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選課,政治,歷史,生物組合,這樣的學生可以選

2020-12-17 教育是一場修行

坦率地說,這個組合很一般,李老師幫您分析這個組合的利弊,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一、政史生組合的優點

政治和歷史這兩個學科,可以說所有的學生老師講課都能夠聽懂,這一點不成問題,不像物理,化學,甚至數學那麼難。

很多數學老師講課,如果不認真備課都有可能掛在黑板上,很丟人,但是歷史和政治老師從來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很多老教師甚至都可以不帶課本上課,因為,哪些史實全部記在腦子裡了,反反覆覆而已。

生物學科相對於物理和化學來說是最簡單的理科內容,大部分知識其實靠的是記憶,部分環節也許有點難理解,比如像遺傳規律,但是相對於物理和化學大部分都不太好懂的情況,選擇生物的同學肯定不少。

尤其像江蘇等實行3+1+2地區的考生除了選擇物理,化學基本上沒有選的,原因就是一個字:難。而選擇物理也是無奈,高考專業有保障,那麼選擇物理後的搭配首選就是生物。

總結:該組合簡單易學,聽得懂,也會做題,都可以寫一寫,不用擔心沒話說。

二、政史生組合的弊端

好學的歷史和政治很難考出高分數,這是一大的弊端,很多學生經常和我反應:老師,為什麼我都快把課本倒背如流了還是考得這麼低?

這其實跟這兩個學科的特點有關係。歷史再也不像初中那種簡單記記什麼時間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而是結合所學知識談談這些事件的影響,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就麻煩了,讓學生自己談談看法就似乎沒有了標準,學生每個人都能說上幾點,但是要想靠近提供的答案,難度非常大。

主觀性太強是政史學科的最大弊端,改卷老師的主觀性也很強,為什麼說文科生裡面容易出黑馬,理科就不太可能,主要是這個主觀性的問題。

高考閱卷大部分是研究生閱卷,他們基本上按照答案去給分,但是學生的有些說法接近答案,但是表述語言不一樣,有點主觀性,那麼就可能不給分了。

當然,這個組合最大的弊端就是將來可以選擇的報考專業比較少,沒有物理基本上理工科專業都廢了,雖然有生物但是理工科的專業要求選生物的不到10%。而物理則是90%。

總結:政史好學不得分,生物也不難但可報專業少,文史類本身可報專業就好,這樣該組合可報專業受限嚴重。

三、這個組合哪些學生會選

當然是成績一般的學生,或者說很一般的學生。學霸們都去選擇物化生了,當然學霸也會考慮物生加其他組合,至少物理肯定選的多。

現在的考生還不知道將來高考錄取政策的變化,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課,李老師認為認真研究未來高考的錄取政策很有必要。

比如說,將來競爭比較激烈的領域,高校肯定要提高錄取分數線,這一點毋庸置疑,假設物化生,物化地,物生史等等組合,都報考某高校物理相關的一個專業,由於競爭激烈,所以,錄取肯定是從高到低,有些考得不錯的就得吃虧。

