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後「不合群」的孩子,大多有這四種表現,家長們別不當回事

2021-01-09 小青育兒世界

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第一個集體生活的新環境,在幼兒園中孩子會見到許多陌生的同齡人和老師。毫不誇張的講,幼兒園是一個「小社會」。

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適應新環境,還能成功交到好朋友。

有時候家長去幼兒園接孩子,總能看到孩子孤零零的,一個人在角落看著其他孩子玩兒。

面對這種現象,大多數家長可能覺得過兩天就好了。

但事實上,孩子這種融入不進群體、拒絕加入新群體的表現中存在很大問題。家長們如果不重視,對孩子的性格、社交能力、情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

有幼兒園老師告訴我:當孩子們出現以下四種表現時,說明孩子不合群,很難融入集體,家長們別不當回事。

不合群的孩子,大多有這4種表現:

一、沉默寡言、內向怯懦

不愛說話,內向孤僻是很多孩子初入幼兒園的真實寫照,這其實與孩子的家庭有關。

一般是因為父母在家管教過於嚴厲,讓孩子做什麼都畏手畏腳,過於擔心做錯事而帶來的懲罰。

孩子會刻意迴避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在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這種孩子大多都只是在旁邊看著,不敢上去。

二、自來熟、頤氣指使

有的孩子看起來很自來熟,對誰都是一副親近的表現,但實際上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

並且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跟其他同齡人玩的時候總是指揮他人。這類孩子雖然看起來很活潑,但是這種傲慢的態度會讓很多小朋友厭煩。

三、熱衷炫耀、拒絕分享

玩具一直是孩子們拉近關係最快的東西,因為處於幼兒園時期的孩子,他們的好奇心正處於最旺盛的階段。

有的孩子炫耀:「這是我最喜歡的玩具」,自然會吸引其他孩子的好奇心,然而有的孩子拒絕分享,只給看但不給其他孩子玩。

這就會讓其他孩子下意識疏遠他,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孩子被排斥在群體外。

四、小題大做、情緒易變

孩子之間難免出現一些小矛盾,例如:拿錯吃飯的勺子、把水灑在了別人身上、被搶了一顆糖果。這些小事經常發生,情緒不穩定的孩子就會頻繁找老師「告狀」,一來二去次數多了,不僅會讓老師厭煩,也會在其他孩子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有的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很容易情緒變得激動,原本只是玩鬧,但卻演變成了打架等惡性事件。

如何幫助孩子更好融入群體?

1、幫助孩子鍛鍊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吃飯不用老師督促、知道什麼時候去廁所等等,這不僅是讓老師省心也是為孩子好。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就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2-3歲時手把手的教孩子穿衣服,每次家長幫忙穿一半,剩下的一半讓孩子自己嘗試穿上;吃飯時先讓孩子用勺子,慢慢教孩子筷子與勺子一起練習使用,避免孩子上幼兒園後吃飯不會用筷子。

2、提升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很多孩子動不動就哭,有點小事就會大哭不止,老師們對待這種孩子很苦惱,其他孩子也會下意識避開愛哭的孩子。

3-6歲是孩子培養情緒管理能力的關鍵期,家長們可以從情緒認知、理解情緒、教會孩子正確處理情緒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讓孩子用平和的方式應對各種事情的發生,不要總是以哭來面對。

3、讓孩子學會分享

好吃的糖果、有趣的玩具、漂亮的繪本,這些都是孩子打入群體的「通行證」。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多以生理需求為主,糖果、玩具都很好的契合了孩子們的喜好。當孩子初到幼兒園時,拿出一些糖果和玩具分給大家,讓其他孩子產生好感,從而更好地融入新群體。

這種「分享」也是社會中最常用融入群體的方法,讓彼此之間擁有共同的事物,拉近雙方之間的關係。

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們可以帶孩子去幼兒園提前看一看,或者給孩子準備與幼兒園有關的繪本。

讓孩子提前了解幼兒園的環境、老師、如何與小朋友相處、在幼兒園遇到問題該如何解決等等,可以幫孩子快速融入幼兒園小群體中,比如這套《孫小聖成長記 我上幼兒園了》就很不錯。

包含如何幫助孩子解決挑食、自理、人際交往、安全教育等問題。

這套書的作者是北京師範大學,大腦與認知研究所的邊玉芳教授團隊傾力打造,她有著三十多年的教育經驗,一直從事兒童青年發展、心理健康等研究。

整套書的內容安全可靠。

自從買了這套書,在孩子上幼兒園的前半年裡我一直陪孩子看,裡面的孫小聖各種趣事讓孩子覺得感同身受,從孫小聖的故事中孩子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上幼兒園也比較期待。

