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錯人,背景調查就沒有任何意義!

2020-10-19 HR老油條

任何一項背景調查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不是想要詢問問題的本身,而是你選擇問誰。沒錯,你聯絡誰實際要比你問的問題更重要。事實上,你可以設計出人類所知道的最嚴苛的背景調查表 ,但是如果你問錯了人,那就毫無意義了。

如何該判定訪問誰?

正如你可能已經知道的那樣,當被要求提供證明人時,大多數求職者都會暗中布局以使局面對自己有利。除非你明確指出你想與誰交談,不然他們給出的名單都是準備讚揚他們的人。你會為此責怪他們嗎?如果你真的想獲得一份工作,難道你不會做同樣的事情嗎?好吧,可能你不會,但是很多人會。許多候選人不想冒險讓人們告訴你真相,但是這並不能阻止你獲得真相。

那麼,你從哪裡可以獲得最為客觀的信息呢?和大多數人一樣,你可能會意識到一個人過去的工作表現是對其未來表現的極好預測。這個理論也意味著一個真實的人無論如何都會做得很好,當然只能說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是正確的。

所以,證明人是那些掌握著候選人工作表現第一手資料的人。通常,直屬上級、同事或者下屬是最佳人選,他們最能夠以我們需要的詳細程度來描述候選人的表現。

我們知道兩個合伙人進行面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中一個人可以進行記錄。在面試中,當候選人對自己的成績做出回應時,你要記錄下他們提到的共同參與者的名字,然後你可以通過全景求是和其他方式進行核對事實。背景調查的目的是對候選人的工作表現進行評估。為了理清證明人的意見,我建議你首先了解候選人和證明人之間的關係。

親屬及其他無效證明人

不要接受私人推薦,親屬和朋友作為證明人,對你而言即使有價值,也是非常有限。他們不可能為候選人的表現添加任何有用的信息。他的朋友不知道和他一起工作會是什麼感覺。品德證明雖然有一定的意義和作用,但不是用在這兒。最令人懊惱的是,我認為無效的證明人是候選人曾為或目前正在為之工作的公司HR。為什麼?首先,他們不是每天都和候選人一起工作,所以他們只能對二手信息和道聽途說的信息發表評論。他們也不知道候選人的日常表現,除非該候選人是公司裡的超級大明星或是徹頭徹尾的廢物。其次,大多數HR不願披露信息,因為這可能導致法律訴訟。如果他們選擇提供信息,他們通常只會告訴你,「是的,他為我們公司工作過。」但這些並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另外,順便說一句,如果候選人真的是超級明星或垃圾,HR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故意誤導你。

有效證明人

有效證明人主要分為兩大類:直接證明人與間接證明人。

直接證明人

最有用的建議來自正在或曾經參與候選人日常工作的人:前上級領導、同事和下屬。在開始之前,你應該清楚地了解候選人和每個證明人之間的關係。顯然,問前執行長的問題的問題,永遠不會和問前任同事或下屬的問題一樣。

從老闆到同事,到下屬,你需要以一種稍微不同的方式進行核查,以全面了解候選人的能力。每個候選人都會提供一個視角,如拼圖。

候選人的直接上級分配職責。

候選人的同事知道他是一個多麼優秀的職員。

最重要的是,那些直接為候選人工作的人—他的前下屬,知道候選人的前上司和前同事不了解的事情。

無論好壞,候選人的客戶(例如銷售主管的客戶)可能會告訴您候選人的工作單位無法了解到的事情。

這種360度的反饋至少是有啟發性的。老實說,候選人的下屬對其的了解僅次於候選人直接上級。

當候選人將證明人的名單交給你時,你應該這樣做:首先,確定名單上的人是否有你想要與之交談的證明人;然後,問候選人以下問題,以判斷證明人的有效性。要確定列表中的主管證明是否有效,應該這樣問:你直接向他報告嗎?它持續了多久?(不到一年的時間太短,無法形成可靠的印象。)

你是否完成或部分完成他的績效評估?評估比例是多少?確定同事證明人是否有效。你應該這麼問:你是否直接與同一團隊成員合作過?持續了多長時間?(越長越好)

