殫竭心力終為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
所有每天正在陪讀的爸爸媽媽們,在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一定都有著別人看不到的疲憊、牢騷、委屈和心酸。
本文不想賣慘、哭訴,只想真實地記錄對孩子付出很多的初高中家長有多苦多累,只想讓大家在迷茫、疲憊的時候可以抱團取暖。
即便你身邊有對孩子放任自流的家長,有佛系靜待花開的家長,有不理解你如此付出的家長,但依然有少部分家長,堅守陪伴理念,甘願犧牲付出。
一定要相信:對一件事持續的正向付出,你的收穫永遠會和付出成正比。
學習、工作或是對孩子的教育,一切皆是如此。
高三陪讀媽媽一封信:希望我的努力,能在你的成長中留下痕跡
兒子:
從初中開始,雖平時敵我衝突不斷,但主題還是和平的,彼此都在珍惜這不多的共處時光。
你知道我們為什麼在學校附近租房,而不讓你住校嗎?因為暑期的同學聚會。
我的同學多在學校任教,有大學,有高中,她們對孩子教育的認識都是很專業的。
我們一直認為,初高中要抓住能夠陪伴孩子的最後幾年時間,風裡雨裡,一起吃苦享福。
媽媽對你的付出沒有條件,也不求回報,因為媽媽在享受純粹的和你在一起的幸福。
高中以後,咱家租了一個離學校很近的房子。
一開始,你擔心經濟問題,還記得我說的話嗎:
一個月的房租雖然是媽媽一個半月的工資,但家裡還有爸爸呢。
我和爸爸不想讓你有心理負擔。
責任感必須有,但不能是負擔,更不能是內疚。
媽媽從小就被你姥姥灌輸:養你們不容易,看我多作難。
你舅舅他們三個也許沒感覺,但媽媽從小都是小大人,乖得很,導致性格小心翼翼、唯唯諾諾。
所以媽媽一直想告訴你的是:
你給媽媽帶來的是成長和自我完善,養你是我最大的幸福。
你和我誰都不欠誰的,養你是我的責任,超越媽媽是你的責任。
包括陪讀,不單是為了你,也是為了我們自己。我和爸爸都想和你擁有更多的話題,想和你好好相處幾年。
你願意吃我做的飯,願意和我分享成長的煩惱和快樂,我在你身上總能夠找到自己青春時的影子。
和你在一起,媽媽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學生時代。
陪你,首先受益的是我,其次是你。
高三陪讀媽媽一封信:希望我的努力,能在你的成長中留下痕跡
那天一大早,看你快吃完了,我忍不住向你控訴我的壓抑:
「請換位思考一下我的感受。每天高高興興等你回來,連聲媽都不叫,弄得我一個人瞎想你是不是在學校碰到了什麼不愉快。」
你解釋說:「學習壓力太大,不太想說話。」
我說:「那不行,這是家。你必須有起碼的禮節。」
媽媽希望你知道:
學習和工作都不是生活的全部,永遠不要疏忽家人,不要把不好的情緒帶給家人。
我希望你富有愛心和責任心,現在在乎爸爸媽媽,以後在乎老婆孩子。
記得初一每次送你上學,匆匆告別中總感覺沒有準備好就看不到人了。
後來我告訴你:和媽媽握握手再走,你非常配合,咱們倆也都非常開心。
學業固然緊張,但家人間的親近還是要多一些。一個人有了愛,才談得上責任心。
高三陪讀媽媽一封信:希望我的努力,能在你的成長中留下痕跡
現在你讀書,不再是像媽媽當初讀書時那樣。
媽媽讀書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生存,為了留在大城市。
你讀書,已經不是為了生存了,那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我感覺是為了生存得更好,為了生命的更高境界,為了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人站在不同的高度,所看到的風景是不同的。人生猶如爬山,付出的辛苦不同,所到達的高度必然不同。
當時支撐著我讀書的是這樣一個強烈的念頭:我要向前,再向前一點。
媽媽不像你今天對事情認識這麼清晰,我只知道,要再向前一點。
至於前面是什麼,真的不知道。
就是這股向前的勁頭,才冥冥中促使媽媽走到今天。
現在,在你最需要父母鼓勵和陪伴的階段,我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在你的成長中留下一些痕跡。