上幼兒園後出現的問題也比較少,孩子很快就適應了。我心裡竊喜這套書真的買對了!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老師:入園後有這四種表現的孩子就是不合群,很難融入集體
    老師說,在幼兒園裡,的確有像豆丁這種不太合群的小朋友。豆丁的表現是內向,但還有一些小朋友會出現其他的不合群表現,也比較難交到朋友。有的孩子就會迅速的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而有的孩子卻會表現出茫然,不知所措。出現這種情況,有的是因為內向,有的則是因為被其他小朋友排斥,大家不願意和他一起玩。無論是哪種情況,其實都是孩子「不合群」的表現。
  • 孩子午睡與不午睡的差別,上了小學就表現出來了,家長別不當回事
    隨著網絡和新媒體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學到了科學先進的育兒方法和理念,也能把孩子們教育得很好。但很多家長對一個問題卻往往不夠重視:很多家長,他們都沒有幫助孩子形成睡午覺的好習慣。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午睡不過一個小時的時間,這對孩子能有什麼影響?這裡筆者要告訴廣大家長,午睡對孩子而言真的很重重要。筆者的左右鄰居家都有小孩子,而且兩個小傢伙剛好同齡。
  • 孩子缺鋅身上4個表現,想藏都藏不住,家長們千萬別不當回事!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的發育問題,生怕孩子缺乏營養,就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物質,什麼有營養就給孩子吃什麼。但是呢,很多家長都容易忽略一個微量元素,那就是鋅。 缺鋅對孩子的身體影響是很大的,而且也會導致孩子發育出現問題,但是很多家長都注意不到。
  • 這四種運動孩子不宜過早接觸,反倒耽誤身體發育,別不當回事
    導讀:這四種運動孩子不宜過早接觸,反倒耽誤身體發育,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四種運動孩子不宜過早接觸,反倒耽誤身體發育,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了二胎後,大寶跟誰睡?睡錯影響孩子心智和性格,別不當回事
    有了二胎後,大寶跟誰睡?睡錯影響孩子心智和性格,別不當回事同學琳琳在老大2歲時要了二胎,在懷孕時就開始給老大做心理建設,希望大寶能一同期待、迎接新成員。但孩子出生後,琳琳夜裡要頻繁起來照顧新生兒,怕影響老大的睡眠,就讓孩子和奶奶一起睡,這一睡不要緊,「二胎大戰」正式拉開了序幕。在平日裡,老大已經感受到,大家對他的關注度下降,特別是爸爸媽媽都圍繞著新出生的小弟弟,不再給他講睡前故事、也不一起出去玩。
  •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怪毛病」,暗示長大後智商高,父母別不當回事
    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家娃是一個人才,變得越來越優秀,將來做一個各方面都突出的人。要想在各方面都突出,那麼肯定離不開孩子的雙商,而在這雙商中,智商相對於情商來說是較為重要的。孩子喜歡「拆東西」怎麼辦?劉女士有一個上幼兒園的兒子。
  • 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在幼兒園中「不合群」,很難融入集體
    文 | 青青的育兒秘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合群,能融入某個集體中。但對於有些孩子來說,一些不以為意的表現就成了他融入集體的阻礙,影響他在幼兒園中交朋友。
  • 低情商的孩子,通常會有這4種表現,父母別不當回事
    這就讓小偉很上火,如果自己家孩子一直這樣下去,很有可能就交不到朋友了,甚至以後步入社會的時候還有可能因為被同事嫌棄,而這背後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兒子情商太低了。現在有很多人開始學習情商,開始了解情商,但是卻沒有真正懂情商到底是什麼。有的人認為情商就是會說話,說些別人愛聽的,但事實上這不叫情商,而叫「虛偽」。父母們要知道,情商是一個很強大的技能,情商不僅可以充分了解自己,還能夠讓別人喜歡上自己,願意和自己做朋友。
  • 長大後容易自卑的孩子,父母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不要不當回事
    自卑的孩子有多可怕?就像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一樣,自從自卑在她心中埋下種子,她就開始討好,不敢反抗。自卑的首要表現,就是「我不行」。這並不是謙虛,而是真的從內心覺得自己不行,最主要的就是怕自己會輸。同時自卑的孩子還喜歡逞強,心理學家發現:自卑感強的孩子,總感到自己不如別人,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希望自己能有優秀的表現。爭強好勝不是錯,但一定很累。如果孩子出現了過度的好勝心,凡事渴望證明自己,父母應該注意引導了。
  • 「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娃,長大後差距明顯,家長別不當回事