所以,程度不太好的學生選擇這個組合還是可以的,可以打個錯位,不往太多人群去擠,至少競爭不太激烈,高校錄取的分數線還有可能降低。

相關焦點

  • 高一選課,「歷史+政治+化學」組合能上師範和醫校嗎?
    2019年入學的高一學生很快面臨選課了,不管哪個學科組合,我覺得大家考慮的不應該是能否就讀某類大學,而是應該考慮能否就讀某些專業。因此選擇」歷史+化學+政治「肯定是能上師範和醫校的,但是專業會受限,上師範類大學的話,絕大部分專業可選,而選醫校的話,正好相反,則是絕大部分專業不能選。
  • 高中選課,物理,生物和歷史組合,好不好?有什麼利弊?
    而這四個地區,現在的高二和高一的學生,要麼已經選課走班,要麼即將開始選課走班。如果有的考生想選物理,生物和歷史這種組合,到底好不好呢?李老師幫您分析一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怎麼判斷好不好?有人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問題是很多同學和家長不知道什麼樣的組合才叫適合自己的。李老師把這樣抽象的概念給量化,具體來分析。
  • 高校選科要求公布後,高一學生將模擬選課
    高校選科要求公布後,省教育廳將組織高一學生進行模擬選課。實行6選3組合後,普通高中實行選課走班教學,理論上有20種科目組合,如果學生選課不均,某些科目組合只有幾個人選,這些學生的興趣能滿足嗎?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高等學校專業選科要求,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參加等級考試,學校會根據學生選課的人數,均衡編制學科教學班。各科目選課人數不均衡,可能有的科目組合的教學班多,有的科目組合的教學班少,但不會出現只有幾個學生選擇某一科目而無法組班的現象。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一學生應該怎麼選課?「理化生」組合值得選嗎?
    高考牽動著學生和家長的心,改革一直是人們千呼萬喚的事情。今年又有一些省份加入到新高考模式中,傳統的文科和理科將會被改變,採用「3+1+2」模式讓學生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選擇科目。一般高一就要開始選課,關係到未來高考填報志願,高一學生應該怎麼選課?
  • 我女兒高一面臨選課,歷史+地理+政治組合可行嗎?好就業嗎?
    高一選科,政治,歷史,地理,這是標準的傳統文科組合,這種組合適合於成績普遍比較一般的同學。這個組合到底怎麼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這個組合的報考人數1、初次實行新課改的地區,在最初的時候都傾向於選擇傳統的文理科組合。
  • 高一選科歷史,地理,生物組合怎麼樣?李老師:專業受限很嚴重
    選擇這個組合的同學經常問我專業受不受限制,如果將來想報考理工科類院校專業,這個組合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高中選課對很多同學來講其實是兩難,一方面得考慮高校專業的選課要求。明明物理、化學成績非常差,非要選物理和化學,明明歷史和政治學科成績非常好,但是覺得選文科很丟人於是放棄自己的強勢學科,這些都是不理性的表現。有的學生家長直接告訴我,自己的孩子覺得學文科很丟人,男生就應該學理科。
  • 關注高一選課:學生要選擇這個組合,老師:趕快改!
    高一選課開始了,有學生向我諮詢,能不能選擇:物理+政治+地理的組合?我問他,為何要選這個組合,他給我以下幾個原因:1、有個小算盤:政治學科需要到高二上學期才參加合格考,如果選擇了政治,等於高二上學期少學了一門學科。2、政治和地理成績,學起來比較輕鬆,比其他科好。
  • 高一選課,物理、生物、地理和歷史、生物、地理,哪個組合好?
    高一選課,物理、生物、地理和歷史、生物、地理,哪個組合好?既然成績都差不多,那選物理肯定比選歷史好!選物理和選歷史的差距那是真的大。差距在哪?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如此看來,選擇物理真的比選擇歷史強,選擇了物理,將來大學填志願時對於專業的選擇會更廣些。還是那句老話,物理是一切工科專業的基礎,幾乎所有的工科專業都要學習大學物理,還有的專業會涉及到各種各樣的力學,如《材料力學》、《工程力學》以及目前自己正在準備的《流體力學》。
  • 哈爾濱高中選課:20種選課組合走班上課 根據優勢選擇
    ­  為了迎接2018年秋季新高一課改,備戰三年後的高考改革,哈市部分中學已經開始在高一學生中進行模擬選課,從3+X變成3+3,打破文理科界限,20種選課組合任選,走班上課,根據學生的優勢特長選課。­  各所中學都已經針對新高考改革做了相應準備,並在高一學生中進行模擬試運行。
  • 孩子高一選課,物化生和物化地哪個組合賦分高?這種可以考慮
    這種問法本身就看得出來對選課一竅不通,問得很不科學,不會問。不管哪個組合都有可能賦高分,也有可能賦低分,高分還是低分要看誰選擇這樣的組合。一、哪種組合比較容易「考」高分客觀的學科比較容易考高分,什麼意思呢?
  • 「3+3」模式下,高一學習成績普通、偏愛理科的學生,該怎樣選課?