注意:如果你從一開始就弄清了候選人之間的關係,發現證明人不合適,那麼就直接說明情況,並要求候選人提供一個更合適的證明人。然而,大多數候選人都不習慣在面對這種嚴格的核實。我們將詳細闡述如何實施。如何接觸上級證明人。一般來說,如果你直接給候選人同級的人打電話,而不是讓別人替你做,他們很可能會對你坦誠相告。畢竟,你們可以比任何人都更好地解決對方可能存在的顧慮。

我們堅持要求僱主至少親自驗證一名上級證明人— 通常與他們處於同一級別,並審查兩三名其他證明人。如何聯繫同事推薦人。候選人的同事可能最適合評估候選人的領導能力,溝通技巧,行動方向和工作熱情。通常,我們每對一位上級證明人進行核實,相應就會對兩位同級別同事進行調查,同樣適用於下屬裁判。

候選人的同事可以對候選人的優點和缺點進行最真實的描述,因為他們與候選人的工作職能以及候選人如何支持其高管的業務部門有關。如何接觸下屬證明人。候選人的直接下屬更多地了解他是否負責。一名候選人之前的項目失敗,財務漏洞和缺乏管理技能可以由勤奮的團隊拯救。只有它的下屬才知道「屍」藏何處……告訴你有關候選人主導的那些從未完成或者花費了100萬美元來修復的項目。另一種情況是,一些特別虔誠的下屬將跟隨候選人在新單位工作。如何接觸客戶證明人。與候選人的客戶交談很有趣,這些客戶知道候選人離開辦公室時的狀態。他們可以告訴你這個人是不是為了達成交易許下難以兌現的承諾,還可以告訴你候選人在遇到問題時如何解決問題;同時可以告訴你這個候選人是否是他現任僱主公司的優秀代表等信息。

間接證明人

在許多案例中,除非事先做了一些工作,否則最好不要使用候選人提供的證明人。你可以通過專業的機構找到很好的信息來源。行業候選人的聲譽越高,就越容易進行背景調查。如果你的業內人士只聽到候選人的聲譽,最好弄清楚它的好壞。通常,公司中直接或間接與候選人的業務競爭的聯繫人可以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你甚至可以通過谷歌關鍵詞搜索找到零碎的信息。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通過全景試一下。請記住,世界上有數以千萬計的人被稱為鮑勃史密斯。所以不要想當然地認為你找到的信息是關於你正在檢查的「鮑勃·史密斯」。在與任何證明人交談之前,告知候選人你的意圖,並讓他籤署一份聲明,這樣你就可以避免因調查而產生的任何法律糾紛。請人力資源部邀請企業律師起草聲明,使之符合當地勞動法。不要自己動手,因為訴訟費用很高,你可能會因此丟掉工作。