    家長盼星星、盼月亮,寶寶終於來到了這個世界。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家長們難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特別是現在的家長大多都很年輕,也不知道照顧孩子時需要特別注意什麼,養育寶寶的時候往往會踩很多坑,最後害了孩子不說自己也討不到好。
  • 孩子上幼兒園大哭大鬧,擺脫入園焦慮,家長一定不能有這四種心理
    「老師,我家孩子在幼兒園哭了嗎?」,隨著幼兒園開學,最近不少家長都被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搞得焦頭爛額、提心弔膽。孩子大哭大鬧不肯上幼兒園,看著孩子委屈可憐的模樣,很多家長束手無策,不知道該怎麼幫助孩子擺脫入園焦慮。
  • 幼兒園的3種「隱形暴力」,比打罵孩子傷害更大,家長別不當回事
    孩子一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爸爸媽媽們心裡就悄悄樂開了花,因為自己終於可以稍微輕鬆一些了。但是父母們也需要考慮到,幼兒園和老師們的質量有時候存在著良莠不齊的情況,孩子們受傷害的可能性還是有一定的機率的。,家長別不當回事蔡女士的兒子自從上幼兒園之後,每天都興衝衝地,還跟爸爸媽媽說幼兒園裡真好玩。
  • 懷孕後體內「胎毒」過多?孕婦一般會有這3種表現,別不當回事
    懷孕後體內「胎毒」過多?孕婦一般會有這3種表現,別不當回事女性在孕期要是沒有注意飲食的均衡,吃一些垃圾食品,那產生的一些毒素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這也會讓孩子出生之後出現一些體質比較弱的現象。懷孕後體內「胎毒」過多?
  • 孩子有這5個特徵,說明已經近視了,父母別不當回事
    文丨悠悠走在大街上,往往會發現,很多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就早早戴上了眼鏡。孩子過量的使用電子產品,飲食上的不注意等,都很容易引發孩子近視。當孩子有這5個特徵時,說明孩子已經近視了,寶媽們要重視起來,以免孩子視力發展成真性近視後,再後悔也晚了。
  • 只因寶媽做飯多了這一步,家長們別不當回事兒
    只因寶媽做飯多了這一步,家長們別不當回事兒雞蛋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適合孩子食用的,但是卻不是白搭,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飲食上真的要格外注意了,尤其是在製作雞蛋的時候不要像這位媽媽一樣,不然很可能導致孩子患上敗血症。
  • 孩子常有的4種行為,可能是患「抑鬱症」的體現,家長別不當回事
    4種行為,可能是患「抑鬱症」的體現,家長別不當回事:1.做什麼事情都很消極雖然不管什麼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可那些患上抑鬱症的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非常消極,提不起興致來,只能看到事物中壞的一面。如果你的孩子有這種表現的話,那家長就要小心了,要多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 「中國式早餐」正在傷害孩子的身體,這4種要告別,別不當回事
    這4種要告別,別不當回事現在的家庭已經把早餐當做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有句俗話說的好「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因此以下這4種「中國式早餐」要告別,別不當回事!第四種:不吃早飯,放棄型最後一種的中國式早餐便是放棄型,家長不愛起來做飯
  • 這四種運動小孩子不宜過早接觸,反倒影響身體發育,別不當回事
    導讀:這四種運動小孩子不宜過早接觸,反倒影響身體發育,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四種運動小孩子不宜過早接觸,反倒影響身體發育,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沒了!」只因簡單的腹瀉?錯!很多家長還不當回事
    這孩子7個多月,跟我家孩子差不多大,大家經常一起在樓下遛娃,都是看著彼此的孩子一天天長大的。聽到孩子沒了這個消息,真是太讓人痛惜了!小寶的父母都是醫藥學畢業的,認為孩子腹瀉是小事一樁,即使孩子頻繁嘔吐、嚴重腹瀉到脫水,整個人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蔫吧了」,還是不當回事!最終,孩子稚嫩的生命,被看似簡單的腹瀉無情奪走!
  • 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表現,是生病的前兆,寶媽別不當回事
    導讀: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表現,是生病的前兆,寶媽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表現,是生病的前兆,寶媽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