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生態修復及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等情況介紹後指出,揚州是個好地方,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是國家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