背景調查調查必須親力親為

我們經常被問到應該由誰著手進行背景調查。簡而言之,這是一個自己動手的項目。如果候選人直接向您報告,您需要親自進行背景調查。您了解該職位的複雜性,因此您可以想到其他人無法想到的問題。總而言之,直接了解真相對你來說是最好的。如果你沒有時間詳細執行此操作並且必須將任務分配給其他人,那麼請妥協並將一些背景調查工作交給您最值得信賴的助理,但你必須親自檢查該候選人的前僱主。原則上,除非候選人明確許可,否則聯繫候選人的現任僱主是不恰當的。正如我之前所說,執行長應與執行長交談,總統應與總裁溝通,經理與經理溝通,以此類推。尊重態度所傳達的情緒將引發更坦誠的回應。準備好迎接真正的坦誠,你所接觸的人等級越高,你將收穫越坦率的回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普通員工也要做背景調查?
    有很多小夥伴都在諮詢背景調查的相關問題,而且調查的趨于越發低齡化、底層話,說白了,就是初級崗位也開始做背景調查了。很多新入職的員工,在進入到公司之後,都會產生一個疑惑,我就是一個小職員,為什麼也要做入職背景調查呢?其實在歐美國家,員工入職背景調查已經很普遍,所有員工入職都要進行背景調查。
  • offer前的最後一道坎,背景調查的意義!
    大家都知道,正規的招聘流程基本可以分為招聘職位發布、篩選簡歷、初試、複試、背景調查、發放offer、錄用入職、試用合格、工作轉正等。從招聘流程中可以看出來,背景調查是在發放offer之前,公司為了規避風險,因此要做背調。很多人已經過通過了層層關卡,但是最終倒在了背景調查這一塊。
  • 員工背景調查意義何在?有什麼作用?
    畢竟,每個公司在面試的時候在填寫的信息表中,有一欄關於同意公司對填寫的信息進行背調,這個背調是對員工進行背景調查,調查了簡歷信息和個人的真實身份,是否符合候選人簡歷中所描述的那樣。那麼,員工背景調查意義何在?有什麼作用?
  • ……背景調查面面觀!
    背景調查的定義:背景調查是由獨立專業機構依託權威數據源通過合法的途徑和方式對被調查人提交的個人背景信息進行核查比對並形成背景調查報告以輔助委託調查人驗證其真偽。現在一些比較大型,正規的公司都會要求招聘模塊裡這一部分,會對一部分新進員工做背景調查。背景調查的意義:企業在招聘工作中所面臨的種種風險,包括但不限於「勝任力風險」、「誠信風險」、「連帶責任風險」、「成本浪費風險」四大類。
  • 人生沒有任何意義
    《人生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有興趣,請做做下邊的選擇題。你們這些醉生夢死的人,怎麼就沒有一點生氣呢?讀書改變命運,你們的父母沒講過學習的重要性嗎?考上大學就有美好的高質量的生活,難道不是你們渴望的嗎?不,我們無所謂,你所說的不是我們想要的。丁真上過大學麼,他不是照樣火遍大江南北嗎?我的理想不是科學家,而是卡車司機、廚師,我以後要開個飯店,自己當廚師,當老闆,為家人為別人也為自己做飯。老師,你的人生意義不是我的人生意義。
  • 人力資源行業,背景調查是良藥!
    前幾日,與幾位老友聚會,席間談到背景調查對於企業來講是否應該存在。一友問:你們做入職前員工背景調查,真的有用嗎?我答:有用。「我接到過類似的電話,問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問題。」「不僅僅只詢問你一人,還有其他的數據支持。」「我也聽說過背景調查,覺得沒什麼用。」另一友附和道。
  • 「沒有任何意義」英語怎麼說?
    don't make any sense,沒有任何意義,完全不合理。It didn't make any sense to published his book without Kobe.沒有科比再出版他的書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 方向錯誤的堅持沒有任何意義
    一個人是這麼說的,他說如果一個人堅持的方向不對,那他所做的堅持將毫無意義。我聽到這段話的時候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因為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所謂的堅持到底有沒有意義。很多人都會說你要堅持幹這你要堅持幹那,我從來不否認人要去堅持。但是我一直跟身邊的人強調的一點就是,在堅持做一件事情之前,先看看你堅持做的這個事情有沒有意義。
  • 簡歷作假與背景調查?
    前期,他這學歷在學信網查不到,人事跟項目經理說了,但是比較忙也沒有顧得上,問他學歷有問題嗎?他說沒問題,他說得在民教網上查。對於我們來講,只要學信網上沒有的學歷,我們都不認可。我們在招聘的時候,特別提過,他信誓旦旦學歷沒有問題。等到要工資流水要不來的時候,就發現他有問題,做個背景調查吧。
  • 背景調查是什麼?調查內容有哪些?