    兒子高一成績一般,喜歡理科,期中考試後要選課,3+3應該怎麼選?結合問題所給資料,筆者歸納總結出三點比較有價值的信息:①高一成績一般,也就是中等學習水平吧;②喜歡理科,也就是說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偏理科性學科有優勢;③高一期末高二開學面臨「3+3」選課了。在這種情況下,該怎樣選課組合呢?筆者作為一名從事高中一線教育教學多年的教師,談幾點個人意見或建議,供商榷和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女兒今年高一,選的是物化政如何?這些人可選,其它人可能會哭
    一、高一選課的誤區現在很多學校都很著急似的,高一還沒有結束就進行選課走班,這一點李老師感覺是很不妥的,而且對不少學生來說容易誤了終身大事。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高一屬於適應高中階段學習的過程,很多門學科學生感觸是不一樣的,難易程度體感受也是不同的。
  • 【聚焦高一】新高考來了,怎麼選課?他們如是說……
    為指導我校高一學生科學有效地進行新高考選課,6月27日晚,陳元章校長、耿紅副校長、教務科方華副主任、國際部韋健敏副主任依次為齊聚藝術館的高一學生開設了全面而細緻的選課講座。選擇性考試科目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中選擇1門,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擇2門。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物理、歷史以原始分呈現,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成績以等級轉換分形式呈現。
  • 高一期中考試後馬上要選課?到底怎麼選比較好?
    期中考試剛結束,高一新生選課走班迫在眉睫,很多家長心急如焚,孩子也是不知所措,頭一次經歷選課,以前都是直接分文理,比較簡單,現在不同了。但是有一點,政史好學但是不好得分,如果孩子平時喜歡,雖然考試沒有物理好,但是歷史和政治成績也是班裡前幾名的也可以考慮選,因為將來高考不看原始分,要的是等級賦分,比如說你孩子政治考了78,不是很高,但是由於在選政治的人裡也算很高的,排名很靠前,有可能最後給換算成85分甚至更高。
  • 女兒高一,期中試後就要選課了,3+1+2模式下,是我還是她選?
    女兒高一,期中考試過後就要選課了,3+1+2模式下,我該讓她自己選還是我給她選?3+1+2模式語數外三門必考,物理和歷史兩門中必須選一門,化學,政治,地理和生物這四門學科當中選出兩門作為高考考試科目,總分還是750分,語數外各150分,其他三門各100分。由於3+1+2模式的高考不但關乎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牽扯到孩子高考後選什麼專業,將來就業的問題,因此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商量的情況下選擇科目。
  • 高一學生如何精準選課
    不具備這種特點的學生,一定要慎選。  物理+生物+地理:這個組合可報專業比例為92.23%,專業選擇面比較廣。與物理和化學相比,生物學科的知識點多而零碎,許多數據都是由實驗得出,需要擅長歸納和記憶。所以,該組合適合物理成績有優勢,擅長邏輯思維能力、記憶能力強的考生,尤其是有理科情結但不喜歡化學,後續專業選擇不想受限的學生。
  • 高一如何正確選課兩種方法可參考
    、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門中選擇3門,共有20種組合。高考總成績由3門統考科目成績和學生選擇的3門選考科目成績構成。高一學生可通過正推法和逆推法確定所選科目。(一)正推法選課即分數最大化原則選課正推法選課就是選擇自己最擅長學科,根據自己所選學科報考自己能考到的最好專業,根據專業選擇從事自己最喜歡的職業。選擇自己擅長的學科很重要。
  • 高一選課:理化生組合和地理化組合,哪個更好?
    能選擇物理和化學的學生,一般都是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對於這類學生來說,學好地理或者生物都不是什麼難事,因為這兩科難度相當,但是都要明顯小於物理和化學,如果地理和生物的成績相差不大,所以我建議把地理改成生物,選擇理化生組合!通過地理明顯好於生物, 選擇理化地也是不錯的選擇。
  • 高一選課選擇物化政好不好?老師:學霸不喜歡,但是適合這類學生
    作為第一年實行新高考的省份,廣東省並沒有公布現在的選課數據,所以我們可以參考山東省的選課數據。在山東省提供的20種組合中,選擇物化政組合的人數只有7895人,佔比1.48%,在所有組合中排名倒數,不太受學生歡迎。二、選擇物化政組合好不好?
  • 江城高中新高考選科悄然啟動,有的學校推出組合「套餐」,老「理綜...
    與此同時,有的高中把套餐內選課與行政班分班結合起來,儘量減少這批高一學生的走班時間。部分學校推出7—9種選科「套餐」「物理+化學+生物」、「物理+生物+地理」、「物理+歷史+地理」……在武漢外校剛剛公布的《2018年新高考選科分班意向書》上,學校列出了7種選科「套餐」,供高一學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