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還挺費解,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家長和班主任吵架,家長後悔了,考慮以後怎樣和老師交往;另一種是學生為自己的父親或母親與班主任吵架了,不知道怎樣和當事老師打交道。下面我分兩種情形來給出建議吧。
第一種:家長和班主任吵架,家長的解決方案。
我不知道家長因為什麼事和班主任吵架了,但是現在能看得出你這位家長後悔了,而後悔恐怕是因為班主任是你孩子數學這門主課吧?如果除去這層因素,你無求於班主任老師是否會有內疚和後悔之情呢?看來,衝動真是魔鬼,和人吵架時不顧後果,吵完之後再去想後果影響,以後可得吸取教訓了。
1、做人要坦誠,也於反思自己,看錯在哪,去學校找班主任老師道歉。
關於道歉的這事,一定不要唯心,而是真正反思自己在這次吵架過程中,到底有沒有錯,你犯錯的初衷是為什麼?當你閉上眼認真回想當時吵架的過程時,我相信你一定能還原當時的場景,不妨逐段去分析對與錯。一般來說,班主任老師是不會故意和家長吵架的,只可能有時會脾氣急躁會說難聽的話,刺激了家長,才把家長惹惱怒。順著這個思路,你就不難理清自己錯在哪了。然後主動和班主任聯繫,親自去學校一趟,在辦公室給老師道歉,這樣更顯得你真誠。
2、給老師道歉的話有講究,我不妨教一教你,你要耐心點學喲。
道歉要講究先入為主,方顯坦誠,你不如這樣說:「X老師,你們,我今天為自己不理智的衝動來向你道歉了,我不應該說那些難聽的話,表現的太沒有素質和修養了,我相信老師一定會用寬容接受我的道歉。」當你說出這樣的話時,老師必然的接受,否則,老師不就真成小家子氣了,人家才不會跳這個坑呢。接下來,要繼續說:「X老師,這次來,一是為道歉,二是希望你能嚴肅地批評我,把我身上的問題給我指出來,我好做堅決的改正,以利於把孩子教育好,從而讓老師您省心。」這樣的話,老師能拒絕嗎?
3、如果有機會,邀請班主任老師一家人吃個飯,理由是表達歉意。
在我們平時的人際交往中,如果兩個人吵架了,光嘴上去道歉和解,怎麼看也缺少點誠意。如果你請對方吃個飯,喝點酒,這才算是真心實意。同理,在這件事上也可以用在向班主任老師道歉賠禮上在。你可以用微信或電話與老師協商,如果老師確實給你這個面子,說明真的接受了你的道歉。如果老師心有顧慮,怕這頓飯吃出什麼後遺症來,人家拒絕也是正常的,但你表達歉意的目的已經達到。
4、歉意表達後,以後就放下吵架的事,不能總放在心上,正常和班主任老師往來即可。
很多時候,人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感覺把人得罪了,以後會被穿小鞋。其實這都是過於把人性看的下作了,如果你是一個豁達之人,你真誠待人,以不打不成交的心態去化解矛盾,反正彼此會加深了解。因此,當家長和班主任老師吵架之後,鄭重道歉化解了隔閡,就要保持平常心和班主任老師往來。正常與老師保持聯繫,沒事時關心和問候老師,有事時直截了當說事,不要顯得低三下四唯唯諾諾,反而能贏得老師的尊重。
第二種:家長和班主任吵架,夾在中間的學生該怎麼辦?
如果這位同學完全可以參考上面我給家長的建議,你不妨變通一下,下面我給你思路吧。
1、代表父親或母親向班主任老師道歉。請老師原諒他們的衝動,你相信老師是豁達寬容之人,多說好話,老師肯定會很感動,認為你比父母更懂事。
2、回到家後及時把情況告訴父親或母親。請他們儘快找班主任老師道歉去,不然你這個孩子夾在中間很為難。
3、以平常心面對班主任老師。儘管你的父親或母親與班主任老師吵架了,但我相信肯定與你有關係,因此,需要好好反思自己,平時有哪些地方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或者違反紀律了,以後該怎樣確保不犯錯誤。只要你做好了,老師會看在眼裡喜在心上。
結束語:和班主任老師吵架,雖然這事不常見,但是如果遇上了,也不要總耿耿於懷,既不要貶低老師,也不要高抬自已,而是本著一顆公允之心去解決矛盾即可。以後該怎樣往來,都要忘記前嫌即可。對老師們來講,也特別希望家長能夠放下,因為以後相處的日子還長著呢,與人方便,自然就是與已方便嘛。