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長說:他家孩子剛剛讀初一,班主任建了一個家長群,每次班主任發個安排和通知,特別多的家長都回復「收到」,以至於一打開家長群,就會有一兩百條,翻翻翻多久,才看到班主任的信息,不注意,有時候還會漏掉信息。所以他建議班主任發通知的時候,採用群通知的形式,這樣大家都能看到,而且看後只需要點一下「完成」就可以了,不用每個人都回復「收到」。大家覺得這有問題嗎?然而班主任居然說:家長要多提點對孩子有用的建議,覺得群裡消息耽誤了事情,可以退群!
對於家長所說的問題,很多家長應該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我也曾是一名高中學生的家長,也在這樣的班級家長群裡,基本情況是一樣的。這樣的經歷我也有深刻的印象,為了翻看老師的信息,不知道爬過多少次「樓」,雖然對此有些煩感,但是沒有在群裡說什麼。為了不漏掉老師的信息,只好一次次地翻看。
很多時候,幾乎所有的信息,老師發出之後並沒有要求每一個家長都要回復,只是作為家長的,有的認為是出於禮貌應該回復一下,有的則是自作多情,以為及時回復老師的信息,會給老師留個好印象,老師能注意到,能對孩子好點兒。其實是家長們沒有一個平常心,沒有考慮到自己所在的是一個群體,沒有考慮到都是這樣簡單重複地回覆信息,是一種霸屏、垃圾信息,是對別人時間的浪費,是在影響老師信息的傳達。
我覺得這位家長提的建議挺好,如果班主任以群公告的形式發布通知、信息,既可以保證每個家長都能夠閱讀到,也減少其他家長翻看信息的麻煩,而且哪位家長完成了群裡的公告,班主任如果有需要,也方便查看。
至於這位家長所轉述的班主任的話,我覺得應該不是班主任的原話,多少應該有家長自我情緒的添加在裡面。班主任即使認為家長提的建議不可行,也不會用帶有強烈不滿情緒的話回復,這一點班主任的基本修養,我覺得還是有的,不然的話,這位班主任也不可能成為一名班主任。
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著一定的班級管理經驗和智慧,他不可能,也最在意和家長的交流溝通,因為得到家長的支持,會讓他在管理班級、學生方面省去不少時間和精力。
班主任即使因為實際情況,不會採用家長的建議,但他也不會不顧及家長的面子,在群裡說一些「傷人」的話,這對他是沒有任何好處的——不但得會讓提建議的家長生氣,也會引起其他家長的反感,有損於自己班主任的形象。
當然對於班級、學生的管理,家長可以提建議,但是一般地,還是要尊重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因為家長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班主任面對的是全班的學生和家長,班主任對於他們的情況有全面的了解,所以一般會採取大多數家長認可的方式去做。
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孩子,麻煩一些又算什麼呢?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