    背景調查已經是我們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是背景調查還是比較重要的,人才市場魚龍混雜,企業人才短缺,很多人為了可以儘快的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惜在簡歷上作假,企圖矇混過關,所以很多企業為了驗證簡歷裡工作履歷、學歷以及職業資格證的真實性,不得不對候選人進行背景調查,那麼,背景調查是什麼?調查內容有哪些?
  • HR是怎麼做背景調查的?調查哪些內容?
    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背景調查的「彎彎繞」。有很多求職者一聽到HR要做背景調查就會產生一種恐慌心理,為什麼要做背景調查?查哪些方面?會不會對我的入職有影響?可能好多個疑問不經思考的就全部湧上腦海,有的人不敢問HR,有的則是問了很多,但HR也不一定了解的很透徹只能最後得到一個回覆:等通知。那麼,恭喜你在剩下的幾天內就要在忐忑中度過了。
  • 員工入職背景調查可有可無嗎?
    說到背景調查,對於大部分的企業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鑑於HR自身水平和能力的關係,有時候背景調查的工作並不放在人力部門,或者只有國企、大型外企才會去做這項工作,對於基層的HR來說,還是比較陌生複雜的。1、你認為背景調查真的是可有無可嗎?
  • 段迎九布下一盤大棋,朱慧沒有嫁錯人
    《對手》黃海臥底身份曝光!段迎九布下一盤大棋,朱慧沒有嫁錯人《對手》黃海臥底身份曝光!段迎九布下一盤大棋,朱慧沒有嫁錯人要知道這一切黃海一個人是難以做到的,而段迎九需要做的在暗地打配合。《對手》黃海臥底身份曝光!段迎九布下一盤大棋,朱慧沒有嫁錯人林彧對自己的手下越是懷疑,對黃海就越是依賴。
  • 單身男士:寧可打光棍 不要娶錯人
    單身男士:寧可打光棍 不要娶錯人   Men prefer being solo over a bad marriage: study      Men are 10 times more scared of marrying the wrong
  • 面試過了,公司要做背景調查,如何應對?
    背景調查通俗來講,就是HR通過調查來佐證你在面試中的回答,一般情況下,這一步過了,下一步就是發放offer。那麼問題來了,1、背景調查會調查哪些內容?2、為了面試成功,有的回答添油加醋,背景調查時又該如何應對。3、我還在職,做了背景調查又沒被錄用,在公司還怎麼混?
  • 微信轉帳轉錯人只能認栽?
    日期:[2018年07月04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A13] 微信轉帳轉錯人只能認栽   錢轉過去之後黃先生就沒注意看了,直到第二天早上表妹打電話過來說沒有收到錢。這時黃先生仔細辨認微信頭像和名稱後才發現錢轉錯人且對方全收了。黃先生焦急萬分,通過微信語音電話對方都沒有接,沒過多久對方就把黃先生拉黑了。   黃先生看到對方微信帳號上顯示了手機號碼,就給對方發簡訊,三番五次地請求協商,換來對方回復一句「你找錯人了」。
  • 招聘工作中,背景調查的要點
    這就需要提問的時候採取一定的技巧了,比如問對方,「某某和您意見不一致時他會怎麼表達?」7)背景調查開始前,最好將問題提前羅列出來,而且問題之間最好有邏輯關係,相互呼應。通用的規律是:向合適的人問合適的問題、多問數字少問感覺,多問事例少問評價,做判斷時以封閉式提問去求證。記錄要引用證明人原話而非自己的總結。
  • 招聘時怎麼做背景調查?都調查哪些項目?
    畢竟現在的人才市場魚龍混雜,一旦沒有招聘到合適的人選很容易造成公司用人的損失……在求職的時候,誰沒在簡歷上稍微「美化」過自己?因此,對於很多求職者來說,入職前的背景調查是他們的心病——怕被發現自己撒謊。
  • 背景調查:是先發offer,還是先背調?
    身邊一些HR朋友,由於他們最近才開始接觸到背景調查,對於其流程還不是很了解,對於背景調查環節以及offer的先後順序更是一知半解。可怕的是如果新公司因為各種原因在進行背景調查後不給候選人發offer的話,無疑會損害到候選人的利益。因此,如果候選人處於在職的狀態,那麼背景調查環節應放在給候選人發出了正式的offer並獲得候選人的授權之後,再正式開始背景調查環節的工作。
  • 揭秘| 如何正確實施「背景調查」
    在我國,第三方背景調查這種在國內人力資源行業的服務,一直沒有受到足夠重視。據了解,目前國際第三方機構提供此項服務的費用大概每人幾十至幾千美元。而國內,每人幾百到幾千人民幣。普通職位國內外差距不大,高端職位差距明顯。即使位於低線的價格,相對國內企業來講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第三方背景調查主要是參考各行業主流企業人均招聘成本來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