我沒有別的太複雜的想法,唯一的念頭是,做事一定要盡力盡心,而後才能心安。
所以,媽媽也希望你做事的時候盡心盡力。
希望你能做好自己份內的事,那就是盡心盡力讀書。
只要盡力盡心了,無論什麼時候,對自己都能夠有個交代——我盡力了,我心安。
盡心盡力了,才能坦然面對自己;而後就能坦然面對任何人,而不需要找藉口為自己來開脫。
媽媽雖然能力有限,但是,我從來沒有推脫責任,遇到挫折,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媽媽希望你也一樣。
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反思一下自己的薄弱環節,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從短板下手,一點一點取得進步。
高三陪讀媽媽一封信:希望我的努力,能在你的成長中留下痕跡
兒子,從初中到高中,你就讀的學校可以說都是咱們這兒的一流學校。
你沒有接觸過一般的學校,所以看不到師資間的差別。
媽媽讀書的時候,總想做得更好,但是又不願承認自己的實際高度。想把事情做到完美,但是又不願意接受現實的不完美。
媽媽在這種理想與現實的糾結之中,舉步艱難,猶如背負著一個大包袱在走路,狼狽又遲緩,效率極差。
突破的力量,緣於一位我在北京進修時的英語老師。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老師。
她是一位英語老師,當時正在進行英語口語測試。
我用英文表達了自己的種種糾結,老師用最為簡短的一句話掃除了跟隨我十幾年的困惑:everyone is the same!人人都一樣。
是的,人人都一樣。就看誰先接受自己,突破自己。從最短的那塊板起跑,才能夠真正地前進。
至於如何前進,這位老師也給了一個字:try 試一試。
兒子,現在明白了麼,為什麼媽媽希望你儘可能地站得高一點了麼?
因為高處有大師。
一個字,勝過一籮筐大道理。
站在不同的高度,就會遇到不同的人。
所以兒子,你要努力!
高三陪讀媽媽一封信:希望我的努力,能在你的成長中留下痕跡
兒子,媽媽知道,你是一個有目標的孩子,你渴望有一個好的前程。
但是兒子,你的目標對於媽媽也是一種壓力,我不想看到將來的心有所憾。
所以媽媽決定幫你,用我全部的經驗和學識,用我堅韌的信念和高昂的鬥志,幫你。
陪伴,只是媽媽儘自己責任幫你的一種方式,媽媽不會以此為理由向你索要成績。
儘自己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你我各司其職。
兒子,你時時在努力,在前進,爸爸和媽媽都看在眼裡。
這次一模考試,你進步不少,年級134名。媽媽為你高興。
一模考試後,你又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模要進年級前100。
你說過,學習上需要媽媽的監督。
對於你的信任,媽媽十分欣慰。也希望我的參與,沒有幹擾到你的學習節奏。
如果媽媽所做的哪些是你不需要的,請你一定要及時告訴我,以便我有的放矢,而不是做無用功。
媽媽最擔心的就是,天天陪在你身邊,卻幫不了你,反而落了滿身的不是,甚至影響到母子關係。
兒子,媽媽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定會實現你的目標。你沒有遺憾,媽媽就沒有遺憾。
高三陪讀媽媽一封信:希望我的努力,能在你的成長中留下痕跡
每個拼命的孩子,都不是一個人在前行。
陪伴孩子,並不僅限於生活上的照顧,更要關注學習成績。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要介入到孩子的學習當中?
因為成績好的孩子,會在優越感和成就感中越來越強,會更加努力,更加自信。而努力和自信,都是未來成才必須的寶貴特質。
媽媽相信,只要你一直努力和自信,終有一天,你可以強大地站在我們身後,一如現在我們站在你身後。
母子一場,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老。
兒子,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